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2020-12-22 和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基快跑。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民以食為天。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一起來感受一下:

1標題文字要不你以為中國為啥叫china?(chi na)

  2標題文字可能全世界這麼多大學,只有中國的大學門口才會有小吃一條街吧。

3標題文字不論臺灣,還是西藏新疆,一寸一釐的國土都不能讓,誰知道上面能長出什麼好吃的來

  4標題文字什麼事情都愛用吃來形容:工作不叫工作,叫飯碗。開除不叫開除,叫炒魷魚。

  嫉妒叫吃醋,佔便宜叫吃豆腐,被起訴叫吃官司,拿人好處叫吃回扣,沒遇著人叫吃閉門羹。 沒錢了都想著用吃土來形容!

  你自己說,中國人愛不愛吃?

  5標題文字作為入侵物種,小龍蝦在中國顏面掃地,居然淪落到要靠人工養殖才能活下去…… 如果有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成功了,一定是因為它不好吃。

  6標題文字我這輩子,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了。

  7標題文字晚上宿舍一人餓醒,全宿舍人都餓了。翻遍宿舍找不到吃的,超市又關門。沒辦法我們就把剩下的三包板藍根衝了,六個人分著喝了。

  8標題文字世界上一定不存在美人魚,否則歷史上會記載它的做法和口感。

  9標題文字為了過春節,中國人發明了水餃。 為了過元宵,中國人發明了湯圓。 為了過清明,中國人發明了青團。為了過端午,中國人發明了粽子。為了過中秋,中國人發明了月餅。 為了過臘八,中國人發明了臘八粥...

  10標題文字有多少人把奶酪陷阱看成了奶酪餡餅...

  11標題文字之前有個網站說國外有個沙灘海蜇泛濫,問怎麼辦。中國網友看了很著急:涼拌啊!

  12標題文字我相信,紅領巾角的口感和味道,很多人都無法忘懷。

  13標題文字關於做菜的漢字是最多的。蒸、煮、煎、熬,滾、汆、涮、煲、燙、炙、滷、醬、風、臘、燻、糟、醉,釀... 還有那一系列火字旁的漢字:炒、熗、炊、燒、爆、炸、灼、焗、燜、炆、燴、熘、焯、煨、烘、燉、煸、烤。

  14標題文字為了唐僧肉,妖怪們出演了一部西遊記。

  15標題文字中國有很多優秀的紀錄片,然而只有《舌尖上的中國》被挖了出來。

  16標題文字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你吃飯了嗎?

  17標題文字畢竟一個小龍蝦就有:麻辣、香辣、爆炒、油炸、油悶、醬爆、蔥爆、椒鹽、清蒸、幹煸、白灼、紅燒、水煮、冰鎮、滷水、茄汁、魚香、蒜香、酒香、五香、十三香……各種吃法。

  18標題文字教室裡打開一包零食,就像人民廣場餵鴿子。

  19標題文字在我國,東西分三類,直接吃的,看著好像可以吃的,得想點辦法才能吃的。

  20標題文字我這個人性情不定,問我借九塊錢,不還都可以。 可要是從我九塊錢的麥辣雞翅裡拿走一塊,我得打得你永生難忘...

  21標題文字「說,你除了吃還會什麼?」「還會餓。」

  22標題文字亞當和夏娃吃了蛇給他們的禁果,遭到了上帝的懲罰!被逐出伊甸園,所以有了人類。

  如果亞當和夏娃是中國人,那被吃的……應該是那條蛇。

  23標題文字一篇科學報導說:開曼群島附近的火山口發現了一種白色盲蝦,可以耐熱450°。 我第一反應是:那開水肯定是煮不熟,只能用油炸了吧。

  24標題文字給大家介紹幾首中文歌: 陶喆:宮保雞丁 蔡依林:爆米花的味道 庾澄慶:蛋炒飯 王蓉:水煮魚 周杰倫:麥芽糖 至上勵合:棉花糖 梁詠琪:請我吃餅乾

  25標題文字連「醜」都可以說是「吃藕」,你說中國人對於吃有多執著吧!

  26標題文字晚上睡不著覺就開始數羊: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小肥羊,海底撈,麻醬,小料,金針菇,蝦滑,寬粉,海帶,豆芽,大海螺,茼蒿,菠菜……TMD,下樓!不睡了!!!

  27標題文字喝酸奶舔蓋,吃薯片舔手,吃辣條舔袋。

  28標題文字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29標題文字我看新聞經常看到的畫面是:領導人到農村視察,然後直接進了別人家的廚房,打開鍋蓋看別人吃什麼。

  30標題文字你們吃是為了活著,我們活著是為了吃。

  31標題文字看看歐美人的生活,我們差距還是蠻大的。 人家動輒鯉魚成災,小龍蝦成災,河蟹成災……而在我國,蝗蟲都不敢聚堆,因為超過十隻就會被炒成菜。

  32標題文字《舌尖上的中國》裡有一句話至今無法忘懷:吃過早茶後,她主要的任務是準備晚飯。

  33標題文字「帝國主義要把祖先留下來的地瓜分了。」「等等,他們為什麼要分地瓜……」34標題文字在宿舍,錢放桌子上不會丟,薯片放桌子上回來就不見了。

  35標題文字國民難題: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小基快跑

(責任編輯:鄧益偉 HN006)

相關焦點

  • 「我這一輩子,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開業菜單上有7.3元/份的套餐:2塊吮指原味雞+雞汁土豆泥+菜絲沙拉+小餐包。當時很多人點了炸雞,卻問服務員要筷子。越來越多的人自掏腰包下館子,誰家有喜慶事、宴請朋友、交流工作,都願意在飯店擺一桌。2018年為中國美食正名吃,是刻在中國人骨子中五千年的情結。中國人愛吃,天下人皆知。「全世界大約有4-5萬所大學,但中國的大學門口,往往都會附帶一條小吃街。」而中國美食的博大精深,也是為數不多成為全世界共識的事情之一。
  • 在諸暨,這輩子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也就只有筷子了
    民以食為天 諸暨人會吃、愛吃 但諸暨人到底多愛吃? 一起感受一下:
  • 在感情中拿得起,卻放不下的星座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決定了他們對待感情的態度也不同,有些人天生性格灑脫,處理感情問題從不會拖泥帶水,而有些人則往往容易優柔寡斷,常常是拿得起放不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在感情中拿得起,卻放不下的星座,都有誰?
  • 老祖宗傳下來的筷子中國人不會用?日本人:筷子文化有講究
    在日本的歷史教科書裡,明天皇時期的聖德太子被敬奉為日本第一個用筷子的人,日本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賦予了筷子不同的禮儀和規矩,形成了日本自己獨特的筷子文化。那麼,日本的筷子和中國的筷子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在日本,使用筷子又有哪些講究和禁忌呢?
  • 人到中年,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
    其實,一個人越長大才越能夠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如何去做,才能夠讓自己得到幸福。只不過很多時候,想得很容易,做起來卻是非常難的。人到中年,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很多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就是你自己給自己太大壓力,不懂得放過你自己。人應該要懂得量力而行,如果一件事情已經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那你就應該要懂得放棄。有時候放棄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妥協,懂得放棄也是一個明智選擇。一個人如果可以懂得放棄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你也就能夠讓自己更加快樂。所以,做人沒有必要太過於為難自己,你應該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 南懷瑾:人生之中遇事就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才能不斷前進
    順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心中的苦惱也是越來越多,筆者也是深有體會;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篇深度的好文,看南懷瑾老先生是如何破除心中的困擾。南老先生一生都在追求古時聖賢的智慧,因此對於人生有深刻的體悟!南懷瑾先生說:中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無非是這九個字!
  • 日本網站:日本人橫著放筷子,中國人豎著放筷子的緣由
    日本All About網站9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人豎放筷子、日本人橫放筷子的驚人理由 日本人從小就用筷子,沒有人會特別思考為何會橫放。中國人也使用筷子,但卻豎著放。這是為什麼呢?筷子的發源地是中國。
  • 拿得起,想得開,放得下
    儒、道、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它對中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至少對於我是如此。我從儒家學到了「拿得起」,從道家學到了「想得開」,從佛家學到了「放得下」。儒家的精神趣旨如果概括為三個字,那就是「拿得起」;概括為兩個字,那就是「有為」;概括為一個字,那就是「張」。儒家主張立德、立功、立言,主張積極有為。道家的精神趣旨如果概括為三個字,那就是「想得開」;概括為兩個字,那就是「無為」;概括為一個字,那就是「弛」。道家的精神趣旨與儒家似乎相反,實際上互為補充。
  • 學習大軍:做好新聞宣傳工作要「拿得起,放得下」
    「學習大軍」認為要做好宣傳工作就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就是要求高舉偉大旗幟,以凝聚社會正能量為前提,把宣傳工作的站位點緊密與國家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放得下」就是要求我們要把宣傳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層,善於在基層捕捉宣傳的素材。只有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才能遊刃有餘開展宣傳工作,達到潤人心田的作用。
  •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火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易數讀 作者:趙鹿鳴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火鍋? 風味、食材與鍋具不同,中國人的心頭所愛也各不相通。在《中國南北名火鍋》這本專門講述火鍋烹飪的書裡,甚至記錄了14種239款火鍋。 哪怕再精簡名單,也至少有三十餘種活躍在當今食壇。
  • 對於舊愛念念不忘,這些星座榜上有名,拿得起卻放不下
    在十二星座中,這些星座對於感情屬於拿得起放得下的一類人,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人榜上有名吧!(性格部分參考上升星座和月亮星座)TOP4:摩羯座摩羯座是十二星座中做事情踏實穩重的星座,表現在愛情中的摩羯座也是一樣。
  • 人生一苦:拿得起,放不下(深度好文)
    人活一世,最苦的事情是:拿得起,放不下。當我們失去愛情時,放不下一段不再精採的感情,當我們失去名利時,放不下一份虛榮,捨不得的掌聲。這一种放不下又忘不掉的心情,是最讓人受煎熬的!而那些走進心裡的人和事,又豈能說放就放,說忘就忘……放不下是因為愛得太深,放不下是因為心有不甘。其實,生活中並不需要那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麼是真的不能割捨。
  • 經典句子: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完美的人生
    拿得起,就要抗得住,放得下,就需看得開,這既是能力,也是智慧。只是,生活中,拿得起放得下之人,能有多少?不然,為何有,那麼多的苦,那麼多的痛。我們不求,拿得起放得下,只求,看開、看淡,就已經很好、很美。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深度好文)
    人們常說:「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種勇氣和毅力,而放得下是一種胸懷和肚量。「拿得起」,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有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能力。就好像舉重一樣,你不僅要將槓鈴拿起來,還要能安全地放下去,這才是成功。人生中就應該擁有這樣的心態。 放得下,是一種大氣的表現。平心而論,人是有思想、有欲望的動物,幾乎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得到越多越好」的意念,要放得下,確實不容易。
  • 幸福的人生,要拿得起,放得下
    生活中很多人都能「拿得起」,但是卻很少有人能「放得下」。學不會放手的,只知道緊緊揣著拳頭,最後有可能一無所有,因為你手裡握著的是虛無,而懂得放手,放下你才能擁有更多。我們很多人就像主人公貴樹一樣,之所以生活不開心,衝動,很大原因就是放不下,因為放不下。致使我們背負著沉重的負擔,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累,生活越來越辛苦,直到被生活壓垮。
  • 中國人的筷子究竟有什麼含義?看完之後,趕緊告訴家人吧!
    中國人的筷子究竟有什麼含義?看完之後,趕緊告訴家人吧!筷子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在我們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可以說天天與筷子打交道,但是筷子到底有什麼含義呢?難道就是為了讓人們吃飯?那為什麼不用勺子,因為勺子用著比筷子舒服啊,其實筷子也是在中國流傳很久了,從商周時代其實就有筷子了,但是那個時候的筷子多以象牙或者竹子來製成,而到了現代人們用的筷子大多以木頭來做成!其實筷子已經深入人心,可以說筷子是人拿得起放不下的一件物品了!
  • 拿得起 放得下 想得開:儒釋道如何互補和合?
    三教分別滿足中國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幫助人們養成和合的心態。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個字,那就是「拿得起」;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有為」;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張」。儒家主張立德、立功、立言,主張幹事,主張積極有為。孔子、孟子為什麼周遊列國?還就是找事幹!他們憂國憂民,古道熱腸,心懷天下,都是呆不住的聖賢。
  • 儒家講拿得起、道家講看得開、佛家講放得下
    儒家精神趣旨概括成三個字——「拿得起」。儒家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主張有為,對於士大夫階級影響深遠。 孔、孟之所以周遊列國,就是為了「有為」,找事幹,一方面遊學諸國,傳授學說;另一方面要「拿起和擔起」遊說諸國,避免無端戰亂的職責。
  • 學習筷子精神
    筷子,古人稱「箸」,就是兩根長約七、八寸的木棒或竹棍而已,平淡無奇,毫不裝飾,平常到再不能平常,自我們從兩、三歲開始學會自己吃飯起就開始使用了,從不細想筷子有什麼精神,今天中午我一人在家吃飯,拿起筷子細思起來,發現在筷子身上確實有我們人類需要學習的東西。
  • 有些愛情,明知道沒有結果,拿得起,卻怎麼也放不下……
    1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你跟他在一起時間久了,仿佛自己一點也不了解他,他喜歡吃什麼,他喜歡做什麼,他對什麼話題感到敏感...慢慢的越來越多的疑問開始讓你懷疑你們之間的這段感情,,漸漸的你發現自己還是放不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