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市民從某ATM取了1000元錢,發現每張百元鈔上都有鉛筆寫的名字。
金華市民石先生致電《浙中城事》熱線0579-89111111:上周六下午,我在市區某銀行自動取款機裡取了10張百元大鈔,結果卻發現,每張鈔票上都籤著「大名」。
記者核實:上周六,是金華大大小小學校開學報名的日子。石先生家也有小孩在讀小學,他猜測,可能是某所學校在收費時,怕收到假鈔,收錢時讓家長或學生把名字寫在了鈔票上。
巧的是,昨天下午,一位姓吳的女士向本報反映,她兒子讀小學一年級,今年第一次交費,學校就讓在每張鈔票上寫上名字。記者打聽了一圈,發現這樣的做法,金華並不少見。
據說,這樣做的目的,是怕收到假鈔。
收費時要求寫上學生名字
金華不少學校都在這樣做
吳女士的兒子今年讀一年級,上周六,她帶著兒子到市區江南一所小學報名。
「兒子剛上小學,這是我第一次帶他報名繳費。各種學雜費、夥食費加起來一共800多元,在收費老師要求下,我在8張百元大鈔上寫了8次孩子的名字。」吳女士說,十多年前她上中學那會兒,學校老師就是這樣要求的,「那時就覺得,在鈔票上寫名字很彆扭。想不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學校收費還是沿用這樣的傳統辦法。」
昨天,記者隨機詢問了市區幾所中小學的學生家長,發現有這樣困惑的家長還不少。一位姓馬的家長告訴記者,開學報名時,學校都是統一集中收費,孩子的學雜費一般都是先交給班主任,再由班主任交到財務處。
「我們老師不是專業的財務人員,也沒那麼多驗鈔機,憑肉眼和手感很難分辨出鈔票真假,怕收到假鈔找不到源頭,很多老師都會這樣做。」記者諮詢了一名中學的班主任,他的說法印證了報料讀者石先生的猜想,銀行取出來的籤著名字的鈔票,有很大可能來自於學校。
不過,為了儘可能不「汙染」鈔票,一般老師都會要求學生用鉛筆寫。至少這樣做,是可以擦掉的。
銀行:
在人民幣上塗抹屬違法行為
市區某銀行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每年到了開學報名的時候,他們在整理錢款時,就會發現很多紙幣上寫著「某某班級」、「某某」名字的紙幣,還有的寫著一串數字,看上去像是學號,「這些人民幣大多來自學校,面額一般都是50元、100元的大額鈔票。」
不過,這位工作人員指出,在鈔票上寫字的行為,肯定是不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年修正)第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都有規定,「禁止故意毀損人民幣」。
「在人民幣上寫字,雖然程度比較輕微,也屬於故意毀損人民幣,是可以追究相關責任的。」銀行還表示,如果這種做法得到鼓勵,「如果有人在鈔票上打小廣告,那不是成了變相的『牛皮癬』了嗎?」
此外,如果有人不願意接收這樣的現鈔,也會妨礙人民幣的流通功能。
收學費時避免假鈔
有很多好方法
「現在好多大學,交學雜費都用支付寶了,一些中小學也採用網銀了,為什麼金華的學校還採用這麼老土的收費辦法?」學生家長馬先生抱怨說。
學校或許有學校的難處,但辦法也不是沒有。銀行工作人員建議,相比在人民幣上寫上學生名字,其實還有很多更好的收費方式:
——設公共帳號。模仿大學收費的方式,設置一個公共的繳費帳號,家長只要按金額轉帳,然後將單據交給學生帶回學校核查即可。
——銀行轉帳。學校給每名學生都辦理一張銀行卡,家長直接將學費打到卡上,再通過銀行劃到學校統一的帳號上。
——抄下紙幣上的編號。每張鈔票上都有一個唯一的編號,如果必須收現金,且沒有足夠的驗鈔機,可以抄下編號,讓家長核對後籤字。
——把錢裝在信封內。讓學生繳費時,把錢裝在一個信封內,並在信封上署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