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齋翻譯學堂」雒老師Joy和夥伴們在這裡推送的內容,適合MTI,CATTI和考研英語備考學習,一起來學習啦。
高齋CATTI和MTI全年上上周在練習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農業再獲豐收。譯文是Harvests were again good.
可能有同學會疑惑為什麼這裡的」「農業」不翻譯為agriculture,這就涉及到了漢語中冗餘的名詞和動詞( Unnecessary Nouns and Verbs)在翻譯時應該如何處理的問題。
在《中式英語之鑑》第一頁就有冗餘的名詞和動詞如何識別以及處理的講解,在中式英語中,通常此類冗餘的名詞都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輔以冠詞和介詞出現在短語中。若需刪去這類名詞,那麼也要相應刪去與其相連的冠詞和介詞。
此類冗餘的名詞都比較容易識別,通常情況下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1. 範疇詞
A: 「enhance the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on with...」
B: 「enhance cooperation with....」
譯文:「加強合作關係」
講解:句子中已經包括或暗含此類名詞的意思,這類名詞一般為範疇詞(解釋性名詞),比如可以直接譯為,沒必要譯為,這個短語中的「relationship」就是一個範疇詞。漢語表達中需要加上一些範疇詞來使表達更加流暢、通順,但翻譯時若照搬譯出來,則不符合英語表達中的簡潔原則。
2. 核心動詞已經包含的詞
A: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
B: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
譯:加快經濟改革
講解:在「加快經濟改革」中,「accelerate」一詞已經包含「速度」的意思,「To accelerate= 「to increase the pace of,故翻譯時就沒有必要將「peace」譯出。
A: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defense
B: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national defense
譯:加強國防建設至關重要
講解:在「國防建設」這個詞組中,strengthen sth就包括了「建設」,因此無需翻譯出 the building of。
3. 不言而喻的詞
A: 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
B: 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譯:農業豐收
講解:harvest [n], the crops that have been gathered, or the amount and quality of the crops gathered 收成;收穫量 (朗文詞典) 該詞本身就指「農作物的豐收」,既然是農作物肯定是農業方面的豐收了,在譯文中沒必要再特別體現「agriculture」一詞。[Harvests"implies agriculture: there are no harvests industry]。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農業再獲豐收」就屬於這一類,因為既然說harvests,這裡就說的是農業的豐收,所以不言而喻,不需要翻譯為harvests in agriculture,不然就是中式英語了。
A: living standards for the peopl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
B: living standard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
譯: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講解:「living standard」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肯定對人而言的),故此類表達中無必要體現「people」一詞。但是這裡有一個特例,那就是在表示「民生」時,會翻譯為 people’s well-being/livelihood,例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譯文是Doing more to ensure and improve people’s well-being.
4. 顏色範疇詞
A: these hardships are temporary in nature
B: these hardships are temporary
譯:自然環境艱苦是暫時的。
講解:任何形容詞修飾名詞都是為了表明名詞的某種性質或特點,即形容詞修飾名詞時,形容詞本身以將名詞本身所屬範疇表示出來了,所以就沒有必要再將範疇詞(如上文中的nature/color/number)列出來。hardships are"temporary in nature "這種表達就好比漢語中「中國的國旗在顏色上是紅的」、「大熊貓在數量上是少的」等此類說法,因此無需加上「in nature」。
5. 時態詞
A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in the future will, to a large extent, depend on
B: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will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譯:我國的經濟發展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
講解:「will 」已表明是將來時態,故沒必要再加上「in the future」。注意is now和was once/at once是可以並用的,經常兩個時態詞表示強調。
6. 複數名詞的修飾成分
A: we should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B: we should adopt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譯:我們應採取一系列措施來確保...
講解:「measures」,名詞複數已涵蓋「a series of」「一系列」。[here the plural form of"measures"covers the sense of a serises.]
7. mechaniz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這些詞已經包含了 realization
A: following the realization of mechaniz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B: following the mechaniz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譯:繼農業機械化和電氣化之後
講解:mechaniz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本身就可以表示「機械化和電氣化」,加上了 the realization of 對原文意思並沒有補充作用,刪去它原文意思並沒有減弱,因此無需贅述。
8. 弱化中心詞的詞
A: these constitute important conditions in striving for the fulfilment of the general task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 these are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fulfilling the general task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譯:這些是完成過渡時期總體任務的重要條件
講解:striving for的意思就是「努力實現」,在漢語中經常出現這樣的詞彙,表示強調,「完成總體任務」這個短語中漢語的動詞中心詞是「完成」,因此直接翻譯用fulfill即可,fulfill前面是介詞for,因此用fulfilling,加上striving for反而弱化了fulfill,反而覺得這句的重心是striving for,而不是fulfilling了。因此這裡的 striving for 實屬多餘,應該刪去。
A: the key to the solution lies in the curtailment of expenditure
B: the solution is to curtail( or: cut back on)expenditure
譯:解決方案的關鍵在於削減開支。
講解:「key」一詞在某些情況下是必要的,但通常情況下皆可省去。在「解決方案的關鍵」這個短語中,中心詞是「解決方案」,並不是「關鍵」,使用「 the key to the solution」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solution的地位,key to的使用也會使句子增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所以直接用the solution is to do sth句型。
看了《中式英語之鑑》,很多人說發現自己學的是假英語。其實不是學了假英語,而是不少人學英語的時候就沒有太認真,沒有認真區別細節用法,沒有認真思考自己這樣寫是不是過於中式,也沒有打開bing或Google等網站去搜索地道平行文本。碰到一個句子就直接字對字翻譯,各種詞堆砌在一起。
所以啊,平時學習的時候還是得多精讀外刊,多注意細節區別。上全年的學員知道,我把一篇外刊扣得很細,連一個介詞都不放過。這樣看似很費時間,但是正是這樣的日積月累,我在寫作和翻譯中才能儘量避免使用中式英語。
今天就分享這麼多,希望對大家有用。學習路漫漫,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