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卡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胡安·米羅他的一生非常曲折,特別是在藝術方面,雖然兜兜轉轉,最後卻也沒有和繪畫相分離,受到父母的影響,他對藝術非常感興趣,不過由於天性淡然,喜歡安靜,即使被送到巴塞隆納學習美術之後,他的天賦也沒有被得到發掘。在這段學習美術的時光中,他被教員極端的否定了,大家都認為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愚鈍的孩子,這給本來就內向的孩子一個巨大的打擊。
後來,他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罕見的愚笨,或許自己根本不適合走藝術這條路,雖然對繪畫依然心存希望,但是小心翼翼經營的夢想已經支離破碎,他不得不從巴塞隆納退學。已經17歲的他,不得不為了生活四處奔波,商業職員是他做過最為長久的職業,不過也是最為痛苦和枯燥的,也許正因為這些環境的影響,他尤為一次孩子的天真和單純,這在他以後的畫作中有了充分的體現。
他被稱為夢幻作家,其作品並沒有幅度的結構,大多以線條和豐富的色彩為主,很多人對他的畫給予了這樣的評價,有著孩子純真般的色彩和情感,但是卻映射出來自成年人的悲痛。
在兩年的職員生活中,他的精神層面受到了巨大的壓抑,他患上了重病,父親將他接回家長的一處郊區靜養,在這裡,他重新認識了這個地方,被美麗的山光水色所吸引,這也是成長到現在,第一次這麼開心自在。
他的藝術家才能,在這裡得到了極大的沉澱,也在這裡,他找到了自己所追求和喜愛的藝術風格,病好之後,他再次踏上了藝術的追求之旅,終點依舊是巴塞隆納,在學校裡他參加了修桑特·魯克藝術團體開設的課程,這個課程幾乎改變了他的命運。
重新充實自己之後,他來到了嚮往已久的藝術之都巴黎,遇上了畢卡索,從此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他的藝術創作也進入了另一個時期,此時他不僅收穫了藝術上的成功,也找到了陪伴自己一生的愛人。
他的一生熱愛繪畫,熱愛探索情慾,不過卻將所有熱烈的愛都給了他的妻子和女兒,他曾經說過「他的畫作是從孩子那裡學到的夢幻」,而除了內心渴望做個孩子,單純無憂之外,女兒也是他最好的靈感來源。
前半生的他,從巴塞隆納到家長一直輾轉,而後半生一直在為躲避戰爭而奔走,這個一生都奔跑於路上的藝術家,似乎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就像他的畫,沒有具體的形狀,我們所能看到的僅僅是一些線條幾乎類似兒童塗鴉。在畫面上,他們被用簡單的顏色塗成色塊,其實這才是他的追求,就像記憶中的孩童時光般,自由、輕快和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