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什麼樣的學生容易遭受校園暴力?班主任坦言:這三種性格的人

2020-12-17 教師筆記

校園暴力對一個學生的傷害有時候會是毀滅性的,也一直是社會上廣泛議論的事情。在全國兩會期間,就有政協委員表示: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校園暴凌和學生欺凌逐步減少。其實縱觀近幾年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比如:《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也無不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共鳴和議論。但是,校園暴力是一個雙向的事件。而在學校究竟是什麼樣的學生容易遭受校園暴力呢?

一:性格孤僻,特立獨行的人

人類是一個群居動物,校園裡也有著各種各樣的人所組成的圈子。性格孤僻,特立獨行的人在同學眼中往往是不合群的。這樣的性格本身並沒有錯,可是這樣的性格有時候會冒犯到其他同學。隱藏在人類骨子裡的同化性質(你和大多數群體不同,你便是錯的,你需要變得和群體一樣。)會使一些本身性格就不好的學生,對那些性格孤僻,特立獨行的人產生反感,從而引起暴力事件。

二:身體有缺陷,內向性格懦弱的學生

身體有缺陷的學生一般都比較自卑,性格也比較內向懦弱。我們生活的世界一直是弱肉強食的,你強便無人敢招惹你,你弱誰都可以欺負你。這類學生往往交際圈很小,遇到事情一般也會選擇忍氣吞聲。俗話說:柿子就挑軟的捏。當一些性格有問題的學生閒了,想找人出氣,這類學生便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打了這類學生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他不敢告訴別人,也沒有朋友幫他。

三:愛出風頭貧嘴,喜歡炫富的學生

中國有句古話:槍打出頭鳥,那些愛出風頭的人往往是學校混混殺雞儆猴,樹立威嚴的首選對象。而且有時候過分的張揚和貧嘴毒蛇會激怒別人,造成其他人強烈的不滿和厭惡,會很容易被打。另外喜歡炫富的學生在校園混混的眼中就是一臺移動的提款機,毆打敲詐勒索都會自動找上門來。

難道這些性格的學生活該被揍嗎?這些性格的人本身沒有錯,錯的是那些施暴者。多少年的教育沒有教會他們學會尊重他人,沒有教會他們什麼是善良和愧疚,沒有教會他們怎樣做一個人。可人自一出生起就開始千差萬別,施暴者和受害者其實會一直存在。

那麼怎樣才可以減少校園暴力的發生呢?首先,很感謝在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再次向國家呼籲完善相關政策,加大對校園暴力的懲罰措施。其次,學生在遇見校園暴力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忍氣吞聲,獨善其身。要積極尋求外界幫助,還要挺身而出,畢竟下一個受害者可能是你。

相關焦點

  • 網絡欺凌成校園暴力新形式 近半學生遭受過語言暴力
    校園裡的暴力與欺凌正在呈現出怎樣的形式與特點?哪些因素會誘發校園傷害事件的發生?又會在多大程度上對成長中的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本期我們刊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關於校園暴力問題的專題調查,全景解剖這一「校園毒瘤」。
  • 校園霸凌再現,13歲女生長期遭受班主任的語言暴力
    說到校園霸凌現象,大家應該都多少有聽說過,很多同學在初中甚至高中的時候都不同程度的遭受過同學們的諷刺、甚至是拳腳相加。然而今天小編要說的不是同學之間的霸凌現象,而是身為一位可愛又可敬的班主任老師對13歲女生的語言暴力。
  • 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幫助孩子走出陰影
    我看過很多法制節目,校園暴力帶給孩子的影響嚴重一點會危及孩子生命,我聽說了兒子班級的事情後,就主動和他們班主任反映了,因為我自己也是個教育工作者,並不會小看這類事件,來聽聽我的一些看法吧。第一是青少年年齡階段特點,這個時期的孩子通常不善於隱藏情緒,遇到事情容易爆發。校園裡出現的任何一點小碰撞,都能成為孩子打架吵架的原因,這個時期的孩子們火氣重,對人的攻擊性很強,不會處理人與人之間問題。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容易以自己為中心,如果別人的性格和自己不搭配,不對自己胃口,他就很容易和別人鬥爭。
  • 《失控的校園》: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讓我們很難想像的到,在這個校園的某一個角落到底發生著怎樣的令人髮指的事情。性格膽小懦弱的約瑟,在學校經常受人欺凌。一次他們把球隊失利怪罪約瑟,把約瑟扒光衣服扔進了女更衣室,而他卻忍氣吞聲不敢告訴老師和家人。
  • 正在遭受「校園暴力」的那些女孩子們
    其實國外也是有校園暴力的但是不是普遍的現象雖然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怎麼翻譯,(如果有人說不懂的就去百度那麼你可以判定這個人沒有經歷過多麼高等的教育,如果你經常對一些東西好奇或者是不了解的話你是沒有辦法單純的通過百度去了解世界,甚至這幾年百度的口碑真的不好,一些專業性的問題百度解決不了,可是對於那些對於這個世界沒有多大的疑惑的人來說百度這個搜索東西足夠了)大部分進行校園暴力的學生是沒有成年的
  • 這類孩子很容易遭校園暴力,家長一定要警惕
    去年,一部《少年的你》大火,也讓更多的人注意到校園暴力的存在。本該擁有彩色青春的孩子因為校園暴力把生活變成黑白色調,這是多麼的悲哀!到底,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受校園暴力?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園欺凌,不善與人交際,總是一個人單獨行動,沒有朋友陪伴。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校園暴力問題近年來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據《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校園霸凌最常出現在初中階段,其次是小學、高中,校園霸凌最容易發生在學校廁所、宿舍等私密場所,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 《三年A班》校園霸凌,網絡暴力,畢業前的最後一課
    ,將三年A班的學生困在教室中,教他們上畢業前最後一課的故事事件的起因在前兩集中揭露了一部分三年A班原來有30個人,但現在只剩下29個,少的那一個景山自殺了因為校園霸凌而作為班主任的柊一颯希望能喚醒學生心中的良知
  • 我曾經遭受過校園暴力,現在看見它,還是我的童年陰影.
    小時候,我不僅徹徹底底被冷落過,而且還遭受了嚴重的校園暴力,雖然現在一切都成過往,但一些隻言片語卻是終身難忘.現在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是怎樣被冷落被校園暴力的.這下好了,你這是招搖,很快就會招致同學們的厭煩,大家開始排斥你,開始在同學錄上自己加上最討厭的人是xxx,答案有且唯一,就是你,哪怕那會你是一個漂亮靈氣的小姑娘,你的名字也肯定在長得最難看的人xxx那裡.
  • 日本校園暴力事件激增 皇太子愛女也曾遭受欺凌
    日本校園暴力事件激增 皇太子愛女也曾遭受欺凌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新聞網7月13日報導,2011年10月份,日本滋賀縣大津市一名13歲男孩因不堪忍受校園暴力而自殺。據悉,這位男孩在校時常遭到同學欺凌,甚至被迫「練習自殺」。
  • 寶寶不愛上學,或是遇到校園暴力,這兩種寶寶家長要注意
    寶寶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家長把寶寶送到了學校裡面,對家長而言,學校就像是寶寶他們的保護傘寶寶在傘下學習學校利用著他們,但是其實在學校裡面也不是絕對安全的,寶寶很可能就遭受學校暴力,沒有跟家長講。他們也試著跟家長說這些事情,但是家長認為,這是學校裡面同學之間打打鬧鬧,是正常的,寶寶就不會去反抗那些欺負他的學生。那些學生看他寶寶不反抗,更想去欺負他,就加重校園暴力。
  • 校園中,什麼樣的學生更容易被欺負
    校園霸凌事件頻發,許多家長關心自己孩子在校園內是否安全、是否被欺凌的問題;也有家長諮詢筆者,什麼性格的孩子容易被霸凌、孩子被霸凌後該怎麼辦的問題,今天我們來共同分析這些問題。首先,什麼樣的學生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答案是性格內向、成績差的學生多有被欺凌的經歷。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善交際、朋友較少,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這就為霸凌者提供了機會。
  • 30秒教會學生在校園該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通常見到的校園暴力問題主要為肢體暴力,而冷暴力往往潛藏在它的陰影裡,在英語中校園暴力被稱為Bulling(霸凌),肢體暴力就如學生打架以及武力攻擊肉體等;冷暴力多為通過辱罵、中傷、排擠以及網絡謠言攻擊等方式表現出來。
  • ...建議學生勇敢應對-欺凌 反社會性人格 校園暴力事件 初一學生...
    近日,各地校園暴力事件頻發。記者粗略統計,今年上半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校園暴力事件,竟多達20餘起。而在廣州,近年來並未出現造成廣泛影響的校園暴力事件,但小範圍的校園暴力並不少見。事實上,相比起肢體暴力,更多的學生曾經遭受過語言暴力以及網絡欺凌,這類暴力方式隱蔽性強,甚至連受害者本人都不知道這已經屬於「欺凌」。
  • 女兒一天被群毆3次:若想避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你得做好這3點
    孩子一天之內被一群人毆打三次,同樣作為一位母親,曦曦媽想想也覺得格外心疼。這些年關於校園暴力的報導,大家也都屢見不鮮了,那麼若想孩子避免遭受校園暴力,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1)鼓勵孩子好好鍛鍊身體,強健的身軀才是自己不被欺負的底氣。
  • 班主任直言:這3類學生進入校園後,容易被欺負,家長別不當回事
    並且,在小學時期,同學們都比較天真無邪,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性格,也沒有非常「跋扈」不好相處的同學。但是,當學生黨們步入初中的校園之後,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步入初中的學生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性格特點,有些學生開始叛逆,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候,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家長更多的時間會在工作上,難免會疏忽對孩子照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學生在學校裡面,被同學們欺負了。
  • 那個遭受過校園暴力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校園暴力是在新聞或影視劇中看到的,但對我來說,校園暴力就在身邊,它毀了我好朋友的人生。欺負小樂的男生們,就是坐在班級裡最後一排的那些人,他們染髮、逃課、早戀……欺負同學只是他們一系列證明自己「與眾不同」的行為之一罷了。看過同類型新聞或影視劇的人應該可以想像,小樂遭受到的校園暴力都有哪些——扇巴掌、撕課本、丟書包、吐口水……這些都是家常便飯。瘦小的小樂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打不過,也跑不掉,只能被欺負。
  • 高三女生跳河自盡,班主任疑似背後推手,校園精神暴力何時停止?
    一名高三女生疑似不堪忍受班主任的語言暴力,選擇了跳河自盡結束年輕的生命。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大家對校園暴力的熱切關注,相比大家廣為熟知的校園暴力事件,這起事件中的暴力更多的是來自於精神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軟暴力。
  • 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是奮起反抗還是默默承受?
    ,相信有50%以上的人學生時代都受到過校園暴力,只不過有的很輕微,造成的後果不嚴重。兩個孩子兩種不同選擇,最後的命運卻一模一樣校園暴力無聲無息地存在了很多年,哪怕現如今一些成年人會想起自己的校園生活,也會想起很多被人欺負過的事情。那種無助的感覺往往令人牢記一生,可是為何這種校園現象屢禁不止呢?究竟是什麼助長了那些霸凌者的氣焰?
  • 向校園暴力Say No!遇到校園欺凌,家長、學生請這樣做……
    都說校園是最陽光、最安全,最純粹、最美好的地方。校園暴力的問題,傷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衝擊了社會道德底線,成為目前校園安全的重要命題。教師、家長、社會應該怎樣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一次,發怒的小齊衝向小威,對準下巴狠狠一拳揍了過去,一時失神的小威被打得眼冒金花,回手還擊,旁邊的同學和副班主任衝過去制止了他們,但是小齊還是被小威踢了一腳,整個過程持續約10多秒。副班主任詢問雙方傷勢,小威說嘴巴有點疼痛,小齊則說沒有問題。副班主任隨即通知正在開家長會的雙方家長,現場對小齊了批評教育,小齊道歉後,雙方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