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出「追責索賠」論後又搞移花接木的小伎倆,這家英國智庫到底什麼...

2020-12-22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

「報導中提到的亨利·傑克遜研究學會,這個組織一貫的對華態度代表了一些極端反華勢力的心聲和想像。」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談及亨利·傑克遜研究學會搞移花接木小伎倆、誣陷病毒來源中國時如是表示。

今天的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導,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研究學會亞洲研究中心發現了一段中國武漢實驗室視頻,證明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處理致命的新冠病毒毒株時,沒有遵循基本的生物安全秩序,有可能導致了病毒的傳播,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圖說: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來源:外交部官網)

華春瑩說,關於針對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謠言,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先生近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已經作了全面回應。他明確指出,該實驗室嚴格執行生物安全程序,高等生物安全實驗室具有先進防護設施和嚴格措施,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實驗人員和環境的安全。

那上文提到的視頻又是怎麼回事呢?華春瑩解釋道,經向有關部門核實:有關視頻並不涉及武漢病毒研究所人員及其科研活動,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網站上也從來沒有發布過此視頻信息。據查,有關視頻來源於一個科普紀錄片《曠野青春》,視頻所涉及人員來自武漢市疾控中心。與此相似的還有一張照片,拍攝於2007年夏天,地點是海南省。

華春瑩最後說道,這種移花接木的小伎倆,大家其實並不陌生,在涉疆、涉港問題上我們也都見過。不知道媒體朋友對於此類移花接木的謠言,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起訴嗎?

亨利·傑克遜研究學會是一個劣跡斑斑的智庫。公開資料顯示,該學會位於倫敦,由劍橋大學的學者和學生於2005年3月創立,以美國政治家亨利·傑克遜的名字命名。英國媒體《星期日泰晤士報》早在2017年已有報導,指出該智庫接受某國駐英使館資助,展開反華公關宣傳。

記者注意到,除了誣陷病毒來源中國,就在上個月,該學會還拋出了「追責索賠」論。

據英國媒體報導,亨利傑克遜學會發布了所謂研究報告,攻擊中國「瞞報疫情信息」「違反《國際衛生條例》,對新冠病毒擴散負有責任」,聲稱國際社會應介入調查,以向中國「索要賠償」。中央廣電總臺刊發「國際銳評」,駁斥了該學會的不實消息,直指其毫無道理,毫無道德。

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凱瑞布朗則指出,拋出「追責索賠」無稽之談的亨利傑克遜學會,「是個出了名的右翼組織,特別熱衷於攻擊」。

相關焦點

  • 為甩鍋中國,英智庫使出「移花接木」伎倆!華春瑩反擊火力全開
    為了將疫情問題甩鍋中國,部分西方國家頻頻對華大潑髒水,極盡造謠抹黑之能事,甚至出現「向中國索賠」等荒謬言論,引發了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和憤慨。就在近日,英國智庫竟然使出了「移花接木」的伎倆。在5月7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研究學會亞洲研究中心發現了一段中國武漢實驗室視頻,證明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處理致命的新冠病毒毒株時,沒有遵守基本的生物安全標準,有可能導致了病毒的傳播,中方有何評論?
  • 有人移花接木!華春瑩:可以起訴嗎?
    在5月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導,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研究學會亞洲研究中心發現了一段中國武漢實驗室視頻,證明武漢病毒學研究所在處理致命的新冠病毒毒株時,沒有遵循基本的生物安全秩序,有可能導致了病毒的傳播,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補壹刀:攛掇「庚子賠款」 做反華生意的英國智庫再秀下限
    執筆/刀賤笑亨利·傑克遜協會,一家總部位於倫敦、衝在近年來各種反華議題一線的英國新保守派智庫,又跳出來了。協會創始人之一兼執行主任阿蘭·門多薩上周領銜拋出一份報告,鼓動各國就疫情損失起訴中國索賠。一周過去了,仍有一些美歐媒體援引報告內容,炒作對華追責和索賠論調。
  • 英媒「病毒來自實驗室視頻」實為移花接木 外交部回應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導,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亞洲研究中心稱發現了來自中國武漢實驗室的視頻,證明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處理致命的新冠病毒毒株時沒有遵循基本的生物安全秩序,有可能是病毒學實驗室的人為失誤導致病毒傳播。
  • 英媒所謂病毒來自實驗室視頻是移花接木,外交部:可以起訴嗎
    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導,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亞洲研究中心稱發現了來自中國武漢實驗室的視頻,證明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處理致命的新冠病毒毒株時沒有遵循基本的生物安全秩序,有可能是病毒學實驗室的人為失誤導致病毒傳播。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英國為「對華追責」開始利用G7:美英法德意日加,要一起對付中國
    然而,英國似乎忘不了曾經的輝煌,依舊時不時的追昔一下往日榮光。此前,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在一份報告中將世界經濟受疫情蒙受的損失甩鍋給中國,呼籲英國應向中國損失索賠3510億英鎊。而這還不夠,英國議會現在又開始要求政府向中國「追責」。
  • 英智庫武漢實驗室視頻被證明移花接木,揭露西方甩鍋醜態
    文 | 海上客日前,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稱,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亞洲研究中心稱發現了來自中國武漢實驗室的視頻,證明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處理致命的新冠病毒毒株時沒有遵循基本的生物安全秩序,有可能是病毒學實驗室的人為失誤導致病毒傳播。
  • 《楚留香》移花接木有什麼技巧 移花接木玩法介紹
    導 讀 楚留香移花接木怎麼玩?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新支線移花接木玩法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龔亞夫點評英語教育市場:部分機構移花接木、偷梁換柱
    他指出,現如今,英語教育亂象叢生,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宣傳方式都存在很多問題,部分機構移花接木、偷梁換柱。未能真正適應現階段兒童成長與發展的需要,教學內容偏知識化,教學體系混亂。移花接木龔亞夫說,現在一個流行的說法——學語言最佳的時期是0至3歲,千萬不要錯過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這種說法固然正確,但並不適合於在非外語條件下學習外語的環境。
  • 龔亞夫點評英語教育市場:部分機構移花接木、偷梁換柱
    他指出,現如今,英語教育亂象叢生,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宣傳方式都存在很多問題,部分機構移花接木、偷梁換柱。未能真正適應現階段兒童成長與發展的需要,教學內容偏知識化,教學體系混亂。移花接木龔亞夫說,現在一個流行的說法——學語言最佳的時期是0至3歲,千萬不要錯過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這種說法固然正確,但並不適合於在非外語條件下學習外語的環境。
  • 智庫建議英國金融「向東看」
    英國倫敦智庫「新金融」19日發布報告,建議英國明年全面脫離歐洲聯盟後調整金融市場規則,深化與亞洲新興市場聯繫。  英國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今年12月31日結束過渡期後,無需再遵循歐盟金融市場規則。路透社報導,歐盟金融活動中近三分之一關聯英國。
  • 「成都女孩趙某照片」系移花接木:別讓造謠者全身而退
    「成都女孩趙某」私人信息被扒後,號稱是趙某的朋友圈圖片也在網上流傳。結果這讓湖南女孩小瑤深受其擾,「很多罵人的,罵得很難聽」。擁有11萬粉絲的小瑤在微博上闢謠稱,網上熱傳的其實是自己的藝術照,該照片被人盜用,她正在通過網絡向警方報警。據媒體報導,她被誤傳的這張照片拍攝於今年4月,拍攝地點在三亞。
  • 王文:論智庫與學術的異同 |智庫經緯談
    按德國著名思想家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 年)在《論學者的使命》中的定義,無論是從事智庫工作的人,還是從事學術的人,都可以視為「學者」,即「本質上具有與知識的生產、傳播相關聯的使命」。這種定義同樣能概括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的起源。自古以來,中國學者就有所謂「出世」「入世」的使命差異。
  • 東莞男子索賠1000元,店家拋出一句神回復
    東莞男子索賠1000元,店家拋出一句神回復) 視頻:街坊求助:飯菜吃出蟑螂 餐廳拒不賠償,時長約3分22秒人生苦短,唯美食不能辜負,吃一頓,什麼壞心情都沒了。不過,東莞的李先生吃了一頓飯之後,心情越來越糟糕。為啥不開心呢?飯菜不合胃口嗎?
  • 蒙冤近27年 張玉環遞交《國家賠償申請書》索賠2234萬餘元
    》,索賠共計2234.3129萬元。張玉環的代理律師羅金壽在被採訪時介紹,數額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索賠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10171564.5元;二、索賠健康權賠償金及後續治療費100萬元;三、索賠精神損害撫慰金10171564.5元;四、近27年來伸冤合理費用支出(家屬申訴控告產生的交通費、通訊費、住宿費、資料費、誤工費等)100萬元;各項共計人民幣
  • 知道中國不好惹之後,西方多國放棄追隨美國,英國也不敢提索賠
    從最開始的對新冠病毒的命名,到後來的組團向中國索賠;從最開始的中國信息不透明及時論,到後來的病毒源頭調查論。西方的那些閒的發慌的政客們似乎不把病毒蔓延的責任推到中國的身上,就不願罷休。不過中國率先控制了疫情的發展,這些國家的抗疫似乎才剛剛開始。
  • 被這家澳大利亞智庫驚到了
    12月1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又提到了這家澳大利亞「智庫」。ASPI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機構?它所發布的涉華「研究報告」可信度幾何?在中澳關係惡化過程中,它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所以,從ASPI的機構背景、資金來源和領導構成來看,很容易感受到這家機構濃厚的「保守」色彩,也不難想像其對華會有什麼樣的傾向。從機構背景和領導層構成可以看出,ASPI是澳大利亞國防部和軍方一手扶植起來的。
  • 英國智庫負責人:我出個主意,拿我們的倫敦換香港吧
    在當下這個歷史節點上,任何一個人在做英國外交大臣這份工作時都會盡力去取悅世界各國,以便為英國在脫歐後將面臨的自由貿易新時代鋪平道路。然而傑裡米·亨特卻並沒有這樣做。在香港問題上,這位外交大臣的言論已讓他找不到任何可以服用的後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