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8
上一篇,我說到三分鐘熱度。
相信是很多人的痛處。我們總是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和決定,安排和計劃好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將它完成。可是,我們只是,一時熱血,大多事情都已經半途而廢。
舉個例子,我曾經想學心理學。突如其來的一種興趣。我認為心理學可能非常有用,對處理一些問題,還有對一些人的態度,對人性的研究。等等,這些導致我想我必須去了解一下。是的,剛開始心理學確有很大的魅力,我曾一度深陷在其中。
由於學習的壓力,生活的瑣事,以及沒有明顯感覺心理學給我帶來的變化。慢慢的我失去了對它的熱度。從深陷其中到偶爾看一看再到不看。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看似我在慢慢前進。後來我才明白這是一個加速度後退的過程。
最近學到了一個心理知識,可以解釋這個現象。這個心理知識叫內疚快感。它指的是感覺自己努力上進一段時間後就會進行放縱自己。我們在認真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可能就心安理得的捧起了手機刷起了視頻,看起了電視,玩起了遊戲。心理學中這種現象非常正常,每個人身上都有發生,但我們需要警惕。我想本質這是每一個人都有偷懶的習性!我們不要去與它正面衝突。應該清醒地認識它接納它。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它。存在即是合理,人類進化了這麼多年,依然沒有改掉這個毛病,證明它有它的積極意義。放縱也可以認為是放鬆的休息。在我們放鬆的休息,這一段時間過後我們可以更加高效地投入學習,以及工作。所以放縱應當管束好方式以及時間。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正是有一方面指的是這個心理現象。你不能要求一個人一直一直為我們幹活。讓一個人一直一直處在一種積極努力向上的狀態。假設我們一直處在這種狀態,也會出現疲倦!
回到今天說的主題:三分鐘熱度。我們常說的對於這種方式的解決辦法。首先我們要堅持,不要忘了我們最初的動機與想法。
其次有的人會樹立一個假想敵。以它來督促自己。仇恨的力量!
對於三分鐘熱度,只是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的偷懶習性。我還聽過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恐懼和愉悅。恐懼是說我們要去尋找三分鐘熱度背後這件事會帶給我們的一些傷害。然後進行無限放大,強迫自己進步。愉悅就比較好理解了。尋找做完這件事情之後,所帶來的愉悅感,使我們更加興奮。適當運用內疚快感的知識對我們自己進行獎勵。
方法總是那麼多道理,也有那麼的清楚。然後在自己走的那條道路上一定會有人選擇放棄,而一定會有人堅持下來。我堅持下來的人不一定是看了多少多少種的方法。放棄的人也不一定是沒有看任何的方法。所以彼岸不是靠方法到達的,而是靠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