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為詳細了解廣東大型企業對政府職能部門及主要社會服務機構的評價,促進廣東投資和經營環境的改善,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廣東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民調所近日對全省14個政府職能部門、13個社會服務機構,從服務態度、服務水平及總體服務滿意程度三個方面,進行了企業評價抽樣問卷調查。
調查顯示,分別有69.4%和70.6%的企業對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的工作表示「滿意」或「比較滿意」;企業對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的服務態度總體滿意度分別為88.3%和76.4%;企業對職能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的滿意度均低於服務態度。調查說明了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的服務意識普遍較高,但在辦事效率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如只是笑臉迎客,而不能快速高效地完成業務,仍難以讓企業滿意。
大型企業對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服務工作的主要意見
在調查過程中,企業反映比較集中的是:「程序繁瑣,辦事效率低」,這是大型企業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業務周期長,很難在承諾的時限內辦結相關的工作事項」;「工作人員簡單應付」,「辦事拖拉疲沓、推諉」。此外,部分企業認為「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和「執法不公,吃拿卡要」,「辦事制度不合理」,「工作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業務生疏」等現象,不容忽視。有的企業反映,近幾年我省各級職能部門 「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現象雖有所改變,但在部分單位和機構中依然存在。
大型企業對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改進工作的建議
大型企業對全省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公共服務機構如何進一步改進服務工作,積極獻計獻策,主要建議和措施有:
1.「改善工作程序和流程、減少審批環節」是選項中認同率最高的,77.4%的企業選擇了該項,有61.3%的企業提出「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建議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合理劃分和調整部門及崗位之間的審批職能,簡化程序,減少環節,加強和改善管理,強化服務,提高效率;根據審批事項的重要程度、難易程度和權限的大小,分不同類型的審批程序,設置相應的工作流程;還提議改進審批方式,積極推進電子政務、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互聯審批、主辦部門負責制等,提高辦事效率。
2.67.7%的企業認為「加強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是當務之急。建議通過集中培訓、崗位培訓、競賽考核及開展政風行風評議等形式,增強工作人員「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和服務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部分企業還建議,應當開展跨部門跨行業學習,以尋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努力改進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
3.部分企業提議通過「嚴格依法辦事」、「受理廳設置人性化、增加辦事指引的相關資料」、「加強服務信息化系統建設」、「更新硬體設施」等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還有的企業建議「完善辦事制度」,提出依照公開透明的原則,建立和完善辦事公開各項制度和措施,明確公開辦事的具體環節,規範辦事行為,不斷提高公開辦事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有的企業認為「建立健全公務員隊伍的監督激勵機制」,也必須引起重視。
據悉,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300份,回收170份,回收率56.7%,其中有效問卷154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45.2%、民營企業佔29%、外資企業佔25.8%,均為省內大型企業。
[調查報告全文]
(編輯:莫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