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遼寧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於松梅教授為數十名老師和孤獨症兒童家長奉獻了「對孤獨症譜系兒童友好的最佳實踐-TEACCH方案」的專業培訓。這是「中央財政支持大連市乾愛孤獨症兒童社區康復服務示範項目」的第七場專家講座。於松梅教授是教育領域的資深人士,不僅桃李滿天下,而且為引進、應用和發展PEP-3評估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什麼是最佳實踐呢?於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由「美國國家孤獨症中心」在2015年基於實證研究對常見的幹預方法進行的分類。成熟的方法有14種,包括行為幹預、PRT、程序表等;尚在論證中的方法18種,包括AAC, DRI, PECS, 結構化教學等;不成熟的方法有13種,包括動物輔助療法,聽覺統合訓練,地板時光等。於教授在肯定了這項研究的同時,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比如時間太久,缺少醫學研究,僅包含英文文獻,過於注重量化指標等。於教授多次提醒大家:每個譜系的兒童都是不一樣的,家長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思維,一方面學習和認同專業領域內公認的理念和做法,另一方面積累屬於個人的經驗,不斷的追求「最佳實踐」。
接下來的課程中,於教授用清晰的框架解釋了TEACCH方案的核心,即如何理解ASD(孤獨症的文化特徵)? 如何教ASD(結構化教學法)?教ASD什麼(C-PEP)?
首先,於教授詳細講解了ASD的文化特徵,包括對可預見性的強烈需求、碎片化的感知、關注細節、具象思維、視覺導向和分心。對這些文化特徵的認識一定會幫助我們更好的觀察、理解、接納和教育ASD兒童。然後,於教授用大量的圖片解釋了結構化教學法的五大要素,並通過案例對視覺化的時間表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最後,於教授介紹了C-PEP-3D的適用範圍、內容結構和評分與記錄,並強調發展功能量表的中間項目可以直接轉化為個別化的教育方案(IEP)
在培訓即將結束時,於教授播放了一段剛從國際研討會上拿回的視頻。在迪斯尼樂園中,白雪公主用她的微笑和真情與陌生的ASD兒童進行了長時間、高品質的互動。這給在場的每一位家長和老師以極大的信心與啟發。
感謝於教授的精彩講座,感謝於教授多年以來給予ASD兒童及家人的幫助和支持,感謝乾愛的籌劃運作和精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