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划過一點三十分,不知是誰從桌上如山般的文件中抽出幾張花花綠綠的外賣宣傳單,不大的辦公室裡幾乎所有人一窩蜂湧過去,爭論著是點咖喱焗豬扒飯還是吃熱狗大雞腿加薯條。
我則在掂量著斑腩、腐竹豆腐還是魚香茄子更誘人一些。然而當我一字不落自認為還挺標準地讀出「枝竹豆腐火腩飯」,發現大家都頗為意外,甚至瞪著眼睛高聲重複著,已經對他們平時的大驚小怪習慣了的我並沒有太當回事。
後來十幾個人圍在大會議桌旁歡天喜地地吃著,不可避免地探討著他們各自點的餐味道如何輪到我這裡,身旁一個臉上粉厚如面具的女士望著我,似是難以啟齒,索性我自己來解圍,就問火腩是有什麼深層含義麼。這時候他們的顧慮才減少了一些,透露因為這個肉塊大肥肉多於是給人感覺熱量很高,似乎只有地盤工人才會抱著一大盒坐在工地邊兒狼吞虎咽。但裡面有高於平均水平的菜心、有我愛的腐竹加豆腐同時可以不吃肥肉啊,在我看來只有油膩膩的大雞腿和薯條才不是正常的午餐呢。
正哭笑不得時,另一旁的女仔問我知不知馬拉佬?或者叫缺德鬼?簡單講就是猥瑣男人。原來很多事真的是不需要原因的,仿佛是約定俗成,一些聯想就那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就這樣,點個菜都能莫名地觸及別人的笑點,又讓人無可指摘。
之後,切實感覺到差異的存在,是當一路人馬穿過車流鑽過小巷尋到一家所謂好吃的茶餐廳時,卻一桌人清一色地點了【常餐】——即三個雞翅配方便麵/米粉+吐司火腿奄列(omelette)。他們開玩笑慫恿我繼續點枝竹火腩飯,我跟著大家一起笑笑,終於不再刻意迴避這差異,堅持獨自點了蓋飯——估計關鍵時候還是「作為吃貨實在不肯委屈自己的胃」這個最單純的原因佔了上風。
在一次次的說笑中,我發現自己的加入還是給他們午休時的閒聊添加了不少新鮮元素的,這滿滿的存在感醞釀出了對於我們之間多元背景和不同經歷的感激——尤其是在幫助曾去北京出差的同事辨清她去的到底是五道口還是五道營的時候。記得以前看過別人感慨,經歷culture shock最大的收穫不一定是接收了多少新的東西,而是讓你更好反思自己的本源文化。要不是作為遊客的他們的提問,我想我不會意識到這一個城裡一個城外一個現代繁華一個古樸安靜的兩個地方容易混淆。另一個從沒去過帝都的同事呢,則跟我描繪了通過電視得來的他關於北京的所有幻想。當被問到除了故宮還知道什麼時,他沉思了一下——
「冇可能既,有d地方太危險系去唔到架……」 (簡直哭笑不得不知要怎樣答他)原來,體驗過它的艱難險阻,驚嘆過它的構思精妙,卻讓自己一時忽略了它最直觀的特點——長。
帶著這大如鴻溝天塹般的差異仍能生活得自在,則要歸功於香港的包容了(這裡指對於文化的包容,可能表面上有些港人心胸狹隘,其實他們只是碰巧把某個特定人群當做發洩途徑了而已,他們對於自己的各個政府部門一樣怨言層出不窮)。因為你可以在意粉和米飯之間隨意切換,牛油吐司麵包也是全天候在街轉角的茶餐廳裡隨叫隨到。也難怪很多人一提到香港,腦海中最先冒出來的詞就是中西交匯。沒錯,這裡什麼都存在,然而他們只是碰巧都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生活而已,各自利用著香港對於他們有利的那一面。如果自己不主動,沒有人要求你一定要講粵語,沒有人強迫你一定要接受蘭桂坊的酒吧文化。
前段時間,偶然機會跟剛從新加坡交換回來的一個local朋友聊,問她更喜歡哪裡。感覺接觸到的大部分香港人都有挺深的戀港情緒,所以其實我心裡已經有了預設答案。然而出乎意料的,她說很喜歡那個小島,儘管很多地方和香港很像,但新加坡是那種真正的多元文化融合,學校裡不同背景的學生匯到一起——而在香港,其實外國人和本地學生從小就是分開的,畢竟語言都不能完全統一。
想起之前去逛中環的半山,發覺在香港的老外大概只有兩種,一是年輕人,包括眾多的交換學生,在酒吧用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體味中國、亞洲;二是企業高管或大學教授,喝著依雲,住在海景房,一家四口或五口其樂融融。
而大部分香港人呢,只是表面學來了西方的奢華,稱呼英文名、愛著下午茶,相當數量的餐廳還要收服務費。然而骨子裡還是中國文化,更準確一點是經過歷史打磨之後的廣東文化。
Livewith differences. 香港,我愛它的包容。在這裡,你不需要刻意地去向主流社會靠攏,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當然,由此它也慣出了我們的壞習慣——如果嫌講廣東話太累可以整個吃飯席間一句話都不講默默玩手機,同事們也不會因此對你側眼相看。
融合,不會不請自來。
文:Siwei|對於香港我終究只是個過客,所以無意袒護或貶低,只是時間久了多少培養出一些感情,便不想外人通過片面信息來隨便評判它。
回復「感悟+數字」,閱讀更多精彩~
【感悟01】預防踩踏悲劇,香港都做了什麼?
【感悟02】為什麼在香港出行「更有尊嚴」?
【感悟03】香港地產商是如何合法坑爹的
【感悟04】香港印象 | 令人驚嘆的香港二手書店
【感悟05】香港,你愛她的肉體還是靈魂?
【感悟06】【港漂感悟】月薪一萬在香港能過什麼樣的生活?
【感悟07】你喜歡香港什麼?
【感悟08】你應不應該留在」北上廣「?
歡迎加圈圈私人微信哦~~微信號:(gpq12345)
然後你就可以愉快地對(tiao)話(xi)圈君和超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