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英語口語很難學好,但如果你的學習方法對了的話,自如運用它就不是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提升英語口語的水平,從而達到對答如流的程度呢?我一共給大家帶來了4個實用的建議:
積累實用型單詞
由於口語使用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英語,所以我們在詞彙方面不需要記一些特別難或專業的詞彙,只需要記一些很實用的單詞就能實現遊刃有餘。但是你不可以就這樣掉以輕心,因為我們不僅僅是要知道一個詞彙的中文意思,還需要知道怎麼去運用它。比如看到一個動詞,你要知道它是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如果是名詞的話,就需要知道是可數名詞還是不可數名詞,需不需要用特殊的固定搭配。
這麼說可能不是很清晰,我們來看看兩個例子,比如你想說「他來到一扇門前」,不可以直接說「He came a door.」而需要在came的後面加上一個介詞「to」,因為這裡的came是不及物動詞,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He came to a door.」
固定搭配都有哪一些需要注意的呢,來看看這個句子:「我想喝杯水」。本句不可以直接說成「I'd like water.」正確的表達是這樣的:「I'd like a glass of water.」。句子中的固定搭配「a glass of」是用來作為「water」的量詞,表示「一杯」。
熟悉口語化句子和短語
這一點是拉開口語和寫作差距的第一步。有些句子在書面上使用的時候很合適,但是在口語上就顯得有些奇怪了,尤其是一些長難句。其次,口語在實際運用中會非常靈活,存在「一句多用」的情況,比如我們常見的「Come on!」就是一個很口語化的句子,簡簡單單的兩個詞能夠表達很多的東西,「Come on!We need to go.」(快點!我們要走了。)這裡的Come on的意思是「快點」,但是它也可以表示「加油」,「Come on! You can do it.」(加油!你能做到。)這些就需要我們在具體語境中學習研究了。
注意語法時態
在說口語時,語法更是一個容易犯錯的陷阱,比如我在講昨天發生的事情,時態肯定就是過去時,那麼在我們的口語表述裡,該使用過去式的部分,通通要非常注意,稍不留神,就會犯錯。很多中國學生在說口語的時候,不注重時態,感覺意思表達出來就行了,但其實這在英語是母語的人聽來會非常彆扭,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和練習。
開口練習
口語最重要的是練,而且要開口練。不然哪怕你一天8小時坐在桌子前面,埋頭研究英語,該開口時還是說不出來的。因為口語說得好不好除了你的個人能力以外,心態也佔大頭。有些人一和別人說英語就支支吾吾,說他完全不會的可能性其實不大,更致命的原因是他太緊張了。所以我們要把開口說英語作為最基礎的練習,最好能找到一個小夥伴和你一起練習,或者聽你講,讓你習慣在別人面前講英語。彼此扶持才能讓這條英語之路好走一些。如果你沒有小夥伴的話,你也可以對著鏡子練習,或者多多參加學校各種演講比賽。有些城市也有自己的論壇,如果仔細找還能找到一些英語角之類的活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總而言之,學習口語就是要多練多學習,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看到成效。今天就先到這裡啦,記得點讚、轉發,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