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寶寶,那麼影響高智商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一.遺傳因素
想要一個高智商寶寶當然父母的智商也是起到關鍵作用的,父母是高智商,孩子當然也不會差,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遺傳因素是不可選擇的,因為孩子生來就是沒有選擇父母的自由,父母是固定的,不可選擇的,但是, 我想,對於每一對父母來講,寶貝都是他們愛的結晶,都是他們優秀的結合體。
二.後天培養
1.3歲前的啟蒙期是關鍵
腦科學的研究表明,嬰兒出生時大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50億突觸,大腦重約400克,智力水平達到成人的25%,一年後突觸的數量增加20倍。寶寶從出生到1歲,是神經細胞突觸產生和消失的關鍵時期。
所以說,3歲前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通過適當的培養,可開發寶寶的大腦智力,父母不可不重視,這段期間可適當的結合當下生活環境給寶寶創造一個豐富多彩地生存空間,通過各種類型的親子活動增加與寶寶之間的互動,通過聆聽優美的音樂以及親近大自然來增加寶寶對於世界的探索。
2.4-7歲學齡前的培養
美國教育家Ken Robinson曾經提到一組數據:兒童在學齡前,大部分兒童依然保持著天才級別的創造力;小學時,大部分兒童的創造力都消了;等到了青春期,這個數值僅剩下一小部分,不足五分之一。隨著孩子年齡漸長,創造力最終所剩無幾
可見,學齡前的培養依舊是不可忽視,在這個階段,要充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是一切創造力的源泉,有了充足且持久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才能充分展示寶寶的智力。
在2019年中國科學教育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表示:「教育應首要培養兒童的非常規思維,激發兒童的好奇心。」
可見,保持恆久的好奇心是多麼重要。
在這個階段,父母親可適當的帶孩子多讀一些書籍,多接觸一些科普書籍,並鼓勵孩子們動手去實踐,去完善所學所看,孩子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創新。
3.除去這兩個關鍵階段的合理培養,另外寶寶的飲食也是至關重要的
孩子出生後母乳的餵養以及後期孩子合理飲食的搭配都是對孩子智商起到關鍵作用的。
首先,說一下母乳的問題,英國劍橋大學營養學專家對30多名7-8歲的兒童做了智商測驗,並與嬰兒期的食譜進行對照,發現吃母乳的孩子普遍智商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的孩子多10分。奧秘在於母乳中含有多種可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活性物質,特別是一種叫做牛磺酸的特殊胺基酸,不僅能增加腦細胞的數量,促進神經細胞的分化與成熟,還有助於神經節點的形成。
與牛奶相比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高出10倍多.母乳餵養的孩子相對來說智商會更高一些。
另外,合理搭配飲食對於孩子智力發育也是至關重要,因為營養物質是寶寶智力與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讓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健腦益智的食物必有好處,同時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也不容忽視,要做到主食、蔬菜、水果缺一不可,並且花樣繁多,當然,不能養成孩子的挑食、偏食、飲食不規律等各種壞習慣。
這樣,想寶寶不聰明都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