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低年級階段,不少小學生很會說,表達能力沒問題,但是到了寫的階段就卡殼了,因為語言上的詞語貧乏,又或者其他的原因,低年級階段,組詞造句很蒼白,常寫讓人捧腹的句子,語法錯誤就算了,表達意思也不準確。到了中高年級,開始正式寫作練習,家長就擔心了,語言貧乏的孩子如何寫好作文?我該怎麼幫助他豐富詞語的基礎呢?詞彙量太少,或者詞彙量非常豐富但是應用能力差的同學,就像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寫好作文,只能大量的積累豐富詞彙。
積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於表達能力沒問題的小學生,把說的話變成寫的字,太難了,孩子轉換不過來。甚至有家長使用語音軟體,讓孩子先說,在譯成文字,以此達到寫的目的。但是考試的時候不讓帶錄音筆呀,所以還是要從實際的學習情況出發,找到適合大部分學生積累豐富詞語的辦法。通過小島老師的語文教學實踐經驗,我有3個方法,可以推薦給同學們,通過練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方法吧。
1、 熟讀課文、背誦且默寫
在小學階段,熟讀課文,背誦課文其實採用的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想提高語文的學習成績,基礎又比較差的同學,如何快速建立語文學習自信呢?就是靠熟讀課文、背誦課文且默寫課文。對文字的語感培養在熟讀和背誦中,小學生自然就能體會字詞、句子之間的聯繫和運用,通過默寫打通的又是積累的轉換,不僅增強了記憶力,還鞏固了課文學習和考點,同時鍛鍊了自己的表達能力,擴充了語文知識點積累。
我常和同學們說,考試的時候,實在不會寫作文,也沒有背過的範文能符合題目的要求時,一定不要慌,回憶一下我們所學過的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記憶和檢索,也能找到優秀的作文素材。課文中包括名家大文豪們寫的好詞佳句,課文中的段落語法使用,也不會讓人擔心語法錯誤,所以這就是背誦課文且能默寫的好處。
2、 做好摘抄,先練說
語言的貧乏還是來自詞彙量的積累太少了,我們當想抒發內心的感受時,只會一個:啊、呀,之類的語氣詞。開心的時候,只會寫下:我真開心!我好開心!這樣的短句子,貧瘠的語言系統,說明我們的孩子沒有建立語文學習的詞彙量使用庫,儘管我們學了課文,又做了摘抄,但這一切只是為了完成語文學習的任務,並沒有走心。所以我們做好摘抄的同時,要先練說,培養好朗讀的習慣和語文的語感後,再來建立自己的語言詞彙系統,就不用擔心語言貧乏寫不好作文了。
之所以要練習說,就是把摘抄本真正利用起來,而不是讓摘抄本當成是練字本。沒事的時候,把摘抄本翻出來,像對待語文課文那樣,認真朗讀,體會段落字詞的優美和放在文中的深意。培養了語感以後,我們熟讀深知美文美句的樣子,就會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了。
3、 學會仿寫快又好
在小學階段,最怕貼標籤,語言貧乏、錯別字大王、怕寫作文等等這樣的標籤,其實都是我們家長和老師貼給孩子的。因為有了標籤,所以害怕寫作文,擔心自己寫不到老師要求的字數,被扣分、被叫家長。事實上想要小學生喜歡上寫作文,得先建立他們的寫作信心。什麼是寫作信心?就是自己把標籤撕掉,去學著仿寫優秀的段落語句來彌補自己的知識積累不足。
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很難和低年級的同學講清楚修辭和語法,所以通過仿寫,小學生感受的是語言積累組成文字的魅力,在寫作中學會找到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有意識地將生活中的語言,通過仿寫,運用和積累在寫作中。到那時家長不用擔心孩子語言貧乏,而要擔心,是不是太能寫,而超出考試的範圍了。關於如何才能豐富詞語基礎,這3個辦法你能掌握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