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館新增2000餘件套文物,還上線實景導覽!| 博物館日

2020-12-22 大洋網




5月18日

除了是小學四、五、六年級返校的日子外

還是一年一度的「博物館日」

十三行博物館雖然還沒開館

但是推出了線上博物館

讓市民實景遊覽




近半年來,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新增文物約2000件套,現館藏約4700件(套),涵蓋廣彩瓷器、通草畫、廣繡、外銷扇、銀器、外銷壁紙、五常家具等。其中大部分來自王恆、馮傑伉儷的無償捐贈。今年博物館還準備出版十三行文化系列叢書《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館藏琺瑯》等文物圖錄書籍。



清 粉彩花卉紋碟



清中期 銅胎畫琺瑯黃地花卉紋碟



清中期 胎畫琺瑯山水紋倭角碟



十九世紀中晚期 十三行風景玻璃畫



清晚期 通草水彩市井人物圖——買番貨



19世紀初 紙本水彩庭院人物圖壁紙



疫情期間,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暫未對外開放,但已推出了線上博物館,市民可以通過手機進行實景遊覽,並獲取精彩講解。操作很簡單,關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菜單欄選擇「實景導覽」就可以了。






本月,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推出主題展覽《雲裳花容 —— 清代女性主題外銷畫及服飾展》,通過精美的外銷畫發現清代女性不一樣的美。





相關焦點

  • 十三行博物館開放線上導覽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一冉)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推出「線上博物館」,市民可以通過手機實景遊覽館內文物,並獲取精彩講解。市民只需關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菜單欄選擇「實景導覽」即可瀏覽。
  • 半年新增文物約2000!十三行博物館文物增至4700件套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荔宣)記者近日從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了解到,近半年來,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新增文物約2000件套,現館藏約4700件(套),涵蓋廣彩瓷器、通草畫、廣繡、外銷扇、銀器、外銷壁紙、五常家具等。記者了解到,受疫情影響,目前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暫未對外開放。
  • 疫情期間十三行博物館文物增至4700件(套)
    疫情期間十三行博物館文物增至4700件(套)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何曉光  2020-05-17 涵蓋廣彩瓷器、通草畫、廣繡、外銷扇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內趣話古今迎國慶
    免費「鑑寶」、廣彩展覽……免費「鑑寶」活動、新舊廣彩展覽、博物館大講堂之「廣彩瓷器的古與今」……9月30日,系列迎國慶活動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
  • 國家博物館324項展覽可「雲看展」,新增三維展示文物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博物館均已暫停對外開放。藉此契機,海量文博資源在線上展示,吸引了一大批博物館愛好者,「雲看展」在這一特殊時期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3月9日,國家博物館公告宣布上線《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該展覽曾在2017年3月2日-5月31日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當年未曾有機會看到展覽的愛好者如今可以再次網上看展。點進線上展覽頁面,百件展品清單在列,20件精選展品也配以圖文展示,並設置語音導覽。
  • 十三行博物館主題遊船首航!船上竟然有……
    兩個世紀前,十三行的工藝瑰寶通過珠江走向世界各地。如今,市民遊客可以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主題船上,了解到當年的世界貿易史,順著當年的航道感受珠江帆影的氣魄。26日6點,由十三行博物館與廣州市客輪公司聯合打造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主題船」從西堤碼頭出發,開啟首次航行之旅!
  • 2016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將於近期向公眾免費開放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試運行。2016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將於近期向公眾免費開放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昨日開始試運行,走進博物館,仿如回到清代一口通商廣州盛景。該博物館現館藏文物近1600件(套),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十三行時期文物陳列展。
  • 「文物山東—山東省博物館網上展覽服務平臺」上線
    同時,閉館期間主動作為,整合全省博物館數位化資源迅速上線「文物山東--山東省博物館網上展覽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開展博物館線上展覽展示。2020年2月17日,文物山東平臺接入到國家文物局官網,成為疫情防控期間國家文物局對外推介項目。目前,文物山東平臺共包括9個板塊:一是遊館舍--博物館板塊。
  • 十三行博物館新增100多件文物精品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為迎接國慶,增加了100多件文物精品,包括洛克菲勒紋飾廣彩瓷、廣繡、廣式家具、外銷畫、外銷銀器等,涵蓋了清代從十三行輸出到歐美各國的外銷品大部分種類。該系列活動即將於2017年9月26日啟動。清代外銷藝術品曾經在歐美盛極一時,影響了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中國風的新社會時尚。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啟動試運行
    原標題: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啟動試運行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鄭斌 吳少敏) 外銷畫、象牙器、通草畫……眾多清代廣州外銷工藝品珍品,即將在荔灣一展「芳顏」!
  • 十三行博物館:通草畫&通草畫中被遺忘的茶葉
    2018.05.12   免費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著名鑑藏家)  【時間】2018年5月12日(周六)14點30分  【地點】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一層多功能廳  【活動名額】40人
  • 十三行博物館開幕後首個節假日火爆迎客
    昨日正式向觀眾開放後,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迎接了開館後第一個黃金周假期。十·一假期的第一天,有2000多人次的遊客來到博物館參觀,當中不乏一家老小和外國友人哦。溫馨提示:    為了保護文物,博物館內是不能使用閃光燈的,讓我們一起愛護寶貴的文物。我館在國慶期間正常開放,歡迎大家來參觀。
  • 2020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外銷文物展時間、地點一覽
    中西共融——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外銷文物展  展期:(1684)清政府取消海禁,設立粵海關,拉開了廣州十三行輝煌歷史的序幕。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皇帝下旨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從1757年至1842年,十三行成為清政府唯一的對歐美通商區域,這裡成為了中西商貿、文化交流的前沿地。  本次展覽,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遴選出45件(套)館藏文物亮相,涵蓋廣彩瓷、廣繡、外銷畫、外銷銀器、畫琺瑯、外銷扇、象牙雕、名片盒等。
  • 十三行博物館等6博物館揭牌
    為了落實廣州對非國有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的扶持政策,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廣州市文廣新局昨天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博物館揭牌儀式,為包括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廣州好普藝術博物館、廣州市番禺區明珠古陶瓷標本博物館、廣州地鐵博物館、廣州迪士普音響博物館和天天洗衣文化博物館共6家行業和社會力量辦的博物館揭牌。
  • 國慶假期,十三行博物館迎來了第一個「10000號」!
    >歷經3年籌建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9月30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十·一假期的第一天,就有2000多人次的遊客來到博物館參觀,當中還不乏一家老小和外國友人圖片來自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博物館中,不少長者看得津津有味。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今日正式開館!國慶長假來享受一場免費文物「盛宴」吧~
    今日(9月30日),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在文化公園正式開館!十三行博物館內有什麼精美藏品?它又述說著廣州哪方面的光輝歷史?政務君今天就帶你一探究竟!由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荔灣區人民政府主導籌建,歷經三年,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今天終於向公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
  • 跟著軌道逛博物館 與文物和歷史「對話」
    去到一座城市旅遊,首先要去的肯定是「博物館」,在這兒,你可以通過與文物和歷史對話,穿越時空,熟悉這座城。在重慶,亦是如此。目前,因為疫情防控學生還未開學,這個時間裡,家長們也可以帶著孩子去博物館打卡,學習更多課外知識,了解更多的城市歷史。
  • 十三行博物館:非遺課—廣州琺瑯體驗
    2018.06.24   免費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一層多功能廳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非遺課來了——廣州琺瑯體驗  時間:6月24日上午10:00-11:30  地點: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一層多功能廳
  • 國際博物館日|近期打卡哪家博物館?拿著這份指南,精彩活動看不停
    四川博物院「見字如面 文物傳情」公益活動〖四川博物院〗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與「蜀地海關 守關護寶——成都海關查獲文物特展」兩大臨展按下了「暫停鍵」。四川博物院自3月18日恢復開放後,兩大臨展為公眾延期展覽至6月10日。
  • 璀璨羊城迪士普董事長王恆先生與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的「不解之緣」
    9月26日,在國慶節即將到來之際,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隆重舉行了開館一周年慶典暨迎國慶系列活動,與廣州市民共同回顧十三行博物館過去一年的發展歷程,歡慶祖國六十八周年華誕。     這一年裡,我見證了十三行博物館的成長和進步!我致力於十三行時期文物的收藏,一方面是抱著對家鄉的熱愛,同時希望能在十三行文化宣傳中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