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高校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基於20家教育類中文...

2020-12-11 中國教育在線

  摘要:連續4年全國高校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發現,公辦本科院校與公辦高職高專院校是高職教育科研的主力,公辦本科院校的貢獻度在持續上升,公辦高職院校的貢獻度有所下降。小規模研究團隊是高職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高級和中級職稱作者是論文發表的主要群體,發文量佔據絕對優勢,來自公辦本科院校的活躍作者數和貢獻度更大。「雙高計劃」建設高職院校發文呈現明顯的「階梯型長尾現象」。從基金支持上看,高職教育科研的屬地性較明顯。高職教育研究關注議題呈現傳統研究議題與政策熱點、趨勢關注並重的特徵。

  關鍵詞:高職院校;高職教育;統計分析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舉措,將職業教育擺在了教育綜合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重要的位置。職業教育肩負著傳承技術技能、培養多樣化人才的職能。職業教育科研是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撐。職業教育科研論文是研究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重要展現載體,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職業教育科研的水平與實力。課題組連續4年對高職教育科研論文進行統計分析,以期客觀、持續記錄高職教育科研現狀,尋找高職教育科研的一般規律與發展脈絡。本次統計範圍為2018年20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發文,包括《職教論壇》(南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北京)、《職業技術教育》(長春)、《教育與職業》(北京)4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的期刊(以下簡稱「4家職教核心期刊」),以及16家高等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以下簡稱「16家高教核心期刊」)。

  2018年4家職教核心期刊共發文2148篇,較2017年2940篇和2016年3362篇下降明顯,這也是連續第4年總發文量下降。剔除期刊中的卷首語、筆談、資訊報告、報導、簡訊、廣告、簡介、速讀、投稿須知、要目檢索等文獻信息及撤稿文章和其他非學術文章共233篇,獲得高職教育科研論文1915篇,16家高等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中有關高職教育科研論文共136篇,故此次統計分析有效論文數為2051篇。

  一、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發文機構分布情況

  本次統計沿用2017年5月教育部公布的2914所全國高等學校名單(2018年未公布官方數據)。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31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成人高等學校283所。普通本科院校1243所,其中公辦817所,民辦417所,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2所,中外合作辦學7所;高職高專院校1388所,其中公辦1068所,民辦318所,中外合作辦學2所。

  2018年共有223所公辦本科院校在上述20家期刊發表論文(比2017年減少23所),佔同類高校總數的27.29%;有307所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在上述20家期刊發表論文(相比2017年減少52所),佔同類院校總數的28.75%;有62所民辦高校(含本科和高職高專,比2017年減少18所)在上述22家期刊發表論文,佔同類院校總數的8.44%。從發文院校數量和佔比看,公辦普通高校與高職高專院校、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發文數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公辦高職高專院校的下降幅度最大。

  1.公辦本科院校發文情況。2018年223所公辦本科院校發表論文740篇,佔有效統計論文總數的36.08%,校均發文3.32篇。其中,發文4篇(含)以上的高校45所(比2017年減少7所),佔同類發文院校總數的20.18%,共發文476篇(比2017年減少116篇),佔比64.32%,比2017年略有降低。這也是連續兩年發文量和佔比同時下降。發文5篇(含)以上的高校37所,佔同類發文院校總數的16.59%;共發文444篇,佔比60%,校均發文12篇。(見表1)

  2.公辦高職高專院校發文情況。2018年307所公辦高職高專院校發表論文890篇,佔有效統計論文總量的43.39%,校均發文2.90篇。與2017年相比,發文院校、發文規模和平均發文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發文3篇及以上的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共計112所,佔同類發文院校總數的36.48%,發文642篇,佔同類院校發文總量的72.13%,與2017年相比機構數、發文量以及佔比都有所下降。共發文4篇及以上的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共計74所,佔同類發文院校總數的24.10%,共發文528篇,佔同類院校發文總量的59.33%。其中,發文5篇(含)以上的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共計54所,佔同類院校總數的17.59%,共發文448篇,佔同類院校發文總量的50.34%,校均發文8.30篇。(見表2)與公立本科院校相比,公辦高職院校發文「頭部聚集效應」稍弱,高發文量院校的發文量遠低於公辦本科院校。

  3.國家「雙高計劃」項目高校發文情況。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提出,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支柱產業,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2019年10月24日公布公示名單,共有197所高職院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擬建單位公示名單》。這些高職學校將是未來高職院校陣營中的頭部高校,發揮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

  2018年,共有120所「雙高計劃」項目建設院校發文481篇,校均發文4.01篇,明顯高於同類院校校均發文量;發文量佔總發文量的23.45%,佔同類院校發文量的54.04%,發文的「頭部效應」引領作用顯著。其中,發文3篇及以上有66所,合計發文409篇,佔比高達85.03%;發文4篇及以上的48所,共發文355篇,佔比73.80%;發文5篇及以上的36所,共發文307篇,佔比63.83%,在貢獻率上頭部發文活躍的高職院校更高,整體上呈現出階梯狀的「長尾現象」。(見圖1)

  4.民辦高校(含獨立學院)發文情況。2018年全國民辦普通高校與民辦高職高專共計735所,其中63所在20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發表科研論文,佔民辦高校總數的8.57%;發文共計97篇,佔統計論文總數4.73%,校均發文1.54篇,佔比與校均發文量相比2017年略有提升,顯示了民辦高校的教育科研貢獻度呈上升趨勢。其中,發文2篇及以上的民辦高校23所,共發文58篇,佔比59.79%,發文量略有下降,但佔比有所提升,顯示頭部示範作用在增強。(見表3)

  5.其他院校、機構發文情況。2018年我國成人高校中有12所在20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發表高職教育科研論文36篇,佔統計論文總數的1.76%,與2017年相比,院校數有所下降,但發文量及佔比都略有上漲。其他機構,包括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政府直屬研究部門、社會團體、中職學校、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等發表論文283篇,佔統計論文總數的13.80%,與2017年基本持平;在總發文量下降的情形下,發文量、佔比都保持基本穩定,顯示出其他機構的教育科研貢獻率在上升。其他機構中,發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有23家,共發文131篇,與2017年持平。(見表4)其中,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出版社、空軍航空維修技術學院、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發文量在5篇及以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及各級教育科學研究院共有11家機構發文,合計發文57篇,佔比20.14%;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連續兩年在除去高校的其他機構中發文最多,顯示出國家教育科研機構在高職教育科研貢獻版圖中所佔比重較大,這類機構依託國家行政資源參與到職業教育發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究中,為職業教育科研學術生態貢獻了重要的力量。

  此外,2018年在20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發文的中西部地區高校有253所,發表論文556篇,校均發文2.20篇,佔統計論文總數的27.11%,佔比與2017年基本持平。其中,有62所高校發表論文3篇以上。對比東部地區的294所高校發表論文1055篇,佔比51.44%,校均發文3.59篇,無論是從總發文量,還是校均發文量來看,中西部地區的職業教育科研活躍度和產出率仍與東部地區存在一定差距。

  二、高職教育科研論文作者情況

  經數據統計與分析,2018年高職教育科研論文作者隊伍情況具有如下3個主要特點。

  1.合作研究方面。單獨署名和合作署名是科研論文發表的兩種基本方式。本次統計的2051篇科研論文中,有972篇為單獨署名,佔論文總數的47.39%,737篇為2位作者合作發表,佔比35.93%,269篇為3位作者合作發表,佔比13.12%,三者合計佔論文總數的96.44%,與2017年持平。(見表5)顯然獨立研究仍然是職業教育科研發表的重要形式,但與2017年對比分析可發現,單獨署名比例下降了5.63個百分點,2位和3位作者合作發表的比例分別上升了2.47和2.62個百分點,小規模研究團隊作為高職教育科研活動主要形式的地位在逐步提升。此外,4人合作發表45篇,佔比 2.19%;5人及以上合作發表共計28篇,佔被統計論文的1.37%,其中最多署名作者為7人。

  對比職教期刊和高教期刊科研論文的作者署名情況,可以發現高教期刊中合作署名的比例更高,單獨署名的比例更低,且兩人合作署名佔比最高,顯示了更高的合作研究普遍程度。(見圖2)

  2.職稱方面。職稱是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標誌,因此,作者的職稱信息是反映論文學術質量的一個指標。本次統計的2051篇論文中,有1967篇論文作者有職稱說明。其中,第一作者具有正高級職稱的論文有382篇,佔統計論文總數的18.63%;第一作者副高級職稱的論文819篇,佔統計論文總數的39.93%,高級職稱共發文1201篇,佔比58.56%,佔比與2017年持平。中級職稱發文576篇,佔統計論文總數的28.08%,兩者合計佔比86.64%。與 2017年持平,中級以上職稱作者在作者隊伍中所佔比重保持穩定。(見表6)

  此外,在讀學生發文的活躍度有所上升,其中博士研究生發文73篇,佔統計論文總數的3.56%,比2017年增加8篇,佔比提高1.01個百分點;碩士研究生發文98篇,佔統計論文總數的4.78%,比2017年提高0.59個百分點。

  對比2018年高職研究的作者職稱情況發現,正高、副高和中級職稱作者是研究主力,發文量佔據絕對優勢。不同的是,在高等教育科研論文發表中, 正高職稱作者發文比例高於其他職稱類作者,且正高級職稱作者發文比例高於高職教育研究中正高職稱作者發文比例。在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發表中,副高級職稱作者發文比例高於其他職稱類作者。此外,博士研究生在高等教育科研領域表現得更為活躍,碩士研究生在高職教育科研領域更顯活躍。(見圖3)

  3.活躍作者方面。我們將2018年發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定義為高職教育研究領域的活躍作者,共計58人。(見表7)通過整理分析發現,活躍作者人數佔全部第一作者總量(1 703人)的3.41%;活躍作者共發文217篇,人均發文3.74篇,佔被統計論文總量的10.58%。其中,來自公辦本科高校的活躍作者有28人,佔比48.28%;來自公辦高職的活躍作者21人,佔比36.21%。

  三、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獲基金資助情況

  在2051篇統計論文中,有1600篇論文為各項基金、課題的研究成果,佔比78.01%,比2017年提高了7.37%。將論文基金以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校級和其他進行歸類,受國家級基金資助項目論文共計145篇、省部級基金資助論文670篇、廳局級基金資助540篇、校級85篇、其他160篇。(見表8)與2017年相比,受國家級和省部級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佔比分別提高了22.74%、28.07%。

  比較來看,高職教育研究與高等教育研究論文中,受到省部級基金資助的論文佔比相差不大,高職教育研究領域受到廳局及其他基金資助的比例明顯高於高等教育研究領域,而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受到國家級基金贊助的比例稍高,這一方面顯示高職教育科研活動受到區域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也從側面印證了高職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繫的特點。(見圖4)

  中西部地區高校有439篇論文受到各類基金、課題資助,佔統計論文總數的21.40%,比2017年提高了114%,提升較為明顯。其中,受國家級基金資助項目論文45篇、省部級基金資助論文163篇、廳局級基金資助176篇、校級21篇、其他34篇,與2017年相比,分別增加了31篇、76篇、67篇、4篇、18篇。雖然進步較為明顯,但相比東部地區(865篇論文受到資助),中西部地區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需要挖掘潛力、找準真問題,積極爭取更多的基金、課題資助,以產出更多、更優秀,對職業教育發展有指導、有引領價值的科研成果。

  四、高職教育科研熱點分析

  通過對2018年20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發表的2051篇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的關鍵詞進行進一步統計分析,總共提取得到8101個關鍵詞,平均每篇文章3.95個關鍵詞。除去只重複一次的關鍵詞2929個,同時,將內涵相同的關鍵詞進行整合,如將「高職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合併為「高職教育」,將「高等職業院校」「高職院校」合併為「高職院校」,將「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合併為「創業教育」,將「中職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合併為「中職教育」等,最終得出重複20次(含)以上的關鍵詞共計27個。(見表9)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8年高職教育研究的熱點。

  根據經驗法則及德爾菲法,為更好地描述高職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本研究選取20作為高頻詞的閥值對高職教育科研熱點問題進行統計分析,生成164對共現詞對。共現5次(含)以上的詞對共38對。(見表10)

  將生成的關鍵詞共現矩陣導入Ucinet 6.0進行網絡關係分析,生成網絡關係圖。(見圖5)結果發現,「高職教育」「高職院校」兩大傳統議題仍處於高職教育研究網絡的中心位置;而「產教融合」成為2018年高職教育研究網絡的又一大中心節點,這與201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和2018年2月《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的發布有著一定的關係。兩個文件的發布使得「產教融合」成為本年度活躍研究議題。除此之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高職學生」等傳統研究議題也是研究網絡中的重點,而政策熱點相對應的「一帶一路」「創業教育」「精準扶貧」「新時代」「校企合作」等也進入到活躍議題之中。總體而言,本年度的研究議題既表現出對高職傳統議題的持續關注,也表現出對新政策和發展趨勢的緊密跟隨。

  五、結論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中央提出了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目標、新論斷、新要求,並最終形成了頂層設計和施工藍圖——《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指出,職業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並確立了發展模式的三大轉變,即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進入到轉型發展的探索期,且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不斷上升。高職院校總結、提煉自身特色,融合區域、產業、科研等資源創新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

  20家教育類核心期刊是開展高職教育科研活動的重要交流場域,是反映高職教育學術生態的重要窗口,因此,提高辦刊質量對於提升職業教育研究水平,凝聚研究隊伍具有重要影響。統計發現,4家職教核心期刊年度發文數量的減少,以及陸續出現的9次撤稿行為(《教育與職業》5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3篇、《職業技術教育》1篇),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期刊在向著規範化、高質量方向發展的良性趨勢。

  作者

  王小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編審,北京 100191

  周詳,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劉植萌,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研究會研究部副主任,北京 100872

  李璐,《中國高教研究》編輯部編輯,北京 100191

  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19年第12期第91-98頁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國高校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
    本次統計範圍為2018年20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發文,包括《職教論壇》(南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北京)、《職業技術教育》(長春)、《教育與職業》(北京)4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的期刊(以下簡稱「4家職教核心期刊」),以及16家高等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以下簡稱「16家高教核心期刊」)。
  • 《中國高教研究》編輯部|2019年全國高校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
    摘要  通過連續5年全國高校高等職業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發現,公辦本科院校與公辦高職高專院校是高職教育科研的主力,公辦本科院校在該領域的研究貢獻度持續上升。本次統計範圍為2019年18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發文,即《職教論壇》(南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北京)、《職業技術教育》(長春)、《教育與職業》(北京)4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的中文期刊(以下簡稱「4家職教核心期刊」),以及14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以下簡稱「14家高教核心期刊」)。
  • 2019年全國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
    ——基於14家教育類期刊的發文統計  摘要  基於2019年全國高校在14家教育類期刊的發文統計分析,國內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發文呈現不平衡,公辦本科高校尤其以「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重點高校在發文總貢獻率、活躍作者佔比上都佔據絕對優勢,而普通高職院校、民辦高校的貢獻率明顯偏低。
  • 2019年共374所高校在14家教育類期刊發表高等教育科研論文1938篇
    為進一步了解我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現狀、把握正確的科研方向、推動學術創新,《中國高教研究》編輯部於近日完成了2019年全國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論文的統計分析工作。經優化,2019年統計論文的範圍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複合影響因子不低於0.9的教育類期刊(不含CSSCI擴展版),包括《教育研究》(北京)、《中國高教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漢)、《清華大學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武漢)、《高校教育管理》(鎮江)、《北京大學教育評論》(北京)、《復旦教育論壇
  • 這50所高校貢獻了中國近60%的高等教育科研論文
    為提升高等教育研究質量,繁榮高等教育學科建設,推進教育科研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能力,促進教師執教水平提升,《中國高教研究》編輯部於近日完成了2018年全國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論文的統計分析工作。
  • 全國第五屆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在上海交大舉行
    4月20日、21日,全國第五屆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在徐匯校區舉行。倪閩景在致辭中表示,本次高校藝術教育科研報告會,是全國第五屆高校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檢閱近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平臺。
  • 扎心,2018年高校南北核論文發表數榜單出爐!這九家高校發表0篇
    近日,2018年全國高校北大核心期刊論文排行榜出爐,據統計,在這些排名高校中,總共有342069篇論文被發表。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科教融合、獨具特色的高等學校,具備其極佳的教育資源、不輸清北的科研實力,極高畢業生認可度,備受尖子生青睞。
  • 2018年度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發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發揮學科競賽活動在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科競賽質量和治理水平,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研討會暨2018年度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發布2月22日在浙江理工大學生舉行。
  • 2021年全國高考時間定了!附教育期刊特別通道!
    平時榮獲二等功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軍人的子女,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駐國家確定的三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和西藏自治區,解放軍總部劃定的二類以上島嶼工作累計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國家確定的四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或者解放軍總部劃定的特類島嶼工作累計滿10年軍人的子女,在飛或停飛不滿1年或達到飛行最高年限空勤軍人的子女,從事艦艇工作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崗位工作累計滿15年軍人的子女
  • 權威排名:2018年高職國內期刊論文發表總數排行榜,數據說話,看看你的學校排在第幾名?
    4、數據來源:全國具有CN號刊物。5、時間跨度: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6、觀察對象:全國1423所高職高專院校(數據來自教育部,截至2019年6月15日)7、需要完整的具體數據及詳盡分析報告,請後臺留言或添加微信:SXX3758、本分析只基於數據現實,供給專家進行進一步的價值或原因等方面的專業研究。
  • 「基於R語言統計分析方法」培訓課程開班
    目前大部分生態學及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論文均使用到R語言作為數據分析的工具。  為了讓研究所相關生態學、環境科學及其他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更好的了解、掌握R語言,實現多元數據的數量分析,4月25至27日,應中國科學院青年促進會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小組的邀請,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賴江山赴新疆生地所主講「基於R語言統計分析方法」培訓課程。新疆生地所副所長張元明參加了開班儀式。
  • 浙江獨立學院去年核心期刊發文16篇 佔全國總數1/3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4月20日訊(見習記者 俞雯祺 通訊員 成曉風)近日,《中國高教研究》發布《2011年全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基於14家高等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發文統計》。文中提到,全國300餘家獨立學院去年共發表相關研究論文總計48篇,浙江省的獨立學院有10所共發文16篇。
  • 高職院校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專業排行榜 2020全國170所高職高專院校人工智慧技術服務教育教學綜合實力一覽表
    為了全面反映我國高職院校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總體規模、行業地區分布狀況及發展水平,促進高等職業院校人工智慧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2020年4月~6月,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針對全國正在開辦、即將開辦「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專業」的170所高職高專院校進行調研,調研範圍包括高等職業院校自身的品牌影響力、高等職業院校「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專業師資力量建設情況、人才培養方案和目標
  • 附教育論文發表綠色通道!
    後者若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需與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核實,非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需附各地社科管理部門寄出結項材料時間或在國家社科基金科研創新服務管理平臺中審核提交時間的證明)。(7)凡以博士學位論文或博士後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須在《申請書》中註明所申請項目與學位論文(出站報告)的聯繫和區別,申請鑑定結項時須提交學位論文(出站報告)原件。(8)不得以與已出版的內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請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 全國高校北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排行榜(2018年)
    在2018年全國高校北大核心期刊論文排行榜中,排名高校一共發表了342069
  • 2018年全國高校北大核心期刊論文排行榜出爐,石大列全國第58!
    根據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高校科研成果統計分析資料庫》,在2018年全國高校北大核心期刊論文排行榜中,我校以
  • 全國排名前10的專科高校是哪些?
    學校是國家首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2012年開始試辦四年制高職本科教育,培養本科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 2018年入選江蘇省卓越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9年入選國家「雙高」校A類建設院校,同時在2019年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排行榜位列全國第4。學校現有中橋、太湖兩個校區。
  • 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發明專利授權排行榜出爐
    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發明專利授權排行榜出爐 2020-10-30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王嘉銘 姜尚峰:創生與建構: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與進展 ——基於2017年18家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獻分析
    ,北京 100872;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教育學院高教所副教授,陝西西安 710128;姜尚峰,通訊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文章來源: 《中國高教研究》2018年第04期摘要:高等教育研究的學科發展取決於學科內部的知識創生與學科外部的院校需求之間的互動建構。
  • 2004-2016年新疆雙語教育研究統計分析
    在424篇期刊論文中,由疆內作者撰寫的有386篇,佔91.04%;新疆高校作者的論文345篇,內地高校學者36篇,合計381篇,佔89.9%。這足以說明新疆雙語教育研究的主體是高校教師;在新疆高校中,新疆師範大學的論文132篇,佔全部論文數的31.13%,可見該校已成為新疆雙語教育研究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