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而「一晨之際則在於早餐」。早餐為一天工作的開始提供能量,十分重要。早上7-9點,是「胃經」運行的重要時間,也就是消化系統旺盛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是吃早餐的最佳時間。想要吃得好,不僅要吃對時間,還要吃對食物。中國人養生講究因時制宜,隨著季節更替進食不同食物。那麼,四季養生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中醫認為,食物的顏色與五臟相互對應:青入肝、赤入心、黃入脾、白入肺、黑入腎,而四季也有相對應的器官,因此,大家可因應不同的季節,進食相應的食物,特別是早餐,對人體的益處非常大。
春天:疏肝袪溼 花茶解鬱
春天屬木,對應臟腑為肝臟,肝主疏洩,在志為怒,因此春天切戒急躁暴怒,應保持心境恬愉,以護肝氣。大家可多飲用花茶,以芬芳解鬱,疏肝補肝。大家應避免進食味精重、辛辣、煎炸、熱氣食物,如薯片巧克力等。另外,春天溼氣重,容易令人感到疲勞、四肢墜重、無胃口、失眠、大便溏等,也可能會加重關節炎或鼻敏感現象。因此可多吃有助排走溼氣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白朮等。
而肝氣屬木,其代表顏色為綠色,大家也不妨多吃綠色食物:菠菜、蘆筍、綠茶、西蘭花、西芹、海帶、綠豆、苦瓜、青椒、蘆筍、青花菜、奇異果、青葡萄、牛油果。
早餐方面則可選擇花茶(如菊花茶)、綠豆薏米粥、海帶湯、菠菜粥、五青汁、牛油果多士、牛油果沙拉、綠豆沙。
適合食用的體質:肝鬱脾虛、溼氣重(胃脹、容易疲勞、大便稀薄)。
須注意的體質:陰虛、熱氣(生暗瘡、口乾口臭、手足心熱、小便短赤、大便幹、舌淡苔白膩)。
夏天:增酸減苦 補腎助肝
夏天屬火,對應臟腑為心臟。立夏時,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飲食宜增酸減苦,補腎助肝。天氣炎熱,容易引致大量出汗、食欲不振、口乾苦、咽喉腫痛等現象,因此可適量食用一些酸味及容易消化之食物,如西紅柿、檸檬、草莓、山楂、菠蘿之類,可生津解渴,健脾開胃。相反,夏天應避免飲酒,進食辛辣、煎炸食物,及難消化食物,如糯米、芋頭、慄子等。
而心氣通於夏,其代表顏色為紅色,因此大家在夏日可多吃以下的紅色食物:西瓜、紅菜頭、櫻桃、蘋果、蕃茄、車釐茄、山楂、草苺。
早餐方面則可選擇西瓜汁、紅菜頭檸檬蘋果汁、冬瓜薏仁茶、西紅柿蛋薯仔沙拉、蓮子冬瓜紅豆薏米粥。
適合食用的體質:心火旺、溼熱(生口瘡、口乾苦、眠差多夢、心情煩躁、大便糜爛、舌紅苔黃膩)。
須注意的體質:虛寒(怕凍、手腳冰冷、無胃口、疲倦乏力、水腫)
秋天:保持開朗 吃白護肺
秋天屬金偏燥,對應臟腑為肺,容易出現咳嗽、少氣懶言、口乾舌燥、咽痛、目乾澀、耳鳴、皮膚敏感等現象。這個時候大家亦要特別留意個人情緒,悲憂傷肺,因此要保持心情舒暢。另外,也應避免冷飲,及進食生冷食物,如雪糕、沙拉及魚生等。
而肺氣應秋金,其代表顏色為白色,進食白色食物有助護肺:杏仁、百合、淮山、雪耳、沙參、玉竹、雪梨。
早餐方面則可選擇蜂蜜水、羅漢果茶、雪梨水、薏米百合粥、山藥藜麥粥、沙參麥冬茶、木瓜燉雪耳百合、蛋白杏仁茶
適合食用的體質:肺氣虛、乾燥(乾咳、目乾澀、口乾、流鼻血、舌紅苔少)。
須注意的體質:溼氣重(胃脹、容易疲勞、大便溏薄、水腫、舌苔厚膩)。
冬天:補腎防寒 早餐吃黑
冬天屬水,對應臟腑為腎臟。這時可能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抑鬱不歡、怕冷、手足不溫、肚脹、大便溏薄、關節疼痛等問題,應避免飲用冷飲、涼茶,及食用寒涼食物,如西瓜、雪糕、魚生等。大家應以補腎防寒,可多吃茨實、淮山、黑豆、芝麻等。
而腎臟代表顏色為黑色,多吃黑色食物有助補腎,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慄子、黑桑葚、黑糯米。
早餐方面可選擇八寶粥、慄子粥、合桃麵包、黑豆漿、紅豆黑豆茶、桂圓紅棗茶、合桃露、黑芝麻糊、腰果露。
適合食用的體質:腎虛、 虛寒、 氣血虛(怕凍、手腳冰冷、腰膝酸軟 )。
須注意的體質:溼熱、肝火重(口乾苦、苔黃厚膩、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