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這是在網上流傳很廣的一位美國媽媽帶孩子的方法,現在也越來越被媽媽們接受。因為這種理論宣稱,用了這種方法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
其實,所謂的哭聲免疫法,核心內容便是寶寶哭了便不抱他,等到寶寶停止哭鬧後,才給予寶寶擁抱,通過這些行為,使寶寶明白,只有不可不鬧,做一個安靜聽話的乖寶寶,才能得到父母的擁抱。那麼,這樣的方式,對寶寶來說,真的是有利的嗎?
第一:為了不讓寶寶哭,讓孩子奶睡
為了晚上能安穩的睡上一覺,很多孩子都被父母刻意的養成了那種奶睡的習慣,就是吃著奶吃著奶就睡著了,寶寶不哭也不鬧,省事的很。但是很多情況下是奶頭一拿出來孩子就又醒了。並且這樣會導致孩子吃不飽,孩子沒有吃飽,當然,也就睡不好。
剛剛生產完的媽媽,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會讓自己的精神損耗很大,這樣媽媽的身體也會被拖跨。其實不管是小孩子還是大人,最好都能有良好的作息規律,讓寶寶吃飽了再睡,睡好了再玩。新手媽媽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讓孩子奶睡。
第二:讓孩子累了再睡
很多人認為人一旦累了,倒床就睡,而且累了睡的會很香。其實並不是這樣,如果人一旦過度疲勞,倒在床上就算是不想動,也很難睡著。所以最好不要讓孩子太過累了,這樣孩子睡得更少,更加累。這樣持續下去很容易變成睡眠困難戶,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失眠。
本來剛剛生下來的孩子就很容易累著,如果孩子又累又困,會讓孩子情緒非常暴躁,非常喜歡哭鬧。這樣子孩子難哄,大人也會不好過。所以做家長的千萬不要想等到孩子累了,或者讓寶寶多做運動讓他消耗體力,再去哄孩子睡覺。
第三:讓孩子哭,哭累了就自然睡著了
很多新手媽媽耐性比較少,孩子一到睡覺就哭,哄不住,就想著,哭的時候就讓他哭,哭累了,自然也就睡著了。但是孩子哭的時候不去哄他,會使孩子沒有安全感,對孩子的精神方面會有一定的影響。
最後,愛寶來的小編覺得每一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面對寶寶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要了解寶寶的需求,找到寶寶想睡覺的時候的睡眠信號,然後給他提供良好的睡眠條件,引導寶寶入睡。這樣的方法才是對寶寶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