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玻璃窗,看到小區院裡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正競相開放,柳樹也換上淺綠的新妝,西寧的春天真的來了。
在湖南老家,油菜花早就謝了,取而代之的是粉綠的菜仔夾,柚子樹也結出一顆顆油綠的小柚子,還有老屋旁側的春筍,破土後瘋了似的往天空鑽,就連老屋門前的勺藥都捧出了一張張火紅燦爛的笑臉,可西寧的春天總是這般姍姍來遲,倒是開學比老家要早。
西寧的小學開學已是第二周,在學校的體溫填報平臺和QQ群報送完寧兒和潤兒的體溫後,還得向社區報告體溫。而後寧兒開始在手機上看教學視頻。樓上在裝修,衝擊鑽的轟鳴聲震得人頭昏耳脹。
今天寧兒的數學課程是《認識圓柱》,語文課程是《魯賓遜漂流記》,潤兒則趴在哥哥旁邊認真地聽著。寧兒也很認真,跟著教學視頻的節奏回答老師的提問。聽到「魯賓遜捕獲山羊畜養起來」,我不禁有點納悶,卻沒有吭氣。
還有一大堆的磚頭等著我去搬,都是說好了的。穿戴整齊後我擰開門,發現還是被貼著封條。不是說好封7天的嗎,今天已經是第9天了,如果從3月29日封門那天算起是第10天了。再說,列印的告知書上明確居家自行隔離7天,14天是手寫的。
我提出異議後,工作人員解釋說只封7天,再隔離7天,隔離期間孩子不能出門。我只好再次詢問社區工作人員,終於有了回覆:你要是出門去,就再不能回家……
對方點中了我的穴道。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得跟工作人員較一回真。首先,告知書不規範,明明是7天,執行的卻是14天。其次,明明是居家自行隔離,執行的卻是封門強制隔離。如果是居家自行隔離,我還可以請朋友上門來送些生活物資,可封門強制隔離,連門都開不了。而且還規定生活物資必須間隔5天才能送一次。
這是小區超市老闆告知我的。4號那天,4歲的潤兒說要吃葡萄吃蘋果,我加上超市老闆微信,買了掛麵、蘋果什麼的。蘋果兩天就吃完了,脆甜脆甜的挺好吃,想再買點,這才聽說要間隔5天。大概,這就是居家自行隔離與封門強制隔離的差別,只是這差別有點大。
經過反覆溝通和一再要求告知書上的描述應與所採取的隔離措施相符,而且應該是統一的而不是只對我的特殊對待,還有,我不要告知書的照片只要原件。對方答應重新出具一份告知書,可送過來一看,還是居家自行隔離,只是把期限改為14天。
我提醒對方,居家自行隔離與封門強制隔離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得到的解釋如同外交辭令。
居家自行隔離究竟是什麼意思,我也不怎麼明白,只得問度娘,可度娘只告訴我,某某社區居民居家自行隔離期間,工作人員主動熱心給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並服務上門。汗顏了,可能是我已經把此生的運氣耗盡,遇不上如此主動熱心服務的社區工作人員。
好吧,既然不能出去搬磚,就乖乖地待在家裡輔導寧兒。我把寧兒叫到書房來。
魯賓遜的種子是從哪來的?
船上的,老鼠吃剩下的麥子。
山羊是一種家畜吧,荒島上怎麼會有呢,難道不應該是野羊嗎?
不知道。
回答倒是十分乾脆。我不禁納悶,荒島上怎麼會有山羊呢?對了,荒島上有野人,也許是野人畜養的山羊。
寧兒很嚮往這種生活,去年還纏著我賣了一套《荒野求生》,可他自己連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沒有。中午準備菜的時候,我把寧兒叫到廚房,讓他先學會切菜。
我12歲的時候,別說是煮飯菜這種事,就連農耕方面的活都會做很多,還多是苦力活。
寧兒踮著腳尖,笨拙地切著小尖椒,卻總是切不斷,倒是厚重的鐵木砧板被他推得前後移動。
小心,別切到手了。
切到了怎麼辦?
流血吧,但不至於犧牲。
……
兒子啊,與煮飯炒菜相比,讀書是最不費力氣最容易上手的活。
吃過午飯,孩兒們開始看動畫片。我站到窗前,點燃一支煙,默默地看著樓下自由走動的鄰居們。一場春雨過後,路面還是溼的,路邊裸露的綠化地由灰白變成深灰,估計很快就會種上各種花草。想必,野草已經探出頭來,只是我看不到罷了。
我和遲來的春天還隔著一紙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