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2017年底,在嘉興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推出的「向您匯報、請您打分」活動中,秀洲區網絡評分位居三家單位之首。在省對縣(市、區)每月政務服務網辦事指南信息抽查中,秀洲區三個月蟬聯全市第一。
多個第一的背後,是秀洲區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體現出的滿滿誠意。群眾辦什麼事煩和難,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靶點。2017年,該區以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方便不方便為導向,「把信息統起來」、「使機制活起來」、「讓觀念新起來」,建立高標準的考核機制,不斷增強群眾和企業對「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據統計,各部門行政審批承諾辦理時間由2016年同期的58.88%提高到2017年的74.66%,即辦件比例達72.5%。
現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紅利已經遍及秀洲全區上下,惠及群眾的生活、企業單位的日常經營發展。這一惠及民生的改革,跑出了群眾改革獲得感,跑出了政府服務新形象,跑出了經濟發展新動力。
流程再造省心又省力
在辦公室登錄浙江省政務服務網,網上提交相關申請材料,經網絡審查,3個工作日後,袁嵐直接去秀洲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拿營業執照。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後,袁嵐所經歷的辦照之旅。而之前,她不僅需要在不同窗口來回跑,重複提交材料,沒有半個月根本辦不下來。
為讓群眾在跨進門辦事前能夠「心中明白」,秀洲制定公布標準化規範化的辦事指南,實現流程再造。「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事項的辦理條件、材料得到全面梳理,辦事指南編寫的規範化、精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為群眾和企業辦事提供明確清晰的指引。
圍繞不動產登記、商事登記、投資項目審批等重點領域,秀洲做好涉及多部門、多環節的「一件事情」的梳理歸集工作,打通辦事環節,建立一體化的辦事指南和工作流程,推進部門間、環節間的無縫銜接,加快實現「一件事情」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比如,針對投資項目審批,秀洲通過一體化啟用「在線審批網」、一站式打造「全程代辦網」和一攬子規範「中介服務網」,編織起一張專業、透明、高效的審批服務網絡,破除制約投資項目審批進一步提速升級的「難點」、「堵點」。
目前,已梳理不動產交易登記、商事登記「先照後證」行業等涉及多部門、多環節的「一件事情」共26件。如辦理不動產業務,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後,只需前往不動產交易納稅登記綜合受理窗口提交相關材料,就可以完成所有業務,不到一小時就可辦理完以前至少需要一天才能辦完的事。
集成服務釋放便民紅利
改革改什麼、怎麼改、成效如何,群眾說了算。如今在秀洲,「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讓群眾充分享受到改革釋放的紅利。
在新塍鎮行政服務大廳辦事,群眾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藉助微信、手機APP、網站等多種載體實現網上預約,系統會科學給出預約窗口時間段,優化群眾時間利用率。新改造的「自助填表區」,各類事項的規範性樣表統一進入電子樣表機,方便申請人參照樣表填寫申請表格。
2017年,新塍鎮在全省率先建成鎮級社區公共服務「一窗受理」綜合信息平臺,首批對民政、殘聯、社保、醫保、計生等89個公共服務事項進行了流程再造和數據對接,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受理窗口,變「多頭受理」為「一窗受理」。
區級層面,為改善群眾和企業辦事體驗,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在不動產辦事大廳放置了3臺自助查詢機,為群眾提供「自助式、便捷式」查詢服務。查詢人最快20秒就能拿到帶有查詢專用章的不動產信息查詢記錄,無須再到窗口審核和蓋章。而有辦事需求的群眾和企業還可在「秀洲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上選擇預約一周內需要辦理的業務,預約成功後,憑綁定的身份證信息或手機號碼現場取號後,即可享受優先辦理服務。
同時,秀洲區在全市率先啟動區級部門局長赴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窗口駐點辦公活動,倒逼機關部門進一步轉變服務方式,推進流程再造。紅色代辦員進駐綜合受理窗口提供一管到底、全程代辦服務。69家涉批項目中介全部進駐市「淘中介」網……
「進入新的一年,秀洲要始終堅持發展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以紅船精神為引領,持續推進高質量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基層四個平臺建設,突出落地見效、全面普惠。」區委書記吳炳芳表示。
(原標題《方便不方便群眾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