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丨漢字這幾千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0-12-13 甲八瓜子

當我們提起四大文明古國時會發現,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已消亡,而唯獨中國依然延續著它的文明。在這個過程中,漢字的作用不可磨滅。

遠古時代的人為了記錄一些事情,發明了結繩記事的方法,隨後又發明了甲骨文進行記錄,再經歷幾千年的演變和進化,漢字得以成型,並最終成為中國人的通用文字。

每個字都有它的起源和來歷,每個字都是一個背負著歷史風塵的故事。這本《說文解字》,將帶你認識中國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史,閒暇時隨手翻看,既能增長知識,亦是一種消遣。

關於漢字的來歷,古人曾有「倉頡造字」的傳說,《淮南子·本經訓》裡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天雨粟,鬼夜哭。說的是天上降下粟米,鬼在夜間哭泣。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從側面反應了人們對漢字的敬畏與尊重。

曾聽一位學者說過這樣一個對比:烏鴉築巢特別堅固,狂風中也很難被吹倒,如果人類建築師去築巢,可能一分鐘就被吹走,但是烏鴉能力卻不能和人類相提並論,為什麼?

因為烏鴉只是將一門技巧代代相傳,而人類通過文字,將精神和思想的精華代代相傳。

如果有機會,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看看這本《說文解字》,也許當中有些地方有些苦澀難懂,但是更多的時候,會有一種尊崇和驕傲從內心湧起

——能讀懂這本書上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幸運。

本日新更書籍

新更五本圖書。

回復「鬼谷子」、「格列佛遊記」、「跟理想主義者喝茶」、「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安德的遊戲」,獲得相關書籍免費下載連結。

更多經典書籍免費下載

1984丨 達文西密碼 丨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丨

侯衛東官場筆記丨霍金沉思錄丨小偷家族丨斷舍離

無人生還丨人類簡史丨百年孤獨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說一說牛,半,目這3個字
    漢字的統一,有效促進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國家政令暢通,對實現國家統一和多民族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漢字的統一與各地方言鄉音並存,在相同中保留特色,體現了文化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有機結合。說文解字:說一說牛,半,目這3個字。
  • 許慎的書名為什麼叫「說文解字」?
    那麼今天,就讓微課堂和青年一起來了解什麼是「文」什麼是「字」吧!文關於漢字,我們都知道,在先秦時期,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字並不叫「字」,而是稱作「文」。文字漢字學的鼻祖許慎寫了一部千古不朽的名著《說文解字》,為什麼叫「說文解字」?「文」與「字」有什麼區別?許慎自己就有明確的解釋:「獨體為文,合體為字。」
  • 說文解字「家」是什麼?
    而我們今天說文解字要來看看家和牢和安的區別,為什麼家字下面是一隻豬?牢字下面是一隻牛?說文解字離不開引申,因為甲骨文傳承到現今的簡體字有大大好幾千年了,因為沒有斷層,所以文字是有生命力的,當下的解字也容不了我們生搬胡來,卻不能自以為是!
  • 指尖上的「漢字王國」——《〈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證》出版暨數位化《說文解字》平臺上線啦!
    小喵看了《〈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證》,實在太高大上啦!試用了數位化《說文》平臺,「漢字王國」實在太神奇啦,小喵的眼裡都是星星!好東西要大家分享,抱走不謝喔!《說文解字》不僅是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字裡行間更閃耀著思想和文化的光芒。作者許慎被讚譽為「五經無雙」,他將9353字歸入540個部首,構建起一個秩序井然的「漢字王國」,這個王國直到今天還散發著巨大的魅力。
  • 說文解字:強
    有人把「強」拆開成弓和雖,但《說文》中,強,寫成:強 ,是弘+蟲。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套《漢字樹》(全6冊,廖文豪著)。把漢字變成思維導圖那樣的樹狀結構來解析,這點子不錯,贊!可惜在第3分冊以後才有了分冊的檢字表,整套書竟然沒有提供完整的檢索表!查找不便也就忍了,其中某些字的解釋疑點很多,明顯缺乏說服力,則是硬傷。
  • 說文解字:說說行,正,足這3個字
    漢字具有象形與表意的特點,在表達人文精神以及人與萬物關係方面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說文解字:說說行,正,足這3個字。1.行,說文解字。《說文》:行,戶庚切。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凡行之屬皆從行。2.正,說文解字。《說文》:正,之盛切。是也。從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從正。徐鍇曰:守一以止也。古文『正』從二。二,古上字。古文『正』從一、足。足者亦止也。下為表示『腳步』的『止』,上為前方的目標,以此會意表示:向著前方的目標行進。如《書·湯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 說文解字:說說琢,琫,瑞,覆這4個字
    漢字除了使用的歷史長以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使用的人口多。我國十三億人,漢族佔90%以上,一部分少數民族也說漢語、用漢字。說文解字:說說琢,琫,瑞,覆這4個字。1.琢,說文解字。《說文解字》釋作:「治玉也。」意思明白,就是加工玉石。古時對於不同的器物,加工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詩經》裡就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傳》解釋為:「治骨曰切,象(象牙)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古人已經意識到了不同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因此用這些材料加工器物時,採用了不同的加式方式,對於玉就是琢。2.琫,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 | 百足之蟲(上)
    「說文解字」欄目旨在結合文字學知識和當下漢字應用現象兩個方面,來探討漢字的源流和規範。該欄目文章兼具學術性、趣味性和實用性。
  • 講漢字演變和故事,漯河這位教師把「說文解字」引入課堂
    侯淑珍是郾城區實驗小學的語文教師,從教29年。「愛上許慎文化和《說文解字》,是從2014年參加全市說文解字群英會開始的。那次比賽,郾城區實驗小學獲得了全市冠軍。」從那時起,侯淑珍開始嘗試按照《說文解字》的體例,向學生講解漢字的形音義之美。
  • 「趣」看歷史 | 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說文解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解釋漢字字形的著作,也是中國第一部按照部首編排的「字典」,是研究漢字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典籍之一。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揭示漢字的本義,發展漢字的「六書」理論,為中國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公元121年,是東漢漢安帝建光元年,此年許慎的名著《說文解字》定稿,由許慎之子許衝獻與朝廷。
  • 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故事,說文解字,原來這麼有趣
    每一個漢字都是逐漸演變而來,都有著它獨特的含義。今天說說來、麓、廉、法這幾個漢字。1.來。字義說明:來去的動作詞,古時視為麥類之一;許慎解釋,來是周代先人所接受的瑞麥,一莖兩穗,像芒刺之形。與來有關的字,有萊、徠、淶等字。
  • 說文解字:說一說並,交,奶,群,道,苦,這6個字
    文字很美妙,文字很偉大,今天說文解字:說一說並、交、奶、群、道、苦這6個字。1.並,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把「並」解釋成並排、並列的意思,說這個字「從二立」,它由兩個正面站立的「立」組成。2.交,說文解字:本意為交叉,引申出」交往、相交「兩腳相交叉,先看「交」。《說文解字》:「從大,象交形」。這個字的正面和「大」很像,但「大」是站起來兩隻腳張開、伸開正面的人形。那正面站著,兩隻腳把它交叉一下,把右腳放到左腳的前面,這樣站著顯得比較婀娜多姿,這就是「交」。《說文解字》「交,交脛也」,把小腿交叉起來。
  • 說文解字丨「衣」字裡的那些文化
    得益於漢字音、形、義一體的特殊性,我們可以通過與服飾相關的字來一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特點和發展脈絡。與服飾相關的漢字有很多,今日我們來看一看「衣」字,在闡釋其歷史源流與發展演變的同時,走近中國古人的日常,感受他們穿衣打扮的冷暖好惡。
  • 【說文解字】家長瘋轉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學霸學字秘笈
    「礻」名為示字旁。以「礻」為部首的字,多與神有關。「祠」是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賢的廟堂。相似的有「祇」(q í),指地神,常用於「神祇」。把握了造字的規律,就能夠輕而易舉地把字寫對,不會再出現「礻」、「衤」不分的小錯誤了。
  • 說文解字:漢字「母」「毋」「毌」什麼意思?什麼區別?
    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大家好,我是聊城王崗。今天跟大家分享「母」「毋」「毌」這三個字,長得很像,但是讀音完全不一樣,意思也不一樣,今天我們來辨個究竟。這三個字什麼區別?第一個字很熟悉,母親的母,第二個念毋wu(二聲),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字讀二聲,毋庸置疑。
  • 說文解字丨土的皮,水的骨頭,都是個啥?
    歷史上就有很多關於解字的逸聞趣事,這其中最搞笑的要數「全民男神」蘇東坡揶揄王安石曲解字義的故事了。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北宋時的詩文大家。王安石在當宰相理政之餘對字源學興趣滿滿,逢人便講。但王安石解釋字源只管從字的意義上找點趣談,有時就難免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有一天,蘇東坡問王安石,我的「坡」字怎麼解?王安石說:「坡不就是土之皮嗎?」蘇東坡笑道:「照你這麼說,那滑字就是水的骨頭了?」王安石無言以對。蘇東坡眼珠一轉,又問道:「那你知道『鳩』字為什麼是九隻鳥嗎?」王安石一聽來了精神,趕緊請教。蘇東坡笑道:「《詩經》有言:鳩在桑,其子七兮。七個兒子,加上它們的爹娘,可不是九隻鳥嗎?」
  • 說文解字「蘭亭序」
    【深圳商報訊】(記者 穆硯 通訊員 黃新良)近日,廣州美術學院書法歷史與文獻學碩士、南粵印社副社長、召南詩社社員葉煉勇應邀來深,在「說文解字——中華經典古詩文公益課堂」上,為市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書法與文學的欣賞課,帶著現場聽眾領略了《蘭亭序》書法的精妙、細細品鑑了文章義理的悠遠。
  • 劉半農發明了一個漢字,卻被中國女性罵了三年,到底是什麼字?
    文/格子道歷史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漢字是經過簡化之後的簡體字,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由胡適等先進知識分子,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包含許多方面,但漢字簡化絕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由於當時國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簡化漢字的重任就落在了這一批文人身上。
  • 【說文解字】有趣的漢字:鳥
    很多簡單的象形文字不但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學習起來也很有意思,特別是對於剛開始學習漢字的孩子們來說,非常生動有趣,更是可以提高他們認字的興趣。例如這個鳥字,甲骨文其實就是畫了一隻鳥,停在樹枝上。這個字演變到今天,我們還是可以看見鳥爪下的那根樹枝。筆順:1撇2橫折鉤、3點4、豎折折鉤5、橫   筆畫數:共5筆          鳥,象形字。
  • 字在沙澧丨說文解字社團第17期活動
    字在沙澧丨說文解字社團第17期活動2020年9月15日下午放學後,我們「字在沙澧」說文解字社團第17期活動終於開啟,這是疫情後的第一次線下活動,而且本學期會有更多的輔導老師和新成員加入,隊伍的壯大將助推「說文解字進校園」的實踐活動,這也是我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員和一線語文教師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