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什麼時候都不晚,推薦一本關於自我提升的好書……《自我進化:發現你的創新力》,嘗試以創造性的途逕自我提升。
蒂娜·齊莉格,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史丹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在斯坦福設計學院教授開設了大受歡迎創意課程,課程內容曾匯集為《史丹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創意課》出版。
《自我進化》是由齊莉格獲得各方熱烈反響的「自我進化」主題演講的演講稿擴寫而來,書中記錄了她認為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定位需要明白的重要的事情,運用了大量的案例來傳達她的觀點,帶領我們以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
一、發現你的創造力
(一)通過創造性的途徑去解決問題。
如果只有5美元和2小時,你要如何賺錢?這是蒂娜·齊莉格在創意課上給學生們布置的任務,他們需要發現機遇,不斷挑戰假設,發掘更多的可能性。所有團隊都有驚人的創造力:轉讓火爆餐廳的預定席位、提供便民服務並鼓勵捐贈、設置年度舞會拍照點、「家長周末日」兜售餐廳地圖等等,冠軍團隊選取了一個迥然不同的視角,並最終獲得了650美元的收益。他們堅信最有價值的資源並非5美元或2小時,而是3分鐘展示時間,他們將這個點子賣給一家想要在校園裡招聘學生的公司,在本來應該匯報任務情況的時間內向學生們介紹他們為該公司製作的3分鐘商業企劃。
實際上,機遇是無限的,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發現尚待解決的問題,無論問題大小,都可以通過創造性的途徑,充分利用手中的資源來加以解決。
學校裡的考試,多是單選題,而事實上,真實的生活是一場開卷考試。
(二)挑戰 「不可能」的任務
我們會用自我設定的規則將自己囚禁起來,而對其他的無數可能性視而不見。你是否想過,如果你能夠挑戰潛在的假設,脫離既定的路線,打破現有的規則,將會有怎樣的事情發生?
拉裡·佩奇是谷歌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曾經發表過一次演講,鼓勵聽眾打破常規,忽視「不可能」的限制,儘量給自己設定更大的目標。他指出,遠大的目標比小目標更容易實現。要實現小目標,通常會有非常具體的方法,誤入歧途的可能較大;而實現遠大目標的過程中,你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成功的途徑也更多。
(三)主動尋求機遇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只有得到他人的許可才會主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另一種人則會自己做出決定。這個世界上有無數的機遇等待我們去探索,我們既不能一味地等待他人贈予,也不應該在面對機遇時如履薄冰,而是要大膽地捉住它們。
主動尋求機遇比他人贈與機遇容易得多。有的人天生擅長主動出擊,華盛頓加藤羅斯科普夫國際諮詢公司CEO戴維·羅斯科普夫初出茅廬時,負責的第一個公司項目就是舉辦針對世界頂尖CEO的高端會議,戴維團隊計劃通過邀請亨利·基辛格出席演講,以吸引更多獨立高傲的精英們齊聚一堂,基辛格辦公室對於邀請的答覆是:同意演講,但必須支付5萬美元,並提供私人飛機與豪華汽車接送服務。團隊沒有資金,但戴維毫不猶豫答應了條件。隨後,因為基辛格接受了邀請,他們又成功邀請到了一連串著名演說家,在一系列傑出人物的引力之下,各公司CEO以及贊助商蜂擁而至,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二、調整你的心態
(一)坦然面對失敗
從最基本的層面來說,所有的學習都源於失敗。想像一下,一個嬰兒是如何學習走路的——在他們成功站起來,像大人一樣行走之前,他們要經歷爬來爬去,不斷跌倒的過程。當一個孩子逐漸長大,每一項新技能的習得,都需要不斷實踐才能成功。我們不會期待一個孩子一開始就完美掌握一切,那麼我們也不應該期待成年人在初次接受複雜任務時能一次性成功。
只有獨立、持續地進行實踐,從不可避免的失敗中調整自我,汲取經驗,才能為成功奠定基礎。
(二)學會放棄
米爾·伊姆蘭是一名連續創業家,成功率令人矚目,他坦言,關鍵在於他會及早地通過大量苛刻的評判與分析,篩選掉成功率低的項目,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成功率較高的項目中。
放棄一個項目十分艱難,相對地在投入大量資源之前就將不合適的項目扼殺在搖籃中則簡單得多。這個規則也適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達·文西曾說:「開始放棄容易,結束放棄難。」放棄是一種無可厚非的行為,理智取捨能體現你對局面的控制能力,但在多數情況下,放棄是一件艱難的事,因為放棄就相當於你坦誠面對現實並宣告自己的失敗,但適時放棄也能讓你更快地重新開始,經過思考與回顧,放棄也會成為有價值的經驗。
三、自我進化的練習
蒂娜·齊莉格在《自我進化》中介紹了一些她在創意課堂上鼓勵學生嘗試和實踐的練習,它們能幫助我們突破局限的思維模式。
(一)尋求突破創新的練習
如何幫助處於水深火熱的馬戲團行業做出改變?
第一步:列舉傳統假設。馬戲團的元素應該是:大大的帳篷、有動物、廉價的入場券、兜售紀念品、亂鬨鬨的音樂、小丑、爆米花……
第二步:列舉反駁假設。傳統假設的對立元素是:小小的帳篷、沒動物、高昂的入場券、不賣紀念品、高雅的音樂、沒小丑、不賣爆米花……
第三步:整合創意。從傳統的馬戲團元素中篩選出想要保留的和想要改變的內容,整合成新的創意。
這個練習可以應用於生活與工作的每一個方面,能幫助你在各方面尋求突破創新,操作簡單,非常容易掌握。關鍵在於要花時間去明確辨別每一個假設。
(二)轉換視角看待障礙
1.提一個問題,然後隨意挑選一個物品,接著思考如何藉助該物品解決該問題。
例如有位女士的問題是需要搬家,挑出的物品是家裡聚會剩下的一箱酒水,她登陸了一個社區網站,發布了「以酒水為報酬,請人幫忙搬家」的需求,結果她如願以償,雙方皆大歡喜。實際上,大多人都能成功利用身邊隨意挑出的物品解決看似毫無關聯的問題,完成轉換視角看待障礙的挑戰。
2.嘗試以不同的視角描述同一個場景。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主要源於我們自身的各種經歷,我們的大腦關注什麼,我們的眼睛就會看到什麼。
例如第一個視角為剛剛陷入愛河的戀人,第二個視角為剛剛在戰爭中失去孩子的父母,描述中不能提及戀情,也不能提及戰爭
這個練習能提高寫作技巧,也能提醒我們,是我們自己選擇了看待世界的方式。
(三)鍛鍊創新性解答的能力
嘗試完成下面的填空題,通過明喻或者暗喻將那些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概念聯繫起來,以此鍛鍊自己針對熟悉問題找出創新性解答的能力。
創意像( ) 。因為 ( ),所以 ( )。
不妨參考別人的例子,造出你自己的句子:
「創意」像嬰兒,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可愛,所以在評判自己的想法時要客觀。
「創意」像鞋子,因為要穿進去才知道大小,所以評估新創意需要時間。
《自我進化》中列舉了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定位需要明白的重要事情,希望讀者能吸收並靈活運用。蒂娜·齊莉格常常鼓勵她的學生們「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讓人生大放異彩的機會。」這意味著必須下定決心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到極致。人生就像一場開卷考試,走出舒適區,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思考問題,通過創造性的途徑去解決問題,嘗試挑戰 「不可能」,坦然面對失敗並不斷努力,每個人都可能在尋找到自己獨特的答案後,令人生大放異彩。
THE END
我是聶梓吟,分享原創書評,歡迎與我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