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gie’s 藝術駐留迎來了Harry Van Der Veen短期做客,很高興有兩天時間和他交流。
看到他中間名Van就大致能猜到他來自於荷蘭,的確!他傳承了歐洲傳統手工古典畫框製作的技能,他的作品都是博物館級別的。
50年前,20歲的Harry從荷蘭阿姆斯特丹來到澳洲,現在墨爾本生活。他的客戶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藝術投資者、博物館定製等,也包括在羅浮宮裡展出作品的畫家。
【Maggie’s 藝術駐留】位於Double Bay,是Live in Art Sydney開創的有百年歷史的house裡的藝術空間。
我和Harry在facebook上認識,他關注我有兩年多時間。有時,他會在我的畫下邊認真留言評論。記得第一次看到他的留言時,我就知道他是個懂畫的的人:不是簡單的恭維,而是從藝術的角度恰當的給出了評價,於是我們就成了朋友。
今年4月份時,他在我facebook的一幅作品下留下了一句話「希望有一天我能親手為你做個框」,看到後我覺得非常開心,我知道能有一個Harry的手工畫框很難得,他先要看到畫作後,才會選擇做還是不做。但因那時我剛好要去歐洲一段時間,所以就暫時擱置了。
這次Harry 專程開車從墨爾本長途來到雪梨,並在Maggie’s House藝術駐留,帶來了他送我的手工古典畫框,這是我很期待的一次見面。
我很榮幸能擁有Harry贈送的一個親自製作的畫框。看了第一眼,我就感到很驚豔,也意識到做好一個框子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天分,加上多年的磨練和藝術積澱。他做的框子看起來粗獷中帶著規矩,華麗又有著收斂,並不是那種很膩的嶄新得金光燦燦的框子,它給人一種時間感和豐富感。
我和Harry一見如故,我告訴他我第一次去歐洲最先踏上的就是荷蘭的土地,乘坐的是荷航。兩天裡我們的話題非常寬廣,從他學習經歷和生活環境開始,聊到2004我第一次到羅浮宮看展,一待就是8個小時,Harry瞪圓了眼睛,吃驚地嘆了聲:「Oh, Boy!」。Harry說自己喜歡歷史和哲學,我們的話題又從畫框發展史聊到荷蘭歷史上的畫家、轉到對當代藝術的看法,從肖像畫裡的人物聊到文化背景和宗教差別,又從大航海談到中國發展,最後轉回到荷蘭人的鬱金香和他們發明的股票交易。
我們聊到了歐洲豐富的文化遺留,聊到他很欣賞的倫勃朗,聊到我對梵谷畫作的感受的轉變,我告訴他:誠實地講,在我見到原作之前我沒有喜歡過梵谷,儘管他有著不尋常的一生;但當我第一次參觀梵谷博物館時,這一切都改變了。我記得很清楚,我一幅一幅認真的看了梵谷的作品,心情逐漸變得沉重;直到看完他生命最後時刻的那張麥田烏鴉後,我心裡堵的很厲害,不想跟任何人說話。這種感受幾個小時後才得到緩解,這是我看畫作後反應最強烈的一次。他說的確如此,梵谷割了自己耳朵後,畫裡的能量變的極大。
Harry思維很快,偶爾會蹦一個腦筋急轉彎的話。我說懂歷史的人不會天真,他說所以他是寫實繪畫的支持者。
Harry作為一個畫框製作的大師,顯然不只是簡單的手工藝者。他從小深受家庭的藝術薰陶,他的父親是一位有頭腦的油畫修復師,早年就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從拍賣行拍得有潛在價值的老油畫,進行修復後又以高得多的價格賣出,足見老先生技藝的精湛和獨到的藝術眼光。Harry也在這種藝術環境中耳濡目染,學習和掌握了歐洲傳統的畫框製作技法,包括使用金箔和動物膠等傳統材料。在他的畫框製作生涯中,憑藉他對藝術的理解和認識,他能和畫家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現在我看來,他更是一位有著高藝術眼光的藝術觀察者和有見地的評論者。
Harry贈送給我的框子是新哥德式風格的,他在阿姆斯特丹皇家美術館展覽上,曾看到過一幅印度作品,畫框式樣很有意思,受到了啟發。這次,他在看到我畫的這一幅《錫克族老人》肖像後,想為這幅畫專門做一個框。
《錫克族老人》 紙面水彩 75X55cm
Harry和印度有著非常多的聯繫,那裡有他資助的印度孩子,他自己也到過印度七八次。第1次去印度他就體會到了貧富極度落差的社會現狀,他很同情那些窮人,於是就決定資助8個孩子從小到大的學習和生活。我想這也是Harry要為《錫克族老人》專門做畫框的潛在原因之一吧。
然而,做一個博物館級別的框子遠沒有我想像的簡單。Harry和我聊到,製作以前需要長時間的構思畫框的風格和圖案,要和畫作匹配;另外一個難點是色彩,畫框的色彩要和諧但不能搶畫作的注意力;然後使用動物膠、金箔,油漆等分好多層來進行層層塗裝,最後再打磨,讓需要的地方漏出深紅色的底漆,讓新畫框看起來不「新」,並透出文物一樣歷史的感覺。我非常能理解Harry講的這個過程,在畫畫時我也身處一樣的情境,常常最難的並不是畫的過程,反而是在動手畫以前的構思階段。
我們聊的非常開心,Harry也跟我講了他的家庭。Harry50年前從荷蘭來到澳大利亞,因為他在異鄉愛上了一個故鄉的姑娘,所以就留了下來。Harry曾經有很大的畫框製作企業,但現在的他並不是依賴作畫框為生,他說做這些根本不是為了錢:「我並不是隨便給誰都做畫框的」。Harry有的幸福家庭,有五個孩子,擁有大量的家族企業,包括超市,房產開發,建築商等行業。想起來Harry給我講的一句很自豪的話:「我對我的生活很滿意。」
美好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Harry在Maggie’s 藝術駐留做客結束後,去了昆士蘭和飛去那裡的妻子見面了。
在這裡非常感謝有不同機緣去認識新的朋友,有交流並有收穫。
Harry為畫家Martine製作的畫框,將在阿姆斯特丹和上海展出
畫框製作過程
完成後的畫框
Maggie's 藝術駐留
聚海內知己
願天涯比鄰
在這個都想年輕都怕老的時代,有這麼一個地方:即感受年代歲月之美又被前沿的時尚包圍;即有家的溫暖味道又有博物館的藏品馨香;即可以小住怡情,也可以「調素琴 ,閱金經」;雖處鬧市,卻「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了解【Maggie's藝術駐留】
請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