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養的「小天使」,不是「熊孩子」也不是「神獸」

2020-08-23 惠誠雲心理小站

一位外國的大師曾經說過,小孩子是全世界的寶貝,我們要學會愛惜。小孩子珍貴,因為他們是這個讓世界延續下去的小天使,是每個家庭的開心果,是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


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他們帶著愛來到人間,撒播愛的種子。

可愛的「小天使」長大了,逐漸成了「熊孩子」和「神獸」


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的。孩子不斷成長,也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比如拆開玩具看個究竟,打開媽媽的化妝瓶試一試,亦或是纏著父母問為什麼,「熊孩子」由此產生了。(當然,也不一定是貶義。)

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一天天在膨脹。別人家的孩子能認識五個字,我家的孩子一定不能比別人少。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於是乎,父母都希望咱家孩子是全能的,甚至是超能的。

由此上演了一幕幕家庭大戰,循循善誘也好,拔苗助長也好,父母們是用上了渾身解數,努力培養一個「完美寶寶」。


2020年,新冠肺炎來襲,家裡的孩子們變成了「神獸」,神獸這個稱呼一時間獲得普遍認可。

我想,之所以稱孩子們為「神獸」,是指孩子很金貴,但是不好對付,又像怪獸一樣,有著強大的能量。

今天,武漢解禁。但一些地方的「神獸」尚未開學,在與他們相處的日子們,父母們體會到了鬥智鬥勇、身心疲憊、雞飛狗跳,但同時,也伴有歡聲笑語、和睦相處和共同成長。

與「神獸」們超長期朝夕相處的日子,也讓家長們有了新的想法。

培養「小天使」變成了「養中藥」,這是什麼鬼?


看到這篇文章,不禁會心一笑,特別喜歡。

就是這篇「自從把孩子當中藥來養,整個人都好起來了!」。文字幽默,配圖有趣,言之有理。

摘自文章《自從把孩子當中藥來養,整個人都好起來了》

如果把孩子當中藥養,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他天生的「藥性」,酸苦甘辛鹹,嚼到最後還有點甜,每個孩子的「味道」天生不一樣。

「其實上天發孩子也很累,有的時候發個標緻的,有的時候發個超現實主義的,反正都是隨機的,你就想開點吧。」

用幽默的比較,先讓家長們接納自己孩子的全部。

「如果把孩子當中藥養,你會發現,每一個小孩,都有自己的偏性。有的喜幹,有的喜溼,不澆水會死。有的性熱,野著養長得好,有的性溫,嬌生慣養才更好。」


圖片來自文章《自從把孩子當中藥來養,整個人都好起來了》

「大家都知道,每一種中藥都不一樣。即使白朮倉術只差一個字,也不能用同一種方式栽培。不同的中藥有不同的打開方式,要排水祛溼還是曬太陽,咱得耐著性子。慢慢摸索合適的道路,而不是盲目追隨他人的腳步。


圖片來自文章《自從把孩子當中藥來養,整個人都好起來了》

是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幹麼非要孩子成為郎朗?成為他自己不是更好嗎?

有的孩子是枸杞,一開始長得像野草,和其他漫山遍野的孩子一個樣,普普通通。但耐心等到開花結果後,你會發現,安心養老的好日子到了。


圖片來自文章《自從把孩子當中藥來養,整個人都好起來了》

慢慢來,所有的孩子都會開花結果,只不過有的花期晚一些而已。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連每一株植物都被上天安排了藥性,你的孩子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天性呢?」


「說到底,每一個孩子都會像蒲公英,遠走高飛。他們會飄向何處,我們無法控制。生命和未來,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咱們父母只不過是個種藥人罷了。」


小小的蒲公英

「所以從今天起,爸爸媽媽們就不要強迫孩子們做他們不適合的事情啦。找到他們的長處,幫助孩子朝他們的理想方向發展吧,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聽話爭氣的寶。」


今生你選擇做我的孩子,我定傾其所有把你培養成一顆有用的中藥!

如果「小天使」像一隻「蝸牛」,家長怎麼辦?


讀著讀著,想起了那篇《牽著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要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

好吧!鬆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 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鬥多亮麗。咦?

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

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全文讀來讓人深思,我們養育的小天使不就像一個小蝸牛,需要我們耐心去呵護去等待,而恰恰是那份等待,讓我們感受到了無限的美好!

讀著讀著,我想起了《窗邊的小豆豆》。在巴學園裡,校長先生第一次見小豆豆,聽她說了四個小時的話。之後,每一次小豆豆跟他說話的時候,校長先生都很認真去傾聽。

校長先生讓孩子們每天帶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在鼓勵孩子們均衡飲食。同時,孩子們也知道了哪些食物長在山裡,哪些生活在海裡。

巴學園裡快樂的孩子們

小豆豆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呵護。之前的學校認為小豆豆太調皮,執意讓小豆豆退學。而小豆豆的媽媽從未因此遷怒小豆豆,而是重新幫她尋找合適的學校,鼓勵她勇敢去嘗試,引導她關愛周圍的朋友。

小豆豆在巴學園成長

校長先生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


讀著讀著,我驀然明白,我們的「小天使」永遠是天使,他們來到我們身邊,就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小天使們給了我們重生的機會,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完整,生活更加豐滿。

我們能做的,是陪伴他們,理解他們,慢慢享受與他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嗨,我是惠誠雲,心理講師,愛寫作,愛生活。你的意見對我很重要,期待你一起參與話題互動。來吧!

相關焦點

  • 過萬元手辦被熊孩子「肢解」,寶寶小不懂事,不是家長逃避的理由
    在各位家長的眼裡,自家孩子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小天使。但是如今在許多普通人眼裡,「熊孩子」實在是招人厭煩。還說自家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並不是家長逃避的理由張梅玲說:「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
  • 班主任提醒:」天使」還是「神獸」,家長說了算
    然而,教育不是對事對物,是對獨立的「人」,他們都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他們有思想,有情感,不是遠程操控就能教育好的。老師在線教學、指導、布置作業,孩子們可能並沒能認真聽課,或者根本不積極用心地完成作業,於是家裡上演了一幕幕「親子對抗劇」,家長們經常是暴跳如雷,而孩子依舊是慢慢騰騰。
  • 家裡「神獸」又上天了?「熊孩子」的英語可不是Bear Kid!
    ,表示感覺身體被掏空,再不開學,「神獸」們就快把家拆完啦~不過大家知道嗎,「神獸」可不分國籍,英語裡還真的有描述他們的詞哦!跟著小E來學習下!「熊孩子」的英文是...「神獸」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熊孩子、搗蛋鬼、惹麻煩的人。
  • 請不要用「神獸」稱呼孩子,他們不是神,也不是獸
    不管是以前的「熊孩子」還是現在的「神獸」,把孩子的成長過程比作是獸性的發作階段,都是焦慮的外顯——擔心孩子是不可控的怪獸。而教育營銷正好能夠把這種外顯的焦慮放大再放大,歸化為一種消費主義下的話語。逐漸地,「神獸」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它背後的具象意義又引發了家長、老師的共鳴,這個詞語就慢慢被認可為主流話語。
  • 這個假期,你被熊孩子逼瘋了嗎?
    15:30: 繼續居家辦公,神獸繼續開始各種學習和打卡。媽媽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心可以多用,兼顧到孩子的學習,當然時不時會傳來怒吼之聲。19:00 神獸可以寫作業啦!媽媽們又開始擔任起美食家的角色。
  • 不是「bear kid」!那麼「熊孩子」用英語怎麼說?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熊孩子troublemaker家裡的神獸,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熊孩子、搗蛋鬼、惹麻煩的人。可別理所當然地翻譯成了&34;。When he was a little boy, he was a real troublemaker.
  • 請不要再用「神獸」稱呼孩子,他們不是神,也不是獸,而是人
    雖然表達的同樣是「又愛又恨」的意思,但是這種敘述顯然暗藏了更多針對現象而不是解釋詞語的指責意味:「孩子變成神獸都是你們家長害的!」不管是以前的「熊孩子」還是現在的「神獸」,把孩子的成長過程比作是獸性的發作階段,都是焦慮的外顯——擔心孩子是不可控的怪獸。而教育營銷正好能夠把這種外顯的焦慮放大再放大,歸化為一種消費主義下的話語。
  • 「熊孩子」不是 bear kid,這樣說才地道!
    我還記得當時橫掃票房的《戰狼2》中,有一個橋段:在非洲開廠的富二代凡哥(張瀚飾)把白人壯漢僱傭兵KO的時候,甩出了一句特別有喜感的話:"你媽沒告訴你不要欺負熊孩子嗎?"當時全影院的人都被張瀚的這句話逗樂了。
  • 「小兔崽子」長大之後稱呼自己的孩子為「神獸」,這是成年人的自我...
    」稱呼孩子,他們不是神,也不是獸,孩子就是完完整整、值得我們尊重的人| 蜂窩看日常》我們講到,「神獸」一詞暗藏對孩子的偏見,使用這個詞語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隱性、難以被察覺的負面影響和傷害,所以我們應該停止使用「神獸」一詞。
  • 熊孩子,真的只是孩子「熊」嗎?
    有良好家教的家長壓根不會 也根本養不出一個熊孩子難道二三十年也養不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養孩子,不是生下來就了事而是以自身作為榜樣 教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說白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久居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熊父母養出了熊孩子沒有父母撐腰 熊孩子成不了氣候如果父母制止 熊孩子敢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水池裡面打水漂玩嗎?
  • 兩個神獸撒了幾百個皮筋到地板上——論魔鬼媽媽與天使媽媽的距離
    否則,你得到的一定是來自雙娃家庭的一個深深的白眼。雙娃家庭的苦和累,永遠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乘法好嗎?今天,是舉家隔離的第N天。也是我與娃爸執手相看淚眼的第N天。還輪不到我來批鬥兩位神獸,在哥哥的英明帶領下,妹妹也撲了上去,玩兒起了所謂么蛾子皮筋雨,把一地皮筋撿起來又拋向空中,有的還散落到了床下,倆人響亮的笑聲響徹房間,而我的心裡有一萬頭神獸奔騰而去。說真的,這個時候,真心希望自己有噴火的技能,就跟故事書裡講的那個噴火小恐龍一樣。
  • 解藥:專治神獸、熊孩子的各種奇葩理由
    現在的神獸、熊孩子越來越多,家長們為孩子的教育,搞得一個頭兩個大,與孩子鬥智鬥勇到懷疑人生。家長們都好累,幾近到崩潰,如果是我媽,我早就請他收拾行李回老家!孩子,你憑什麼讓整個世界圍繞你轉?你擁有了人生,而我和你媽都變成你的畜牲!
  • 熊孩子毀46萬元作品,家長叫囂:小孩吃屎你也吃屎?
    孩子犯錯,大人不是第一時間批評教育,而是立馬甩鍋。久而久之,熊孩子們就越來越肆無忌憚,無法無天,走到哪兒都不討喜。尤其是景區、展覽館這些地方。熊孩子的存在,簡直是工作人員的噩夢。這不最近,上海玻璃博物館就在熊孩子的光顧後,慘遭不測。
  • 熊孩子愛「拆家」?恭喜你,可能養了個小天才
    你家有熊孩子嗎?誰家沒個熊孩子,他們可能會讓你瞬間血壓飆升,也可能會讓你啞然失笑。小編告訴你,熊孩子惹禍了先別扔,洗乾淨了還能要。1. 「拆家」代表求知慾熊孩子拆家未必是故意想要搞破壞,很可能是他們的求知慾作祟。你看到的是孩子弄翻了麵粉,撒的滿廚房都是。其實他可能只是想看看這個袋子為什麼這麼軟,踢一下會發生什麼變化。你看到的是新買的口紅被旋轉出來,塗得到處都是。
  • 暴打的不是熊孩子,是象徵意義!
    從這個數字來看,90%的人認為熊孩子應該被教訓,分別只不過是輕重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社會是不是已經到了對熊孩子接近零容忍的環境了呢??我個人認為不是。因為,我相信且肯定的說,每一個對熊孩子直接還擊的成年人,無論是意識還是潛意識,都針對的是背後失職的家長。
  • 在外面是天使,見到媽媽秒變「熊孩子」,你家孩子是否也這樣?
    有這樣一個現象相信身為母親的朋友都有所體驗;平時孩子和家裡老人或者爸爸在一起,或者去幼兒園的時候,都非常乖巧懂事,不哭不鬧非常聽話;而一見到媽媽,卻仿佛從天使變為了惡魔,一改乖巧懂事的嘴臉,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 熊孩子毀46萬元作品,家長叫囂:小孩吃屎你也吃屎?
    「他只是個孩子,大人跟他計較啥」「不過就是個孩子,你多體諒一下」「哎呦,小孩嘛,不懂事,別這麼小心眼」……不得不說,這年頭的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孩子犯錯,大人不是第一時間批評教育,而是立馬甩鍋。
  • 神獸並不神秘,了解草泥馬,必須知道的小知識
    羊駝並不像我國大熊貓一樣稀奇,在南美洲你甚至看到成群的羊駝在草地上肆意地奔跑。如果你被羊駝的顏值徵服,把羊駝作為寵物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說羊駝和貓貓狗狗的差別不大並不是胡說八道。吃過晚飯,出門溜一隻羊駝,相信你的回頭率並不會低。養一隻神獸作為寵物,絕對是倍有面的一件事。羊駝的種類很多,只用羊毛的顏色分類,就高達二十幾種。如果你養寵物是為了跟別人不一樣,那麼羊駝是你絕佳的選擇。不怕撞種類,也不怕撞毛色,你的羊駝是獨屬於你的小祖宗。
  • 學生打老師引爭議:若你不是熊孩子,我亦不是惡老師,該多好
    若你不是那個熊孩子,老師也不會是那個惡老師。 至今,我仍然相信,百分之九十的老師內心裡還是愛學生的。他們的願望依然很單純:自己的學生成績好,考上理想學校,自己因此得到學校、家長、社會的認可。然,你不是老師,你不會明白。面對著若干性格各異、異想天開、調皮搗蛋、頑劣不恭的學生,老師要有多大的忍耐性和愛心,才能做到始終面帶微笑、語氣和藹、不惱不怒、春風化雨?! 有不交作業不做練習的管不管?上課經常遲到的管不管,叛逆破壞紀律的管不管?罵人打架的管不管,吸菸喝酒看黃片談戀愛的管不管?頂撞辱罵老師的管不管?
  • 你也遇到過這樣的熊孩子嗎?
    我同學和我說過一些更加魔鬼的熊孩子的事跡,比如什麼「到別人家看到喜歡的就哭著要,主人家不給的話拿起什麼東西就摔」,再比如「欺負主人家的寵物,打貓打狗,家長還在旁邊叫好……」。熊孩子劃傷9輛車小男孩11歲,總共劃傷了9輛車,最便宜的轎車也價值10萬元左右,最貴的車是一輛全球限量只有999臺的奔馳卡爾森,價值300萬人民幣。小男孩在附近一所培訓學校上暑期補習班,上學路上撿到一個像「鑽頭一樣的東西」開始劃車。男孩說,劃車並沒有什麼目的,就是為了好玩,他一路走一路劃,當劃到第9輛車時,被坐在車內的奔馳車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