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現象相信身為母親的朋友都有所體驗;平時孩子和家裡老人或者爸爸在一起,或者去幼兒園的時候,都非常乖巧懂事,不哭不鬧非常聽話;而一見到媽媽,卻仿佛從天使變為了惡魔,一改乖巧懂事的嘴臉,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孩子見到娘,沒事哭一場」。其實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孩子從嬰兒期過渡到幼兒期,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媽媽在一起,所以孩子與媽媽的關係親密是理所當然的。
在這世界上,媽媽可以說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只有在媽媽的面前,孩子積累在心間的情緒,才敢於表露出來,所以自然會有一些不同的表現。
想想看,你小時候在外面或是學校受了委屈,是不是都強忍著心中的不良情緒,第一個回家跟自己的媽媽傾訴,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趴在媽媽懷裡大哭一場。
同時,你對孩子的愛,孩子也看在眼裡;他知道,這個世界你最包容他、呵護他;所以孩子在媽媽面前「飛揚跋扈,胡作非為」,但在其他人面前,卻不敢輕易試探他人的底線,就會顯得很乖巧。
孩子3~6歲之間,到了感情表達最敏感的時間,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有著非常強烈的情感需求的,喜歡粘著爸爸媽媽,總是特別想與父母在一起。
可是現代生活繁忙的工作,生活中的瑣事也讓很多媽媽疲於應付,很多時候都不能陪在孩子身旁;所以,我們應該儘可能的在白天完成自己的工作,在晚上多陪陪孩子。
首先,我們每次出門辦事上班前,應該與孩子告別,並告訴孩子要出去多久,什麼時候回家,這樣孩子心理會覺得踏實,也會有安全感;如果你偷偷摸摸的出門,孩子脆弱的內心非常容易受到傷害。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作為父母應該耐心一些,多哄哄、逗逗孩子,如果還是不行,擁抱也是非常好的辦法,並且安靜的讓孩子發洩出來;千萬不可以覺得煩躁,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語。
很多熊孩子的「作鬧」,大多都是因為其缺乏安全感;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多騰出些時間陪孩子;這樣孩子就能夠感受到父母最誠摯的愛,心理會非常滿足,會收斂很多。
寫在最後:
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來面對孩子;在平時也要多抽時間去陪孩子,這樣孩子一定會變得安分許多,並且充滿幸福感與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