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生下來就認得自己的媽媽,比如媽媽抱就不會哭,反之別人就會

2020-12-16 青源陽陽

記得當初,小寶剛生下來,他就哭個不停,我說不要哭了呀,等下外面去就給你喝奶呀,他就不哭了。

那時候,由於腿都水腫了,所以生寶寶的時候還要自己都要自己控制不要抽筋,但是由於是二胎,所以心裡稍微有些熟悉的感覺。

此外,孩子對於媽媽相對來言是比較熟悉的,畢竟和媽媽比較親,從出生前的每天都在和媽媽講話,有的時候,小腳在肚子裡一伸張,一踢腿,媽媽都要撫摸一下。

所以,當我生下二寶的時候,我就會熟練地運用自己的聲音將孩子的情緒控制住。

即使是剛出生那十幾分鐘,甚至是半個小時之內,醫生一邊幫我處理後續的事情,而孩子一哭的話,我就會說話,等我停下來的時候,他就會哭。

等到從醫院回到家的時候,月子裡 的話,也是母親和孩子相陪伴的比較的多。

所以孩子和母親的熟識度漸漸地加深,當然在出生之後還要爸爸,外婆,奶奶的照顧,當然是誰照顧的時間多一點,那麼就會對誰的感知好一點。

其實自己的媽媽,只有晚上的時候才會讓孩子有安全感,記得我們的孩子,白天或者和誰都比較要好,但是到了晚上,爸爸也不行,就得和媽媽睡,而且一抱著立馬就睡著了。

那種天生的安全感可能是從胎裡就有的。

而且孩子對於母親的感知力也非常的好,其實對於孩子的需求,父母多少也是明白的,然而母親即使做得很過分,孩子都是會原則原諒的。

所以作為母親,對於自己的孩子,應該懂得原諒他們的錯誤,正確地引導孩子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其實有的孩子認生,就是除了自己的親人抱了沒有事情,其他的人一抱就會哭起來。

其實這個親人有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而其他人就是除了這些人之外的人。

孩子對於母親的安全感是與生俱來的,而且對於孩子的需求也是心裡明知的。

所以在我看來,孩子對於母親的感知是非常強烈的。所以媽媽再怎麼兇,抱抱孩子,或許孩子能夠更加地釋放出自己的感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嬰兒生下來就認得自己的媽媽,比如說媽媽抱就不哭,別人抱就哭?
    導讀:我們在照顧小嬰兒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很多有趣的情況,讓我們感覺到小嬰兒真的很「聰明」,因為他們小小的年紀裡已經學會了「認人」,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寶寶對於不同的人有親疏不同的態度,有的人一上手抱就會哭。
  • 四個月嬰兒只讓父母抱不是認生,孩子通過這三種方法認出媽媽
    我女兒4個月的時候會主動給別人遞手,就是別人做出抱的姿勢,她的胳膊就會張開。但是到了晚上一樣誰都不要,只要媽媽。所以說4個月的嬰兒並不認生,之所以只喜歡媽媽抱是有原因的。環境改變給嬰兒造成的壓力嬰兒那麼小也會有壓力?孩子不會說話不代表不會有壓力,家裡突然發生重大改變,比如環境改變,規律的生活秩序被打亂,孩子會產生焦慮感。為了獲得安全感,孩子肯定會找到最熟悉的依靠。因為這正是嬰兒依戀感建立的時間。2-7個月這段時間,嬰兒的依戀關係會逐漸擊中到一個人的身上。
  • 寶寶剛生下來就認識媽媽嗎?寶寶是靠什麼識別自己的媽媽?
    寶寶剛生下就認識自己的媽媽嗎?小孩子出生後晚上不論給誰抱都不肯,只要抱著媽媽就不會哭,正常來講這麼小的寶寶他們大腦才開始發育,沒有任何記憶儲備著,而且視力範圍也有限,只能看到20釐米的距離,寶寶是怎麼認識自己媽媽的呢?
  • 嬰兒睡覺突然醒來,看不到媽媽就會哭否則就想繼續睡,原因何在?
    嬰兒睡覺突然醒來,看不到媽媽就會哭否則就想繼續睡,原因何在?寶寶出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全家人都圍著寶寶轉,只有在寶寶睡著時才會幹點別的事情。可是每當寶寶都已經睡著了,我們才幹點別的事沒多會,又聽見寶寶哭了,只能放下手中的事情來哄寶寶。
  • 寶寶剛生下來就認識媽媽嗎?寶寶靠什麼識別自己的媽媽?
    寶寶剛生下就認識自己的媽媽嗎?小孩子出生後晚上不論給誰抱都不肯,只要抱著媽媽就不會哭,正常來講這麼小的寶寶他們大腦才開始發育,沒有任何記憶儲備著,而且視力範圍也有限,只能看到20釐米的距離,認人的過程中需要寶寶大腦識別不同的面孔,並且大腦開始產生記憶,處理信息,將記憶中的面孔進行對比,如此複雜的大腦行為新生兒當然是無法完成的.
  • 當娃給出這3個信號,說明他們認得媽媽了
    寶寶之前誰抱都可以,4個月之後只讓媽媽抱小迪剛生完寶寶從月子中心回家以後陸陸續續有很多好友上門看寶寶,因為寶寶很可愛大家都爭著搶著要抱,寶寶也很配合,誰抱都可以。並且沒換一個人寶寶都很開心的笑,這讓小迪心理有些難過,因為畢竟是自己承受苦難給他生下來的,結果跟誰都一樣,對自己也和對陌生人一樣。小迪越想越難受,後來老公就開導他,說現在孩子還不會認人,所以他才不會反抗,一點點就好了,還真讓老公說對了。
  • 嬰兒一出生就求媽媽抱抱,網友笑評:這是投胎前沒喝「孟婆湯」啊
    當時現場的人包括媽媽都被嬰兒的這個舉動給逗笑了,這張照片發到網上之後,網友也笑稱:這是投胎前忘了喝「孟婆湯」了,一出生就知道哪個是媽媽。不過玩笑歸玩笑,事實上並不是寶寶真的認得媽媽,只是醫生在把寶寶抱給媽媽的一瞬間的時候,一個巧合的動作而已。嬰兒一出生時為什麼不可能準確辨別出哪個是媽媽?
  • 媽媽抱著哭不停,月嫂一抱就安靜,媽媽:是親的嗎
    寶媽抱著哭不停,月嫂一抱就安靜,說好的孩子都跟媽媽親呢新生兒視力還不行,所以可以抱著孩子走走,讓孩子聽見大人的心跳,就像在媽媽肚子裡一樣,我們這都是培訓過的。聽完月嫂的經驗,小章更是表示不得不服了,沒想到哄孩子也能這麼專業,原來不是孩子愛哭,而是自己不會哄呀。確實,孩子哭著也難受,沒有天生愛哭的孩子,只有不會哄孩子的家長。
  • 小寶寶哭的時候,是立即抱起還是放任不管繼續哭?聰明媽媽這麼做
    因為飢餓對於小寶寶來說,胃容量很小,一次不能儲存太多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粉,所以小寶寶的飲食規律是「多餐」,差不多1-2個小時過後就會感到飢餓。而小寶寶也不具備表達能力,每次自己感到餓的時候,就只能通過哭鬧的表現形式來獲取媽媽的關注。2.
  • 怎麼知道寶寶已經認得媽媽了?
    對寶媽們來說,寶寶是媽媽的天,陪伴寶寶快樂健康的成長是每個寶媽們的願望,而其中的辛酸和快樂也只有寶媽最能體會。相信很多寶媽都期待著小寶寶能親切的喊上自己一聲「媽媽」。對於剛出不久的小寶寶來講暫時還不會說話,但是當寶寶有這4個小動作,說明已經認得媽媽了,別傻乎乎的還不知道。
  • 寶寶剛生下來就對著媽媽笑,護士反手就是一巴掌!寶媽卻連連道謝
    母親十月懷胎,雖然生產過程十分痛苦,但當嬰兒第一聲啼哭響起,媽媽又會覺得一切的痛苦都是值得的了。尤其是孩子對著自己笑的時候,仿佛整個世界都融化了。但在正常情況下,剛剛出生的寶寶都是會哭的,寶寶哭也代表著身體健康。
  •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真的有用嗎?新手媽媽看過來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這是在網上流傳很廣的一位美國媽媽帶孩子的方法,現在也越來越被媽媽們接受。因為這種理論宣稱,用了這種方法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  其實,所謂的哭聲免疫法,核心內容便是寶寶哭了便不抱他,等到寶寶停止哭鬧後,才給予寶寶擁抱,通過這些行為,使寶寶明白
  • 《媽媽的心靈課》第3期 寶寶為什麼會哭?
    他這樣說:「我們一定要識別出哭泣中也有快樂的成分,這和寶寶運用其他身體功能時感到快樂是一樣的,所以寶寶哭夠一定的量,有時可以說是令寶寶得到了滿足,反之,沒有哭夠的寶寶是不滿足的。」第二種哭泣:因疼痛而哭泣隨著小Z對美美越來越了解,她發現,美美的哭聲有時候會帶著痛苦。比如餓了和脹氣了哭的樣子幾乎一樣,緊鎖眉頭,痛苦的扭動著身體。
  • 應採兒生二胎後腰痛,直言:想哭!產後媽媽們究竟為何腰痛?
    尤其是在提到產後腰疼的話題,應採兒說到,在生了二胎HOHO後,腰疼對她來說,完全是日常,而且在腰疼發作的時候,自己只想哭一場。,而且產後的腰疼真的疼起來會想哭。,但是生完孩子以後仍然腰疼。在她看來,只要是自己帶了孩子,腰疼會如影隨形。李艾媽媽說:好在沒有打無痛,要不然的話,我會覺得這腰疼是打無痛打的。另外,根據醫學證明,打無痛針的部位,剛開始的時候是會出現脹痛的,但是通常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就會自動消失。
  • 寶寶出生後,一放下就醒不抱就哭?新手媽媽該如何改變嬰兒睡眠?
    家裡的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肯定不捨得讓孩子哭一聲,一哭要麼趕緊抱起來哄,要麼就是直接抱著餵奶哄他睡覺。時間久了,寶寶就養成了抱睡、奶睡的不良習慣,這讓寶媽十分崩潰。半個月裡,孩子除了輸液,睡眠一直很好,吃了就睡或者有時候自己玩一會再睡。等出了院回到家,家裡人都爭著抱,睡著了還捨不得放床上,結果沒等出月子就養成了抱睡的壞習慣。
  • 孩子哭了能不能馬上抱?會不會因此寵壞孩子?
    新手父母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使寶寶,面對孩子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和擔心。我家寶寶剛出生那段時間,我也曾糾結,孩子哭了到底能不能馬上抱,如果馬上就抱了,會不會養成孩子遇到事情就會哭的習慣?華生對自己的孩子嚴格踐行這套標準,結果他三個孩子全得了抑鬱症,大兒子自殺身亡了,二女兒也多次自殺,小兒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捨才能生活。1.對嬰兒的啼哭作出回應不必猶豫,寶寶哭了就把他抱起來。也許有人會建議你等等,讓孩子去哭。但你要知道,孩子的啼哭就是他的語言,你應該傾聽他。
  • 新手媽媽常遇2大難題,做對了不會把娃寵壞
    比如小編在自己看娃的時候,帶著娃出門就會遇到很多熱心腸的人,他們會提醒你:「你出門給寶寶穿得太少了。寶寶一哭就抱她,這樣會慣壞寶寶的。」 ……類似這樣的話還有很多。聽到這些質疑我的聲音,作為一個新手媽媽的我,也一度陷入迷茫,到底他們說的對不對呢?後來,我也開始研究一些育兒課本,發現別人給的建議其實並不對。
  • 格格:小嬰兒一哭就抱他,會不會被慣壞?
    導讀:「哎喲,你不要孩子一哭就抱他,會慣壞孩子的。」想必這句話對於很多媽媽來說,總會聽到一些長輩們在耳邊指點一二,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慣壞原理」,覺得孩子會很容易被慣壞,想要以後不那麼辛苦,那麼從小嬰兒時期開始,就要讓孩子習慣大人的照顧方式,不要動不動就哭。
  • 關於嬰兒的10個冷知識,知道3個是新手媽媽,8個才是資深媽媽
    關於嬰兒的10個冷知識1.嬰兒的視力很差孩子往往在媽媽的肚子裡面時聽覺就已經開始發展了,孩子甚至還會對人們的對話或者是不同的音樂做出反應。等到出生的時候孩子聽覺就已經發展得差不多了。但是比起聽力,孩子的視力發展就要緩慢得多。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視力非常差,最多只能夠在媽媽抱著的時候看見媽媽模糊的臉龐,兩三個月的時候才能夠看清楚一些較大的物體。
  • 關於嬰兒的10個冷知識,知道3個是新手媽媽,8個才是資深媽媽
    不過這些情緒都是比較短暫的,孩子很快就會忘掉。4.嬰兒有雛鳥情節孩子對於經常見到的人會產生一種依戀的情感,通常情況下這個被依戀的角色都是媽媽。6.嬰兒喜歡用哭表達不同意思孩子表達能力有限,平時使用的最多的表達方式就是哭。孩子的哭其實蘊含的意思非常多,比如想喝水,想吃奶,拉臭臭,找媽媽……孩子都是通過哭泣的方式來表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