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後面大半部分的內容我們在列王紀裡已經前後參照著講過,剩下要仔細閱讀分析的地方已不多,只有前面一部分,所以我準備一兩篇文章就把它分析完。
列王紀開始時寫元帥約押和祭司亞比亞他幫大衛的四子亞多尼雅爭奪王位,不過歷代志上裡寫所羅門未出生時已被指定當王,所以就沒有了爭奪王位這一節,到歷代志下,直接就講所羅門王求智慧。這裡的求智慧過程和列王紀裡寫的大體一致,但是兩邊所羅門求智慧時說的話並不相同,從這一點說,也可證明聖經不是所謂的神的默示,而是人的發揮。因為如果是神默示的話,所羅門只求過一次智慧,只在夢中講過一次話,怎麼可能在神那裡聽到是兩個不同的話呢,難道神這麼厲害,左耳朵聽出一種話,右耳朵又聽出一種話嗎,如果真是這樣,恐怕神得去找醫生治治病,這病不治好,久而久之,腦瓜準得分裂。另外,列王紀裡寫所羅門醒來,發現是個夢,歷代志裡並沒有寫這句,不過這些倒無所謂,因為在聖經裡寫,自摩西死後,再沒有人能面對面跟神講話,那麼基本就得靠做夢。當然,有的時候先知得會白日做夢,比方說在希西家生瘡要死的時候,先知以賽亞先說他必死,但是他還沒走出王宮就又接到耶和華緊急改變主意的通知,又回頭去告訴希西家,說耶和華又給他延長了十五年壽命。
下面說所羅門有多少戰車馬兵,整段內容跟列王紀上10:26-29一字不差,這個很難得兩邊的編者都沒有自我發揮,應該是抄同一資料源得來的。不過這裡也有點小問題,在列王紀裡,這個數量是記錄在耶和華殿建造完成之後的,在歷代志裡,這個是記錄在籌建聖殿之前,難道在長達二十年時間裡,他的戰車馬兵數量都不變,戰車和馬的價錢都不變嗎。也許有人會說,你這種質疑是不是有點吹毛求疵。以前我們看很多書的序裡都會寫類似如下這一句話: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偏頗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斧正。如果是人寫的作文、人編的書,只要不是錯誤太多我們是要寬容,不能雞蛋裡面去挑骨頭,但是聖經的內容可是號稱神默示的,是既不可能有錯誤,也不可能有偏頗,當然也不能不合理,神編的書,我們對它的要求自然就要稍微高一些,你們說是嗎。
歷代志下第2章說所羅門籌建聖殿,這個大體跟列王紀上第5章差不多,不過跟所羅門求智慧的故事一樣,兩邊記載所羅門跟推蘭說的話並不相同,歷代志裡的話囉嗦很多。另外還有些細微的差別。列王紀上5:16說,所羅門用三千三百督工的,監管工人。歷代志下2:2說,三千六百督工的。列王紀上5:11說,所羅門每年付給希蘭麥子二萬歌珥、清油二十歌珥。歷代志上2:10說,所羅門付給希蘭打好的小麥二萬歌珥、大麥二萬歌珥、酒二萬罷特、油二萬罷特。列王紀上7:14說,所羅門請來的推羅人銅匠戶蘭是拿弗他利一個寡婦的兒子。歷代志上2:14說那個巧匠是但支派婦人的兒子。
除了上面所說的三處矛盾,還有其它幾處內容不合理。第一,在歷代志上裡,大衛已經把建殿材料每樣都準備很多,所羅門應該不需要再做材料準備的工作,或者說就算還需要,也不會要很多,可以先開始建築,到時不夠了再去弄一點。但是顯然,歷代志的作者前面編了大衛做籌備的事,但是後面所羅門籌建聖殿的事是現成的故事,他也不想放棄,這樣兩件事放到一起,不合理就無法避免。我們以前說過,聖經的每一片段內容可能都有不同的作者,所以寫前後兩件事未必是同一個人,如果是同一個人,總應該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第二,歷代志下2:11說,推羅王希蘭寫信回答所羅門,信的內容2:13卻說,現在我打發一個精巧又聰明的人去,他是我父親希蘭所用的。以前我們曾說過,聖經裡提到推羅就說希蘭,現在你們看明白了沒有,寫信的是希蘭,他父親也是希蘭,所以推羅王就都是希蘭。當然這只是開開玩笑,很明顯父子都是希蘭肯定是不合理的,這應該是一個錯誤。第三,歷代志下2:17-18說,所羅門數點了在以色列寄居的所有外邦人,共十五萬三千六百名,使七萬人扛抬材料,八萬人在山上鑿石頭,三千六百人督理工作。我們以前的文章分析過,所羅門不可能都用外邦人做苦工,不過我們現在要說的卻是所羅門不可能都讓外邦人做督工。摩西的律法裡說要善待寄居的人,難道就是讓他們全部去做苦工,然後讓他們自己做督工,就可以偷懶一些嗎。我覺得作者的本意應該是苦工都是外邦人做,但是他編的時候沒注意,不小心把督工也全編給了他們。
接著第3章說到了建築神殿的細節,首先地點是在摩利亞山上(就是錫安山),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那裡(撒母耳記裡是亞勞拿的禾場),這個禾場在歷代志上裡是大衛花六百舍客勒金子買來的,在撒母耳記裡是花五十舍客勒銀子買來的。開工時間是所羅門作王第四年的二月初二(列王紀只說二月,沒說初二,這就算相互補充吧)。神殿的根基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都按著古時的尺寸。這句話有點不對,首先因為這是以色列歷史上第一次建殿,所以沒有古時的尺寸,其次在歷代志上裡說過,神殿的設計是大衛被神的靈感動所得,要不可以理解為神自己的設計,要不可以理解為大衛的設計,跟這裡說的按古時的設計是矛盾的。
接下去說,殿前的廊子長二十肘、與殿的寬度一樣,高一百二十肘。這個就嚇人了吧,一百二十肘約54米高呢,他們能造這麼高的房子嗎。列王紀裡提到殿高三十肘、廊子寬十肘,這裡都沒有說,列王紀裡沒提廊子高多少,這裡卻給了一個這麼高的數。我看英文版裡,有一個版本是說廊子長、寬、高都是二十肘,另外八個版本與中文說的一樣。很明顯,不管哪個版本,與列王紀裡都對不起來,而且廊子要高一百二十肘的話,殿就得更高,難道還上百米去,那更不可能,所以這個記錄肯定是錯的。
下面歷代志下3:5說,大殿的牆都用松木板遮蔽。列王紀上6:14說,殿裡面用香柏木板貼牆,從地到棚頂,都用木板遮蔽,又用松木板鋪地。神記性不好啊,用什麼木板遮蔽神殿的牆竟然也弄不清楚。還有歷代志中說用寶石裝飾殿牆,以及貼至聖所的牆用了多少金子等等,列王紀裡並沒有說,這些就算它互相補充吧。
再下面說殿前兩根銅柱的高和銅海容量與列王紀裡記錄的不同,請參見《聖經揭秘 列王紀上 所羅門建造神殿和新王宮(下)》。另外在列王紀裡雖有兩次提到銅壇,但沒有寫銅壇具體的大小,這裡寫了是長寬各二十肘,高十肘。這裡沒有寫圍多少、徑多少,而是說長寬,看來這個壇是方形的,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圓形。
接著所羅門的禱告這裡提到所羅門站在一個長寬各五肘、高三肘的銅臺上講話,這個銅臺前面未曾提及,就也算相互補充吧。在所羅門長長的講話部分,前面大部分內容一致,應該是來自同一資料片段,不過到最後部分(列王紀上8:50-53,歷代志下6:40-42)就不一樣了,可能兩邊作者(編者)都覺得這個講話結束得有些生硬,於是就各自進行了適當的發揮。
講話之後,在列王紀裡所羅門在殿前跪下為民祝福,歷代志則說,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以色列眾人看見都俯伏叩拜,並向耶和華稱謝。這麼重要的神跡在列王紀裡竟然沒有記錄下來,究竟是前面的作者失責,還是後面的作者胡編,這個問題留給讀者們自己去想吧。
接下去的耶和華二次向所羅門顯現(也就是做夢),耶和華所說的話在歷代志裡的要多一些,歷代志下7:13-15這三句話是多出來的,其餘的部分大致相同。
接著有一個比較大的矛盾,歷代志下8:2說,以後,所羅六重新修築希蘭送給他的那些城邑,使以色列人住在那裡。讀過列王紀的人應該還記得,列王紀裡(列王紀上9:10-14)寫的是所羅門為感謝推羅王對建殿的資助,就把加利利地的二十座城送給希蘭,不過希蘭過去一看就不大滿意,因為那些城太差勁了,得這些城沒有好處,恐怕還徒增了負擔。他苦笑說,兄弟,你給我的是啥亂七八糟的城啊。然後他給這些城命名為迦布勒,就是一無用處的意思。但是儘管如此,因為當時推羅只是個小小部落,希蘭可不敢得罪高傲的以色列王,所以他表面上還是得裝作感謝,並給所羅門送了120他連得的金子。請問問聖徒和經學家們,究竟是誰送給誰城啊。
下面說所羅門建了哪些城,跟列王紀裡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的列王紀裡提到,歷代志沒提到,比如基色;有的則歷代志提到,列王紀裡沒提到,比如哈馬瑣巴。再說到所羅門使那些迦南地原住民做苦工奴役,列王紀上9:23寫所羅門有五百五十督工,歷代志下8:10寫所羅門有二百五十督工,這個作者把所羅門的督工給削減了一半多。
列王紀裡說所羅門專門為法老的女兒建了宮殿,歷代志解釋原因說,因為耶和華的約櫃所到之處都是聖地,所以法老的女兒不能住在以色列王大衛的宮裡。這個話解釋的好像有些不對,按聖經講,當時所羅門已經為自己建了新王宮,怎麼還是住在大衛的宮裡呢,難道他們也學現代人,新房裝修好還要等吹風幾個月才入住嗎。這個解釋可以說是多此一舉,如果說外邦女子不能住耶路撒冷的話,難道整個耶路撒冷沒有外邦女子嗎。列王紀上第11章講,所羅門娶很多外邦女子,他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顯然,那些公主除非他自己的女兒和姐妹肯定是外邦女子,因為當時以色列只有他當王。另外後面還有猶大很多王都娶外邦女子,難道都不住在耶路撒冷的宮裡嗎。
接著說所羅門和希蘭王到俄斐取金子的事,兩處記錄的也有差別。列王紀上9:26、28寫,所羅門王在以東地紅海邊靠近以祿的以旬迦別製造船隻,他們到俄斐,從那裡得到四百二十他連得金子。歷代志下8:17-18寫,所羅門往以東地靠海的以旬迦別和以祿去,他們到俄斐,從那裡得到四百五十他連得金子。前面是在一個地方出海,後面是在兩個地方出海,得到金子也不一樣多,差了整整三十他連得呢,可不是小數目,建議所羅門王責令列王紀的作者再找找,可不能讓他貪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