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館等6博物館揭牌

2020-12-23 新聞早餐

為了落實廣州對非國有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的扶持政策,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廣州市文廣新局昨天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博物館揭牌儀式,為包括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廣州好普藝術博物館、廣州市番禺區明珠古陶瓷標本博物館、廣州地鐵博物館、廣州迪士普音響博物館和天天洗衣文化博物館共6家行業和社會力量辦的博物館揭牌。

為了落實廣州對非國有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的扶持政策,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廣州市文廣新局昨天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博物館揭牌儀式,為包括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廣州好普藝術博物館、廣州市番禺區明珠古陶瓷標本博物館、廣州地鐵博物館、廣州迪士普音響博物館和天天洗衣文化博物館共6家行業和社會力量辦的博物館揭牌。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小勉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

據悉,《廣州市博物館規定》於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廣州市博物館規定》是國務院頒布《博物館條例》後全國第一個博物館行業的地方性法規。截至2017年底,廣州地區共有博物館61家,其中國有博物館50家、非國有博物館11家,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4家、二級博物館7家、三級博物館2家。博物館年均舉辦基本陳列150餘個,舉辦臨時展覽250餘個,接待觀眾人數約1065萬人次,社會效益顯著。

主辦方透露,與《廣州市博物館規定》配套的內容,包括廣州博物館發展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博物館藏品徵集管理辦法,以及鼓勵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規範性文件等系列措施,目前正在抓緊制定中。據介紹,廣州將積極扶持非國有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發展,加大投入,落實政策,在經費補助、陳列展覽、宣傳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切實的幫助,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等社會力量依法設立體現行業特色、地域文化、民族或者民俗特點的博物館,為博物館事業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

相關焦點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內趣話古今迎國慶
    「近年,民間對文物收藏的熱情越來越高,但一般藏友缺乏專業知識,藏品良莠不齊,為此,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專門組織了免費『鑑寶』活動,受到廣大藏友的熱烈歡迎。」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前來鑑寶的市民對本次博物館舉辦的活動非常滿意,認為博物館為他們搭建了與專家溝通的橋梁,讓他們個人的收藏和鑑賞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啟動試運行
    原標題: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啟動試運行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鄭斌 吳少敏) 外銷畫、象牙器、通草畫……眾多清代廣州外銷工藝品珍品,即將在荔灣一展「芳顏」!
  • 十三行博物館:非遺課—廣州琺瑯體驗
    2018.06.24   免費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一層多功能廳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非遺課來了——廣州琺瑯體驗  時間:6月24日上午10:00-11:30  地點: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一層多功能廳
  • 十三行博物館開放線上導覽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一冉)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推出「線上博物館」,市民可以通過手機實景遊覽館內文物,並獲取精彩講解。市民只需關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菜單欄選擇「實景導覽」即可瀏覽。
  • 十三行博物館主題遊船首航!船上竟然有……
    兩個世紀前,十三行的工藝瑰寶通過珠江走向世界各地。如今,市民遊客可以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主題船上,了解到當年的世界貿易史,順著當年的航道感受珠江帆影的氣魄。26日6點,由十三行博物館與廣州市客輪公司聯合打造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主題船」從西堤碼頭出發,開啟首次航行之旅!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該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管區遺址上,通過展示1700多件(套)館藏文物,呈現誠信務實、敢為人先、開拓進取、兼容並蓄的粵商精神
  • 國慶假期,十三行博物館迎來了第一個「10000號」!
    >歷經3年籌建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9月30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圖片來自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博物館中,不少長者看得津津有味。進館方式:實行憑有效證件換票的方式,觀眾可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到文化公園正門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票務中心免費領票,團體參觀可通過電話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提前預約。
  • Vlog打卡廣州 | 十三行博物館「探寶」
    十三行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商人群體,是個半官半商性質的商貿壟斷組織,是清朝專做對外貿易的機構。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全國僅留粵海關一口岸對外通商,在此之後,廣州十三行獨攬中國外貿長達85年。這裡擁有通往歐洲、拉美、南亞、東洋和大洋洲的環球貿易航線,是清政府閉關政策下唯一倖存的海上絲綢之路。建成於2016年的十三行博物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公園內,這裡曾是清朝十三行的遺址所在地。與其他博物館不同的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全部由社會人士無償捐贈。
  • 劉悅倫率隊到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調研
    15日,為推進「把荔灣西關文化街區打造成為世界級歷史文化名片」建議的協商監督,市政協主席劉悅倫率部分市政協委員到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進行調研並座談。市政協副主席黃炯烈、秘書長黃潔峰,市政協原副主席冼偉雄參加調研。
  • 十三行博物館新增2000餘件套文物,還上線實景導覽!| 博物館日
    」十三行博物館雖然還沒開館但是推出了線上博物館讓市民實景遊覽近半年來,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新增文物約2000件套,現館藏約4700今年博物館還準備出版十三行文化系列叢書《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館藏琺瑯》等文物圖錄書籍。
  • 十三行博物館開幕後首個節假日火爆迎客
    昨日正式向觀眾開放後,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迎接了開館後第一個黃金周假期。十·一假期的第一天,有2000多人次的遊客來到博物館參觀,當中不乏一家老小和外國友人哦。地址:廣州市荔灣區西堤二馬路37號(廣州文化公園內)地鐵:6號線文化公園站A、D出口公交:文化公園(公交站)552路,57路,208路,131B路,209路,238路,31路,38路開放時間:9:00-17:00時(16:00時停止門票發放),逢星期一閉館。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正選址 專家建議更名文化公園
    十三行博物館正在選址    有專家建議文化公園更名為十三行文化公園  廣州市荔灣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長李黎在論壇上透露,當前十三行博物館的選址工作已在緊張進行,但尚未最後確定。
  • 2016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將於近期向公眾免費開放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試運行。2016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將於近期向公眾免費開放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昨日開始試運行,走進博物館,仿如回到清代一口通商廣州盛景。該博物館現館藏文物近1600件(套),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十三行時期文物陳列展。
  • 十三行博物館:通草畫&通草畫中被遺忘的茶葉
    2018.05.12   免費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著名鑑藏家)  【時間】2018年5月12日(周六)14點30分  【地點】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一層多功能廳  【活動名額】40人
  • 疫情期間十三行博物館文物增至4700件(套)
    疫情期間十三行博物館文物增至4700件(套)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何曉光  2020-05-17 涵蓋廣彩瓷器、通草畫、廣繡、外銷扇
  • 璀璨羊城迪士普董事長王恆先生與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的「不解之緣」
    9月26日,在國慶節即將到來之際,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隆重舉行了開館一周年慶典暨迎國慶系列活動,與廣州市民共同回顧十三行博物館過去一年的發展歷程,歡慶祖國六十八周年華誕。     這一年裡,我見證了十三行博物館的成長和進步!我致力於十三行時期文物的收藏,一方面是抱著對家鄉的熱愛,同時希望能在十三行文化宣傳中作出自己的貢獻。
  • 記錄廣州十三行的博物館,1600件藏品一人捐贈
    「我還可以再捐給十三行博物館。」 王恆口中的博物館,國慶節前剛剛在廣州開張。收藏的近1600件(套)文物,記錄著清代中國對歐美重要貿易口岸十三行的百年輝煌。 而這些文物中,屬於王恆捐贈的就有1500多件。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品有望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展出
    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館長(右三)一行參觀十三行博物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品有望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展出  「如果有機會,可以把佛羅倫斯大教堂博物館的藏品運來十三行博物館展覽!」昨日,被譽為世界上最美教堂的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館長FrancoLucchesi到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參觀時表示,希望以後有機會利用互展的形式把教堂的展品帶到廣州,把十三行博物館的展品帶到佛羅倫斯展出。
  • 一起來十三行博物館探寶吧!
    而這繁華盛景背後,離不開今天的主角——十三行。十三行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商人群體,是個半官半商性質的商貿壟斷組織,是清朝專做對外貿易的機構。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全國僅留粵海關一口岸對外通商,在此之後,廣州十三行獨攬中國外貿長達85年。這裡擁有通往歐洲、拉美、南亞、東洋和大洋洲的環球貿易航線,是清政府閉關政策下唯一倖存的海上絲綢之路。
  • 十三行博物館文物增至4700件套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荔宣)記者近日從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了解到,近半年來,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新增文物約2000件套,現館藏約4700件(套),涵蓋廣彩瓷器、通草畫、廣繡、外銷扇、銀器、外銷壁紙、五常家具等。記者了解到,受疫情影響,目前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暫未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