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愛「拆家」?恭喜你,可能養了個小天才

2020-10-05 斌斌媽媽育兒

你家有熊孩子嗎?說起熊孩子,我沒想到的畫風是這樣的

這樣的

她們把家改造成大型「派對現場」

他們時不時表現出對色彩的「天賦」

他們有的熱衷「家務」

有的非常注意」個人衛生「


別緊張,這裡不是兇案現場。

嗯......我承認這讓我聯想到了天堂。


歪?妖妖靈嗎?我想報警抓我家孩砸[酷拽]


要想生活過得去,就得來點兒綠

連」拆遷隊長「哈士奇都甘拜下風,拿孩子沒辦法。

誰家沒個熊孩子,他們可能會讓你瞬間血壓飆升,也可能會讓你啞然失笑。有網友風趣的問:這樣的孩子還能要嗎?小編告訴你,熊孩子惹禍了先別扔,洗乾淨了還能要。

1. 「拆家」代表求知慾

熊孩子拆家未必是故意想要搞破壞,很可能是他們的求知慾作祟。你看到的是孩子弄翻了麵粉,撒的滿廚房都是。其實他可能只是想看看這個袋子為什麼這麼軟,踢一下會發生什麼變化。你看到的是新買的口紅被旋轉出來,塗得到處都是。其實他可能很好奇這個東西打開是什麼樣子,為什麼還可以扭動,這個紅色怎麼這麼軟。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觸摸、拍打、聞、舔,都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而已。他們顯然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


2. 「拆家」代表創新力

有時候你會覺得熊孩子的淘氣方式還挺別出心裁的。比如我同事家的孩子就用水彩筆在牆上畫了一扇大門。她說這扇大門通往未來世界,可以提前告訴媽媽她今天想吃什麼。又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歡把東西移位,重新擺放。這代表他們的意識中對這些物品的性狀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感受到了其中的關聯和規律。很可能他重新擺放的順序就是按照他自己感受到的規律排列的。


3. 「拆家」代表協調性

拆家可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這需要孩子的手腳非常協調,且大腦能夠很好的支配控制四肢。比如摔打、旋轉、按壓,這些動作都是需要身體有一定的協調性來完成的。而拆分、排序、組裝,這類複雜的動作,更是依靠大腦的思考之後得出結論才能完成的。正是有了這樣的協調性,才會有肢體非常靈活的運動員、雙手如同跳舞的演奏家、鬼斧神工的雕刻家等等。這些都是需要一個人有非常很好的肢體協調性。


專家說,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這個時段孩子的智力開發幾乎是一生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說,人類有一半的腦力是通過0-3歲這個年齡段開發完成的。看上去孩子是在淘氣,搞破壞,其實是他們在通過身體的各部分感官來完成和世界的對話和探索。


那麼如何利用好這個階段,讓孩子的拆家變成更有意義、更高效的智力開發,同時又能包住家裡不被「摧毀」呢?這裡幾個小建議。

1. 一定程度上的幫忙。這裡不是說「助紂為虐」,他拆家你也跟著拆。而是通過孩子拆家的行為探知他背後的意圖,搞清楚孩子究竟想研究什麼,然後為他提供更恰當的「試驗品」。比如我們小時候都很喜歡在大人包餃子的時候參與進去。這時候大人通常會給我們一小塊面,讓我們自己玩。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引導。我們可以通過揉捏這一小塊麵團感受麵粉遇水發生的神奇變化,也可以練習揉捏柔軟物體的動作,順便還可以「借」一點餡兒自己包個餃子,鍛鍊動手能力。


2. 多藉助工具。比如孩子覺得擰口紅這個動作很有趣,這裡面其實蘊涵著簡單的機械原理。那麼我們可以提供一管不要的口紅,或者廢舊的原子筆等物品,讓孩子對旋轉的機械原理徹底嘗試個夠。又比如,孩子喜歡給米麵的袋子拆線。那麼媽媽就可以找一塊布頭,用針線在上面多縫幾道,讓孩子研究不同的走線方法產生的線條交叉是什麼樣子的,讓他們自己嘗試去解開,這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感,對以後學習立體幾何也有幫助。


3. 向具體興趣愛好過渡。孩子如今個各種「拆家」嘗試,無不透露出他們各方面的天分。父母可以嘗試著向一些具體的興趣愛好上引導。比如孩子喜歡大喊大叫,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學聲樂;孩子如果喜歡嘮叨個不停,那也許是寫作和口才方面有天分;孩子愛滿屋子亂跑,喜歡投擲物品,那可以嘗試玩一玩籃球、足球之類的運動。


孩子出來這個世界,是一張白紙。他們每一項嘗試都不是毫無意義的。家長要抓住這些特殊的機會,找到孩子的閃光點,並幫助他們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一組熊孩子「拆家」圖走紅,親媽直呼想退貨:養個娃太難了
    文|當媽(全文共2214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現如今大多數家長一提及到「熊孩子」,馬上就會變臉,因為熊孩子實在是太讓家長「鬧心」了。他們總會給家長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來一個措手不及,想起熊孩子的這些日常生活,家長都會覺得哭笑不得。而媽媽看到了自家熊孩子的行為,可能很多時候都會有一種想「退貨」的心情。
  • 「自己生的娃,不能打」,熊孩子「拆家」的圖火了,養個娃真難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每個小朋友的性格和思想不同,小朋友採取一些奇奇怪怪的舉動,但是小朋友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總會鬧出一些令家長膛目結舌的事情來
  • 二哈閒著就「拆家」,結果卻被小女孩降服了,還是熊孩子狠
    養寵物是現在很多家庭的選擇,由於城市化的原因,很多人已經不能像過去那樣自由進出家門了,更有一部分人在小區住了好幾年也不知道鄰居的名字,家裡有狗狗不僅能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狗狗可以作為減輕負擔的「工具」,雖然不能直接帶孩子去,但是狗狗還是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
  • 「愛提問的寶寶是何方神獸?」恭喜了,專家:你的孩子可能是天才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幼時的一些行為,往往預示了他長大後的發展。有這樣一種小孩子,特別喜歡提問題,他們在生活中看到各種事物都會對媽媽發出「靈魂拷問」:「媽媽,為什麼我抓不到風?」「媽媽,我的腳為什麼夠不到我的頭?」
  • 你養的「小天使」,不是「熊孩子」也不是「神獸」
    小孩子珍貴,因為他們是這個讓世界延續下去的小天使,是每個家庭的開心果,是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他們帶著愛來到人間,撒播愛的種子。可愛的「小天使」長大了,逐漸成了「熊孩子」和「神獸」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的。孩子不斷成長,也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比如拆開玩具看個究竟,打開媽媽的化妝瓶試一試,亦或是纏著父母問為什麼,「熊孩子」由此產生了。(當然,也不一定是貶義。)
  • 這4個關於防止狗狗拆家的小妙招,你知道幾個?
    這4個關於防止狗狗拆家的小妙招,你知道幾個?很多養狗的人都有這樣一個煩惱,本來已經上班兒一天的你,疲憊的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本來以為可以在溫馨的小家裡休息一會兒,但推開家門,卻看到你的汪星人已經把你的家拆的一團糟。
  •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你費盡心力養出來的小寶貝,可能是個熊孩子
    導讀: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你費盡心力養出來的小寶貝,可能是個熊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你費盡心力養出來的小寶貝,可能是個熊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哈士奇怒拆保時捷,小法鬥直接「燒家」
    現如今,許多人都會在家裡養一隻寵物狗,因為寵物狗活潑可愛,能為家裡帶來歡聲笑語,讓自己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不少樂子。當然狗狗個個都是調皮搗蛋的熊孩子,經常各種調皮搗蛋,一不留神就會在家裡搞破壞。而最近有人在網上發問:你家狗子闖過最大的禍是什麼?一時間鏟屎官在網上各種吐槽,紛紛曬出自家狗子的「犯罪現場」。一向乖巧可愛的拉布拉多也會拆家,主人回家就「驚喜」的發現沙發都被拆爛了,而拉布拉多卻坐在沙發上裝無辜。
  • 這些狗狗最愛拆家,心理素質不好最好別養
    這些狗狗最愛拆家,心理素質不好最好別養不同性格的狗狗,需要用不同方式來飼養,否則養出來的狗狗也是不聽話的,相比較於貓咪而言,狗狗更通人性,對人們也更加友好,很多人也更加喜歡養狗狗,生活中,有些狗狗很貴,有些狗狗養起來就非常省錢
  • 面對「熊孩子」拆家,奶奶無奈躺陽臺,教你2步搞定「拆家娃」
    最近有一個奶奶佛系帶娃走紅,面對兩個孫子肆無忌憚地搞破壞,奶奶淡定地躲在陽臺,任由孩子自己快樂地「表演」拆家。「熊孩子」的破壞能力就跟核爆炸一樣可怕,稍微一不留意,孩子就能把整個家給拆得面目全非。兩個熊孩子把家拆得亂七八糟,佛系奶奶淡定躲陽臺
  • 當孩子變得話多、拆家、愛搗亂,可能是突破常規的思維在「發芽」
    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你讓他下地,他偏要上天!變得特別難管教,讓人頭疼不已。但是,請不要單純的認為這就是孩子「不聽話、不懂事」,因為更有可能是,孩子的超常規思維在發展壯大。為什麼孩子突然話多、拆家、愛搗亂當孩子的語言體系發育成熟,同時具備了自主行動能力,你會開始疑惑: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聽話了?越來越活潑好動,喜歡挑戰和冒險。凡是家裡能拆的、能動的東西,全都拆一遍,買回家的玩具,不出三天一定缺胳膊少腿。
  • 狗界拆家排行榜「8大強者」,誰養誰崩潰!
    有些狗狗破壞力驚人,倒不是說它攻擊性有多強,它們不喜歡咬人,而是喜歡拆家,以下8種狗狗更是拆家威力最強的8個狗狗,誰養誰崩潰,家裡沒礦的不要輕易養。它性格溫順,外表陽光這兩個標籤下潛藏的是強大的拆家能力,要是它沒有得到足夠的運動,家裡的很多東西都不用要了。6、泰迪泰迪在我國算是非常受歡迎的狗狗之一,養它的人很多,雖然它體型小,但是這個小傢伙的破壞力卻是不容小覷,報復心也很強,你要是不小心得罪了它,它就會在家裡搞破壞,鞋子、襪子等比較容易夠到的東西都無一倖免。
  • 孩子拆家,一個頂仨!兒童教育專家:愛拆家的孩子,是隱形學霸
    娃拆家,什麼時候是個頭?所以,"拆家"實際上是非常利於心智發育的活動。發明「聯動互換防護窗」,斬獲118屆法國巴黎發明展金獎的12歲男孩張榮景,從小愛「搞破壞」,媽媽說。別人家的孩子愛看動畫片,但是張榮景愛拆東西,剛給他買的玩具,拿到後他都會把它拆下來。
  • 「佛系奶奶」帶娃走紅,倆熊孩子瘋狂「拆家」,奶奶卻在淡定賞花
    「熊孩子」這個詞現在看來不僅僅是一個略含貶義的詞語,還帶著情緒,帶著一種成年人無法管教,說了也不聽,管了管不了的無奈情緒。「你是如何反擊熊孩子的」這樣的話題分享甚至成了部分成年人的解壓爽文。若是自家有熊孩子躲都躲不了,一個就夠讓人操心,要是家裡同時有兩個熊孩子,都不知道該怎麼帶好,可能只有做個
  • 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
    導讀: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網友養了哈士奇拆家拆玩具,最後把自己狗窩給拆了,網友都服了
    二哈小的時候還挺乖,說話什麼的都還停,也不拆家撕東西。二哈長大了,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網友一下子沒看住,就把家給拆了,胖揍了多少次都不管用二哈:看啥看,不就是咬換了一些東西網友是一點嗎?我真想揍死你呀!之前怎麼沒看出來你怎麼二呀!還以為找了個老實的狗!
  • 熊孩子要拆家?當「可怕的兩歲」到來,你該如何應對?
    熊孩子拆家孩子處於「可怕的兩歲」這個階段,就會出現各種各樣「出格」的行為,父母可通過尊重和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給孩子足夠的關愛這三種方法來幫助孩子度過這一時期一位母親曾這樣深有體會地說:「你以為兩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嗎?他可不是一臺只需要你輸入程序的電腦,恰恰相反,他總是和你唱反調,讓你頭疼不已。」唱反調、總是說「不」已經成為孩子達到兩歲年齡的行為標籤,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哪些行為表現呢?1.
  • 寶寶智商高的8個信號,中兩個以上,恭喜你家生了個天才娃!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許玲表示,寶寶智商高不高,從寶寶小時候基本就能看出來,主要可以從這8個特徵,如果你家孩子中了兩個以上,恭喜你家生了個小天才。第一、眼睛有神、反應快是孩子智商高的信號。他們有點像大人眼中的"熊孩子",會經常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甚至在家裡亂塗亂畫,他還會說他在創作。這樣的孩子說話還用比喻,說自己或者別人是什麼動物,跟他們說話非常的有趣。他們上學後,語言能力非常地強,作文也會寫得非常的好。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就是智商高的重要信號之一。第四、"話癆",能言善辯是孩子智商高的信號。
  • 別讓熊孩子一個人玩,你可能無法承受他的殺傷力,家長:腦殼痛
    現在熊孩子可以說是一個家長們十分關注的話題了。由於不少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喜愛超過了一定的界限,甚至有的家長認為應該無限的釋放孩子的天性,更不要壓抑孩子的自由成長,不過多幹涉孩子的隨性發展。但是,在當其他人教育你的孩子的時候,你又感到十分心疼,會加以袒護,那麼此時一個熊孩子就可能這樣誕生了。
  • 養只浣熊當寵物,家裡一天一個樣,論拆家二哈都比不過它
    說起浣熊,相信很多80後都會想到一樣東西,那就是小浣熊乾脆麵~嘻嘻,不是80後也沒關係,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銀河護衛隊》,裡面那隻擅長操作各種武器的火箭浣熊應該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被當成寵物養的浣熊通常來說需要準備大量的玩具和主人的陪伴來保持浣熊的活動量,而且它們很喜歡爬上爬下探索未知的東西。自從養了浣熊當寵物後,這對夫妻的生活可以說是一場悲劇,精力旺盛的浣熊整天都需要人陪,因為如果你不在家的話,它會咬壞家裡所有的家具,會在沙發上面鑽洞、再跑進去裡面躲起來,只要沒人在家,它就會把家裡弄得天翻地覆,然後等著他們回家後再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