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忽略的這個指標,其實是診斷血糖優劣的「金標準」!

2020-12-22 良知關愛

張大爺今年60歲了,4年前被診斷糖尿病,為了控制血糖,每天堅持測量血糖,按醫生吩咐服藥,病情尚且穩定的。

但是,最近一次體檢中,張大爺發現自己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值為11%,超出了正常範圍。張大爺很疑惑,這個糖化血紅蛋白是個什麼東西?

張大爺特意找到小微詢問,小微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個糖化血紅蛋白~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它是通過緩慢、持續及不可逆的糖化反應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決於血糖濃度以及血糖與血紅蛋白接觸時間,而與抽血時間、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

所以,糖化血紅蛋白能夠有效地反映患者過去1—2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情況,相比於患者日常的血糖監測,糖化血紅蛋白值無疑是評估血糖控制的「金標準」!

目前,國內正常人糖化血紅蛋白值要小於6.5,一般成年糖尿病人要小於7.0

不過近期,國外有研究顯示,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8.0,是一種最平衡的方式,既可以節約醫藥費,避免藥物副作用,也可以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

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意義?

既然糖化血紅蛋白值是評估血糖控制情況的「金標準」,如果檢測到的數值異常,對於患者而言有什麼意義呢?

1、調整治療:糖化血紅蛋白的高低不僅僅反映近期血糖控制的效果,對一段時間以來治療措施是否合理的評價以及對今後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提供的信息更有意義,患者不會被某一個時間點血糖數值不準誤導,這是每個有糖尿病的人最需要了解的。

2、調整用藥:糖尿病患者服用藥量是需要定期去醫院調整的,如果發現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數值高於9%,降糖藥物就要調整了。

3、預防併發症:如果糖尿病患者發現自己的糖化血紅蛋白持續升高的話,就說明當前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此時就需要預防心腦血管硬化、糖尿病腎病和白內障等併發症了。

4、能幫助糖尿病的篩查:臨床研究表明空腹血糖高於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並且糖化血紅蛋白數值也高,那肯定是糖尿病,並且病情還非常的嚴重。目前美國已經將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

這時有微友會說:「既然糖化血紅蛋白值可以都可以診斷血糖,那我平時餐前、餐後的血糖就不用監測了,每個月來醫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不就可以了嗎?」

血糖監測和糖化血紅蛋白缺一不可

片面的只看糖化血紅蛋白也是不可取的,因為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並不能完全代替患者每日的血糖監測,它不能反映患者每天的血糖控制情況,如晚飯後的血糖是否正常,也不能以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結果來調整日常胰島素的用量。

由此可見,糖化血紅蛋白的結果對於糖尿病患者並不是唯一和絕對的,但千萬不可忽略!小微建議大家可以每2-3個月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基礎上,每個月選取2-3天進行空腹血糖及三餐後血糖檢測,了解血糖波動情況,與糖化血紅蛋白結合在一起更有助於對血糖控制效果做出較為全面的評判。

相關焦點

  • 糖尿病自我管理|糖尿病診斷「金標準」 專家教你看懂化驗單
    為此,我們特別邀請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糖尿病中心主任醫師許樟榮教授做客《養生大講堂》,推出系列講座《糖尿病的自我健康管理》,接下來就請大家收聽這個系列講座的第2集《糖尿病診斷「金標準」 專家教你看懂化驗單》。專家檔案: 許樟榮,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糖尿病中心主任醫師,教授。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醫生說:這個指標比血糖更重要
    到底空腹血糖準確還是餐後血糖準確?哪一個更為重要呢? 很多糖尿病的朋友都有這個問題! 其實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重要,但更為準確和更為重要的是糖化血紅蛋白。
  • 血糖檢查報告怎麼看?標準多少?血糖異常有哪些徵兆?醫生告訴您
    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下血糖的標準,血糖異常的症狀,哪些習慣不利於血糖穩定,以及如何控制血糖。01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如何看血糖檢測指標?一般來說,我們看血糖就是看空腹和飯後兩個小時,這裡要注意空腹是指的8小時以上不進食,空腹一般就是在3.9-6.1mmol/L,而飯後兩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這種檢查很多人在家裡用血糖儀就可以做,這種簡單的查看血糖的方式,主要用於糖尿病的篩查,如果指標出現了異常應該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診斷,並做出相應的檢查報告,那麼這些檢查報告應該如何看呢?
  • 血糖正常就沒有糖尿病?30%至50%的機率會被漏診,記住這個金標準
    但是大部分人只測了空腹血糖,以為空腹血糖不高就不是糖尿病。這裡我要給大家潑點冷水,空腹血糖正常不代表沒有糖尿病,有些糖尿病病人只有飯後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中,有多飲、多尿、多食、易飢、體重下降等症狀,還有血糖升高水平,這裡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或者叫負荷2小時、隨機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
  • 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所以這個名稱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血紅蛋白,另一個是糖化。但是這種結合一般是不可逆轉的,所以結合上就擺脫不掉了。考慮到紅細胞的生存周期大概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間接地反映出,這個患者120天內血糖的數值是否穩定。一般來說,血液中和葡萄糖結合的血紅蛋白並不是全部而是一小部分,一般來說只有4%~6%的血紅蛋白參與到葡萄糖結合。
  •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診斷學中的一個常考點,絕大多數同學對糖尿病的各診斷標準不太了解。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掌握,中公教育的醫考專家運用歸納總結的形式對於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進行了相關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高效複習。
  • 糖化血紅蛋白成為糖尿病診斷新指標,這個值有何意義?為你詳解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除了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等血糖指標以外,大家一定也經常聽說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而在我國今年11月份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更是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了糖尿病診斷的重要指標,到底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人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什麼意義
  • 花樣繁多的血糖檢測指標,你知道幾個?
    花樣繁多的檢測指標 糖尿病診斷一直是基於血糖標準,包括空腹血糖、隨機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但人們逐漸意識到這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血糖反映的是即時糖代謝水平,易受多種因素幹擾,因此也提出了多種檢測指標。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要說糖化血紅蛋白,醫生並不陌生,很多糖尿病患者也不陌生,這原本就是監測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一個指標。在歐美國家,糖化血紅蛋白≥6.5%先前就是被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的。可是這個指標早先在我國沒有被納入。
  • 血糖高等於糖尿病?提醒:還是得分2種情況來定,注意血糖標準
    相信大家對糖尿病這個疾病並不陌生,甚至部分人還談「糖」色變。有的人在做身體檢查時發現自己的體檢報告單上顯示血糖偏高這個結果,對此很焦慮,認為自己得了糖尿病。那麼,血糖高了就是得了糖尿病嗎?血糖升高就意味著得了糖尿病?
  • 血糖波動超過這個數,危險!專家公布控糖金標準,吃飯換個順序,血糖...
    其實,兩位醫生模擬的是身體一項指標的不同狀態。從結果來看,指標起伏大,會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就像氣球爆炸一樣。 這項指標就是血糖,而這兩種不同的狀態,分別就是持續高血糖、過山車式血糖。為什麼過山車式血糖更危險?高血糖人群應該如何平穩控糖呢?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終於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相信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血糖、餐後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這幾個指標都不會陌生,它們都是糖尿病的重要的診斷與評價指標。隨著國內糖尿病發病率的逐年上升,我國在糖尿病的防治上也越來越重視,這在每隔2-3年就更新一版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充分體現。
  • 診斷糖尿病,如果只檢測空腹血糖的話,那麼會出現高度的漏診現象
    如果只監測空腹血糖,那麼糖尿病就會出現漏診現象 很多的人現在還是以監測空腹血糖為標準,為定義糖尿病的病程情況。其實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耐量檢測都有局限。即使在醫院裡做,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準確。
  • 目前我國採用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呢?
    目前常用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WHO(1999年)標準和ADA(2003年)標準。我國目前採用1999年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將靜脈血漿血糖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指標,不採用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指標。
  •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診斷和血糖控制標準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診斷:1、病史及臨床表現:凡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體重≥90kg、孕婦出生體重≥4000g、邚曾有多囊卵巢症候群、不明原因流產、四臺、巨大兒或畸形兒分娩史,本次妊娠胎兒偏大或羊水過多者需警惕。
  • 【健康】健康指標不是一成不變,各年齡段血壓、血糖、血脂、尿酸...
    血壓、血脂、血糖、尿酸是目前衡量我們身體狀況最基本的四個指標。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指標到底多少是合格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參考指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會有一些變化。
  • 廣州積分入戶最高+24分的這個指標,卻常常被忽略!是何方神聖?
    到底是什麼神仙加分指標?怎樣才能加上24分?小進子為你仔細講述。一.廣州積分入戶的基礎指標首先講起廣州積分入戶,基礎指標無疑是年齡、社保、居住證、合法穩定居住和學歷了,因為這是是積分入戶的必備、硬性條件。
  • 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診斷新指標,兩者存在怎樣關係?
    在這份指南上之處,糖化血紅蛋白被納入糖尿病診斷標準。也就是說以後,診斷糖尿病時,能夠通過觀察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作為補充診斷的方式。糖化血紅蛋白並不是人體固有的成分,而是人體內的血紅蛋白以及血糖接觸後,從而形成的產物。
  • 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避免糖尿病併發症,需要關注這三個指標
    很多患者對糖尿病感到恐懼,這是因為對於疾病缺乏了解,面對病情很多患者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減緩病情的進展,改善糖尿病症狀,避免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其實,對於糖尿病來說只要關注三個指標,控制好這三個血糖指標,就能夠擁有跟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品質。
  • 剛剛:診斷糖尿病,多了一個標準?
    有了新標準,肯定要提到老標準,我國目前採用的是國際上通用的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1999年提出的診斷標準,主要是依據空腹血糖、隨機血糖和糖代量試驗中2小時的血糖值,三個血糖標準中只要有一項符合診斷標準,只要經過再測一次證實,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不多廢話,直接上圖一看便知!二、糖尿病的新標準有啥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