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是清代一位教育家所著,屬於當時孩童的啟蒙教材。全文一共360句,1080個字,核心是儒家的「孝愛」思想,全文分為七篇,本文節選自其中的謹篇和信篇。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思想的進步,《弟子規》中的某些思想並不適應當代社會,比如說孩子要對父母言聽計從,不能反駁(父母有錯,孩子也要堅持自己的立場);為父母守喪三年,不能夫妻同居,不能吃酒肉等。
一.日積月累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踐行傳統美德。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節選內容,對我們的生活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大家要學會背誦!古文裡的生字意思和現在稍有出入,老師挑選一些給同學們解釋。
冠:帽子
履:鞋子
俱:全,都
勿:不要
頓:放置
致:達到
穢:弄髒
唯:單單,只
礪:磨礪,磨練
若:如果
戚:憂患,悲哀
譯文:穿戴要端正,紐扣要扣好,襪子要平整,鞋子要合腳。放置衣服時應有固定位置,不要亂放,以免家中髒亂。
只有品德學識、才能技藝不如別人,應當自我磨礪。如果穿著飲食不如別人,不要憂愁。
希望同學們能在家長的幫助下,把《弟子規》的全文找到讀一讀,裡面從個人的衛生習慣、如何做人立志等都給了明確的建議,我們要吸取裡面的精華,去其糟粕。
二.我愛閱讀
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感悟生活道理。
每篇課文的學習都是老師帶著大家精讀的,這篇《好天氣和壞天氣》大家要學會自主閱讀理解思考。
果脯:水果加糖或者蜜所製成食品的統稱。
盼望:急切地期望。
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幾個小問題,如果你能回答上來,說明你真的不簡單!
(1.)大兒子和小兒子分別是做什麼生意的?他們各自喜歡什麼樣的天氣?(大兒子是賣果脯的,喜歡晴天;小兒子是賣雨傘的,喜歡下雨天。)
(2.)在文章的第9自然段中,為什麼老奶奶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因為老奶奶非常關心兩個兒子的生意,害怕天氣影響到他們。)
(3.)你認為老奶奶的擔心有意義嗎?(沒有意義,她控制不了天氣。老奶奶只站在不利於兩個兒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卻沒有想到她以為的「壞天氣」在另一個兒子眼裡是「好天氣」。)
(4.)從這個故事中,你能明白什麼生活道理?(在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換個角度去想,說不定「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學完這篇閱讀理解,老師最擔心的就是大家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都能用文中的道理來說服自己想開點,比如:考試沒考好歸結為昨晚沒睡好,考得越差,進步的空間越大;被同學欺負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認為忍一忍就沒事了等。同學們,考試成績不理想,還為自己找藉口,是一種不求上進的思想,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及時補差補缺,把成績提高!被同學欺負不敢聲張,是一種膽小懦弱的表現,做人不能惹事,但也不要怕事!
好啦!老師已經準備好語文園地五的練習了,希望大家都能掌握這些知識點!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評論哦!
歡迎關注小學教育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