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為什麼月亮繞地球一圈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

2020-12-24 騰訊網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空少問答

小課堂

第147期

04

07

答:為什麼月亮繞地球一圈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

上周六,空少為大家留了1個問題,來看看空少的解答以及從留言中選出的最佳答案吧!

想要查看原問題背景介紹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問:為什麼月亮繞地球一圈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空少的解答吧!

空少正解

上期我們講到,很多時間的單位背後都是天文現象,例如一年是365天,並會產生平年和閏年的區別,而一天是24小時。「月」這個時間單位是根據月亮的規律制定的。月球的公轉周期是27.32天,也就是說,在宇宙中,月球僅僅27天多一點就繞地球一周了,而我們制定的月份天數卻與「27」這個數字完全不掛鈎。

從遙遠的水星看地球和月球,是一對相伴的星球(來源:https://eoimages.gsfc.nasa.gov/images/imagerecords/45000/45710/earthmoon_mwc_2010126.png)

那麼,為什麼一個月不是27天呢?

古人可不像我們了解宇宙中天體的運行。眾所周知,從地面上看,月亮有「陰晴圓缺」的變化,我們稱之為「月相」,這是因為月亮的「亮」是反射的太陽光,而巨大的地球本身會對太陽光進行遮擋,光被遮住一塊,反映到月相上就是朔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朔月的周期變化。

通過燈光,我們可以手動模擬月相,例如圖中的蛾眉月(來源:https://www.jpl.nasa.gov/edu/images/activities/waxingcrescent.jpg)

在古代,判斷一個「月」,就是數朔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朔月的天數,而這個時間近似是29天半,接近30天了。太陽、地球、月亮大致在同一直線上時,正是在地球上月圓之時,自此時開始,月球在宇宙空間中實際繞地球運轉360°用了約27.32天,這就是我們上邊說的公轉周期,因為這是相對宇宙中較為恆定的恆星來說的,所以對應周期叫作恆星月。但是別忘了,地球也在繞太陽公轉移動,在約27.32天之後日、地、月還不能共線,所以月相還沒有完成一個周期。再次出現三星共線,月相變化才算是完成了一個周期,所以這個周期叫做一個朔望月(朔是看不到月亮,望是滿月),時長大致是27.32天+2.21天=29.53天。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實際時間大約是29天半。

朔望月的示意圖,月球從A開始公轉,一圈之後需要多移動一段距離到B才能保持兩次都在日地連線上(來源:自繪)

在我國古代的農曆中,大月30天,小月29天,就與這個數字接近。至於為什麼要把29天半的「朔望月」再制定成或30、或31的日曆中的月,這是因為我們現在用的曆法主要基於古羅馬曆法,月份還要與365天的天數相匹配(農曆一年只有354天或355天,需要插入閏月)。這裡就不再仔細介紹了。

留言區·精選

@春浩

還有農曆:

當月亮軌道上繞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亮的陰暗的一面對著地球,這時叫朔,正是農曆每月的初一。

當月亮繞行至地球的後面,被太陽照亮的半球對著地球,這時叫望,一般在農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朔是指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相同的時刻。這時月球處於太陽與地球之間,幾乎和太陽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為照不到太陽光,所以從地球上是看不見的。望是指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相差 180°的時刻。這時地球處於太陽與月球之間。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滿太陽光,所以從地球上看來,月球呈光亮的圓形,叫作滿月或望月。

從朔到下一次朔的時間間隔,稱為一朔望月,約為29.53059日。但並不是固定的。從朔日零時,到下一個朔日零時,有30天就是大月,只有29天就是小月。

@天明

我一直以為中國古代的曆法是按照月亮運行規律制定的,因為我觀測銀河的時候就是在農曆的月初和月末,這段時間月亮不出來,可以拍攝很長時間的銀河和星空

@YP北緯90度

因為是按照月相周期為基礎來推算的,月相周期大致29.5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朔望月,若干年置一閏月,這樣年的平均值與陽曆回歸年相當。

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月亮每個月都在變化?下一個「超級月亮」是什麼時候?
    滿月是地球自然衛星最迷人的部分,那麼,為什麼月球每個月都有變化,下一個月食是什麼時候? 月亮通常是夜空中最亮的物體,然而,許多人對月球周期的了解少得驚人,他們可能會奇怪為什麼不是每個晚上都有滿月或者每個月都有月食,為什麼月亮每個月都變臉?
  • 太陽月亮地球三者之間奇妙的巧合!這一切都是設計好嗎?
    一文,有個朋友說,太陽、月亮、地球之間的距離問題,其實只是一個巧合嘛~。我深深理解這樣的思維,因為在內部機理沒有講明之前,任何看似巧合的東西,那都可以理解為只是表面的上的巧合。。。我畢竟不是上帝,給不出這種玄妙的宇宙級的內部機理,但是我可以給出很多的巧合,多得讓你只能認為,這不是「巧合」!上次提到了太陽、月亮和地球三者之間的好基友關係。
  • 科普:365天地球自轉不是365圈的真相
    今年共有365天,請問今年地球一共自轉了多少圈?大部分人一定會脫口而出:365圈!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365天當然就是365圈啦。但是,這個答案對嗎?讓我們的數學教授來告訴你:一天就是24小時,或者說從中午12點到第二天中午12點。也就是從我們在地球上所在位置正對著太陽開始,到地球自轉至我們所在位置再次正對太陽為止。如果地球相對於太陽是不動的,一天時間地球正好自轉一周。但由於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當我們所在位置再次正對太陽時,地球已經繞太陽公轉了一個角度。假設公轉一周(即一年)是365天,則這個角度就是0.9863°(360°/365)。
  • 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圈要多少時間?
    從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開始,我們就知道其實我們的地球時一直圍繞著太陽轉的。正因為有了公轉,地球才有了四季和晝夜。然而整個宇宙中並非只有地球和太陽,就跟地球只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一樣,太陽系也不過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普通星系。
  • 女性生理周期與月亮的關係,實事求是、條理清晰的分析,不懂都難
    29.53天,滿月後 14.8 天就是新月月球引力的作用會使海洋每 12.4小時出現一次的潮汐漲落大小潮周期(spring-neap cycle),就是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共同作用導致的為期 14.8天的周期赤緯周期(declination cycle),就是月亮與地球赤道相對位置導致的為期 13.7 天的周期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的周期 為 24.8
  • 你知道為什麼一個星期是7天嗎?
    對於許多人來說上學工作時等待周末的到來似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熟悉到這個世界開始,我們就知道一個星期有七天,並在一個個星期的更迭中成長、衰老和死亡,但我們卻很少問為什麼一個星期是7天。例如,地球繞地軸自轉一圈為一天。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是一年,為365又1/4天。這就是為什麼每四年會在二月多一天,作為閏年。
  • 地球若失去了月亮 一個月將有47天(圖)
    地球若失去了月亮 一個月將有47天(圖)  本周,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器」(LRO)和「月球坑觀測與感知衛星」(LCROSS)將發射升空,月球勘測軌道器將展開對月球表面的勘測,進而分析未來的著陸地點;月球坑觀測與感知衛星將分離半人馬座上級火箭碰撞月球南極表面
  • 人類觀月相變化制定了最早的曆法,為什麼月相變化一周需要29天?
    在一個月的時間中月亮會由西向東繞著地球轉一圈,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月亮就像其他的行星一樣東升西落。每一天月亮都會出現在黑色的天幕上,有時候天空上太陽還高高掛著明亮的月亮就已經出現在天空中了。月亮出現在天上的時間比其他的恆星遲一些好像在向東後退一樣。這樣的現象非常的顯著只要你花上幾天的時間好好觀察天上的月亮就會察覺出來。
  • 關於「月」的好奇寶寶科普答疑課:月亮到底哪天圓?為何只能看正面......
    所以如果朔月出現在初一稍晚的時間出現,經過平均的14天18小時22分1.4秒。那圓月的時候就更可能出現在十六而不是十五了。所以十五不圓十六圓,是很正常甚至更常見的情況了。另外一個常被寶寶們問到的關於月亮的問題,則是來自有關「為什麼我們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的問題。
  • 【賞星】2018年1月27日 去看超級月亮、藍月亮、紅月亮
    月亮繞地球運行,地球繞太陽運行。使得太陽、地球和月亮三者之間的位置總在變化,所以我們才看到月亮的圓缺變化。當地球處在太陽、月亮之間時,月亮的正面全都對著太陽,都被太陽照亮,地球上的我們就能看到一輪滿月,這樣的月相叫做望。
  • 為什麼地球繞太陽轉軌跡是橢圓的,而不是圓?
    題目說地球繞太陽轉,那就是地球的公轉,但地球公轉的速度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地球的公轉周期不變。眾所周知,地球的公轉軌跡是一個橢圓的,而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而地球能夠繞太陽公轉,,自然就是受到了萬有引力,但不能說橢圓軌跡是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結果!
  • 農曆和陰曆其實不是一回事,他們哪個才是以月亮制定的?
    根據月亮制定的「陰曆」陰曆是我國古代根據「朔望月」來制定的曆法,「朔」指的是我們看不到月亮的時候,當月亮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月亮黑的一面對著我們,我們就看不到月亮了。「望」指的是滿月,月亮最亮的時候,也就是地球處於月亮中間的時候。
  • 月亮什麼時候最圓
    今年的元宵節,夜空中的月亮是今年最大最圓的月亮。下一次看到這麼大、這麼圓的月亮,要等到明年4月8日。     上一次最大最圓月亮,出現在去年1月2日,是農曆十一月十六。明年4月8日,則是農曆三月十六。
  • 地球公轉一圈是365天,太陽系公轉一圈是多少天?科學家給出答案
    地球公轉一圈是365天,太陽系公轉一圈是多少天?科學家給出答案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地球是圍繞太陽轉動的,地球圍繞太陽轉動一年的時間是365天,於是有很多人非常好奇,太陽系公轉一圈的時間是多少,科學家根據天文測算出來,最開始的時候是從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為2.6萬光年,然後利用圓周率的方法來計算的,科學家計算出太陽的軌道是16.34萬光年,一光年大約是9.46萬億千米,也就是1.73億億億千米
  • 害羞的月亮,羞答答地看著地球,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能夠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那明亮皎潔的月亮。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從人類第一次抬頭望月以來,這顆「乳白色」的天體就不知承載了多少人類的相思與祝福。月亮是一個球體,但你知道嗎?
  • 地球一年365天,月球一年是一個月,太陽的一年是多少?
    如果將一個星體圍繞主星體運行一圈視為一年的話,那麼不同的星體上一年的時間將都不會相同,地球上一年是365天(地球日,下同),月球上一年就是一個月(27.32天),水星是88天 ,金星是224.7天,火星是687天,相當於1.9年(地球年,下同),木星是11.8年,土星是29.5年,
  • 今年農曆為什麼有兩個四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定的?
    「太陽」大家都清楚,「太陰」其實就是月亮,古代人就是這樣叫的。我們現在主要用的是陽曆,因為這種曆法全世界公認,所以也叫公曆,它是根據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確定的,這個時間是365.24219天,是不是看起來挺零碎?其實就是一年365天或者366天! 我國古代先人是根據北鬥七星的勺子柄轉動的規律總結出來的,厲害吧!
  • 科普雲南 | 一個朔望月大致是幾天?
    題目:月球繞地球公轉引起了地球上看到的月相的變化。一個朔望月(從滿月到滿月)的時間大約是(C)A.27天半B.28天半C.29天半D.30天半解讀:月相(phase of the moon)天文學術語,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
  • 本月有兩次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距排列」天象,第二次在27日出現
    這些天體的運動變化就會使我們在地球上看到不同的「天象」,天象在我國古代是指星佔家對天空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泛稱,由於當時人們的認識十分有限,所以在看到一些天象時都會以為是上天的一種暗示,所謂「天降異象」,必有大事發生,天象在古代是非常神秘的。
  • 本月有兩次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距排列」天象,第二次在27日出現
    就是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關係形成的天象,除此之外還有行星衝日、超級月亮、流星雨、行星合月、行星凌日等天象。這裡的很多天象都是和行星的運行有很大的關係,今年3月份,也就是這個月份,將會兩次出現火星木星和土星的「等距排列」,其中第一次出現在3月5日,而第二次將會出現在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