「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這大概是大多數父母對孩子們的願望。
甚至有些家長會讓孩子從小就學習各種技能,以讓他們日後可以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但由於種種原因,有些父母會格外寵愛孩子,事事都為孩子安排好,讓他們衣食無憂,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
但此舉看似是為孩子著想,但卻在無形之中,害了孩子。
楊鎖便是如此,甚至還被網友稱為「中國第一巨嬰」。
其實光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他父母對他的寵愛。
楊鎖,顧名思義,就是希望希望能夠永遠的留在自己身邊。
有一次楊鎖父親外出辦事,因拗不過兒子,便帶著他一同前往。
因路途遙遠,楊父生怕兒子累著,或者被路上的石頭絆倒,便讓楊鎖坐到籮筐中,自己擔起籮筐前行。
「人之初,性本善。」
其實楊鎖小時候也並不懶惰,看到父母勞累時還會主動承擔一些家務。
但每次他父母看到,便會讓楊鎖回屋休息,生怕他會累到。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楊鎖就在父母的「溺愛」下,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少爺」。
凡事都不用自己動手,天天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而楊鎖的父母卻一點沒有發現此舉有什麼不妥,反倒認為這都是為人父母應該做的事。
但父母哪能陪伴你一生?
在楊鎖13歲那年,楊父染上重病,不幸離世。
雖然家中只剩下楊鎖一個男人,但楊母依然不肯讓兒子乾重活,將家中所有的重擔都扛在了自己身上。
就算再苦再累,想想為了兒子,她也堅持了下來。
但長期的操勞已經嚴重的透支了楊母的身體,終於有一天因過度勞累而病倒在床。
直到那時,楊母才猛然間醒悟,兒子雖已年近成年,可長期的「溺愛」已經讓他變成了一個巨嬰。
她不知道自己如果遭遇不幸,自己的兒子怎麼辦。
所以就主動鼓勵楊鎖,希望他能出去找工作,打工照顧自己。
但十幾年的「少爺」生活,已經讓楊鎖變得十分懶惰。
而且連最基本的洗衣做飯都不會的他,也實在沒有外出打工的資本。
無奈,母親只好拖著重病的身體,繼續為這個家操勞。
母親重病,楊鎖卻不以為然,依然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甚至當母親滿足不了自己要求的時候,還會對母親大打出手。
本就楊母就已經身患重病,再加上每日對兒子的擔憂讓他身體每況愈下,終於在楊鎖18歲時,含恨離世。
直到去世,楊母心中依然充滿了對兒子的擔憂。
父母離世,讓楊鎖備受打擊,但他早已失去了生活的能力,每日只能輪流讓親戚收留。
他有一個表哥,在某建築工地打工,他不忍心看到弟弟這麼下去,便好心得在工地上給楊鎖找了份活。
雖然工資並不高,但生活絕對沒問題。
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楊鎖僅僅在工地上幹了一天,便嫌太熱而偷偷的跑回家中,死活不去上班了。
氣的楊鎖表哥再也沒有理過他。
雖然沒有了表哥的幫助,但還在楊鎖的鄰居都極為好心,甚至又為他找了一份飯店服務員的工作。
但楊鎖心中卻十分不樂意。
因為他自小被父母伺候大,現在要去伺候別人,這份落差讓楊鎖難以接受。
本著這個想法,他在飯店的表現十分差,最後被老闆趕了出來。
有了先後兩件事,眾人也都不願再管楊鎖。
「不是不幫你,就算老天爺幫你,你也得伸伸手不是?」
沒人關注的楊鎖,為了生存下去只能變賣家裡的家具。
餓了就去要飯,困了就回家睡覺,日子一天比一天過的差。
到了冬天,楊鎖為了取暖,更是將家裡能燒的東西全都拿去燒掉。
慢慢地,村裡人都將楊鎖給遺忘了。
直到春節時,楊鎖的表哥突然想起來楊鎖,便帶上被褥、食物前去探望。
等到了他家才發現,楊鎖已經被活活餓死在了家中。
那年,他才22歲。
如今,仿佛孩子們變得愈發的嬌貴,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生活上更是恨不能把最好的都給他。
但殊不知,父母的溺愛只會束縛住孩子的手腳。
看似沒讓他們受苦,可長大之後他們就會變得畏手畏腳,沒有主見。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自己需要面臨的困難和挫折。
父母的溺愛非但幫不了孩子,最後還會「毀」了孩子們的一生。
楊鎖不就是個例子嗎?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