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投資」背後的騙局 高收益隱藏大陷阱

2020-12-22 更美時尚

現如今各種投資市場不景氣,一些喜歡投資的人也難免盲目投資。市民張女士也是一樣,就在她為投資發愁的時候,經一個朋友推薦,張女士了解到一種紅酒交易的買賣。張女士決定可以先試試,誰知最後卻落後一個大的陷阱裡。就在2017年上海警方搗毀了這樣一個窩點,犯罪嫌疑人40多名,作案金額1500多萬。

張女士進入股市10多年,但是對於紅酒買賣從未涉足,也一直非常謹慎。聽朋友說非常賺錢,張女士剛開始就想著試一試,只投資了6000元。張女士的首筆交易 在平臺上買了一隻伯格英幹紅,買的時候價格520元左右,每天都漲停,大概一個禮拜就漲到了700元,張女士算了算這個收益半個月就達到50%,這收益高於任何一種理財產品。嘗到甜頭的張女士決定追加資金,她把手中的流動資金將近30萬全部投到了紅酒現貨交易中。將近1個月的時間,張女士這30萬將近翻了一倍,此時張女士準備見好就收的時候,介紹他進來的李先生透露給他一個最新的內幕消息稱:即將有大買家進場,最好再等一等。此刻的張女士對李先生也是深信不疑,決定聽從李先生建議。

然而沒幾天,市場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張女士投資的那幾隻紅酒一落千丈,幾天就跌落到了幾十元一瓶,然而這麼低的價格依然沒有人來接受,相當於直接崩盤了。隨著紅酒價格的暴跌,張女士投資的幾十萬元也是大大縮水,顯然看出,這次李先生是為張女士出了一個餿主意,使得張女士血本無歸。難道這一切真的是李先生的無心之過麼?據張女士介紹說,李先生是她在網上認識的一位網友,而且是一位開工廠的老闆,張女士一直覺得李先生人挺好,所以就選擇相信他。就連她此次的投資失敗,她也沒有責怪李先生,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的原因,然而張女士並沒有想到這就是李先生以及李先生在內等犯罪團夥的陷阱。

張女士口中的這位李先生,並不是什麼老闆,也不姓李,而是姓沈,只是一名紅酒現貨交易平臺的業務員。在看守所裡據這位沈先生講述說,整個過程的第一步就是公司讓他們進行身份包裝,包裝成一位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更有利於跟客戶打好關係從而達到詐騙目的。而目標人群就選定在40歲左右的中年女性,他們覺得這個年齡層次的女性基本是家庭婦女,生活還算寬裕,而且現在基本都是女人掌管家庭財務。他們通過各種查找和公司提供的一些資源進行添加,前期就是打好關係,噓寒問暖,當建立信任沒有戒備心的時候適時介紹產品,引受害人上鉤。整個過程周期比較長,一般是1-2個月,整個過程也是分工明確。

從調查中警方了解到這家公司是有3個人組建,而且整個公司人員基本都是90後組成,而運行時間也不到一年,涉案金額就高達1000多萬,受害人員高達400多人,這些人為什麼要相信他們不怕自己投入的錢打水漂麼?據受害人稱:他們有省裡的批文、註冊資金也沒問題,而且前期也會收到一些紅酒樣品,有經過專家鑑定都是真品。正因為如此的精心策劃、分工明確才會讓受害者防不勝防。

這些人中有的對自己從事的犯罪行為並不知情,還以為是正規合法,有些人是受到蠱惑,從而抵擋不了利益的誘惑,寧願選擇鋌而走險。小編也提醒大家,高額回報同樣隱藏著高風險,一定要擦亮雙眼。

相關焦點

  • 高收益產品究竟「高」在何處? 背後隱藏玄機
    背後隱藏玄機   高收益產品  究竟「高」在何處?  產品收益率高,肯定是好事,但是這些高收益是從何而來的呢?高收益率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東西?
  • 防騙課堂:高回報的投資,往往都是陷阱!
    防騙課堂:高回報的投資,往往都是陷阱!「下載App投資就能穩賺不賠?走上人生巔峰?大師帶你投資帶你飛?網上熟人有內幕消息?」這些都是騙人的!當前,各類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層出不窮,手法各異。心動又疑惑的楊女士在高收益的吸引下,向這位「好友」諮詢相關事宜,對方通過語言誘導並提供大量虛假材料,誘使楊女士放下戒心在該平臺進行投資。起初,楊女士在平臺投入的資金獲得盈利並成功提現3萬多元,於是徹底相信曾某和平臺。從8月10日至10月6日,楊女士在該平臺陸續投資9萬多元,期間還介紹自己的好友小麗以相同方式投資3萬多元。
  • 網絡投資紅酒賺錢?是騙局好吧!
    網絡投資紅酒賺錢?是騙局好吧! 表面從事紅酒銷售,實際上則教唆員工通過微信「拉人」,從事紅酒線上投資詐騙活動。這夥人通過頻繁交易,虛假老師指導,導致客戶嚴重虧損,公司獲利。
  • 從1億到1萬:中國式投資陷阱全梳理
    我們整個社會真的需要上一節投資風險的基礎課。今天我們這篇報告為大家梳理了主要的八種投資陷阱,然後分析了他們的一些共性,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歷史永遠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規避投資陷阱,就要先了解過去的投資陷阱。
  • 【提醒】投資理財被詐騙,先嘗甜頭再丟大頭
    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一些投資理財APP,以「高收益」「利潤豐厚」吸引投資者,其中不乏違法犯罪分子搭建虛假投資平臺,被害人先期投入少量資金後,騙子先讓受害人獲利騙取信任。受害人大額資金投入後,會發現不能提現而且軟體打不開,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 巨大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罪惡
    口感 /椒鹽大排骨思考/如何辨別區塊鏈騙局?全文共181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前天晚上,西安所有人都在徹夜等待京東418電商節,唯獨戴著黑色頭罩的徹夜等待喪鐘敲響。可是事實往往擺在眼前,在充斥著投機和泡沫的背後,以大變革的名義掏光你的積蓄。貴州一案就是鐵證!
  • 只漲不跌的背後是傳銷陷阱 湖北一大媽投資MFC傳銷幣被起訴
    ,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購買該平臺發行的虛擬貨幣MFC幣獲得加入資格,取得該平臺網站的會員帳號,通過組織聚會、旅遊考察等方式,以加入MFC社交理財平臺能獲得高額收益為誘餌發展會員,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加入,並騙取財物。
  • 「共享紅酒」騙局被曝光:誘導投資以集資理財
    核心提示:近日,有媒體指出某商家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稱「既能免費喝紅酒還能賺到錢」,但其實「共享紅酒」內容是通過推廣、消費紅酒獲取提成吸引更多用戶投資以集資理財。
  • 夜讀丨看似美味的「餡餅」背後,往往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陷阱
    但現實是:「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天上掉下的餡餅,很可能是陷阱。」這便是社會學中的「餡餅定律」。生活中,我們會碰到一些巨大的利益誘惑,他們就像從天而降的「餡餅」,讓人垂涎三尺、難以抗拒。然而,這些看似美味的「餡餅」背後,往往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陷阱。貪小便宜吃大虧曾讀過一個寓言故事。有一個愛佔小便宜的人到集市上去買鞋,想買好鞋又不捨得花錢。
  • 小心優惠背後隱藏的「陷阱」
    打九折的優惠是不是聽起來不夠震撼那如果是用在買車買房上呢算一算也能省去不少的錢不過買車買房畢竟屬於比較大的支出在面對一些商家的優惠時一定要謹慎小心優惠背後隱藏的「陷阱」彭某利用其汽車銷售的身份實施詐騙十分具有迷惑性大大降低了客戶的防範心理提醒廣大市民購車要通過正規渠道,切莫私下交易謹防身陷騙局
  • 「旅遊公司」提供39元桂林一日遊,全程無購物的背後竟然是大陷阱
    不過,騙子的手段是層出不窮的,旅行中的陷阱並沒有消失,反而變得更加曲折隱晦。最近,記者得到可靠消息,有一家叫做桂林百分百的旅遊公司,涉嫌一種新型騙術來詐騙老人。全程無購物的背後竟然是大陷阱第二天,記者隨旅遊團坐上旅遊公司的大巴,到達景點後,公司並未立即帶領大家參觀景點,而是把眾人領到了酒店讓大家稍作休息,並進行了一場所謂的「歡迎會」。
  • 民間投資返利騙局:高息陷阱騙1500餘人2.9億元
    編者按 投資1萬元,每個月即可返息25%、30%,甚至是35%,保證你的投資4個月返本、8個月就從1萬元變成3萬元……近兩年來,此類「投資返利」神話最初從南方一些城市興起在這些五花八門的投資神話背後,幾乎無一例外都有非法集資、非法傳銷等金融犯罪的影子。年初以來,本市公安機關大力推進「破案會戰」,一批金融犯罪團夥被打掉。同時,我們似乎更應該警惕與反思,為何這些明顯違背金融規律、投資常識的騙局,會讓這麼多人上當呢?公眾的投資安全意識何時才能跑贏騙局?
  • 年底了,這個「殺豬盤」騙局一定要注意!
    環京快報ID:huanjingkuaibao  「殺豬盤」,一種披著網戀外衣的新型詐騙陷阱,近幾年讓不少憧憬甜美愛情的單身男女吃了大虧騙子扮演「完美戀人」接近被害人,取得信任後誘騙其到博彩平臺、虛假投資平臺投入資金,少則幾千,多則千萬。被害人一旦上當,往往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心理創傷。    「殺豬盤」為什麼能讓那麼多人上當受騙?騙子「談戀愛」是怎麼談到投資、博彩上去的?陷阱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設下的呢?
  • 融360報告:超三成受訪者遭遇過理財投資騙局 需警惕理財噱頭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30.22%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或騙局」、「面對投資理財騙局,90後受害最深」、「社交媒體、電話簡訊和網站APP廣告推送為主要渠道」、「股票推薦騙局、網絡賺錢遊戲騙局和網絡博彩騙局成為主要噱頭」……1月14日,融360維度發布《中國大眾投資理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
  • 泉州:起底詐騙理財平臺 超高收益當心陷阱
    這種類型通過高回報、高利率來誘惑受害人。市民易某通過一個微信公眾號下載「潤金盈」APP,APP上顯示各種理財產品都有很高的投資收益。他先後11次轉帳共13萬餘元購買該APP的理財產品,過程中,他收益提現6000元。20天後,他發現該軟體無法打開,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 謹防網絡投資詐騙 莫把陷阱當餡餅!
    謹防網絡投資詐騙 莫把陷阱當餡餅!投資掙大錢?別高興得太早小心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陷阱!投資騙局 近年來,詐騙分子利用網際網路仿冒或搭建虛假投資平臺,以「高收益」、「有漏洞」吸引眼球後實施詐騙。該類詐騙往往是公司化運作、傳銷式管理,投資者一旦投資,最終血本無歸。
  • 新騙局!投資字畫被騙55萬養老金
    近年來,投資理財成為一大熱門行業,許多不了解行情的老年人以及年輕人都逐漸踏入投資行列,想藉此小賺一筆。然而,行業中魚龍混雜,有很多打著高額回報的虛假項目,對於不懂投資而又只追求高回報的市民來說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最終落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 法官揭示老人騙局三大招:高收益、慘遭遇、奇效藥
    法官將用真實案例揭示最常見的三大「老人騙局」。  騙局1:  高息誘餌騙取養老錢  「買完東西就退錢,直接投錢高額返利」,這是法院審理的一起刑事案件被告人劉寬明創立的所謂「三維營銷」模式,只要一萬多元就可以參與,不僅可以先買貨後退錢免費拿東西,還可以直接投入現金領取高利息。
  • 雷霆反電詐|揭秘網絡平臺投資騙局 這些套路你可得當心
    王女士說,不到兩個月,她一共投資了5筆共約2.7萬元,App中收益顯示約5000元,「其實我也沒弄明白投資的是什麼,只當存錢,每天都有收益。」8月28日,王女士發現,App平臺已無法正常操作,帳戶中的資金也無法提現,緊接著App便無法正常啟動,之後周某也不再回復其微信消息。
  • 核桃財經提示:謹防網際網路金融詐騙 30萬黃金騙局怎麼破?
    在全民抗疫期間,有些不法分子卻打起了疫情的主意,實施新型金融詐騙,消費者務必提高警惕、謹防「四類」金融騙局。這些騙局通常怎麼操作,其中的陷阱何在?為普及網際網路金融騙局知識,謹防投資者被騙,核桃財經APP資深風控專員王經理就其整理的一系列市場常見詐騙案例作了一系列的經驗總結,希望以此警示初次接觸網際網路金融的小白投資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