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1到108歲的稱呼,竟然美到讓人窒息

2020-09-10 張氏宗親會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

今天你善待父母長輩的舉動,

就是明天孩子晚輩善待你的修養。

關愛現在老人,就是關愛未來的自己。

傳承中華美德,弘揚孝道文化,

讓我們同夢、同行、同承孝道人生。

 古人對1到108歲的稱呼,竟然美到讓人窒息

現在人們說年齡

都是很直接的1歲、10歲、40歲

簡單明了

卻貌似少了一點「韻味」

那麼古人對於年齡

又是如何稱謂呢?

有些稱謂現在還能聽到

但有些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幼年

  度:小兒初生之時。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指1歲。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指2—3歲的兒童。

始齔: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

九齡:9歲。

指數之年:9歲。

黃口:10歲以下。

幼學:10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外傅之年:兒童10歲。

 少年

  金釵之年:女孩12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歲。

  及笄:指女子15歲。

志學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歲。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歲。

二八:為16歲。

破瓜、碧玉年華:女子16歲。

加冠:指男子20歲。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而立(而立之年):30歲,因為《論語》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壯:正當壯年,古代30歲為壯。

半老徐娘:女子30歲。

中年

不惑:(不惑之年):40歲為「不惑之年」。

艾:50歲。《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歲。

六九年:即54歲。

老年

  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

耆:古稱60歲的人為「耆」。

下壽:古人以60為下壽,指60歲以上。

還歷壽:61歲的壽辰。

從心之年:70歲。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中壽:指80歲以上。

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上壽:90歲為上壽。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雙稀、雙慶:140歲。

相關焦點

  • 古人對1到108歲的稱呼,竟然美到讓人窒息
    現在人們說年齡  都是很直接的1歲、10歲、40歲  簡單明了  卻貌似少了一點「韻味」  那麼古人對於年齡  又是如何稱謂呢?  有些稱謂現在還能聽到  但有些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指1歲。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指2—3歲的兒童。  始齔: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 古代女孩子從13歲到70歲的稱呼,美到令人窒息!趕快收藏吧!
    和古人比,我們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了。在古代要想讀完一本論語,可能要看上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現在,我們只要一天就全部能夠看完了。但是,我們在大量獲取信息的同時,有用的信息卻幾乎都被我們所忽略了。以至於,很多人看了不少的書,卻一個都沒記住。只剩下了明星們的八卦了。今天,我們就來回顧回顧古人的美。
  • 文化常識必看:古人對1到108歲的稱呼,你知道幾個?
    現在人們說年齡,都是很直接的1歲、10歲、40歲,簡單明了,卻貌似少了一點「韻味」。那麼古人對於年齡,又是如何稱謂呢?有些稱謂現在還能聽到,但有些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今天小謝給大家分享的是常考年齡稱謂相關常識,速速看來!
  • 古人對1到108歲的稱呼,韻味十足,你知道幾個呢?
    現在人們說年齡就是直接的1歲、20歲、40歲簡單明了,卻貌似少了一點「韻味」那麼古人對於年齡又是如何稱謂呢?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指1歲。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指2—3歲的兒童。始齔: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 好似豆蔻年華的女孩名字,竟然美到讓人窒息!
    現在的人們說到年齡,就會直接的報數字,1歲,10歲,16歲,20歲等等,非常的簡潔明了,卻似乎少了一點中國人的「韻味」,哪像古人對於年齡的稱謂,金釵之年指女孩12歲,及笄是指女子15歲,而我們常聽到的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 1句詩描述「嚮往的生活」,古人是這樣說的,美到窒息!
    要你我用1句詩描述「嚮往的生活」實在有點困難,所幸古詩詞中有不少描摹,我們大可以從古詩詞中去尋找。1句詩描述「嚮往的生活」,古人是這樣說的,美到窒息!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菩薩蠻·其二》唐·韋莊馮正中《南鄉子》詞曰「細雨溼流光」,虞集《風入松》詞曰「杏花煙雨江南」,俱不及「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動人,寥寥10個字,卻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 108張大師級的開化美照!每張都是壁紙,美到窒息...
    張大師級的開化美照!每張都是壁紙,美到窒息...開化,位於浙江西部邊境,地屬衢州市,浙皖贛三省七縣交界,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發源地,與常山、淳安縣;江西婺源、德興、玉山縣(市)以及安徽休寧縣接壤,交通十分便利。開化,擁有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和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80.4%。全年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地表水水質達到國家I類水標準,是修身養性的佳境。
  • 古代的年齡稱呼你知道嗎?0到140歲都有,看看你是什麼階段
    人生七十古來稀,是古人對於年齡的一種看法,因為古人的壽命普遍不長,能活到七十的已經很稀有了,所以古稀就成了古人對於七十歲的一種稱呼。其實在古代,人們對於年齡一般不用具體的數字來表示,而是會用不同的別稱來指代不同的年齡階段,從一個人出生到最終離世,其年齡跨度最高可到140歲,因為能活到140歲的人是非常少的,別說以前了,就連現在也是一樣。下面咱們就來具體看一看古人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稱呼,看看你是屬於哪一個階段。嬰兒剛出生的孩子,古人稱其為「赤子」。
  • 繡球花園,美到讓人窒息!
    搭配上花園,美的讓人窒息。繡球花顏色很多,但是即使只有一種顏色,種在花園種,也是超級美的。繡球花大盆栽,放在門前,也是非常不錯,一進家門就是鮮花錦簇,很贊。月季爬滿籬笆很美,繡球爬滿籬笆也不輸月季,清醒淡雅,超級好看!老屋旁種繡球花,有一種復古的美!
  •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男子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舞象之年 少年十五至二十歲。指男子的15-20歲,也是童子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
  • 古人對萬物的稱呼怎麼都那麼美
    漢字之美,美在真情,美在精髓,美在風骨,美在意境…… 古人對於漢字的運用讓當代的我們自愧不如,古人對萬物的稱呼怎麼都那麼美? 我們常說的黃綠青藍紫黑白灰等顏色,在古人的口中卻有著這樣的雅稱:
  • 古人各種年齡階段的稱呼,看看你的年齡叫什麼!
    原標題:古人各種年齡階段的稱呼,看看你的年齡叫什麼! 無論是看古裝電視還是小說,我們總能看到「弱冠之年」,「小女及笄」等名詞稱呼。 古人對年齡很有講究,也起了非常好聽的名字來稱呼它。
  • 05後稱呼弱爆了,被古人這「3愛稱」酸到了
    中華上下五千年,最讓人能夠直觀的魅力就是文言文,它可以讓最簡單的語言承擔最強有力的感情和詩意。文字張弛有力,簡短含蓄感情飽滿,就像中國人一樣充滿內涵。就比如現代人稱呼的老婆在古文中,就有很美的表達,今天小編想說的是:「老婆」用文言文怎麼說?
  • 古人的稱呼才甜到骨子裡
    現在的稱呼太撈了!古人的稱呼才甜到骨子裡 可能我們現在在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會經常稱呼對方老公,我家先生或者是男神二狗子等等,但是遇上這樣的稱呼實在是千篇一律,好像你叫一句老公,可能很多人都會回頭看你,因為大家都這麼叫
  • 漲知識|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袁枚《遣興二首·其一》結髮:束髮,扎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志學之年:15歲。語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居然這麼美!
    從「赤子」到「豆蔻」,從「而立」到「知天命」,每一個都那麼美!【幼年】初度:是指生日之時。襁褓:泛指1歲以下幼童,現在以此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襁襙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指2—3歲的兒童。
  • 從零歲到一百零八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古時女子到了十二歲就要開始帶釵梳妝打扮,所以用「金釵之年」形容女孩十二歲;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豆蔻是一種在初夏時分開花的植物,而植物開花說明未成熟,所以就用來比喻人還未成年;舞勺之年:一般指男子十三,四歲。據《禮記》記載,古時未成童者(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唐大詔令集》載:比者,成童之歲,即掛輕徭)要學習一種名為「勺」的樂舞。
  • 古人對年齡的稱謂,0到140歲都有,快來漲知識吧
    古代嬰兒出生三天有著設宴招待親友的習俗,因此出生三日後也叫做「湯餅之期」,從這之後到1歲的時間內都稱為「襁褓」。很多人小時候就經常會在《貝瓦兒歌》和《搖籃曲》裡就能聽到襁褓,幼兒的甜蜜睡覺之音。請不要說你小時候沒有聽到過那甜蜜的催眠之音。嬰兒,一歲的時候就會開始說話,我們現在都說牙牙學語,其實這就是古代流傳下來的。這個「牙牙」既是形容嬰兒學說話吞吞吐吐的詞語,也代表著嬰兒滿一歲。
  • 《舞法天女》的亞曼,00後中阿混血,一身紅衣古裝美到窒息
    《舞法天女》這部兒童電視劇,其沙雕感覺類似於《巴拉啦啦小魔仙》,相信很多看過小魔仙的人,也會去嘗試看看這些小天女的表現。《舞法天女》目前也出了好多部,每一部的小演員都有所變化,第四部《舞法天女絢彩歸來》中,裡面也演員已經從原本的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了,而且這一部的主演好多新疆小美女和混血美女。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這樣一部劇居然有很好的收視效果。今天要說的是《舞法天女絢彩歸來》的亞曼。
  • 古人對顏色的稱呼,太「中國範兒」了!
    漢字之美,美在真情,美在精髓,美在風骨,美在意境…… 古人對於漢字的運用讓當代的我們自愧不如,古人對萬物的稱呼怎麼都那麼美? 我們常說的黃綠青藍紫黑白灰等顏色,在古人的口中卻有著這樣的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