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9億年!科學家發現藻類化石,揭開真核生物演化的奧秘

2020-12-14 瀟湘晨報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藻類,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不過,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你知道藻類最初是如何進化的嗎?儘管真核藻類的微體祖先在距今10億年前就出現了,但研究表明,直到距今7-6億年前,包括綠藻在內的肉眼可見的宏體真核藻類才初步具備了生態優勢,成為海洋中主要的初級生產者。

採集上萬件珍貴化石標本,持續研究5年……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與山東科技大學的同行合作,在山東發現了一個距今約10-7.2億年的藻類化石生物群。他們分析認為,其實藻類很可能在這段時期就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起到了重要的生態作用。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地學SCI期刊《前寒武紀研究》上。

△科研團隊發現的藻類化石生物群

採集上萬件古藻類化石,否定之前假說

遠古時代,萬物尚未孕生,為數不多的生物也僅僅以最低級的生命形式隱匿於汪洋之下。這毫無生機的景象,卻因藻類等光合生物的出現而劃上了句號。最先出現的一批光合生物,是以藍細菌(又稱藍藻)為代表的原核生物。它們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構造也相當簡單,甚至連細胞核都不具備。之後,地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核生物逐漸進化成藻類等真核生物。

「距今約10-7.2億年的拉伸紀,見證了地球環境的變遷和許多關鍵性的生物演化事件。不過,這個時期的藻類化石記錄卻較單調。」據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副研究員龐科介紹,在這段時期,大部分生物都是微體的,肉眼看不見。業界普遍認為,該時期的生物很簡單,類型也很少。

龐科等人團隊的研究打破了這一認知。從2014年起,他們在山東省安丘市距今約9億年前的地層中採集化石。五年間,陸陸續續採集了上萬件。「合作者之一是山東科技大學教授陳雷,他是我的師兄,當時我們倆商量著能不能在山東找到這個地層的化石。」龐科說,他們採集化石的地方也是一個礦石採集地點。「村民們每挖一段時間就有新鮮的剖面露出來,我們就跑去採。只要挖到了相應的地層,化石就挺豐富的。」龐科舉例,10釐米乘以10釐米的面積,最多挖出了十幾二十個化石。

科研人員對其中6000多件化石進行了數據整理。「它們保存精美、形態多樣,大小在毫米和釐米之間。」龐科解釋稱,微生物的體積直徑一般小於1毫米。「而這些化石很多都是大於1毫米,甚至達到釐米級別,這意味著它們已經是肉眼可見的形態了。」

△科研團隊發現的藻類化石生物群

多樣性最高的藻類生物群之一,揭示真核生物的演化

科研團隊發現的藻類化石生物群由12屬16種以及1個未命名絲狀體組成,包括新建立的1屬6種。其中,含有11種真核宏體藻類化石、4種藍細菌化石,以及2種生物屬性未知的類型。3種宏體化石保存了精美的多細胞結構。

龐科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宏體藻類是指那些能夠肉眼可見的藻類,而距今10-7.2億年的宏體藻類化石記錄非常稀少。「我們此次發現了十餘種,新命名的有六七種,算是首次發現的、類型最豐富的藻類生物群,擴大了這個時期的藻類多樣性。」他表示,該生物群的屬種多樣性遠大於以往發現的其他同時代的化石生物群。

「這個生物群的發現,為我們認識早期的宏體藻類面貌提供了重要的直接證據,表明真核生物的某些進化分支可以通過簡單的多細胞化或多核體形式,由微體達到能夠被肉眼可見的程度。」龐科說,他們發現的豐富多樣的藻類化石同時表明,距今10-7.2億年的宏體藻類多樣性被嚴重低估,它們可能已經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起到了重要的生態和生物地球化學作用。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來源:現代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16億年藻類化石揭示真核生物起源—新聞—科學網
  • 科學網—1.6億年藻類化石揭示真核生物起源
  • 早期生命演化的漫長過程:從原核到真核要多久
    後來隨著化石的不斷發現,這段時期又被統稱為前寒武紀,包括了冥古宙(生命出現之前)、太古宙(原核生命時代)和元古宙(真核生命時代)。從冥古宙、太古宙,到元古宙,地球生命經歷了生命誕生,從原核生命到真核生命,從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生命,從藻類到原生動物再到多細胞動物的漫長演化過程。
  • 國外發現距今約20億年藍藻化石,這種化石發現,具有重大的意義
    地球大約在8億年前,開始出現了真核生物,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象徵著地球上的生靈開始了更複雜化的進化,真核生物都是有氧呼吸的,也就是說此時的地球上,或許存在了「大氣層」,充足的氧氣讓它們得以生存。這時候,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現了,地球上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呢?一直以來,這個問題都困擾著學術界的專家。
  • 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被發現 起源提前15億年
    一支由法國等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對化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多細胞生物起源於21億年前,而不是此前人們認為的6億年前。
  • 水生所揭開原生動物「形態種」演化的奧秘
    近年,隨著基因技術發展,非洲象、娃娃魚、花臭蛙等越來越多的形態種被發現。這一神奇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6月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繆煒研究員團隊揭開了原生動物形態種演化的奧秘,找到了這些生物「表裡不一」的答案。  東湖湖水中,有一種被稱為四膜蟲的生物,它體長約50微米,有著一副微胖界的梨形身材。
  • 難道是地球原始單細胞生物創造的
    植物雖然也是生命但是走的路線和動物截然不同,是創造不了文明的,宇宙的產生至今已經有137億的歷史了;而地球的產生距今也已經有46億年了。地球上出現生命的時間大約是在距今的38億年前。從地球的產生到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的產生經過了大約8億年的時間。
  • 科學家發現三疊紀時期龜類祖先化石 揭示龜殼演化之謎
    科學家發現三疊紀時期龜類祖先化石
  • 中國科學家發現生物固氮最早化石證據 距今8億年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發現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安徽壽縣約8億年前的化石中,發現了具有多細胞和細胞分化的「大型安徽絲藻」,其成為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
  • 這些遠古生物沒能留下化石
    如最常見的生物標誌化合物之一的藿烷的生物前驅物通常被認為只能由細菌產生。另一類標誌物甾烷的生物前驅物甾醇在所有真核生物中都有發現,而在原核生物中極少找到。動物多產生膽甾醇,陸生高等植物通常產生谷甾醇和豆甾醇,而真菌則多產生麥角甾醇。生物標誌化合物的直接繼承性讓人們得以從地層中的分子化石追溯到產生該類化合物的生物門類。
  • 科學家在中國東北部發現兩具完好的新恐龍物種化石,距今約1.25億年
    據海外媒體於9月22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中國東北部發現了兩具保存完好的恐龍化石,並且證實它們屬於第一次發現的新的恐龍物種,存活於距今約1.25億年前。
  • 40億年前的一個細胞,是怎樣演化成了如今的人類?
    所有生物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是luca,雖然它不是地球上第一個生命,但它是當時唯一併且仍有後代的生物。而luca出現在距今38億年前。最早的細菌都屬於原核生物,也就是沒有成型的細胞核,具有成型的細胞核的生物被稱為真核生物,人類就屬於真核生物,而最早的真核生物出現在距今14億年前,所以在14億年前,人類的祖先是一個真核生物。
  • 科學家發現4億年前的金屬齒輪化石,這是史前文明還是外星遺物?
    這種精巧的結構,以及有規律的排列,使得人們第一次發現這種化石時嚇了一跳,這實在太像人類生產出的金屬彈簧或者螺絲,然而根據放射物測年法顯示,這個化石形成於2億年前。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種化石,這種化石看起來非常像人造的齒輪。研究表明,這種化石形成於4億年前。
  • 疊層石:地球上演化歷史最長的微生物化石記錄
    到距今7億年前,後生動物出現,大量捕食菌藻類微生物並破壞疊層石的建造,疊層石驟然衰落,分布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至古生代泥盆紀只有少量殘餘。現代疊層石只在澳大利亞、中美、中東等地的特殊環境中分布。通常疊層石產出於灰巖和白雲巖中,有的也發育在燧石、磷酸鹽巖中。疊層石與其他生物一樣,在地質歷史上經歷了從局部出現到廣泛發育再到逐步衰退的演變過程。
  • 距今幾億年前三葉蟲化石上發現類似人類腳印圖案,這是怎麼回事?
    地球已經誕生約46億年,地球誕生以來曾經出現過幾個重要的時期,其中距今5億年前稱為寒武紀,這個時期出現了生命大爆發,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們就在這個時期的幾百萬年前很短時間內出現了,這些生命當中三葉蟲是當時地球的霸主。
  • 5.5億年前小蟲寫下「遺書」,揭開寒武紀前生物神秘面紗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們,就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地區發現了一批5億年前生物留下的珍貴化石。他們不僅發現了「遺書」,還找到了安息在旁的「遺書主人」—— 夷陵蟲。留下連續腳印的Kimberella 化石及其復原圖 | 參考文獻[3]而這一次,科學家們在宜昌夷陵地區,埃迪卡拉系燈影組石板灘段地層(距今5.51億~5.39億年)中發現的是大量長條狀綿延綿延不斷的生物痕跡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蟲子 距今已經有4.25億年歷史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蟲子 距今已經有4.25億年歷史 來源:快科技 • 2020-06-09 15:35:22 6月
  • 科學家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距今約2.5億年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這次報導的新種被命名為陽泉長壽螈,打破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紀錄,亦是目前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
  • 顯微CT鏡頭下化石什麼樣?可看到許多較大核狀結構
    這個問題,人類已經自問了千百年,至今仍是待解的謎團。  地球生命演化史表明,包括人類在內,現今地球一切高等的複雜生命都是由真核細胞組成,我們的老祖宗都指向幾十億年前遠古時期的單細胞真核生物。如何有效識別地質歷史早期化石記錄中的真核細胞及其亞細胞結構,是重建地球真核生物早期演化歷史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