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三分鐘熱度」怎麼辦?

2020-09-22 海綿小寶

作者:海綿小寶,95後寶媽一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用「三分鐘熱度」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孩子。現在的小孩子接觸新事物新知識的機會多了,充滿好奇心,但又往往難以專一於某一事物,學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那麼「三分鐘熱度」正常嗎?家長要如何應對孩子的三分鐘熱度?以下案例告訴你。

小a父母費盡心機給孩子購置了鋼琴,但孩子彈了幾天就厭煩了;嚷著買筆和紙學畫面,學了一陣子畫後,又想去練歌舞……到了最後,小a一樣也沒學好,父母對於小a的「三分鐘熱度」苦惱不已。

其實以上所謂的「三分鐘熱度」,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不僅小孩子會,成年人身上也會發生。

在心理學上,「三分鐘熱度」被稱為「半途效應」, 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於心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導致的對於目標行為的一種負面影響。

學習一件新事物,如果難以在短期內得到相應的回報反饋,不論是小孩還是大人,很容易就會失去興趣熱情,小孩子則會表現出畏難情緒,這個時候,任何客觀因素都容易成為孩子放棄學習的理由。

--:媽媽我不想學這個了,太難了,我們學其他的吧。

--:好好好。

如果家長一味迎合孩子,就難以挖掘孩子自身的優勢條件和興趣所在,同時也會助長孩子的畏難情緒。

因此,接下來我給家長支兩招,教你攻克孩子「三分鐘熱度」的習慣。

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

許多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有時與家庭環境有關。家庭環境過於嘈雜或寂靜都不利於兒童集中注意力。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一種正常的生活狀態,既不需要躡手躡腳,小心翼翼,製造過分的安靜;也不要毫不顧忌,製造噪音幹擾孩子的學習思考的過程。

當然,如果家長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讀書和學習習慣,孩子就能耳濡目染,也有助於孩子形成專注的學習習慣,畢竟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給孩子制定合適的目標

家長可以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制定相應的目標。譬如孩子說想畫畫,那麼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在一個小時內畫好,並拿出手機示意孩子你在幫他倒計時。

有了明確的任務,孩子學習時就有了目標和動力,才能保持一定的緊張狀態,這樣才能有效維持注意力,培養孩子的時間觀,讓孩子的學習形成規律。

對孩子學習的要求要適當,速度和難度要適中。

在每一個年齡段,孩子接受新知識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當要求孩子的學習速度太快時,孩子肯定會囫圇吞棗。如果速度太慢,孩子的思維就容易懈怠,從而造成開小差、走神的情況。

除了學習的速度要適當,學習的難度也要控制好。如果孩子學習的內容太難,則無法真正理解透,學起來就沒什麼興趣可言,開小差在所難免。相反,如果孩子學習的內容太簡單,ta就會感到索然無味,也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當然,要求孩子學習時,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要求孩子長時間做同一件事,因為疲勞和長時間單調的內容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三分鐘熱度是一個不良習慣,其實不然。相對於成年人,孩子對於事物的認知還有很多空白區,因此需要不斷嘗試與探索,才能確定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父母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引導的角色,鼓勵孩子做事要善始善終。譬如,孩子上一秒還吵著要畫畫,下一秒就想丟掉畫筆去看電視,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先把手上的畫畫完才能去看電視,這樣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真正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孩子善始善終的品質。

【思考】

交流得經驗。你家孩子有哪些三分鐘熱度的行為嗎?你又是怎麼處理的呢?不妨交流看看,留言區的精華讓你更好地陪同孩子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不持久,總是「三分鐘熱度」怎麼辦?李玫瑾教授為你支招
    孩子學習不持久,總是「三分鐘熱度」怎麼辦?李玫瑾教授為你支招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做什麼事情都是剛開始動力十足,後期就失去了動力和信心,學習上也是如此,剛開始很有信心,而且學習的勁頭很足,可是,到了後面明顯感覺孩子不想學習,甚至是厭惡學習,出現了學習「三分鐘熱度
  • 孩子三分鐘熱度怎麼辦?5招搞定!
    今天來談一下現代小孩常見問題就是三分鐘熱度,很多的孩子在家裡面玩玩具,然後一下子就去看書,然後一下子就去開電視。爸媽很擔心,真不能持續的行為其實還是三分鐘熱度,常見的是父母可以做五件事。 第一件事,幫三分鐘熱度的孩子設定容易達到的目標。例如六面配對的玩具呢?孩子很沒有耐心完成,覺得很困難,你就要跑走,父母其實可以告訴他。哎,來我們完成一面就好,或者是我們做完黃色就可以休息,幫孩子定目標很重要,而不是把玩具丟給他就好。 第二件事,幫助三分鐘熱度的孩子發展好奇心。
  • 孩子三分鐘熱度,父母該怎麼辦?
    "我家孩子做事就是三分鐘熱度,"這是養過孩子的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小的時候,哭著喊著要玩玩具,拿到玩具三分鐘後便隨手一扔,去玩旁邊的滑滑梯。滑滑梯沒玩三分鐘,纏著媽媽要聽故事,故事沒聽完三分鐘便又跑去玩玩具了。如此循環了無數次。
  • 三分鐘熱度怎麼辦?
    2020*2*18上一篇,我說到三分鐘熱度。相信是很多人的痛處。我們總是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和決定,安排和計劃好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將它完成。可是,我們只是,一時熱血,大多事情都已經半途而廢。由於學習的壓力,生活的瑣事,以及沒有明顯感覺心理學給我帶來的變化。慢慢的我失去了對它的熱度。從深陷其中到偶爾看一看再到不看。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看似我在慢慢前進。後來我才明白這是一個加速度後退的過程。最近學到了一個心理知識,可以解釋這個現象。這個心理知識叫內疚快感。它指的是感覺自己努力上進一段時間後就會進行放縱自己。
  • 孩子「三分鐘熱度」該怎麼辦?家長學會方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它消失了,但是發展了孩子的能力。例如,一些父母從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開始,然後找到並最大化他們的興趣。但是在此過程中,父母非常困惑,因為孩子無法專心於事物,更不用說孩子對事物的興趣了。「孩子本來在畫畫,但是兩分鐘後又要幹別的事情了。面對孩子的「三分鐘熱度」,許多父母都陷入了極大的麻煩!
  • 有個三分鐘熱度孩子,學習專注力差,或許是娃的「氣質」在作怪
    可是讓小愛感到頭疼的是,女兒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玩具玩兩分鐘就扔一旁、畫畫沒兩分鐘就失去興趣,不願意再畫、搭積木也沒耐心……小愛不免焦慮起來,開始擔心女兒專注力這麼差,以後上小學後,怎麼辦啊?一、"三分鐘熱度"孩子"三分鐘熱度"
  • 孩子經常「三分鐘熱度」?父母警惕,別讓孩子變成「積極廢人」
    女兒學習三分鐘熱度這讓鄰居很是苦惱:孩子總是這樣3分鐘熱度可怎麼辦?」的孩子,很難有大出息何謂「三分鐘熱度」?想必大家都明白,只努力三分鐘又怎麼可能成功呢?記得馬雲曾經說過成功的三大條件之一便是切忌三分鐘熱度。很多孩子小時候就有「3分鐘熱度」。
  • 孩子學習總是「三分鐘熱度」,原因有三,教你幾招提升孩子專注度
    執筆:毛寧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你家孩子在學習上有「三分鐘熱度「三分鐘熱度」?我們首先要來理解清楚,什麼是孩子的「三分鐘熱度」,其實不同於成年人世界固有的「放棄」模式,孩子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並非是沒有恆心與毅力去堅持,而是在通過試錯與探索來實現一種對於興趣的挖掘過程。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怎麼辦?家長需要做這四件事
    這孩子幹什麼都三分鐘熱度,哪個也做不常,逛個書店哭著喊著要買書,到了家翻了兩頁就扔到一邊去了。在商場裡看見DIY的小店再給石膏塗顏色,自己也非得要塗一塗,結果塗了連一半都沒有,就扔下石膏像去看別人穿珠子了,更不用提去報什麼興趣班了,明明是自己選的,卻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下來,非得要家長逼著才能夠繼續。
  • 孩子的三分鐘熱度,五分鐘熱情
    一些家長朋友常常說:「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沒有耐心,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大為提高,孩子們從小接觸令人眼花繚亂的事物,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們往往缺乏耐心,總是三分鐘熱度,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放棄,或者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沒辦法順利完成一件事。孩子做事情沒有耐心該怎麼辦呢?
  • 孩子總是「三分鐘熱度」?父母添一把「柴火」,孩子更優秀
    孩子好奇心很重,有時父母會覺得他們的興趣愛好很廣泛。但可惜的是,很多孩子的&34;都只是&34;,沒多久就放棄了。這個現象讓家長很無奈,也很苦惱,認為自家孩子從小就不懂得堅持,以後長大沒出息怎麼辦。其實,孩子總是三分鐘熱度,父母若能添一把柴火,會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們更優秀。
  • 有三分鐘熱度,就有三分鐘收穫
    有三分鐘熱度,就有三分鐘收穫。」這網友後來說:「無法形容當時的心情。只是如果我將來有孩子,有學生,有任何人,在猶豫是否應該嘗試並需要我的開導,我就要說這句話。」如果沒有「三分鐘熱度」,何來人生的探索?心理學家亞瑟·夏皮羅就說:「我們需要行動,通過行動而學習;通過學習而了解,通過了解而經歷奇蹟,通過奇蹟而擁有智慧,通過智慧而發現簡單,通過簡單而引起注意,通過注意——最後我們明白我們需要做什麼?」「三分鐘熱度」,其實是勇於嘗試的後果,因為肯定不是每一樣事情你都會喜歡。
  • 通過繪本學習親子教育(11):幫助孩子克服三分鐘熱度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因為好奇,所以才會對各種新事物很快產生興趣。然而孩子的興趣又往往是比較短暫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三分鐘熱度,哪怕是面對自己非常喜歡的新玩具,或者自己主動要求學習的藝術課程。她的爸爸媽媽立刻到處打聽,買了琴、報了班,然而學了兩周以後小公主不幹了,從此開啟了家長咆哮責備、孩子哭天抹淚練琴的血淚之路。和小甜甜一樣的孩子有很多,從學藝術到體育項目,從讀書到學習——為什麼我們投入了許多,包括金錢和時間,而孩子卻不懂珍惜、不知上進?
  • 初中生學習總是三分鐘熱度,無法堅持,要如何改變這種學習習慣
    初中生在學業上表現出「三分鐘熱度」是很常見的現象,他們前一秒信誓旦旦一定要好好學習,下一秒就因為一場遊戲、一場聚會把學習拋諸腦後,事後又懊惱不已,然後陷入循環要求自己又不斷放縱自己而悔恨的狀態中。這種狀態對於初中學生來說是痛苦的,也非常浪費時間,在學習上也非常不利。
  • 從興趣出發 易貝樂讓孩子告別英語學習「三分鐘熱度」
    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作為少兒英語啟蒙教育的領跑者?易貝樂[微博]國際少兒英語,深入了解兒童心理,為孩子真正告別英語學習「三分鐘熱度」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參考。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先導。心理學家認為:興趣具有動力作用,也就是說興趣可以轉化為激發人們進行某種活動的推動力。如果一個人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樂在其中。
  • 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你也想成功?憑什麼?
    這種現象稱為「三分鐘熱度」。那麼,到底什麼是「三分鐘熱度」呢?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三分鐘熱度」是網絡流行詞,指的是對某件事物的熱情僅僅存在三分鐘或以下。如,剛喝完「雞湯」心裡想著要奮發圖強好好學習,三分鐘後又打回原形。職場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孩子做什麼都3分鐘熱度,沒有耐心,怎麼辦?
    【教育頻道】08期————————————————————————孩子做什麼都3分鐘熱度,沒有耐心,怎麼辦?思考這個父親訓練兒子耐心的成功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普適、通用的要點:第一,不必為孩子的「3分鐘熱度」過分擔心根據科學研究,
  • 孩子學才藝「三分鐘熱度」,問題到底出在哪
    現在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音樂,學美術,練跆拳道,不但學習優秀還要有一技之長,可大部分的孩子由於其年齡和心智發展的局限,興趣和愛好常常變換,常常都是「三分鐘熱度」,難以堅持到底。我們先了解下,什麼年齡段該從什麼才藝學起。
  • 如何改變自己做事「三分鐘熱度」的壞習慣?
    答|百度派 @弘丹收到「三分鐘熱度」重度患者的來信:「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對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之前特別喜歡吉他,學了兩年,現在吉他上都是一層灰塵了。怎麼辦,像我還有救嗎?」這是前段時間,在簡書收到一位讀者大人的留言。從她的留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焦慮,她想要改變,想要在一件事上有持續的行動力,而不是每件事都是三分鐘熱度之後就仍在一邊。這樣的現狀讓她很沮喪。
  • 學才藝,三分鐘熱度變十分投入
    >學才藝,三分鐘熱度變十分投入2010-08-12 09:32:5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可大部分的孩子由於其年齡和心智發展的局限,興趣和愛好常常變換,對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難以堅持到底。比如,家長給孩子報了美術班,孩子新奇萬分地去了,沒過幾天就厭倦了重複練習而沒興趣了;轉而報鋼琴班,孩子滿懷激情地去了,可不久以後又產生了倦怠情緒,直嚷著要學網球……如此折騰,家長白白搭進不少學費,但孩子什麼也沒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