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頓在中國加速成長 可是中國的「立頓」在哪裡?

2021-01-14 騰訊網

「每年賣出20億杯茶」,這則有關立頓的消息刷爆了快消圈。

不可否認,立頓在中國加速成長。

近日,立頓推出了罐裝散茶系列產品,這是對於立頓原有茶品類的補充。據公開報導,從今年以來,立頓已經推出了近20款新產品。

截至目前,立頓在中國一共有超過200個產品,包括茶粉、茶包、罐裝散茶等品類,每年賣出約20億杯茶。

立頓茶品最早出現在中國市場要追溯到1992年,那個時候只能在廣州、上海等地方的賓館裡才喝得到。但是,僅僅5年之後,立頓就在中國百家商城系列調查中獲得茶包銷售額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

之後,立頓在中國市場相繼推出了綠茶包和茉莉花茶包、包括奶茶和檸檬茶在內的速溶茶系列以及袋泡草本茶系列。

當然,最被中國熟知的應該立頓紅茶,就是其標誌性產品「黃牌紅茶茶包」。

但是,如今,這個經典的產品早就不是立頓銷售收入的頂梁柱了。今年前九個月,該款產品佔立頓中國總銷量五分之一還不到。

立頓在忙著推出新品,而且盡一切可能迎合年輕消費者。

比如立頓新推出的「茶語暖意」系列罐裝散茶,不論從外觀還是名稱的創意,都在向新生代消費者靠攏。

茶類茶品的前景毋庸置疑。國家統計局和天貓策略中心的數據,2019年線上茶葉市場規模235億元,其中散茶佔據八成。所以,立頓才一直堅持在茶領域的深耕。

混跡中國市場近30年,立頓的發展令人豔羨,特別是對於中國本土茶企而言,這種羨慕程度更甚。

在茶葉圈子裡,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是,作為茶葉生產大國同時也具有更加深刻茶文化的中國,有幾萬家茶葉企業,但終歸沒能有一個品牌風靡。

自古以來,中國的茶馬古道名揚世界。作為傳統的飲茶大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包裝茶葉市場之一,同時也是主要的產業生產基地。

《艾媒報告|2019中國茶行業市場大數據及標杆商業模式研究報告》顯示,2015-2018年,中國茶葉總產量穩步上升,截至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增長至261.6萬噸,產值高達2157.3億元。

中國人對於茶的熱愛基本等同於西方人對於咖啡的熱愛。

即便如此,但是中國前100名茶葉企業加起來,總量還不到市場份額的5%。去年上半年,業績排行前三的中國茶企營收均超過了1億元,天福以約8.4億元的總營收排名第一,其餘九家上市公司營收佔比不到10%。

數據顯示,中國茶葉企業超過7萬家,九成以上企業銷售額都不足500萬元,所以,結果是,在任何品類裡,都沒有出現一個消費者能夠記得住的知名品牌。

這些年來,好容易出了一個小罐茶,也只是被部分高端消費者享用,還經常被詬病收了消費者的智商稅。

為什麼中國沒能出現自己的「立頓」?

難以標準化是被提及最多的原因。

相信在世界各個國家的星巴克,你品嘗到同一款咖啡的口味都不會差很多,但是茶卻大概率因為不同年份不同氣候而產生不同的口感。而更具體的烘焙程度、採摘度、發酵度等這些標準的建立也不容易。

此外,中國茶葉市場也缺乏足夠的信用體系,茶葉很難以進行溯源和防偽,普通消費者很難分清哪些茶葉是由哪些茶廠在哪個產區生產出來的茶葉。

安溪鐵觀音同業公會會長、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曾表示,茶葉的市場很大,但企業沒有標準化、爆款的思維,如果大家要買鐵觀音時,能想到一個品牌,鐵觀音的消費都往這個品牌上集中,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立頓已經不再依靠紅茶茶包這個大單品打天下了,但是眾多中國茶企還在為了能打造出一個本土的「立頓」奮鬥著。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在茶葉的防偽、追溯等環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部分品類裡也有了區域性的品牌,但是影響力還很一般。

只要在路上追趕著,就有機會吧。

撰文 劉暢

責編 劉暢

相關焦點

  • 立頓在中國每年賣出20億杯茶!還在高速增長
    立頓中國今天在一份回覆中告訴小食代。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產品組合的不斷更新和擴張,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立頓的經典標誌性產品「黃牌紅茶茶包」,早已不再佔據這家公司銷量和收入的「大頭」。據立頓今天向小食代透露,今年前九個月,黃牌精選紅茶佔立頓中國銷量的不到1/5。
  • 7萬中國茶企,為什麼不如一個外國的立頓?
    想不到,我們可能這麼快就要見到立頓成為「時淚」的這天了。對,就是那個用小小的袋泡茶打天下,「中國7萬茶企不如一個立頓」的立頓。1992年,立頓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最開始,立頓茶包只是出現在上海、廣東等地一些經常接待外賓的賓館內,立頓也沒有在有悠久茶歷史和厚重茶文化的中國市場拼專業,而是用袋泡茶的新形式直接打入年輕消費者,尤其白領人群市場,讓茶成為快消品。
  • 立頓被棄,但中國袋泡茶的好時候才剛剛開始
    有人因立頓被出售而質疑中國袋泡茶市場的價值,但其實這片市場在中國的序幕才剛剛拉開。1、被巨頭身份反噬立頓被賣不是茶飲市場的「鍋」事實上,中國袋泡茶年消費量佔全國茶葉總消費量僅5%左右,遠低於全球23.5%的佔比,提升潛力巨大。所以,甩鍋給茶飲市場是不應該的。立頓被賣最重要的原因是立頓自己的品牌老化和聯合利華的發展策略調整。
  • 茶包老大哥立頓要「涼」
    這個舉動也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因為聯合利華在華的茶業務同樣在此次的剝離範圍內。 便捷的紅利還能吃多久?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據說最遠要追溯的神農嘗百草的時代。
  • 立頓下一步往哪兒走?聯合利華中國有說法了
    在回複查詢時,聯合利華中國向小食代確認,旗下茶業務屬於上述戰略評估的一部分。據介紹,目前聯合利華在中國主要運營立頓和專供餐飲等B端渠道的倍立芙(Pure Leaf)等茶品牌。小食代介紹過,聯合利華去年也已將英國有機草本茶品牌Pukka引進中國市場。
  •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中國立頓?
    出品 | 虎嗅大商業組作者 | 劉然題圖 | 視覺中國「中國七萬茶企不如一個立頓」,這句有些誇張的話,已經成了中國茶企心中多年的魔咒。相比立頓等工業化茶企,中國茶企在生產和渠道上還顯得很「原始」,傳統飲茶文化和正在觸達年輕用戶的加工茶飲之間還有著天然的割裂。要想成為立頓,傳統茶葉似乎就要失掉本身的風骨,在工業化的流水線中將茶葉絞碎,裝進茶包,然後走向搶手的廣告位,做出認知度最高的品牌,適時資本化。中國茶企到底要走什麼路徑?一些最新的消息仿佛給出了信號——一些茶企正在向資本化和品牌化的路上走。
  • 昔日「茶飲之王」立頓為何被拋棄?聯合利華宣布將立頓剝離
    這意味著:百年茶企立頓,被迫與母公司聯合利華說再見。相關分析認為,聯合利華此次剝離的主要原因是紅茶消費在發達國家市場中的需求下降。曾是銷售冠軍,立頓如今風頭不再立頓進入中國市場還要追溯到1992年,讓茶葉化身快消品,立頓依靠袋泡茶的形式,快速佔領了大眾市場。
  • 立頓茶包疑含17種禁用農藥 廠方稱符合中國標準
    「『立頓』的市場遍布全球,它很清楚, 這樣的茶葉若是在歐洲,肯定是不允許出售的。也就是說,『立頓』正在將這些達不到歐盟要求的產品賣給無數不知情的中國消費者,」該組織一位工作人員指出。聲明說,「聯合利華中國生產的立頓茶系列飲品完全符合我國國家標準中關於農藥殘留的規定,是安全和合格的產品。」  對於原料問題,聲明也有交代:「立頓黃牌紅茶原料是百分百進口的,完全符合我國的國家標準。立頓綠茶、鐵觀音和茉莉花茶系列產品原料和成品都定期送往國家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已確保其完全符合我國國家標準相關質量安全的要求。」
  • 一個英國立頓茶,幹趴7個中國茶廠,憑什麼
    中國有數以千計的茶山,不計其數的茶園和各式各樣的茶葉,據說中國人一年要喝掉200萬噸茶葉。茶葉作為中國傳統的優勢產業,產量可以說佔世界的40%以上,安溪鐵觀音、武夷大紅袍、西湖龍井、雲南普洱、信陽毛尖等等更是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
  • 立頓已老,中國需要怎樣的茶文化自信與茶葉消費文化?
    編輯丨江倩君 近日,快消品品牌巨頭聯合利華敲定剝離部分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茶業務,旗下最大的茶品牌立頓去向成謎。 今年8月,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袋泡茶品雖然立頓仍是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但中國自主品牌崛起明顯。
  • 一袋紅茶年銷超10億歐元 立頓憑什麼縱橫中國(圖)
    精準定位與品牌提升  1992年,立頓進入了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的中國,五年後,立頓就在中國百家商城系列調查中獲得茶包銷售額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2005年9月,聯合利華還在中國安徽合肥投資5000萬美元,建設了當時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廠家之一。  主要通過超市和聯合利華的飲食策劃渠道,立頓將茶葉賣到中國各地。
  • 立頓「失色」,茶飲霸主風光不再!
    立頓作為曾經的茶飲霸主,百年積澱中創造了暢銷150個國家和地區的記錄,也曾常年穩居銷量全球第一,如今卻頻頻傳出被拋售的消息。在新式茶飲的衝擊下,立頓出現了最低的季度增速。這段時間中,立頓錯過了什麼?又將失去什麼?立頓當前處於增速低於預期的狀態,隨之而來是頻頻傳出的拋售消息。
  • 立頓茶包被曝含多種高毒農藥 網民:喝茶也中招
    立頓茶包被曝檢出含有多種高毒農藥(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4日訊(記者 周亮亮)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前的報告稱此外,「立頓」鐵觀音還有被禁用的三氯殺蟎醇,而「立頓」綠茶則含有國家規定不得在茶樹上使用的硫丹。中國經濟網記者調查發現,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網民紛紛質疑,如此大品牌為何也陷入「質量門」的漩渦。
  • 立頓紅茶被歐盟點名 涉嫌存在虛假宣傳
    立頓紅茶被歐盟點名 涉嫌存在虛假宣傳來源:聯商網2017-06-19 14:19聯商網消息:日前,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對歐洲市場上的66種標稱有保健功效的產品進行了驗證,結果發現超過50種食品和營養品存在虛假宣傳現象,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立頓。
  • 立頓茶包被指檢出禁用高毒農藥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最新調查顯示:「立頓」的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袋泡茶,均含有被國家禁止在茶葉上使用的高毒農藥滅多威。綠色和平呼籲「立頓」立即整治產品供應鏈,建立完善的產品追溯制度,停止使用高毒劇毒農藥,並減少茶葉種植中的農藥使用量。對此調查結果,聯合利華中國昨日發布聲明稱,立頓黃牌紅茶原料是百分百進口的,完全符合中國的國家標準。
  • 立頓茶包被指含多種高毒農藥引發擔憂
    立頓茶包被曝檢出含有多種高毒農藥(資料圖片)  東方網4月24日消息: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前的報告稱:「立頓」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袋泡茶,均含有被國家禁止在茶葉上使用的高毒農藥滅多威此外,「立頓」鐵觀音還有被禁用的三氯殺蟎醇,而「立頓」綠茶則含有國家規定不得在茶樹上使用的硫丹。中國經濟網記者調查發現,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網民紛紛質疑,如此大品牌為何也陷入「質量門」的漩渦。  網友「黃書寶HuangAmos」略帶調侃地稱:「喝茶也中招....。.」
  • 消費調查:「國產」立頓紅茶「冒充」進口貨?
    「訂書釘」封口安全、衛生是否合格尚無定論,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紅茶又添事端:本來在廣州生產,在外包裝上故意不標註產地,卻專門打上了「原產國:印度」的字樣,並在包裝正面「立頓黃牌精選紅茶」下用紅色字醒目地標註「國際產品」。立頓紅茶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產於印度、由聯合利華在華銷售的進口產品。業內人士質疑:這就是聯合利華這種國際大牌通過誤導消費者搶佔市場的「生意經」?
  • 袋泡茶市場風起雲湧,年輕化的茶包,和立頓的危機
    中國袋泡茶市場風起雲湧。 作為全球最大的袋泡茶品牌,立頓依舊是中國袋泡茶市場的老大。 立頓在中國袋泡茶市場份額佔比高達39.6%,超出第二名12%。 不過立頓高光的背後,正在遭遇一場難以迎合年輕人的轉型危機。
  • 【青悅讀】茶趣史丨茶葉品牌立頓的發家史
    為了擺脫對中國茶葉的依賴,英國殖民者也開始在南亞殖民地試種茶葉,漸漸地,印度茶開始超過了中國茶在英國的進口量。 隨著進口茶葉數量的快速增長,在英國,喝茶的風俗也漸漸從上流社會普及到了普通勞動人民中。 但這一切是建立在對殖民地進一步壓榨和掠奪的基礎上。
  • 立頓紅茶氟化物超標6倍
    核心提示  繼肯德基、SKII、強生等國際知名品牌相繼「出事」後,另一大國際巨頭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紅茶也被爆出所含氟化物大大超標。近日,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許多速溶茶裡的氟化物含量超標,過量飲用會引起骨骼氟中毒,而在超標的名單中就有人們熟知的立頓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