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培訓機構樂博樂博最近獲得了真格基金1000萬人民幣投資,使得機器人培訓這個細分市場,受到了廣泛關注。那麼作為教培行業的新興領域,機器人培訓有哪些特點?身處其中的公司們又是怎麼運作的?筆者採訪了樂博樂博董事長侯景剛,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機器人培訓領域中的三大「派系」
按照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兩套標準,機器人相關培訓也分為兩類。應試教育培訓的市場近年來逐年萎縮,以北京市為例,每年能夠因機器人特長獲得加分的特長生指標,在小升初、中考、高考中,逐年減少,據業內人士透露,如今的每一屆學生的特長生數量,大概在500人次左右。而北京市每個區的標準又不同。而這個市場中,沒有獨立的市場化機構,第一類培訓機構是各區少年宮的培訓班,另一類是類似巨人集團下屬的機器人培訓項目,都是針對競賽和相關測試的中短期培訓。
在素質教育的體系中,目前有三類公司,第一類是所謂「樂高系」,即丹麥樂高集團的產品和培訓,這家公司由總代理引進中國13年,其模式是加盟商做培訓課程,售賣樂高機器人產品。據粗略統計,機器人教育方面,樂高每年有6000萬的收入主要來自售賣器材,其旗下機器人培訓機構有200家加盟店,由加盟商出售培訓課程。
除了有總代理授權的加盟店之外,市場上還有眾多出售樂高產品的培訓機構,比如樂創等等。這些機構沒有得到樂高總代理的正式授權,但是他們從海外其他渠道拿到樂高產品,其課程和授權機構差不多。
第二類公司是「韓國系」,韓國有眾多運營機器人產品的公司和培訓機構,中國也有8家左右的公司引進韓國的產品,代表機構就是樂博樂博,引進的是韓國機器人學校ROBOROBO的課程。樂博樂博的主要收入來自課程培訓,直營為主,加盟為輔,收入中加盟費的比例約20%。
第三類公司就是「中國系」,代表機構是鐘鳴,和哈工大機器人等等。這類機構多半和公立學校有一定關係,在學校渠道售賣產品,屬於教育資源類的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