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方人物」陽盛海:讓湖湘文化交流更有「湘味」

2020-12-17 紅網

【編者按】他們是國寶非遺傳承人、匠心匠人、城市玩家、鏗鏘酒人、創業達人……他們深耕某一領域,兢兢業業,默默付出,是這個時代向上向善的力量,他們是我們正在尋找的「湖湘紅方人物」。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湖南地靈人傑,縱觀中國歷史,在政治、經濟、哲學、文化和科學領域人才輩出,因此古人發出「惟楚有才」的感慨,「湖湘文化」也成為非常具有區域性特點的文化形態。在湖南實施開放崛起戰略、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大背景下,大力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對於提升湖南文化發展的開放性與多元化、擴大湖湘文化產生了重要作用。這其中,湖湘文化交流協會功不可沒。

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的陽盛海,是與文化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文化人」。他對湖湘文化交流工作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近年來,他把湖湘文化根植新時代的「沃土」,努力使湖湘文化緊貼新時代的「脈搏」,讓湖湘文化交流更有「湘味」,更有活力,用各式形態展示湖湘文化的獨有魅力,用一腔熱忱書寫了「興文化」的新詩篇。

近日,陽盛海成為「百人百城 向上向善」首位紅方人物,通過紅網鏡頭訴說他「與湖湘文化打交道」的人生故事。

與「湖湘文化」打交道的一輩子

「我與『文化』打了一輩子交道,文化工作讓我充實,讓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滿著詩情畫意。」2017年,陽盛海從行政崗位上退休後開始擔任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今年快70歲的他依然精神矍鑠。

陽盛海是土生土長的苗族人,從小多才多藝,能寫能畫,上初中時,他就跟縣文化館聯繫緊密,經常給縣文化館寫一些文藝節目,後來,他又在鄉鎮當上了電影放映員,「別小看電影放映員這個工作呀,很鍛鍊人,不光鍛鍊了我的體力,還讓我的文藝欣賞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上大學後,陽盛海入讀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分到縣文化館從事文藝編輯工作,編書、編雜誌;工作了5年以後,陽盛海又調到湖南省民民主事務委員會、民族研究所,從事少數民族的文化研究,擔任省民委文化宣傳處處長等,退休以後,擔任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跟文化打交道,讓我學到了知識、交上了朋友、陶冶了情操、平衡了心態。」陽盛海分享到,湖湘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包羅萬象,而「惟楚有才 於斯為盛」就是對湖湘文化最好的詮釋,「我們願意研究它,而且越交流就越嘗到甜頭。」

引進來走出去,讓湖湘文化「活起來」

在陽盛海的領導下,近年來,湖湘文化交流協會在認識和發掘湖湘文化、拓展文化交流活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完善協會的組織和網絡建設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首先,陽盛海一上任就對湖湘文化交流協會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激活機構活力,為湖湘文化交流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基礎。

其次,「交流」活動豐富多彩,其中2018年,首創湖湘文化交流周活動舉辦了近百場「引進來,走出去」的亮點活動,真正讓湖湘文化「活起來」。

其中,舉辦的第20屆藍藝舞蹈藝術節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吸引了俄羅斯、烏克蘭、美國、義大利、芬蘭等13個國家及地區共12000多人參加角逐;「湖湘文化與新時代歷史使命論壇」由著名文史專家唐浩明、鄭佳明、朱漢民、周秋光坐鎮;還組織了湖南20多位著名書畫家前往韓國江陵市進行書畫藝術研討交流和展覽,組織湖南的歌唱家們前往美國參加華人春節慰問活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法精品展、中國(國際)華服文化邀請賽以及賀安成丶劉左均丶張青渠三人速寫連展,也為弘揚和繁榮湖湘文化增光添彩。

「通過我們的持續奮鬥,使湖湘文化在新時代展現新的『顏值』,擴充新的『內存』,贏得新的『點讚』。」陽盛海如此表示。

文化離不開美酒,大力推廣湖湘酒文化

湖南是酒文化的發源地,酒文化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陽盛海也不遺餘力地推薦湘酒文化,助力湘酒發展。不僅首創成立了「鄉村醫生醫學文化委員會」「湖南水文化硏究會」和「茶文化研究會」,還成立了「湖湘酒文化研究會」。

「文化人是離不開酒的, 酒能為文化創作注入更多靈感,也讓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陽盛海表示,湖湘酒文化研究會一方面促進酒文化的研究,講好湖南酒故事,講好中國酒故事;其次將擴大酒文化的宣傳,讓湖湘酒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展現獨特風採,打造湖湘酒文化的品牌效應。

興起之時,陽盛海開始揮筆助興,這時,他大呼一聲:拿酒來化墨。原來,書畫界留存著這樣一個秘訣:用酒代替水化墨,不僅讓書寫更加順暢,還能讓墨汁保持持久,不會發酸發臭。

【紅方人物徵集】

新中國成立至今,湖南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傑出人物,他們深耕某一領域,兢兢業業,默默付出,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他們都是這個時代向上向善的力量。即日起,紅網新媒體集團聯合瀏陽河酒業啟動「尋找百名湖湘紅方人物」大型公益活動,從非遺傳承、匠心匠人、城市玩家、鏗鏘酒人、創業達人五個緯度致敬這個時代「向上向善」的力量。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人,歡迎自薦和推薦給我們。

推薦方式:將個人信息、簡歷發送到郵箱790738987@qq.com

相關焦點

  • 湖湘文化交流協會酒文化研究會在屈原酒業召開酒文化考察研討會
    湖湘文化交流協會酒文化研究會在屈原酒業召開酒文化考察研討會今天上午,暴雨剛剛停息,陽光初照的汨羅江畔的屈原酒業有限公司熱鬧非凡,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酒文化研究會組織該研究的部分組成單位在這裡舉行酒文化考察研討會議。
  • 湖湘文化大家族添新成員 有聲語言藝術委員會成立授牌
    紅網時刻5月24日訊(記者 陳雪驊)湖南有聲語言表演藝術種類繁多,不少人希望能有這方面的專門藝術委員會。5月23日下午,在長沙市崇賢館文化傳播公司基地,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有聲語言表演藝術委員會正式宣告成立。湖湘文化交流協會總顧問唐之享出席並授牌。
  • 湘煤集團牽手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智」助三王村脫貧攻堅
    紅網時刻記者 姜心玥 通訊員 梅萱 報導「三王村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要深度挖掘,智用文化名片、文化力量,助力脫貧攻堅。」6月10日至12日,湘煤集團策劃並組織湖湘文化交流協會專家深入湘煤扶貧聯繫點——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就文化扶貧、智力扶貧展開深度調研。
  • 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舉辦2020「舞動湖湘」迎春群眾文藝聯歡會
    為了歌頌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取得的非凡成果,抒發人民群眾在新時代奮進的豪邁情懷,展示湖湘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迎接新年的到來,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於2020年1月6日下午在省會長沙市琴島歌舞廳舉行了
  • 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有聲語言表演藝術委員會成立
    華聲在線5月24日訊(通訊員 陳淇 記者 劉玉鋒)5月23日下午,在充滿湖湘文化韻味的崇賢館文化傳播公司基地,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有聲語言表演藝術委員會宣布成立。省政府原副省長、湖湘文化交流協會總顧問唐之享為有聲語言表演藝術委員會成立授牌。
  • 滿滿湖湘味「湘圖漢語角」亮相湖南圖書館
    4月21日,湖南圖書館「湘圖漢語角」正式啟動。湖南圖書館副館長雷樹德(左一)給「湘圖漢語角(Chinese Corner)」題字。首屆「湘圖漢語角」嘉賓合影。紅網時刻4月21日訊(記者 胡弋 通訊員 羊漾 楊慶懷)在第24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4月21日下午,以「濃濃中國情 暖暖湖湘味」為主題的首屆「湘圖漢語角」在湖南圖書館國學堂舉辦,標誌著湖南圖書館「湘圖漢語角(Chinese Corner)」正式啟動。
  • 以茶為媒,他要讓世界更了解湖湘文化
    他親手泡上一壺自家的「湖湘名士」黑茶,並向客人介紹起這款茶背後那些叱吒風雲的湖湘傑出名人。雖然來自福建安溪茶鄉,但在紮根湖南12年後,林金筆對底蘊深厚的湖湘文化欽佩不已。2018年,他萌發了一個想法,決心以茶為媒,讓世界從了解湘茶開始,認識湖南,認識湖南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 「我要把黑茶融入更多的湖湘文化,讓世界更了解黑茶、喜愛黑茶。」他說。
  • 打造湖湘文化交流品牌 胡新聞當選為長沙市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6月15日,長沙市湖湘文化交流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毛澤東文學院舉行。) 會議回顧了長沙市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成立以來所取得成績,聽取、審議通過了《長沙市湖湘文化交流協會章程(修訂草案)》,選舉產生了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監事會。
  • 湖湘文化對中國文化的三次重大影響
    陸遊說,「不到瀟湘豈有詩」。毫無疑問,「流寓文化」客觀上大大加強了湖南與全國文化的交流。道家文化作為楚漢文化基因,與湖南本土的「蠻」文化一道,一直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李澤厚先生說中國文化有一個「巫傳統」,根源在湖南、湖北,「楚辭」傳承了巫文化的大量信息。「巫」即「道」,楚地為道文化之根。
  • 中國品牌聯盟湖湘計劃助力「湘品出湘」
    新湖南客戶端4月26日訊(記者唐志勇 通訊員辛眉)4月26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湘品出湘」——中國品牌聯盟湖湘計劃在湖南長沙啟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整合覆蓋全國的廣播頻率,通過公益助農、錦繡瀟湘助力計劃等,以國家聲音推動「湘品出湘」。
  • 《湘水》:為湖湘文化的傳承發展推波助瀾
    這本探討地域文化的刊物產生了全國性的影響。《湘水》是一本湖南人文叢刊,以「發掘湖南人文歷史,闡揚湖南人文精神」為宗旨,迄今已經出刊五輯。每輯《湘水》都聚焦湖南的一個文化地標或文化人物,邀約海內外碩學鴻儒和青年才俊撰文,是湘學研究和交流的全國性平臺,為湖南歷史文化的研討和宣傳推廣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 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之旅 用腳步感受大陸的溫度
    1949年前後,湖南去臺人員有13.8萬之多,目前在臺湘籍人士及親屬近60萬人,湘臺婚姻家庭3.7萬對、居全國第二位。湖南現有定居臺胞1072人,在湘工作、創業、學習的臺灣同胞6000餘人,在湘投資的臺資企業2600多家。「湖南是我爺爺的老家,參加這次湖湘文化研學活動也是回家,我很期待。」
  • 湖湘文化的市州拼圖
    李躍龍隨著傳統文化的興起,近年來,地域文化越來越被學術界重視。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張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道統,又有鮮明的三湘地域特徵和湖湘文化個性,與中華文化存在著一種部分與整體、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的關係。
  • 第十四屆湘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會在長開幕 許達哲劉結一劉兆玄等...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31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冒蕞 蘇莉 劉笑雪 長沙晚報記者 黎鐵橋)昨日,第十四屆湘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會在長沙開幕。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等在開幕式上致辭。
  • 讓世界更好領略湖湘文化獨特魅力
    一方面,從國內布局看,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貿易主要集中於東部地區,2017年全國文化產品出口和文化服務出口,東部地區佔比分別為93.4%和95.9%,中西部佔比僅為6.1%和3.5%;另一方面,須立足新時代,在創新創造中發揚光大湖湘文化,並通過更有效的方式向外傳播。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力,更好助推湖湘文化「走出去」。  一、挖掘湖湘文化精神特質,傳播湖湘文化正能量。
  • 「紀念劉蓉誕辰200周年暨晚清湘淮人物」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湖南人文...
    (記者 劉輝煌 通訊員 朱耀斌)12月15日至16日,「紀念劉蓉誕辰200周年暨晚清湘淮人物」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隆重召開。與曾國藩同為桐城派古文家,湘軍重要人物,官至陝西巡撫。劉蓉為人勤奮好學,寫了不少古文、詩詞。曾國藩評「吾友劉君孟容,湛默而嚴恭,好道而寡慾。自其壯歲,則已泊然而外富貴矣。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 著有《養晦堂文集》等書。 大會由石瀟純主持。
  • 「抗「疫」時評」患難見真情 湖湘有大愛
    防控疫情,不容絲毫鬆懈,更不容半點麻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防止疫情蔓延,醫務工作者是「主力軍」。從武漢封城,再到方艙醫院建成使用,一大批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工作崗位,有的每天工作長達10多個小時,有的病房、手術室連軸轉……他們的身體、心理都受到了挑戰,急需力量補給、人員補充。越是最吃勁,越需要我們同仇敵愾;越是攻堅克難,越需要我們全國一盤棋。
  • 「柯南」紅方缺乏交流合作,後果有多嚴重
    琴酒進了假酒廠然而,精英雲集的紅方非但沒有一舉取勝,反倒是彼此不互通消息,不合作戰鬥,仿佛是73為了拖劇情才不讓他們親人不想認,誤會不解除,合作全憑緣分。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黑色衝擊篇中的茱蒂老師紅與黑的碰撞篇,柯南掌控和提供了關鍵情報,茱蒂也信任他的才智,柯南才得以與FBI合作,當然柯南的亮眼表現和足以封神的布局謀劃能力使得FBI在赤井假死之後更依靠柯南,但此後柯南沒有掌握到相關情報的事情,FBI也沒讓他參與。
  • 湖湘文化交流協會積極挖掘推介本土酒文化
    紅網時刻7月10日訊(通訊員 石清鳳 記者 張英)7月9日上午,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酒文化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組織該研究會部分組成單位考察湖南本土酒企並召開研討會,為本土酒企發展和湖湘酒文化挖掘推介獻計獻策。
  • 「湘」極了!這些好物今晚8點上連結
    「湘」極了! 錦繡瀟湘,山水湖南 這裡不僅有 「吃得苦,霸得蠻」的湖湘精神 更有豐富多樣的湖南美食 來自湖南的萬茜、孟佳、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