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的6年出現了很多我們印象深刻的武器,比如德國的虎式坦克,蘇聯的喀秋莎,美國的野馬戰鬥機,以及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說道日本海軍的王牌艦艇,人們只知道大和號,殊不知大和號並不是日本海軍唯一的王牌,日本海軍真正的王牌是伊400大型載機潛水艇。
說道伊400潛艇,它還有一個外號,「核動力潛艇出現之前世界最大的潛艇」也就是說它和大和號一樣都是自己領域的重量級選手。那麼這款潛艇多大呢?伊400長超過293英尺,水下排水量為6560噸,在現在和我海軍052D排水量差不多,但是在當時卻是一個奇蹟。除了排水量數據這些紀錄之外,伊400有一個「潛艇空母」的外號,它在水上的時候,甲板上可以起降偵察機,它自己也攜帶著三架偵察機,它們的作用和航母偵察機一樣,都是為伊400提供周邊偵查支援的。
除了大之外,伊400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能跑路,和現在核潛艇一樣,伊400的續航裡程可以繞地球一圈半,而且是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之下完成的成績。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也是和伊400的尺寸分不開。它也成了二戰期間最強大的潛水艇,甚至超過了德國潛水艇。
這麼一艘武裝到牙齒的潛水艇,它的戰績是不是極其輝煌呢?非常遺憾,日本海軍伊400的命運和大和號差不多,都是繡花枕頭上戰場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事實上,伊400巨大的身軀和很遠的航程也成了它的負擔。為什麼呢?我來解釋一下。
眾所周知,潛艇被發明以來執行的都是很隱秘的任務,它一般都是在暗處打黑槍,很少有一艘潛艇和一艘武裝到牙齒的軍艦對抗,那是因為無論潛艇多厲害它始終在水下,而且需要為水下航行付出一定代價。
伊400也想過單挑美國海軍軍艦,但是它的體型太過巨大,導致它一出海很快就會被聲吶發現,這就讓它失去了隱秘性。
其二因為日本的軍工業落後,伊400從出生之日起就成了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電子系統故障頻發,燃料不足問題。隨著BUG的增多,伊400的處女航一拖再拖,1945年3月,伊400終於迎來了處女航,它的任務是攻擊17000海裡外的巴拿馬運河。這對於伊400來說是一場長途跋涉。
經過3個月的漫長準備,克服了燃料不足、新裝置更換等問題,三艘伊400踏上了徵程,然而此時的日本本土已經在美軍轟炸機的轟炸範圍之內,三艘伊400潛艇將成為日本軍隊在投降之前,最後派出的海軍艦艇。
8月15日,三艘伊400終於到達指定攻擊位置,也就是巴拿馬運河,但此時日本已經無條件投降,三艘潛艇之後放棄攻擊任務向美軍投降。
戰後,伊400潛艇被美軍拖回美國研究,在當時美國專家眼中,伊400是可以改變戰局的裝備,但是它出現得太晚,日本的軍工實力也無法將它成規模製造。因此伊400隻有接受成為展品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