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不是「萬能」的,小兒佝僂病和維生素D有關

2020-09-24 黃藥師健康育兒說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問題,很多家長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就是缺鈣,在醫藥超市的貨架上,擺在C位的往往也是補鈣的產品,有小孩吃的,有老年人吃的。

總之補鈣被認為是很寬泛的身體補充,腰酸腿痛了要補鈣,骨折了也要補鈣,小孩長身體更要要補鈣,缺鈣長不高, 還可能得佝僂病。

補鈣不是「萬能」的,小兒佝僂病和維生素D有關

估計很多家長們都是這麼想的,但其實佝僂病和鈣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佝僂病的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也就是說佝僂病其實是因為缺維生素D(VitD)引起的。

人體內缺乏維生素D(VitD)會引起鈣磷代謝異常,從而導致鈣元素在體內無法發揮正常作用。雖然最後還是和鈣扯上關係了,但如果認為補鈣就能改善和治療佝僂病那就錯了。

根據大量對佝僂病臨床表現的研究和歸納,小兒佝僂病被認為是長期缺乏VitD造成的結果,並且缺乏VitD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

據估計全世界大約有1億人存在VitD缺乏問題。VitD的缺乏原因比較複雜,不過在此之前明確佝僂病靠補鈣沒用這一點是已經明確了的。

VitD在人體內發揮的作用廣泛,除了和骨相關的疾病(佝僂病、骨質疏鬆、肌無力等)外,非骨相關的疾病也很多。

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還有語言發育障礙,老年痴呆以及帕金森病等等,VitD的缺乏可能引發很大疾病,因此維D的補充很重要,從小就應該引起注意。

常見的小兒佝僂病臨床表現

回歸小兒佝僂病的問題,小兒缺乏VitD會引起骨骼變化,而小兒佝僂病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營養性疾病,孩子在6個月至1歲半時期最容易發生。

此外早產兒和雙胎、多胎兒也是小兒佝僂病的常見發病人群。寶寶快速發育階段,人體內生成和補充的VitD不足時佝僂病發病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在6個月至1歲半期間是第一個佝僂病高發階段。

具體表現上,小兒佝僂病的臨床表現為骨骼改變,在寶寶一歲左右的發育期,頭部的發育較快,在一歲左右幼兒的前囟很寬,甚至出現方顱,此外胸部的發育也很快,會出現雞胸,漏鬥胸。

這些都是較為明顯的因為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骨骼變化。另外比較容易引起家長注意的還有孩子腿部的發育情況,缺乏維生素D時可能會出現X形腿和O形腿。

如何判斷維生素D缺乏

對小兒佝僂病,在沒有發現明顯的骨骼改變之前就應該進行預防,否則如果骨骼出現變化後,這一階段的治療緩慢,難度也更高。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缺乏維生素D呢?其實大部分醫院都可以進行化驗,目前認為血25-羥維生素D[25-(OH)D]水平是反映機體VitD代謝情況的重要指標。

具體的衡量標準現在有大概兩個被廣泛認可的版本,一個是以血25-(OH)D達到33 ng\ml(82.5nmol\L)作為兒童參考指標,也有認為40 ng\ml(100nmol\L)比較理想,有做過這類檢測的不妨把數據進行對比,看孩子的數據指標是偏高還是偏低。

補充維生素D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補充維生素D,根據2003年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預防兒童VitD缺乏和VitD缺乏性佝僂病,VitD攝入量指南」,推薦嬰兒的維生素D攝入量為每天至少200 U(5μg)。每天200 U以上的攝入被認為能夠有效預防維生素D缺乏。

而如果寶寶已經出現了佝僂病症狀,那麼每天需要加大攝入,400IU的每日攝入需要保證,如果是佝僂病急性期,每天服用800IU的維生素D,這個過程需要持續1個月。

一段時間的服用後到醫院檢查,看小兒佝僂病的症狀和身體指標是否有所改善,如果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沒有減少,那麼接下來可以減少至每天400IU進行預防即可。

以上還提到的早產兒、雙胞或多胞胎嬰兒、生長發育快的嬰兒,需要給予常規維生素D攝入量更多的加強劑以預防佝僂病,在6個月後每天給400-800IU水平的維生素D對佝僂病進行預防。

戶外運動很重要

最後再說一點非直接補充的方法,顯然維生素D不是天然需要藥物性攝入來補充的,那么正常的寶寶維生素D是如何保持充足的呢?其實和陽光有關,並且它比藥物性攝入更為重要。

研究顯示,母乳餵養的嬰兒每周在戶外活動2小時,僅手部和面部暴露在陽光下,就可以維持嬰兒所需的血25-(OH)D濃度維持在正常範圍的低值。

當然儘管被證實陽光會發揮作用,但如何界定一直是難題,考慮到光照環境不同,涉及的變量因素包括季節、氣候、天氣、光照時間、、維度、空氣汙染情況等。

有關研究也曾試圖在限制變量的情況下進行研究,但依舊很難找到具有指導意義的數據,比如在美國此前有團隊進行研究顯示。

在9月份居住在美中辛辛那提(北緯38°)的兒童,每周戶外暴露手部和面部20分鐘的效果,可在北京(北緯40°)的兒童手部和面部暴露在陽光下2小時所合成的維生素D量是相同的。

不可控變量太多,包括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不同,接受光照市場的多少才能維持嬰幼兒維生素D的合成無法形成指導意見。但總結一下,戶外活動不能少,與其大量通過藥劑補充,也許堅持戶外活動孩子缺維生素D的情況就能得到改善。

除此之外,一些情況下小兒佝僂病患兒就算接受了正規的醫院治療,通過大量的藥物補充維生素D,效果依舊不理想。

這可能又和其他的微量元素異常有關,就像人們說佝僂病一樣,說它和缺鈣無關,其實也有間接的關係,人力微量元素彼此之間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因此有些情況光靠補充維生素D未必就能改善症狀,比如一些佝僂病的誘因是缺鐵,鐵缺乏會干擾維生素D在皮膚和腸道中的轉化,體內維D的活躍性降低也可能導致小兒佝僂病。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佝僂病不補鈣卻補維生素D?寶寶缺維D的這4個表現要警惕,做好預防是關鍵
    體檢完成以後家長們會發現醫生會開始讓寶寶補充維生素d,這是為什麼呢?醫生會告訴家長,這是給孩子預防佝僂病的。佝僂病主要是人體內的鈣元素和磷元素代謝異常,導致體內缺鈣。寶寶在生長發育期間缺鈣會導致骨頭組織以及四肢出現鈣化現象,從而影響發育、骨頭軟化和畸形。佝僂病好發於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所以寶寶在出生後醫生會讓寶寶補充維生素d。
  • 維生素D、魚肝油和「補鈣」那點事兒
    走出補鈣的誤區  鈣?維生素D?我們究竟需要補什麼!  常見各種「補鈣」的廣告和報導中,很多人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各種症狀,比如多汗、易激惹、夜驚、方顱、雞胸、X或O型腿等,當作缺鈣的表現,大勢宣傳補鈣。其實,孩子單純缺鈣的情況比較少見。
  • 預防寶寶佝僂病,補維生素D還是補鈣?
    總有家長在微博上問我,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和維生素D有什麼區別?維生素D要補到多久?除了補維生素D,還要補鈣嗎?寶寶一般補魚油和補鈣到多大呢?寶寶到了兩三歲,好多媽媽已經不給寶寶補這些東西了,為什麼呢?
  • 預防佝僂病,吃鈣還是維生素D?寶寶吃不對反而有害
    豆媽問道:「還是有點擔心,孩子不會得佝僂病吧?用不用我們給孩子補上鈣呢。」醫生耐心解釋了下:一般情況下孩子是不需要額外補鈣的。很多媽媽擔心孩子會不會得佝僂病,尤其是在冬天,往往會給寶寶補上鈣。因此並不推薦寶寶額外的補鈣,並且佝僂病並不是說缺鈣了,而是缺乏維生素d了,只要正常的補充維生素d,並且可以經常曬太陽,食物中也營養豐富的話,寶寶一般是不會缺鈣的。有一些家長有疑問了,「聽說不給寶寶補鈣會得佝僂病,是這樣嗎?」實際上,佝僂病的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 小兒佝僂病是怎麼回事? 怎樣預防小兒佝僂病?
    其實,引起小兒佝僂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維生素D含量不夠   如果小孩子體內的維生素D不夠,就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求,再加上長輩餵養不當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小兒佝僂病。   2、陽光照射不足   如果小孩子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太短,體內就會缺乏維生素D3,很容易導致小兒佝僂病的發生。內源性維生素D由陽光照射而來,小孩子多參加戶外的活動可以從中獲得補充。
  • 【兒童頻道】孩子缺鈣和維生素D有關嗎?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是依賴於維生素D的,沒有維生素D,吃再多鈣也是無用功,單純補鈣,效果甚微!天然食物中,包括母乳,維生素D的含量較少,穀物、蔬菜、水果幾乎不含維生素D,肉和魚中維生素D的含量很少,強化食物的普及,嬰幼兒可以從這些食物中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
  • 孩子到底補鈣還是補維生素D,怎麼補,專家告訴你答案!
    那我們就給孩子使勁的補鈣吧!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關鍵的因素是維生素D而不是鈣。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補充維生素D呢?需要注意點什麼呢?下面是昨天糖果育兒群裡專家指出的幾個要點,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第一、兩歲以下孩子,日進乳量夠的話,杜絕額外補鈣;第二、佝僂病是缺d導致的,不是缺鈣導致的;第三、鈣不是萬能的,不是什麼問題都需要補鈣,也不是補鈣能治好的,不要盲目補鈣;第四、維生素AD是維生素A+維生素D3所以AD是兩種東西,AD包含D不能把
  • 謹防補鈣誤區,海藻鈣加蘑菇維生素D引領兒童補鈣新趨勢
    由於機體中99%左右的鈣都儲存在骨骼和牙齒之中,所以缺鈣最先影響的就是骨骼和牙齒健康。只有維持正常的血鈣濃度,才能夠保證骨密度和骨質的正常,預防小兒發育遲緩、佝僂病。3、另外鈣元素還與維持機體酸鹼平衡、調節毛細血管通透性、參與心臟搏動等多種生理活動有關。可以看出,如果缺鈣後不及時補鈣,身體的多個組織系統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利於身體健康。
  • 別讓小兒佝僂病 毀了孩子一生
    12月7日(本周三)14:30——15:30,我們將邀請西安市第四醫院兒保科主任王朝暉主任醫師,通過微信為廣大媽媽講解有關兒童佝僂病的相關問題。如果你有這方面的疑問,歡迎加入辣媽Baby線上分享會,讓我們一起聆聽。
  • 海醫二院醫生提醒:防治佝僂病,別忘補充維生素D
    周女士心裡既擔心又納悶:佝僂病不是缺鈣嗎?寶寶從出生就開始補充鈣劑,怎麼會缺鈣呢?事實上真是這樣的嘛?佝僂病缺什麼呢?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顏海峰與大家聊聊佝僂病相關常識。  什麼是佝僂病?
  • 魚肝油、維生素AD、維生素D,該給寶寶補哪個?
    不能一起吃從廣義的定義來看,維生素AD其實也可稱作魚肝油,他們的主要成分都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其中維生素D預防和治療小兒佝僂病和小兒抽搐症等;維生素A預防寶寶夜盲症和癩皮病。原則上兩者選其一就能夠滿足需求。
  • 闢謠,孩子只需要補維生素D,不需要補鈣?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
    之前菁媽也一直說孩子小的時候不用補鈣,只要補維生素D就可以了,每天補400IU的維生素D就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而嬰幼兒不需要補鈣了。 但是今年最新發布了全球佝僂病共識中卻提到佝僂病不僅僅是由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缺鈣也會引起佝僂病。
  • 【分享】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防治
    作者:寶寶知道 什馬都是浮雲維生素D缺乏先關的疾病是我國兒童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維生素D主要作用是調節體內鈣磷的代謝和促進腸內鈣磷的吸收和骨鈣化,進而維持血鈣和血磷的平衡。佝僂病是人類在進化、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營養性代謝症候群,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由於骨礦化不良表現為不同症狀,在兒童期表現為佝僂病,成年後表現為骨軟化症,老年表現為骨質疏鬆。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多見於3歲以內嬰幼兒。維生素D在人體內需要通過維生素D受體結合才能後發揮作用。
  • 嬰幼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4大病因,教你如何護理,早知早預防
    嬰幼兒缺乏維生素D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當然也是與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家長經常宅在家,帶孩子戶外運動少等,引起了我們重視。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造成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主要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為我國兒科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
  • 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原標題: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對廣大的家長朋友們來說,了解和認識小兒佝僂病的症狀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小兒佝僂病,對小孩子的治療十分有益。
  • 缺鈣還是缺維生素D?小兒佝僂病,背後4個元兇要知道
    小兒佝僂病。其實,佝僂病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缺鈣導致的。佝僂病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D所引起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在嬰幼兒時期較為常見。很多初為父母的寶爸寶媽根本不了解導致小兒佝僂病出現的根本原因。因此沒有做好預防工作,待到寶寶患病以後才來補救,但是這時候佝僂病已經對寶寶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 佝僂病治療方法 佝僂病這樣治療比較好
    佝僂病治療方法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營養缺乏症,又稱軟骨病,其病因主要是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的異常引起的。多自出生3個月後開始發病,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治療佝僂病主要在於補充維生素D,從而促進兒童對鈣、磷的吸收,避免其代謝紊亂。
  • 關注寶寶健康 警惕小兒佝僂病!
    佝僂病是我國兒童重點防治疾病,也是常見病之一。其危害可造成骨骼系統改變,還可累及消化、呼吸、循環、免疫等系統。併發症包括「O」型腿、「X」型腿、雞胸、貧血等。因此,預防小兒佝僂病很有必要!很多家長認為明顯就是缺鈣引起的佝僂病,但他為什麼補過很多鈣,補不好呢?
  • 關注寶寶健康 警惕小兒佝僂病
    佝僂病是我國兒童重點防治疾病,也是常見病之一。其危害可造成骨骼系統改變,還可累及消化、呼吸、循環、免疫等系統。併發症包括「O」型腿、「X」型腿、雞胸、貧血等。因此,預防小兒佝僂病很有必要!維生素D可促進食物中鈣的吸收,提高血液中鈣的濃度,促進血液中的鈣、磷沉積到骨骼中去,減少鈣從尿中排出,從而有利於骨的鈣化。是保證骨骼正常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如果缺少便可引起鈣、磷代謝紊亂和骨樣組織的鈣化障礙,從而導致佝僂病。總的來說,防治佝僂病,維生素D和鈣,一個都不能少。
  • 1歲小兒「鬼臉」原來是媽媽補鈣惹的禍!這樣的錯誤想必你也犯了
    補鈣過量的危害·造成長期的高鈣尿症,增加了泌尿系統形成結石的機會:對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幼兒重要注意補鈣,但應適量。切莫認為補鈣多多益善,從而給小兒超出機體需要許多倍的鈣劑補充,結果是濫補鈣反而引起如高鈣尿症之類的病,損害寶寶身體健康。什麼是高鈣尿症?高鈣尿症是小兒較常見的代謝失調,與吸收鈣增多或腎對鈣吸收不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