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真正的自信是什麼?這3點才是自信所代表的意義

2020-12-13 百家號

自信與自卑,看似只是簡單的兩種心理狀態,卻很少有人能夠在自信這個極端中獲勝,大多數人都集中在了自信與自卑之間徘徊。但是,真正自信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個人認為我並不是一個十分自信的人,依然有很多自卑心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但是,在我個人對自我改造的過程中,我的確是體會到了關於自信對人的一個好處,它不僅僅體現在了工作方面,更是情感、家庭、人際關係方面必備的一種心理要素。

從心理過程來說,自信其實是一種客觀的自我認知的狀態,它所代表的意義是這些:

1、能夠清晰地分辨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及控制情緒狀態

這是很多人並不具備的,人們通常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例如:高興了就工作積極,不高興了就萎靡不振,負面情緒來了得不到合理髮洩等等,情緒決定人生,這毫不誇張。

2、能夠從客觀地角度來認識自我。

無論是從思維方式還是性格角度,人們總有優劣勢,但是一個自信的人,能夠從客觀地角度去分析它們,同時,他們能夠積極地對自我進行改造。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是,他們對自我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能夠及時地發現自身的行為和思維對他人或周邊環境帶來的一種影響,這也是自我改造的前提。

3、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一個缺乏自信的人,他們總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糾結和徘徊,因為他們對自身缺乏認識,所以,他們無法發現自己想要的目標,因為如此,也就缺乏一個合理、科學的計劃,生活和工作就變得混亂不堪。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缺乏行動力和計劃性則會導致自我認同感的不斷降低,最終,有的人可能會因為此變得自暴自棄。而自信的人,他們能夠對自我進行深度思考,能夠合理的安排這些計劃並且用意志力堅定地執行這些計劃。

因為自信是一種潛意識當中的心理狀態,所以,我們很難去察覺,但是,一旦我們將其目標化,那麼,我們便可以更好地感知這些不斷變化的心理過程。

相關焦點

  • 什麼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自信!
    所以說,自信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整天說自信道自信什麼才是真正的自信呢?自信不代表自大自大的人不分對錯沒有是非而自信不一樣他們總是喜歡找自己的不足總是能從別人那裡吸取教訓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反觀一些自我膨脹的假自信
  • 心理學:自信與認知密切相關,真正自信的人擁有這四個強大的認知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愛迪生說,自信是人生的第一步。自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在生活中,你會發現,真正的自信離不開正確認知的指引。一個人要想自信,最重要是擁有這五個強大的認知。真正的自信也是源於我們對事物成長有正確認知,你才不會盲目自卑,而是懂得擁有好的習慣,去塑造內在強大的自信。
  • 什麼才是真正的自信
    自信是人的品質,可是呢?怎樣才叫做真正的自信呢?自信並不是高冷的,而是內心力量的外在表現,是自然而然的散發,而不是刻意為之。在我看來,自信的內核應該是對自己人生無比樂觀的態度,而不是因為自卑而掩飾自己內心懦弱偽造的自信。
  • 心理學:自信來自內在的底氣,真正自信的人都有這三種底氣
    ,我們是無法擁有自信的,真正的自信來自對自我的認知。山本耀司曾說,「自己」這個東西往往是看不到的,你要撞上一些別的什麼東西,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是需要經歷與探索的,可能需要跟很強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 什麼才是自信,原來自信這是這樣的
    很多小夥伴在兩性互動中失利的時候,總是在吐槽的說:都怪我太沒有自信了,要不然我也可以。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夥談談什麼才是自信。在說什麼才是自信之前我們先來談談我們通常認為自信的幾個常見的誤區:偽自信。
  • 心理學:從不自信到自信,從做到這三點開始
    緊接著上一篇心理學文章介紹了不自信的原因,這篇文章想探討一下怎麼重新樹立自信,希望給讀者一些方向去重新找到自己內心的陽光。原生自卑無法消除,但我們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力量矯正次生自卑,培養自信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就可以克服自卑情結。如何從不自信變得自信呢?
  • 心理學:學會真正的依賴,你才會更自信幸福
    心理學發現,真正的關係建立必須彼此學會依賴,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學會適度的依賴其實也是良好人際關係的開始。心理學曾經做過一組調查研究發現,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的是那些能表現出適應度依賴特點的人,在親密與自主之間達到平衡,自信同時也信任他人。如何學會適度依賴,四個技巧讓你更自信幸福。
  • 心理學: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基本能做到這3點
    導讀:在心理學上,自卑即自我否定,它會導致害羞、愧疚、鬱悶、失望、以及不安等各種情緒,自卑的人自我評價很低,這一性格缺陷會在生活中處處起作用,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壓抑的低磁場能量還會讓身體出現問題。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培養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那麼,自信是怎麼來的呢?
  • 自信的本質是什麼?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01  自信的本質是「正見」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自信」其實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視角,因為「自信」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心理學只能「解釋」自信的表象,而無法觸及自信的根本。
  • 心理學:自信是一種原始生命動力,如何激活自信,請學會這些方法
    勇者勝利的背後就是最好自信的表現。天生牛犢不怕虎,也是原始自信表現。自信的牛看到森林的老虎都不會害怕,是對自我存在肯定,所以才不害怕老虎的靠近與威脅。從本質上來說,每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雖然是未知的,但大都是自信的。這種自信就是來源生命混沌的一種原始天然動力。
  • 9個特質,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自信!
    大多時候,看似有自信的談吐及行為舉止,確實可以幫助一個人走向事業高峰。不過,這種偽裝而來的自信,通常不會維持太久,一旦有無法控制的意外發生,就會信心全失、被打回充斥負面想法的原形。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自信,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自信?
  • 心理學:別盲目追求自信了,因為「自信是成功基石」是唯心主義
    「自信是成功的秘訣」這類觀點,純粹就是唯心主義!既然「自信」是主觀的,那麼,顯然「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也同樣充滿了主觀色彩,所以,也是值得我們懷疑的。我對「自信是成功的秘訣」的懷疑,不僅來自於我上面舉的例子和分析,更來自於下面這兩個字:實踐!——也就是來自於我以下親身經歷和人生實踐:第一,我真實的人生經歷。
  • 孩子極度不自信該怎麼辦?心理學:學透這3件事,可徹底擺脫
    這本身,就是對內向人群的一種歧視。直到很久之後我才想清楚,她不是內向,而是極度不自信的孤僻。內向和孤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經常被人混淆。內向的人群是有堅定的想法,他們知道在做什麼,是不善於表達,不愛說話。而孤僻則是不願和人交往,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家長應該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內向還是孤僻。若是極度不自信的孤僻,就要通過心理學進行疏導,讓他們擺脫這點。
  • 真正自信的人,從不是表現自己的優秀,相反有這三種低調的表現
    ,真正自信的人,相反他是低調的,有素養的,在生活中會有這些切實與真誠的表現。真正自信的人一定不會去證明自己有多麼優秀, 越是愛表現自己有多麼優秀的人,反而是一種自卑的表現,需要通過自己的優秀去證明自己的自信,內心就會彷徨。事實上,心理學發現,內在的自信是一種對自我的存在意義的肯定,是完全接納自己,所以對自己沒有批判,更沒有苛刻,他不顯山露水,卻讓人不能小覷內在的實力。
  • 真正的自信是什麼?
    真正的自信是勇於承認自己的自卑當馬雲嘲諷自己丑陋的長相時他是自信的 當俞敏洪訴說自己失落的大學生活時
  • 20歲時沒自信,40歲後卻自信從容,可這與我學習心理學無關
    比如,我實踐最多的就是,傳統心理觀念認為的(我以前也堅信這一點)——行動是戰勝恐懼最有效的方法。包括各種成功勵志書籍,都在強調戰勝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行動去直面你恐懼的事物。還有心理學上的行為主義療法中的暴露療法,或者叫滿灌療法,其本質也是要你去做那些你最害怕的事情。
  • 心理學:知乎3萬贊,一個人該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
    知乎上有一個100多萬人關注的問題,「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1. 走路很慢,低頭,遇人就縮在路裡邊;2. 說話聲音很小;3. 不敢看人的臉;4. 別人分東西時每次拿少的那份;5. 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優秀;6.
  • 人不自信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答案是這個
    如同很多來找我做諮詢的學員們身上都存在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會認為:「冰老師,因為我很自卑,我不夠自信,所以我才總會遇到渣男。」「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我希望我可以做到真正的自信。」「為什麼每次戀愛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我覺得自己被人徹底的否定了。他的行為只會讓我更加懷疑自己。」
  • 真正的自信應該是什麼樣子?
    在房間裡最自信的人可能是你最不願意看到的人。他不是說話最多的人,也不是說話最大聲的人。也不是穿著最昂貴的衣服大步走來的人,甚至不是講得最講究的人。真正的自信是安靜的。它是看你做什麼,而不是看你說什麼。我們很容易把自信和傲慢混為一談,最鈍的人總是認為自己是最尖銳的。假自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個大麻煩。沒有什麼事情比有人假裝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欺騙大家相信他們,然後毀掉他們所信任的工作或關係更糟糕了。其實,培養真正的自信並不難。
  • 布朗:多諾萬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自信
    事情要追溯到布朗17歲的時候,當時他代表美國U18國家隊去參加一次比賽,而那支球隊的主教練就是多諾萬。布朗回憶道:「在那支隊裡,我認為我是最出色的球員。不知道什麼原因,多諾萬教練把我雪藏在了板凳席,我想知道為什麼,因為在訓練中我能打爆任何人。我們每場比賽都能贏對手差不多50分,所以雖然我沒上,但我們還是拿到了金牌。但是,我想打球,我想上場,我不想在場下當個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