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作品賞析系列」馬克呂布:影響一代中國紀實攝影的名家大師

2020-12-11 大樂說攝影講藝考

馬克·呂布(Marc Riboud),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首位獲準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他來往中國達20餘次,其拍攝手法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中國紀實攝影界佔據主導位置,產生了恆久而巨大的影響,很多經典的瞬間已經成為了20世紀的時代縮影。

作為極受推崇的瑪格南圖片社最負盛名的攝影師之一,馬克·呂布的作品多以真實、樸質又平實的畫面展現社會各個層面。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郵輪,美國紐約,1952 年。

馬克·呂布始終堅持以局外人的立場,獨立的觀察方式,冷靜又富於藝術感受的人文視角捕捉直覺性的瞬間。圖為英國溫布利球場,1954年。

曾經是工程師的他對線條保有執著的痴迷,這讓他的作品除了具有細膩的美感之外,還擁有更加精妙的構圖和充滿詩意的節奏感。圖為攝影比賽,日本,1958年。

同時這名安靜的攝影師也是一個自由的行者,他用腳步丈量世界的維度。圖為日本東京,1958年。

「我是個拿著小照相機走路的人。我不停地仔細觀察周圍的東西,有時候會拍下些無關緊要的細節。那使我很著迷,但我並不創作故事。我只是個瑣碎細節的收藏者。」馬克·呂布曾用這樣的言語描述自己長達半個世紀的攝影歷程。圖為喬遷,菲律賓,1958年。

馬克·呂布厭煩的第一個字眼兒是「巧合」。對於能獲得一張完美的照片,他並不認為攝影師靠的是運氣,所以他說「我不喜歡巧合這個字眼,讓人以為是偶然的」。馬克·呂布只強調攝影師的「好奇心」和照片能給讀者帶去的「驚奇」。圖為墨西哥阿卡普爾科,1959年。

「我拍照並不是為了見證歷史,而是作為一個陌生人的好奇心。」圖為自拍,雷堡市機場,剛果民主共和國,1961年。

在馬克·呂布的畫冊中,他留下這麼一句話作為篇首語:「遠勝於某種專業技術。攝影之於我,是一種令我近乎著魔的情感。」圖為新宮,德國波茨坦,1989年。

相關焦點

  • 攝影大師的智慧:一個外國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而且是22次
    我想大家已經猜到今天我要介紹的這位攝影大師了,他就是馬克·呂布。馬克·呂布,1923生於法國裡昂。在他14歲時,他父親給了他一臺柯達相機,從此馬克·呂布就與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20歲時他積極投入反法西斯運動,22歲進入大學修習機械工程。
  • 攝影進階必看:大師經典攝影作品賞析
    如果你是一位紀實攝影愛好者,下面這組照片中的大多數想必你會覺得眼熟。有意無意間,您很可能就模仿了哪位大師的風格。大師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師,絕不是因為一兩張照片拍得好而已。能夠在攝影史上留下名字的大師,通常都是某種風格的開創者,有著自己個性鮮明的攝影語言並對一個時代產生深遠的影響。
  • 知名人像攝影大師「張郎小強」攝影作品賞析
    ▲易白影業高級合伙人/張郎小強(原名張強) 張郎小強(原名張強),知名人像攝影大師,曾多次擔任模特大賽攝影顧問/視覺總監,及多部大型電影電視劇的劇照師,現為易白影業
  • 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五人展精彩回顧
    「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五人展」已接近尾聲,將於本周日閉幕,接下來將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和成都當代影像館進行巡展。
  • 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專題
    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專題 2020-08-02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光圈客廳 | 史陽琨攝影工作坊,僅招4人×上海
    導師給大家一個明確的許諾,仿佛經過這幾天的訓練,就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大師。工作坊採用的商業空間造成了這樣的一種關係更像是一種師生關係,而不是朋友的關係。所以,我們想在這個假期,重新推出線下工作坊——「光圈客廳」系列,邀請我們合作的一系列優秀藝術家在家裡舉辦工作坊,每期只招收少數名額的學生(3-6)。
  • 鏡頭塵埃 | 新彩色攝影之「新」
    威廉.埃格斯頓作品 威廉·埃格斯頓也因此被稱為「彩色攝影之父」。 此時,傳統的紀實攝影關注題材往往離不開窮人和繁忙的城市街道。新彩色攝影反其道而行,從對外部的關照走向對自我的認知。利用色彩的心理特性,他們從生活的細節中展現自己的思考。
  • 27張攝影大師經典構圖攝影作品賞析
    遷徙的母親(1936年)20世紀最有名的攝影作品之一,它被視為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普通民眾在艱難歲月中拼搏求生的象徵。  溫斯頓·邱吉爾(1941年)20世紀最著名的人像攝影作品之一。它向世人證明:有些優秀的作品往往就是在攝影家和拍攝對象存在緊張關係的狀態下產生的。
  • 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五人展
    ——多木浩二《眼之隱喻》「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五人展」,展出荒木經惟、森山大道、深瀨昌久、石內都、細江英公的118件經典攝影作品。他們相繼湧現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以各自鮮明的風格參與「日本攝影」的發展進程,成為影響至今的黃金一代。
  • 推薦11本關於攝影的好書!
    我按攝影技巧,審美理論,攝影畫冊3個方面來分別,推薦幾本好書,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技巧入門類【攝影筆記】是寧思瀟瀟寫的攝影入門書,包括基本的器材使用,構圖,曝光,色彩和攝影后期等技巧。作為初學者入門很不錯。
  • 誰說花卉攝影小兒科,一組攝影大師花卉作品技巧賞析
    花卉,可以說幾乎每個攝影人都拍過,也是眾多攝影者愛好者喜愛拍攝的題材,尤其受到女性攝影愛好者的青睞。但是不少人是初期學習攝影的時候,喜愛拍攝花卉,但當攝影水平有所進步了的時候就很少去拍花花草草了,認為這是小兒科。
  • 我的教學日誌:攝影名家作品賞析——鄧偉《學徒工》
    除了系統的輔導他們專業知識外,培養他們對攝影作品的鑑賞能力也是我格外看重的。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對攝影作品的分析、理解、感受和想像,去體會攝影師對拍攝對象的觀察、感受與選擇,學習攝影師的創作技法,揣摩攝影師的創作意圖,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社會意義,不斷提升我們的攝影審美能力,使我們更好的掌握攝影這門藝術語言。(這也是每個希望成功的攝影人的必由之路。)
  • 「雜誌推薦」2020年國內不可錯過的攝影雜誌推薦top8
    《攝影之友》《攝影之友》雜誌是國內影像媒體中發行量、覆蓋率、實銷率位居第一的品牌雜誌。創刊於1985年,是專業、權威、時尚、實用的影像品牌媒體。《攝影之友》讀者遍及全國,作者來自世界各地。內容新穎、版式精美,帶有濃鬱的南方特色,在中國數萬攝影專業人士與發燒友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廣為大眾影友作為學習的園地、交流的論壇及收藏的對象。
  • 《大眼睛背後的故事》解海龍紀實攝影專題講座在哈爾濱舉行
    這張名為《大眼睛的小姑娘》的照片,被定為「希望工程」標誌作品。12月25日,由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主辦的《紀實攝影的社會實踐——大眼睛背後的故事》專題攝影講座在哈爾濱舉行。照片的作者,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副主席、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著名攝影家解海龍現場為廣大攝影愛好者講述照片創作背後的故事。
  • 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大鵬所城開幕
    揭幕展覽的百幅作品是從2000多位攝影師的6000多幅作品中脫穎而出的佳作,除了在大鵬所城外,還將在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展示廳、大鵬新區管委會舉行展覽,版塊有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專題展、中國攝影金像獎獲獎作品展、國內外知名攝影家主題展及大鵬專題展。
  • 祝賀陳欣欣獲美國攝影學會資深攝影大師/鉑金級星標名銜(GMPSA/P
    任何人填表、繳費即可加入美國攝影學會,美國攝影學會每年認證的幾百個影展上千組比賽,入選獲得成績,累計入選數量和不同作品是不斷攀登名銜頂峰的條件,有時候需要攝影人的終身努力才能達到。陳欣欣、萬毅老師是為數不多登頂的佼佼者。
  • 《新兩地書·學》(123)國學經典名句|精彩攝影作品賞析
    紀實攝影作品賞析攝影:沙高利《金鈴子·紅娘》糸列作品攝影:沙高利《金鈴子·紅娘》糸列作品攝影:沙高利《金鈴子·紅娘》糸列作品攝影:沙高利《金鈴子·紅娘》糸列作品
  • 5月01日:《攝影180年在中國》—侯登科《麥客》
    攝影180年在中國 紀實部分 名家名篇: 侯登科(1950—2003年),生於陝西,為中國「紀實攝影」重要代表藝術家之一。
  • 攝影旅遊自媒體峰會暨第二屆沙飛攝影周在江門開平市啟幕
    11月29日,「世界的開平」——攝影旅遊自媒體峰會暨第二屆沙飛攝影周在廣東省江門開平市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紀實攝影委員會、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報社、開平市政府共同主辦。活動旨在通過影像展覽、學術交流、名家分享、攝影採風等活動,發揮影像力量,提升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的核心品牌競爭力,加快開平市全域旅遊發展,追尋南粵大地以沙飛為代表的紅色攝影先驅們的足跡,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攝影家堅定文化自信,探討社會紀實攝影在新常態下的新路徑、新走向。
  • 紀實攝影窺探、思考與實踐_文藝_澎湃新聞-The Paper
    也許我們有不少疑問,如何用自己的作品表達觀點,不同的生存環境是如何與在地居民產生關聯,又或者紀實攝影是否自提出以來便是一成不變的?此次工作坊將延續紀實攝影的探索路程進行實踐,並討論紀實攝影在現代化時代的轉變及可發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