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投用在即 系華中最大航站樓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圖為:3年時間,天河機場T3航站樓從藍圖變為現實。(記者 嚴斯林 攝)  

  楚天金報訊(記者塗亞卓 鄧偉 通訊員王偉峰 攝影記者嚴斯林)16日,天河機場T3航站樓通過消防驗收。只等待最後的行業驗收通過,便可具備投用條件。

  昨日,楚天金報記者一行三人深入T3腹地,首次獨家探秘體驗。只見這個形如鳳凰的大樓內,燈光已經調試完畢,各大值機櫃檯前已經貼上航空公司的標籤。樓外,單向9車道的環線已經刷黑劃線,工人們正對4個警用崗亭進行最後的外部裝飾。施工方中建三局介紹,截至目前,整個T3候機樓項目已經基本完工,僅剩下最後的部分收尾工作,要對局部範圍進行適當的修改。

  3年時間,49.5萬平方米,這座國家級門戶機場、華中最大綜合交通樞紐終於從藍圖變為現實。通過此次探訪,記者不僅體會到了新航站樓提檔升級帶來的全新出行感受,更了解到了其建設之不易,意義之深遠。

 

  圖為:航站樓登機口

  ■大氣

  只見光不見燈大廳明亮不刺眼

  上午9時,天藍少雲。通過機場收費站後,採訪車一路直行10分鐘即到達T3。

  眼前的T3,宛如一座玻璃之城。全身通透的玻璃外牆下,候機區、值機櫃檯、航班顯示屏等樓內設施盡收眼底。

  從位於三樓的入口走進大樓內部,頭頂乳白色的天花板挑高近40米,使得整個值機區域顯得格外寬敞明亮。記者看到,天花板上每隔一段就分布著一連串三角形的鏤空造型,陽光可透過頂部射入大廳,陽光經過濾網處理後變得柔和,投射下來不見光斑。航站樓承建方中建三局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這個面積達49.5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來說,採光不僅依靠四周折射進來的自然光,還需要燈光來照亮。然而記者環顧四周,卻看不見一盞刺眼的燈,整個大廳內每個角落的光線都顯得非常柔和。「其實,燈都藏在旅客看不見的地方。」順著他所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在值機櫃檯的頂棚上,隱約可見垂直向上射出的燈光。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大廳內,所有的燈都被設置在高處,燈光一律射向天花板。經過特殊處理後,這些燈光射在天花板上不僅沒有明顯的光斑,還會被天花板上數個凸起的平面柔和地反射下來,使得整個大廳內既明亮又不刺眼。

 

  圖為:候機大廳的空調科技感十足  

  ■安全

  鋼骨撐起「玻璃城」 避雷裝置保安全

  記者發現,在整個候機廳內,除了看到四面成片的玻璃幕牆之外,最多的便是一根根粗壯結實的鋼柱,撐起整個樓頂。該負責人說,航站樓的鳳凰圖案造型基本是用鋼骨架撐起,用鋼多達4萬多噸。整座T3航站樓,50%的部分是由鋼結構組成。鑑於大部分是由鋼鐵組成,這座「鋼鐵俠」配備了先進的智能防雷系統。

  據介紹,在T3航站樓龐大的樓頂,設置了多個避雷裝置,每個避雷裝置連接著一個叫「浪湧保護器」的設備,當避雷裝置遭遇雷擊後,相應的浪湧保護器將迅速接到信號,並將數據傳送給中央伺服器。中央伺服器會做出事先設定好的智能反應,即刻切斷遭遇雷擊區域的電源,以保護該區域內的電子設備不受損,確保機場的順利運行。「對於一座航站樓來說,安全順利的運行是最為關鍵的,線路設備不受損,是建設中的一個重點。」該負責人說,除了預防雷擊等自然災害產生的危害,連接航站樓各種設備之間錯綜複雜的線路也被特殊的方式保護了起來。在整個航站樓的下方,配建著一個5公裡長的「U型管廊」,其中布置了水管、電纜、通信光纜等各類管線,總計長度約30公裡,是整個航站樓和機場運行的「生命線」。這處綜合管廊,是目前國內機場裡程最長、截面最大、體系最完善的綜合管廊,不僅可以防止管線受損,還可改變以往每逢維修就要開挖路面的問題。

 

圖為:登機辦理櫃檯

  ■舒適

  中央空調造價超3億 溫控營造如春四季

  步入T3航站樓,迎面可見8個近4米高的白色柱體,間隔10餘米排成一排,柱頂圍繞著一排圓形出風口,風口掛著紅色絲帶。這種在T2航站樓內從未出現過的別致建築,引起了記者的關注。「這是T3航站樓內的中央空調風塔,但也只是整個空調系統中的一部分。」T3航站樓機電項目常務經理馬龍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樓內四季如春,整個樓內的中央空調系統投資逾3億元,樓內39.5萬平方米的面積均在溫控範圍之內,且全部可以通過遠程控制隨時調節。「整個中央空調系統分為6大部分,除了保持溫度,還保持溼度。」馬龍告訴記者,9臺超大的智能主機是整個空調系統的動力源,最大的一臺主機製冷能力高達2000冷噸(1冷噸就是使1噸0℃的水變為0℃的冰所需要的製冷量),換算為以匹為單位的計量,整個T3航站樓內的製冷力,相當於65000臺1P的家用空調馬力全開。「再經過管網,這些製冷力會分別輸送到VRV分體式系統、毛細系統、溶液調溫系統以及窗邊對流系統裡,讓候機區域的各個角落都保持恆溫恆溼。」馬龍告訴記者,除了8個風塔直接對接主機外,整個T3航站樓裡還分布著近8000個大大小小的出風口,對外輸送冷氣或暖氣。

  在炎炎夏日裡,如果站在太陽直射的窗邊,陽光的熱度會穿透玻璃帶來炙烤感。而在T3航站樓裡,對流系統位於各處玻璃幕牆下方,將冷風平行於玻璃表面吹出,旅客即使站在玻璃旁邊,也不會感覺到陽光的炙烤。「為了節能環保,我們還花了3000多萬,加裝了冷卻水系統,可以使冷卻用水循環利用。」馬龍告訴記者,待T3航站樓啟用後,旅客們可以親身感受到這個華中地區最先進的空調系統,無論酷暑還是寒冬,航站樓內將始終保持26℃,四季如春。

 

  圖為:李傳送裝置測試

  ■數讀T3航站樓

  115米/新建航空塔臺高度世界第二、國內第一

  78000平方米/航站樓簷口板總面積居全國最大

  49.75米/華中地區最寬機場高架橋

  21.6萬平方米/華中地區單體佔地面積最大航站樓

  49.5萬平方米/華中地區最大門戶機場

  39米/華中地區最大機場鋼屋蓋懸挑

  22萬平方米/華中地區最大航站樓屋面面積

  60%以上/原有機場設施需拆除量屬機場擴建業界之最

  21億元/天河機場項目2016年年產值

  1450萬元/項目連續十個月產值過億,人均產值1450萬元

  4151根/從2013年12月25日打下第一根樁,到2016年9月11日打下最後一根樁

 

  圖為:一架飛機從T3航站樓前飛過行  

  ■便捷

  託運行李換乘無縫對接集七種交通方式於一體

  除開強大的空調系統,天河機場T3航站樓的行李分揀系統也是嘆為觀止。記者了解到,整個行李分揀系統從位於三樓的值機大廳內,一直延伸到一樓。昨日的探訪中,整個行李分揀系統正在進行調試。

  記者看到,一排試驗用的行李箱擺放在一個值機櫃檯前,一共有20多個,每個箱子上都貼有不同航班的條形碼標籤。這些箱子被放上值機櫃檯前的行李傳輸帶後,便被直接收入位於2樓的分揀器內,分揀器自動掃描行李上的條形碼,並將行李智能分配到相應航班的行李傳送帶上,並運至一樓的行李託運處,由地服人員轉入行李託運車運往停機坪。

  從外地到達天河機場的旅客,在一樓的行李提取處拿到自己的行李後,步行百米就可到達連接航站樓與機場交通中心的廊橋。記者看到,三條廊橋均已完全建成並打掃乾淨,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旅客到達後只需步行百米,在一樓可以搭乘計程車、公交車、長途大巴、私家車,通過樓梯和電梯可下到負一樓,搭乘地鐵和城鐵。

  天河機場三期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集飛機、城鐵、地鐵、長途客車、私家車、計程車、公交七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交通中心,是目前全國交通換乘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樞紐之一。整個天河機場交通中心共有4層樓,地下2層是城鐵和地鐵的行車層,地下1層是城鐵和地鐵的站廳,地上1層有公路長途車、公交、計程車,地下1層、地上1層和2層,都有社會車輛停車場。地上1層直接與T3航站樓連接,地上2層通過3條廊橋與T3航站樓連接。值得一提的是,整個交通中心內,一共設置了3300多個停車位,其中400多個還帶充電樁,可供電動汽車使用。對於出發旅客來說,T3航站樓啟用後,旅客乘坐車輛可以直接到達T3航站樓的門口,在通過辦票、安檢之後,國際出發旅客最遠步行480米,國內出發旅客最遠步行680米,便可以到達登機口。

  記者看到,二樓的候機區域對接的基本都是中小型客機,也就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波音738以及空客330等機型。頂樓的候機區域,則是專門為全球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設置的。

  ■實惠

  樓內劃分200個店面 商品與市內「同質同價」

  記者看到,在整個航站樓內,預留了大量的商鋪門面。湖北機場集團去年的招商方案顯示,T3航站樓共有4層對外招商,招商面積共計1.9萬平方米,被劃分為200個店面,面積最大的超過500平米,最小的在40平米左右。其中,餐飲店30個,商業零售店154個,便利店16個。

  與以往不同的是,T3航站樓內的商品被要求與市內同質同價。在市區擁有品牌連鎖店的店鋪,須與市區內保持同質同價,尚未進入武漢市區的品牌店鋪,需參照市區主要商圈內同類型、同品類店鋪的服務及產品進行對標。「T3航站樓,將不再是單一的交通樞紐和應急消費的地方。」機場集團招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早些年,由於機場的商業資源相對稀缺,商品加價銷售幾乎成為了全國各大機場的潛規則。幾年前,一瓶礦泉水在市內超市的售價為一兩元,到了機場可能會被賣到3元至5元,即便物價部門出臺管制措施,機場商品仍被允許加價銷售。同時,在個別國際連鎖的餐飲店內,以旅客買到手的漢堡和可樂為例,雖然價格與市區相差無幾,但分量卻少得多,口感也有區別。「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慣例肯定會被逐漸摒棄。」該負責人認為,機場作為人流量聚集之地,其商業環境並不比市內的商圈差,理應是一個以「薄利多銷,便民利民」為主的消費場所,價格應該比對市內的商場和超市。天河機場做出如此改變,將更好的消費體驗帶給來往的旅客,不僅是順應未來趨勢的做法,也可以為武漢以及湖北的對外形象加分,在國內也屬首例。

  ■幕後

  3年不停航施工 不讓一張紙屑飄入停機坪

  T3航站樓對於建設者來說,除去工程難點,還有一個更為棘手的「麻煩」——T3航站樓被飛行區包圍,一切拆除重建工作必須在不停航的前提下進行。

  不停航施工意味著什麼?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及樓前高架橋工程項目部生產經理王延斌介紹,一邊是飛機不斷轟鳴起降的跑道,一邊是基坑遍地、塔吊林立的施工現場,工人作業時甚至可以感受到飛機起降的氣流。

  根據機場安全管理規定,以上兩個區域要保證完全隔離,尤其是施工現場常見的漂浮物,就算是一張紙屑飄入停機坪,都可能造成無法預估的安全事故。「就像戴著枷鎖在跳舞,尤其是在拆除T1航站樓時,整個項目部神經高度緊繃。」參與天河機場T3航站樓建設三年多來,王延斌對此印象深刻。

  「當時工程圍牆離停機坪最近處僅3米,拆除過程中,一旦飛濺的石塊、裝修板掉入停機坪內,都將給飛機帶來安全隱患。」王延斌說,就連細微的紙屑也不能捲入停機坪,否則會飄進飛機的發動機內。

  對此,項目部拿出多重防護方案:在工程與停機坪之間修建3米高的鐵網牆加5—6米高的圍擋、大型灑水車同步降塵、裸露土石覆蓋綠色降塵膜等。三周後,百名建設者24小時不停歇精細施工,換來了2萬平方米航站樓的順利拆除。

  「除開這些,在這個體量排名國內第四的『巨無霸』中,還藏有很多『看不見』的技術。」王延斌說,比如工程樁灌注,T3航站樓由3500餘根工程樁託舉而起,在南方首次採用「三岔雙向擠擴灌注樁」,效果就像「糖葫蘆」,目的是為減少樁長、減少泥漿排放量、縮減工期。又比如塔臺建設,率國內民航塔臺之先,採用最新的混凝土爬模澆築施工工藝,創下了中國民航史上空管塔臺建設之最。

  據介紹,在T3航站樓的建設上,催生了硫酸紙識圖法、裝配式路面、可循環式吊筋等一批小發明,降低施工成本近120萬元。

相關焦點

  • 總設計師揭秘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尖板眼
    根據國內外同類建築的應用狀況,T3航站樓的節能效率預計可達20—30%。  T2剛用兩年 為何急建T3  1995年4月,武漢天河機場通航,武漢民航客機結束在南湖機場運營的日子。直到2008年4月,天河機場第二座航站樓才落成啟用,與首座航站樓的啟用相隔13年。如今又過去兩年,為何天河機場要再建第三座航站樓?
  • 天河機場T3航站樓無縫對接地鐵,步行僅3分鐘
    8月31日,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正式啟用,同時機場地鐵站B出口開通。出地鐵站後步行3分鐘,就可到達出發大廳。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曾斯 產啟鬥)去天河機場的乘客,告別下了地鐵上大巴的「擺渡」時代!
  • 武漢天河機場T3落成未來還將建三跑道和機場高鐵站
    一直關心武漢機場建設及未來規劃,在網上看到一篇迄今為止最全的機場規劃文章,應該是內部流出的,不敢獨享,分享給讀者們這幾年,武漢天河機場動作不斷機場線、三期擴建、機場二跑道……天生不平凡的天河機場最近又有新規劃了市城建重大項目例會研究了天河機場四期建設規劃
  • 提醒| 在天河機場T3航站樓出發層停車超過7分鐘 將罰100元並記3分
    23日,記者從湖北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獲悉,明年1月1日起,駕車行經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出發層的機動車,從進入匝道至回到機場北大道地面全程1080米範圍內,總停留時間不能超過7分鐘,若超時將被處以記3分、罰款100
  • 哈機場T3航站樓2030年投用
    按計劃,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的哈機場T3航站樓將於2030年建成投用。屆時,哈機場航站樓總佔地面積將達70餘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萬噸、航班起降47.8萬架次需求。  黑龍江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哈爾濱機場擴建一期工程於2015年5月開工,今年4月底,第一階段13.5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建成投入運行。
  • 國航湖北分公司推進T3航站樓轉場工作紀實
    民航資源網2017年5月19日消息:日前,隨著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轉場首次綜合演練圓滿結束,T3轉場投運進入倒計時模式。在中航集團、國航股份的有力推動下,國航湖北分公司T3航站樓轉場工作順利推進,所有轉場準備工作均較機場要求的時間節點提前完成,樓內租賃資源獲取及辦公用房裝修改造、自營休息室裝修等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 俯瞰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可直航全球五大洲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位於武漢市黃陂區,離武漢市中心25公裡,距離適中,方便市民乘機。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飛行等級為4F級,也是我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1995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正式通航,之後進行過幾次大規模的改擴建,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完成的三期擴建工程。
  • 哈爾濱太平機場T2航站樓投用
    T2航站樓內景。經過兩年半的緊張施工,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T2航站樓4月30日正式投用。當日6時10分,福州航空哈爾濱經福州至三亞的FU6763次航班從哈機場起飛離港,成為第一個從新航站樓出港的航班。據統計,新航站樓啟用首日共進出港航班370架次。
  • 武漢天河機場正式成為中部首家4F級機場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日前,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覆同意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使用許可證為4F級,標誌著武漢天河機場成為中部首家、全國第十家4F級機場,正式躋身國內最高等級機場行列,機場運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可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客機
  • 首都機場T3航站樓:旅客如何登機?
    第二批轉場完成後,乘坐南方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國內航班的旅客仍在1號航站樓辦理乘機手續,其餘航空公司在2號航站樓運營。  如何去T3?  在你確定了自己要去T3以後,現在您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從市區抵達T3呢?一共有三種選擇:旅客可以自駕車、乘坐計程車或機場大巴到達3號航站樓。
  • 武漢天河機場為復航開展消殺作業
    4月3日,消防隊員進入航站樓進行消殺作業。當日,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161名消殺隊員對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進行了封閉式衛生防疫消殺工作。4月3日,消防隊員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內進行消殺作業(無人機照片)。
  • 白雲機場T3航站樓將建成智能航站樓
    白雲機場T3航站樓計劃明年動工軌道交通項目預留工程也將同步開建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興學介紹,今年9月,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9月開工的是西分區及西四指廊部分,第二階段的初步設計正在順利推進。2021年,T3航站樓和交通中心將按計劃開工。
  • 哈爾濱機場將建T3航站樓|比T1+T2的兩倍還要大……
    先來說一些具體的:哈爾濱機場T3航站樓預計2030年投用全部作為國內航站樓使用黑龍江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哈爾濱機場擴建一期工程於2015年5月開工,今年4月底,第一階段13.5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建成投入運行。
  • 航站樓都叫T3,那為什麼不叫T1、T2呢?看完長知識了
    今天我們來說說為什麼航站樓都叫t3。有很多小朋友說航站樓都叫t3,那為什麼不叫t1、t2呢?接下來就跟大家說說其中的原因。首先呢,t3的意思是Terminal 3,他的中文翻譯就是航站樓3號的意思,所以t1就是航站樓一號t2就是航站樓二號,那麼沒有航站樓一號與航站樓二號,哪裡來的航站樓三號呢?其原因可能有很多個,其中的一個就是你可能沒有看到,平常如果你都是在t3登記的話,那麼你就不會知道t1和t2了。
  • 烏魯木齊機場航站樓自助行李寄存系統正式投用
    烏魯木齊機場航站樓自助行李寄存系統正式投用 2016-11-22 08:35:33 來源:新疆日報網
  • 首都機場T3航站樓停車樓出口標識牌英文錯誤?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首都機場T3航站樓停車樓的英文標識「Exit(出口)」有拼寫錯誤,將「i」寫成了「l」。10月9日下午,首都機場工作人員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標識本沒有錯,系雨天大風天氣造成,雨天過後將對英文標識進行維修。
  • 哈機場T3航站樓長這樣
    圖為哈機場T3航站樓效果圖。9日,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9版)獲得中國民航局批覆,哈爾濱機場航站區規劃及T3航站樓設計中標方案也同期揭開神秘面紗。根據總體規劃,哈爾濱機場航站區及建築規模50萬平方米的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T3航站樓將採用向心式集中航站區構型,陸側綜合交通和空側站坪運行集約高效,航站樓功能分區明確流程便捷,展現了簡潔舒展、大氣磅礴的造型意向。據悉,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9版)規划進一步明確了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近遠期發展目標、建設步驟和建設內容。
  • 瀋陽桃仙機場T3航站樓乘機攻略
    8月15日,T3航站樓正式開放了,新航站樓敞亮氣派,提供的服務更多更貼心。但是很多即將第一次前往T3乘機的市民們還是有不少疑惑,從市內到T3怎麼個走法?開車停在哪裡?從停車場去辦行程單,要怎麼走?昨天,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探訪了嘎嘎新的T3航站樓,為您提供最貼心、最細緻的T3航站樓乘機攻略。  路線:咋走最合算?  去桃仙機場怎麼走?瀋丹高速、沈本產業大道都能到,沈本產業大道還是有匝道與機場路相連。蘇家屯方向的道路暫時還沒通。
  • 重慶機場T3航站樓啟用一年 迎送旅客4051萬人次
    8月29日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啟用一周年的日子。記者從重慶機場了解到,T3航站樓啟用一年成績喜人,預計今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4000萬人次,機場生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航班放行正常率達到85.69%全國第二重慶T3A航站樓和第三跑道的建成投用,使重慶機場率先在中西部地區擁有三座航站樓,實現三條跑道同時運行。旅客吞吐能力是原來的3倍,航站樓面積是原來的3.5倍,極大地增強了重慶航空口岸的運輸能力。
  • 廈門機場T4航站樓剪刀式登機橋成型 投用後增90停機位
    廈門機場T4航站樓預計年底建成投用。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候機樓內部裝修已經粗具規模,候機大廳、夾層等區域和剪刀式登機橋等設施基本成型。現狀T2T3航站樓嚴重超負荷  廈門機場T4航站樓建設設計規模為吞吐能力1200萬人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