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與自卑,看似只是簡單的兩種心理狀態,卻很少有人能夠在自信這個極端中獲勝,大多數人都集中在了自信與自卑之間徘徊。但是,真正自信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個人認為我並不是一個十分自信的人,依然有很多自卑心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但是,在我個人對自我改造的過程中,我的確是體會到了關於自信對人的一個好處,它不僅僅體現在了工作方面,更是情感、家庭、人際關係方面必備的一種心理要素。
從心理過程來說,自信其實是一種客觀的自我認知的狀態,它所代表的意義是這些:
1、能夠清晰地分辨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及控制情緒狀態。
這是很多人並不具備的,人們通常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例如:高興了就工作積極,不高興了就萎靡不振,負面情緒來了得不到合理髮洩等等,情緒決定人生,這毫不誇張。
2、能夠從客觀地角度來認識自我。
無論是從思維方式還是性格角度,人們總有優劣勢,但是一個自信的人,能夠從客觀地角度去分析它們,同時,他們能夠積極地對自我進行改造。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是,他們對自我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能夠及時地發現自身的行為和思維對他人或周邊環境帶來的一種影響,這也是自我改造的前提。
3、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一個缺乏自信的人,他們總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糾結和徘徊,因為他們對自身缺乏認識,所以,他們無法發現自己想要的目標,因為如此,也就缺乏一個合理、科學的計劃,生活和工作就變得混亂不堪。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缺乏行動力和計劃性則會導致自我認同感的不斷降低,最終,有的人可能會因為此變得自暴自棄。而自信的人,他們能夠對自我進行深度思考,能夠合理的安排這些計劃並且用意志力堅定地執行這些計劃。
因為自信是一種潛意識當中的心理狀態,所以,我們很難去察覺,但是,一旦我們將其目標化,那麼,我們便可以更好地感知這些不斷變化的心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