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培訓亂象調查:機構無資質 交錢就拿證

2020-12-13 中國網新聞中心

營養師培訓亂象調查 機構無資質 交錢就拿證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節目曝光了美國認證協會(簡稱「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的認證亂象,同時也提到國際註冊營養師的認證問題。該機構稱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證,實際上卻未在人社部註冊,其頒發的證書也未獲得人社部認可。多位營養界的權威人士表示,央視曝光的ACI只是冰山一角,國內類似的不正規國際培訓機構還有很多,「國際註冊營養師」是其中最火爆的一類。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各種營養師速成培訓機構以「國際」為噱頭吸引大眾報名參加培訓認證,大眾缺乏對正規培訓機構的了解,往往容易上當受騙。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機構培訓出來的偽營養師,傳播的很多營養觀點存在謬誤,不僅影響了整個營養師行業形象,對公眾健康也有很大危害。

營養界權威人士介紹,國際營養師協會聯盟(ICDA)在中國的對接機構是中國營養學會,兩個機構一直保持著長期合作和學術交流,隨著我國註冊營養師體系的完善和成熟,也即將加入ICDA。

業內聲音

營養培訓亂象多 應建立培訓監管體系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竇攀表示,山寨認證機構橫行,使得營養圈魚龍混雜。近年來,社會上湧現出了大量的偽營養師,這些人不管是什麼教育背景,只要經過培訓機構短時間培訓,就可以拿到一張營養師資格證,進入了藥品、保健品或者特殊功能食品行業後,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這些人的教育水平、知識背景良莠不齊,傳播的很多營養觀點都存在謬誤,出現了很多謠言,影響了整個營養師行業形象。」竇攀說。

為何山寨認證機構滿天飛?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於康分析認為,國內大眾對營養師的需求非常旺盛,加上國內相關部門沒有建立針對培訓機構的相應監管機制,監管系統尚不完善,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這些所謂的培訓機構受利益驅動乘虛而入。國內正規培訓機構的傳播聲音力度相對較弱,遠遠不能夠制止違規行為。同時,老百姓並不充分了解正規培訓機構,往往容易上當受騙,不合規的培訓機構因此大行其道。

「媒體曝光對於糾正這種違規培訓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僅靠媒體遠遠不夠,只要不解決監管問題,不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從根本上治理,媒體曝光只能是杯水車薪。」於康建議,建立真正的培訓監管體系,通過監管讓市場上具有欺騙性、以賺錢為目的、短平快的所謂營養師培訓儘快消失,對違規培訓堅決查處,絕不手軟,才能淨化市場。

「作為多年在一線打拼的臨床營養工作者,我迫切地希望國家能夠培養大量符合國際要求和規範、具有真正含金量的營養師。」於康如是說。

記者調查

公共營養師取消 「國際營養師」接班

2016年底,國務院下發《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認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取消共計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其中包括公共營養師資格認證。

於是,一些原來做公共營養師培訓的機構,轉行做起了「國際註冊營養師」生意。

據央視報導,考試不需要學歷門檻或者專業背景,參加培訓就行,美國認證協會(ACI)培訓機構工作人員承諾通過率在95%左右,基本上付費就可以有證。然而有考生考試後發現,考試很水,含金量不高。ACI稱,考試通過後就可以獲得國際認可的資格證。事實上,考生拿到所謂的國際認證在美國卻不被認可,宣稱經過人社部認證的ACI也未獲得人社部背書。

「市面上混雜的培訓,玷汙了註冊營養師的稱號,也使大眾對營養師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很多人甚至對營養師產生了懷疑。」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於康說。

營養界業內人士指出,除ACI外,這幾年還有ISF(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IPA(國際認證協會)、DCHM(整體自然療法醫學院)、INCA(國際營養師協會)都在做與國際註冊營養師或臨床營養師相關的培訓認證。這些民辦機構或打著某某部委某某學會/協會頒證的培訓機構認證營養師,都無國家認可,更不用提所謂的國際認可。

央視報導播出後,新京報記者以「國際註冊營養師報名」進行搜索,只發現ACI和ISF的國際註冊營養師報名通道。

ISF民政部備案?不能做此類聲稱

ISF官網介紹,基金會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在中國大陸的運作平臺只是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下的專項基金——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是政府批准的公開籌款的公益慈善團體。ISF授權開展國際註冊營養師項目的培訓機構稱,ISF在民政部備案。但是,新京報記者在民政部官網未查詢到「國際自我保護基金會」或「國際自我保護基金」,只能查到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其官網的「專項基金-社會引導欄」中,確實可以看到國際自我保健基金,點開后里面卻並無任何介紹及項目動態。

依據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官網披露的內容,在基金會設立專項基金有三種形式:由社會企業、愛心人士捐贈並命名的愛心基金;由各級僑聯組織發起成立的僑聯公益基金;由一個或多個部門牽頭髮起成立的某專業領域的公益基金。捐贈單位或捐贈人捐贈200萬元以上可設立專項基金。

一名在基金會任職的慈善專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一般情況下,只要繳納足夠的原始基金,每年繳納管理費,基金會都會批准基金成立。「幾年前,民政部取消了基金會下設分支機構備案,曾備案的分支機構在證書到期後全部無法換發新證,目前基金都無法在民政部申請備案,不能做此類聲稱。」

新京報記者在慈善行業第三方數據平臺易善數據上輸入「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查詢其收支事件可以看到,2013年至2018年,旗下專項基金國際自我保健基金共獲得過223萬元捐款,曾有過四次捐款支出,用於「7·24國際自我保健日」相關活動及自我保健白皮書編撰、宣傳等。2017年年末至2018年年末未再有捐款收入,2018年整年更是沒有捐款收入與支出。

營養知識零基礎 短期培訓能拿證

ISF官網顯示,ISF國際註冊營養師證書由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健康教育中心頒發,考試合格後可拿到證書,證書可在ISF官網查詢,其授權開展健康教育項目的培訓機構有學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路博天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現名為「光計劃」)。ISF開展的健康教育考試包括國際註冊營養師、國際註冊高級營養師和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北京等27個城市可以報考。

新京報記者以想報考國際註冊營養師為由進行諮詢,光計劃的報名老師稱,國家簡政放權後,含金量比較高的就是ISF國際註冊營養師,其前身是最早的公共營養師。考前培訓的學習內容是根據六大營養基礎和九大消化系統制定,貼近生活,可以通過平常飲食搭配提前預防(疾病),從亞健康調理成健康狀態。ISF得到美國、加拿大、中國等32個國家認可,在民政部備案。拿到證書後可以從事院校類營養師、醫院類營養師、教育類營養師、美容類營養師、孕幼類營養師等多達10餘個方向的工作。

儘管新京報記者明確表示自己營養知識零基礎,但報名老師表示,通過資質審核就可以報考,資質審核主要審核是否在全國統一組織的大考時有作弊嫌疑,或者信用卡逾期特別嚴重等,營養零基礎沒有關係。ISF官網上也顯示,ISF國際註冊營養師適合零基礎或有初級基礎人士,只要滿足「大專以上學歷、大專以上相關專業在校生、連續從事營養健康相關行業5年以上」這三個條件其中之一即可。與ACI一樣,ISF註冊營養師考試也是一年四次,分別在3月、6月、9月和12月,第一次考試不合格,還可以有三次補考機會。考試合格後,在ISF官網即可查詢到自己的證書。

國際註冊營養師 人社部並未認可

光計劃的報名老師一再強調,如果錯過了這次報名,2020年報考條件將會更高,還會加試英語(難度預計是大學英語4級水平),催促新京報記者儘快報名的同時,還發來「高效取證班」的信息,可以幫助學員在3個月快速取證,官網價格5280元,如果現在報名只需3280元(包含980元考試費),「這個班型是通過率口碑班型,只限50個名額。」

在新京報記者對ISF國際註冊營養師是否被國際認可提出疑問時,報名老師並未直接回答該問題,而是一再強調,ISF被32個國家認可:如果不被認可,其倡議設立的「7·24國際自我保健日」不會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如果不被認可,不會有這麼多人報考。

其實,人社部早已發文明確規定,境外機構及其駐華辦事機構擬在中國境內開展國外職業資格認證或職業技能考試和發證活動的,需向有關部門提供外方機構合法性證明材料。新京報記者在人社部國外職業資質證書查詢平臺上看到,目前只有商貿零售管理服務人員證書、企業行政管理證書、旅遊管理證書等17種,並未包含國際註冊營養師證書。

在新浪微博上,加V博主「美國臨床營養師劉戀」11月8日發博文稱,「除央視曝光的ACI外,還有另一個ISF也是打著國際招牌。」劉戀在2018年11月26日還曾發文扒過DCHM(整體自然療法醫學院)的所謂歐洲臨床營養師培訓,其背後運作公司康之萊聲稱,15天就能培訓出歐洲高級臨床營養師,且存在營養師與保健品平臺掛鈎等問題。11月15日,新京報記者撥打康之萊官網公布的一個手機號碼,但顯示已停機。

行業現狀

我國營養師培訓參考ICDA標準制定

「不是隨意接受一個培訓,就可以成為國際註冊營養師。」美國註冊營養師向婷(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在美國,必須有營養及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和學位,才有資格參加註冊營養師考試。2020年開始,這個標準將提升到碩士以上,「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的標準基本都差不多,而ACI、ISF開展以『國際註冊營養師』為名頭的認證顯然有問題。」

向婷指出,由各國營養行業組織共同組成的國際營養師協會聯盟(ICDA)根據各成員國的標準,對國際註冊營養師制定了一個最低標準:必須有營養及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且完成不少於500小時的實踐經歷。如果一個國家正在進行的營養師培訓體系能符合這個最低標準,就可以申請加入ICDA。

正因為過去營養師的認證和培訓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摸索一個規範的營養師認證體系。竇攀指出,目前,註冊營養師認證正處在由國家職業認證向由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等機構擬定相關標準並進行認證的轉型過程中。2017年,根據《行業組織有序承接專業技術人員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具體認定工作實施辦法(試行)》,中國營養學會作為國內營養界的權威團體,參照國際標準進行了註冊營養師制度試點。

新京報記者從營養業內資深人士處獲悉,中國營養學會按照ICDA標準構建了中國的註冊營養師培訓體系,且已經向ICDA提出了申請,同時還在申請加入亞洲營養師協會。

在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報名網站,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註冊營養師報名考試每年只有一次,報名通道上有自測題,自測問題包括,是否具有營養及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和學位、是否從事營養及相關工作滿5年等問題,當記者對以上兩個問題均選擇了「否」之後,自測提示,記者未能通過自測,這意味著沒有資格報考註冊營養師。

多層級多方向培訓滿足人才多種需求

竇攀指出,我國營養行業內部公認的營養師認證,只有中國營養學會建立的註冊營養師認證,英文簡稱RD。這個認證是一個水平考試,包括教育背景考察、曾經上過的必修課和選修課認定、從業經歷、考試成績認定等。

有人認為,中國營養學會的註冊營養師報考門檻高,考試難,通過率低。對此,於康表示,這正符合國際註冊營養師培訓的基本要求和規範,因為註冊營養師要經過艱苦的學習、培訓和繼續教育,具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只有這樣培訓出來的營養師才具有含金量。此外,國內還有醫科大學招收營養專業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這種專業人員的培養途徑目前還需要擴大影響和知曉率,讓更多人了解如何通過正規途徑獲得營養師培訓。

很多非營養/食品專業人士或是不滿足註冊營養師報名要求的人,同樣有提高專業水平的培訓需求。與此相補充的是,現在國內正在建立的營養指導員培訓體制,它是針對上述人群的營養技術人員進行的培訓,解決臨床營養一線實際問題,為大眾提供更廣泛的營養服務。營養指導員是近期中國營養學會重點打造的專業培訓項目。今年7月,國務院部署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的目標之一就是:到2030年,要實現每萬人配備1名營養指導員。

於康表示,國內註冊營養師的培訓和營養指導員的培訓相輔相成,互有聯繫又有區別。營養指導員更基層,能解決大眾營養問題。而註冊營養師則相對來說更加高端,更加複雜,具有國際化要求,兩者結合使得國內營養師整體培訓更具有立體感和完整性。

新京報記者在中國營養學會教育培訓中心官方培訓網站看到,除營養指導員培訓外,還有體重管理教練以及膳食營養管理師等面向不同專業群體的培訓方向,都是時下市場上亟須的營養人才。

■ 小貼士

中國註冊營養師證書真偽可網上查詢

鑑於目前市場上營養師存在魚龍混雜的局面,竇攀建議,大眾在面對社會上的營養師時,可以詢問對方的營養師資格證認證是從哪裡獲得,了解營養師的教育背景和知識體系是否完善。如果該營養師有中國註冊營養師的認證,就值得信任。

註冊營養師的網站上有證書查詢(http://www.crdietitian.org/prove/),輸入姓名和編號就可以進行核對。

如果想報考註冊營養師,可以在(http://www.crdietitian.org/)上查看信息。

如果想報名參加營養指導員、體重健康教練或膳食營養管理師的培訓,可以通過中國營養學會教育培訓中心的報名考試系統(http://www.dyhome.com/)報名。

D01-D03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相關焦點

  • 營養師培訓亂象調查 機構無資質 交錢就拿證
    原標題:營養師培訓亂象調查 機構無資質 交錢就拿證(1) 該機構稱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證,實際上卻未在人社部註冊,其頒發的證書也未獲得人社部認可。多位營養界的權威人士表示,央視曝光的ACI只是冰山一角,國內類似的不正規國際培訓機構還有很多,「國際註冊營養師」是其中最火爆的一類。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各種營養師速成培訓機構以「國際」為噱頭吸引大眾報名參加培訓認證,大眾缺乏對正規培訓機構的了解,往往容易上當受騙。
  • 營養師培訓亂象調查:山寨認證機構橫行 交錢就拿證
    營養師培訓亂象調查 機構無資質 交錢就拿證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節目曝光了美國認證協會(簡稱「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的認證亂象,同時也提到國際註冊營養師的認證問題。該機構稱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證,實際上卻未在人社部註冊,其頒發的證書也未獲得人社部認可。
  • 營養師培訓不能成賺錢噱頭
    長期以來,各種營養師速成培訓機構以「國際」為噱頭吸引消費者報名參加培訓認證,而消費者對正規培訓機構缺乏了解,往往容易上當受騙。更值得重視的是,這些機構培訓出來的偽營養師,傳播的很多知識存在謬誤,對公眾健康帶來很大隱患。  早在2016年,國務院就下發文件,取消了包括公共營養師資格認證在內的100多項執業資格許可。
  • 健身教練資質亂象調查:花費幾百元即可免試拿證
    健身教練資質亂象調查  資質證書五花八門多達20餘種 花費幾百元即可免試拿證 業內人士呼籲制定從業標準  「3月不減肥,全年徒傷悲」,進入3月不少人開始健身鍛鍊。 而在健身教練的選擇上,不少人坦言主要「看外形」,至於教練是否經過考核持證上崗則不得而知。
  • 做做考卷就拿證 別聽偽營養師亂彈琴
    營養師知道秘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營養保健知識,被視為專業人士的營養師也逐漸被公眾所熟知。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營養師培訓行業亂象叢生,一些不具備相關資質的機構宣稱可以零基礎速成,導致營養師隊伍魚龍混雜,甚至傳播錯誤知識,給公眾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 央視曝光校外培訓亂象:「三無」機構以輔導之名打擦邊球
    無證無照 河北滄州校外培訓機構悄悄培訓  教育部等部門正在開展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記者日前在河北滄州、浙江金華等地調查發現,在當前專項治理的背景下,個別校外培訓機構無證無照仍在悄悄培訓。  缺乏辦學資質 浙江金華校外培訓機構忽悠學生家長交錢  除了河北滄州,在浙江金華記者調查發現,這裡校外培訓機構沒有辦學資質的現象也是普遍存在。
  • 培訓機構外教亂象:外教無資質、母語非英語
    近日,教育部聯合六部門出臺意見,再次重申了外教資質監管的重要性。教育部要求,培訓平臺須公示外籍培訓人員的學習、工作和教學經歷,從源頭把好外教審查關。那麼,外教市場狀態到底如何,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機構亂象「英語外教」母語非英語培訓機構不提供「外教」資質在北京,記者走訪的多家英語培訓機構表示,他們的外教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這些外教的口語課大多小班授課,課程價格遠高於中國教師。
  • 幼兒園園長證培訓亂象調查:交錢就能過 過了也白過
    幼兒園園長證培訓亂象調查:交錢就能過,過了也白過   近年來,學前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幼兒園入園需求飆升。按照有關規定,幼兒園園長需持證上崗。但半月談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如今市面上湧現的園長證培訓班良莠不齊,亟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規範。
  • 幾百元可免試拿證 健身教練資質亂象調查
    記者調查走訪本市多家連鎖健身房及健身工作室發現,健身教練的資質證書五花八門。作為從事與健康密切相關活動的專業人士,健身教練有統一的門檻要求嗎?健身房宣稱的「高級」教練是如何評定的?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 做做考卷就拿證 營養師魚龍混雜 別聽偽營養師亂彈琴
    營養師告訴你!」「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營養師知道秘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營養保健知識,被視為專業人士的營養師也逐漸被公眾所熟知。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營養師培訓行業亂象叢生,一些不具備相關資質的機構宣稱可以零基礎速成,導致營養師隊伍魚龍混雜,甚至傳播錯誤知識,給公眾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 健身教練資質亂象調查
    原標題:健身教練資質亂象調查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走訪本市多家連鎖健身房及健身工作室發現,健身教練的資質證書五花八門。作為從事與健康密切相關活動的專業人士,健身教練有統一的門檻要求嗎?健身房宣稱的「高級」教練是如何評定的?對此,北青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 營養師培訓行業管理混亂 證出多門都稱全國通用
    記者走訪發現,自2005年底有關部門正式向社會發布「公共營養師」新職業以來,已有多家機構開展了職業認證業務,且都競相宣傳權威性。同時,不少不具備培訓資質的機構看準商機,推出了花樣繁多的「營養師」類培訓項目,致使行業亂象叢生。到底什麼是營養師?
  • 記者調查多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 亂象叢生
    然而,現在的少兒英語培訓市場上亂象不少,長著金髮碧眼就可以當「外教」,客戶付款前後「冰火兩重天」,試聽課和正式課差距巨大,一旦「上鉤」退款艱難……  日前,記者調查部分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發現,面對一節課動輒100餘元甚至幾百元的少兒英語課程,家長除了「給孩子花錢怎麼都捨得」,還得擦亮眼睛、做好甄別。
  • 健康管理師培訓亂象:無資質 亂收費,業內人自爆「三分真七分假」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暗訪組「告別夜班,坐拿高薪,你只差一個健康管理師」「拿證年入30W不是夢」「拿證立領2000補貼」……這些充斥在朋友圈、門戶網站的宣傳,無不在「標榜」健康管理師培訓的火熱。不僅公司紛紛「跳槽」搞培訓,從業者千方百計虛假宣傳招攬學員,更有甚者承諾一年可拿5萬掛靠費……近日,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對這一行業進行調查,連業內人士都自爆「虛假宣傳多,三分真七分假」。這個行業有多火爆?
  • 健康管理師培訓亂象:無資質亂收費,業內人自爆「三分真七分假」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暗訪組「告別夜班,坐拿高薪,你只差一個健康管理師」「拿證年入30W不是夢」「拿證立領2000補貼」……這些充斥在朋友圈、門戶網站的宣傳,無不在「標榜」健康管理師培訓的火熱。不僅公司紛紛「跳槽」搞培訓,從業者千方百計虛假宣傳招攬學員,更有甚者承諾一年可拿5萬掛靠費……近日,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對這一行業進行調查,連業內人士都自爆「虛假宣傳多,三分真七分假」。這個行業有多火爆?
  • 美牙速成班調查:涉事機構無培訓資質 涉嫌擴大宣傳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美牙速成班調查追蹤:涉事機構無培訓資質,涉嫌擴大宣傳新京報訊(記者 劉經宇)11月18日,新京報刊發《記者臥底美牙兩天速成班:學員畢業分不清藥水照拿資質》一文。今日(11月19日),北京朝陽區三間房鄉政府組織多個相關部門對涉事機構「春甜學校」開展監督檢查。現場執法人員表示,「春甜學院」無相關培訓資質。至於其他情況,還需進一步調查確認。春甜學院張姓負責人現場回答執法人員問題。
  • 央視調查外教亂象怎麼治?培訓機構稱資質查驗屬「商業機密」
    某英語培訓機構工作人員:我可以不避諱你,他就是個法國人,他說的英文就是有口音,他說他有五份工作。「外教」資質未知,培訓機構不提供但央視記者在多家培訓機構提出要查驗外教資質時,都遭到了拒絕。一家機構表示,外教身份屬於「商業機密」。還有一家,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外國人工作許可證。
  • 花錢即可拿證上崗 小兒推拿市場到底有多亂
    孩子便秘,試試小兒推拿;出現積食情況,試試小兒推拿……憑藉著非藥物、無痛苦的自然療法,近年來小兒推拿得到寶媽們的認可,市場也迅速火起來。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推拿門店,更有部分創業者將目光投入到該領域,建立全國連鎖機構。不過,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交錢拿證上崗、從業人員魚龍混雜等問題充斥在小兒推拿市場中。
  • 「園長證」培訓亂象可休矣
    原標題:「園長證」培訓亂象可休矣自2015年《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頒布和實施以來,一位好園長就是一所好幼兒園的行業共識日益深入人心。因此,不少幼教管理部門抓大放小,狠抓園長任職資格,許多園長對照標準,努力學習。
  • 調查|催乳師行業亂象多,交上五千元培訓十天就拿證
    不過,新行業在發展中卻存在不少亂象。連日來,記者在淄博市中心城區調查了解到,催乳師行業準入門檻低、缺少監管,造成市場魚龍混雜,有些催乳機構甚至兼職做起了「培訓」,發證機構也是五花八門。  隨後記者走訪了多家催乳機構,這些機構均表示可以提供催乳師培訓服務,以及培訓結束後為學員頒發催乳師證。調查發現,要成為大多數人眼中神秘的「催乳師」,從零基礎開始其實只要十多天的時間。不過培訓的費用卻不少,多在5000元左右。  證件式樣多  有紅本有藍本  學成之後回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