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初,小寶剛生下來,他就哭個不停,我說不要哭了呀,等下外面去就給你喝奶呀,他就不哭了。
那時候,由於腿都水腫了,所以生寶寶的時候還要自己都要自己控制不要抽筋,但是由於是二胎,所以心裡稍微有些熟悉的感覺。
此外,孩子對於媽媽相對來言是比較熟悉的,畢竟和媽媽比較親,從出生前的每天都在和媽媽講話,有的時候,小腳在肚子裡一伸張,一踢腿,媽媽都要撫摸一下。
所以,當我生下二寶的時候,我就會熟練地運用自己的聲音將孩子的情緒控制住。
即使是剛出生那十幾分鐘,甚至是半個小時之內,醫生一邊幫我處理後續的事情,而孩子一哭的話,我就會說話,等我停下來的時候,他就會哭。
等到從醫院回到家的時候,月子裡 的話,也是母親和孩子相陪伴的比較的多。
所以孩子和母親的熟識度漸漸地加深,當然在出生之後還要爸爸,外婆,奶奶的照顧,當然是誰照顧的時間多一點,那麼就會對誰的感知好一點。
其實自己的媽媽,只有晚上的時候才會讓孩子有安全感,記得我們的孩子,白天或者和誰都比較要好,但是到了晚上,爸爸也不行,就得和媽媽睡,而且一抱著立馬就睡著了。
那種天生的安全感可能是從胎裡就有的。
而且孩子對於母親的感知力也非常的好,其實對於孩子的需求,父母多少也是明白的,然而母親即使做得很過分,孩子都是會原則原諒的。
所以作為母親,對於自己的孩子,應該懂得原諒他們的錯誤,正確地引導孩子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其實有的孩子認生,就是除了自己的親人抱了沒有事情,其他的人一抱就會哭起來。
其實這個親人有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而其他人就是除了這些人之外的人。
孩子對於母親的安全感是與生俱來的,而且對於孩子的需求也是心裡明知的。
所以在我看來,孩子對於母親的感知是非常強烈的。所以媽媽再怎麼兇,抱抱孩子,或許孩子能夠更加地釋放出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