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女兒長大被「欺負」,以下技能的培養就缺一不可,家長別心大

2020-09-23 育兒攻略

在中國的傳統家庭觀念中,孩子的教育要根據性別而有所區分,養女兒明顯要比養兒子困難多了,無論是衣食住行的細節,還是精神方面的培養,都對家長的水準存在較高要求。這倒不是重女輕男,大環境對女性要求較為苛刻,無論是職場還是兩性情感,女性都天生處於弱勢地位,家長不想女兒被欺負,只能未雨綢繆,搶先佔據制高點。

作為同樣家裡是女兒的媽媽,我在這些方面可謂是感慨良多,頗有心得。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作為一名女兒的媽媽都需要為孩子的將來做哪些準備:以下技能的培養缺一不可,家長別心大。

獨立自主的生活技能

早先受窮養兒子富養女觀念的影響,我對女兒也是百般寵愛,長到七八歲還不會做家務,屬於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類型。直到母親看不過去,把我狠狠訓斥了一通,我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在把女兒培養成「巨嬰」。

母親並非是不疼外孫女,只不過出生於六十年代的她看慣了社會上的風風雨雨,深知父母是無法陪伴子女一生的。想要孩子將來不受罪,那為人父母就要提前打點一切:與其代替孩子去受苦,不如讓孩子早早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了應對經驗,長大後才不會被社會上風風雨雨所擊敗。

我的行為表面上是在寵愛孩子,實際上卻在折斷女兒飛翔的羽翼,連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會,將來步入社會只會被室友、同事嫌棄,一旦被定義為「累贅」,那我女兒的社交和人際關係都將處處受阻,甚至被周圍的人看不慣。

自我為中心的情感觀念

母親常說,培養兒子要大氣,培養女兒要小氣。這裡的小氣並非是物質生活上的斤斤計較,而是精神上的「自我為中心」,也就是我們常常說要規避的自私。

這大概會讓很多家長感到不解,培養女兒不該是真善美呢?為何要宣揚精神上的自我為中心?這是因為時代變化和社會風氣大勢所趨造成的。

這裡所說的自私並非是傳統的自私自利,而是指兩性觀念上的自我,大家可以理解為自尊自愛,但又要比自尊自愛更加自我為中心。想必家長們也能體會到時代不一樣了,我們當年付出和奉獻的那一套只會讓女兒陷入萬劫不復,倒不如教會女兒以個人感受為主,不要在情感上依附男性,更能避免被精神控制。

總之,養女兒本身就是需要分寸感的事,不想女兒長大後被欺負,我們還是自私一點為好。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要想女兒長大不受欺負遠離渣男,三個技能從小教,兩個毛病儘早改
    對此,不少家長坦言,養女兒要比養兒子難得多,為了不讓女兒長大後被欺負,不僅要注重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細節,更需要做好精神方面的培養。不想女兒長大被人欺負被渣男騙,三個技能從小就要教>1、獨立自主的生活技能不少父母受「富養女」觀念的影響,日常對女兒是百般寵愛,家務更是不讓她們碰,可以說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了,但是,父母這樣的行為易把女兒養成「巨嬰」,使其喪失基本的自理能力,步入社會之後易被室友、同事嫌棄,成家之後易被老公、婆婆嫌棄,一旦被人定義成「累贅」,那麼將受盡「欺負」。
  • 這幾個「信號」,暗示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家長別心大不當回事
    導讀:這幾個「信號」,暗示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家長別心大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個「信號」,暗示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家長別心大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從小具備以下「缺點」的女兒,長大後人氣特別高,家長別盲目糾正
    文|文兒眾所周知,中國家長對兒女的教育是存在差異的。家有兒子尚好說,若家有女兒,那父母在教育方面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畢竟大環境對女性要求更高,想要女兒成長為優秀的女性,家長就要不停立規矩,以保證女兒將來更快找到幸福。
  • 犯罪心理學專家:不想孩子被欺負,要從小培養他「不好惹」的能力
    直到在《開講啦》這檔節目中,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一番話才給了我啟發,若不想孩子被欺負,上幼兒園之前,就要培養他這三種不好惹的能力。在演講中有青年代表提問,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斬釘截鐵地回答當然要打回去,但李玫瑾教授後來也對這種打回去,給出了更科學的策略。從根本上是要培養孩子「不好惹」的能力,才不會縱容霸凌者!
  • 犯罪心理學專家:不想孩子被欺負,要從小培養他「不好惹」的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會遇到很多讓家長措手不及的問題,比如:有一天我兒子突然回來跟我說:「媽媽,有個小朋友打我了,怎麼辦?我順嘴就說了一句:「那你就打回去啊?」他又說:「那他打我更用力怎麼辦」?問完我這個問題,我瞬間語塞。我發現,面對孩子被欺負這件事兒,僅僅用一句「打回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 《童年不缺愛》:從小缺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很難「富」起來
    作者心心媽,養育了兩個女兒,是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科恩親授遊戲力育兒師,多個平臺閱讀量10萬+文章作者。她從自己以及朋友真實生動的育兒案例出發,用聊天的方式,從「看見」孩子、懂得孩子、建立聯結、有效溝通、情緒平和、家庭和諧六大方面,闡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安全感,給孩子不缺愛的童年,讀完受益匪淺。養孩子不容易,養好一個孩子更不容易。
  • 「孩子總是被欺負,如何培養他的狼性?」,他缺的並不是狼性
    網上有人提問:「孩子總是被欺負,如何培養他的「狼性」?」都說嬰兒生出時如一張白紙,作畫的是父母。縱使有天性使然的說法,但更多權威的教育專家們都一再告訴我們:孩子的性格品德、行為習慣等等的養成,都與他成長的環境(包括父母的言傳身教、家庭成員間的相處模式等)密切相關。
  • 女兒學校被欺負,孩子家長那個橫勁兒:我要怎麼做你才滿意
    女兒學校被欺負,孩子家長那個橫勁兒:我要怎麼做你才滿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點不假,教育孩子非常重要,不光孩子,家長也要好好對待孩子。我的原則就是:你不能欺負別人,但也絕不能讓別人欺負自己!現在的很多家長太護犢子,護犢子沒錯,可你不能縱容孩子橫行霸道欺負別的孩子啊。
  • 女兒在學校受同學欺負,家長殺害同學,聰明家長會這樣教育孩子
    最近出現了一起女兒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父親拿刀殺害女兒同學的一起傷人案件,在生活中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行事方式,這位故事中的父親也是因為愛女深切,生怕女兒再次受到同學的欺負才做出殺害女兒同學的行為,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對嗎?很顯然是不對的,為什麼呢?
  • 以下方面孩子越自私,長大越不容易被欺負,家長別糾正
    現代社會弱肉強食,太熱愛分享的孩子很容易被欺負,因此,不如從小就教會孩子試著自私點,以免長大後錯過真正重要的東西。家長或許不明白物權對孩子意味著什麼,當一個孩子因為發自心底的喜愛去獲得擁有一樣東西的時候,強迫分享會讓孩子在瞬間失去興趣。發展到人脈關係方面,就會造成孩子對社交的不積極不主動,長大後容易被他人利用。最重要的是,當孩子不再對喜愛的人或事產生興趣的時候,孩子的人生就會喪失主動性,也不再有個人底線。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家長,請不要剝奪孩子「打」回去的能力
    女兒被欺負,爸爸心疼女兒面對熒幕,秦昊說:「如果你有一個女兒,在學校受到欺負,你跟老師說孩子還是受欺負,你跟家長說孩子還是受欺負,那你該怎麼辦,難道只能轉學嗎?」作為家長,孩子受欺負,家長若過度幹涉,極有可能小題大做,讓事態嚴重;家長若置之不理,又會讓孩子受委屈。孩子鬧矛盾,家長該怎麼管?
  • 《童年不缺愛》:從小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很難「富」起來
    作者心心媽,養育了兩個女兒,是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科恩親授遊戲力育兒師,多個平臺閱讀量10萬+文章作者。她從自己以及朋友真實生動的育兒案例出發,用聊天的方式,從「看見」孩子、懂得孩子、建立聯結、有效溝通、情緒平和、家庭和諧六大方面,闡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安全感,給孩子不缺愛的童年,讀完受益匪淺。
  • 有女兒的家庭,從小要教會孩子3件事,長大後才不容易被欺負
    有女兒的家庭要注意了,在孩子小的時候從小要教會孩子3件事,長大才不容易被欺負。獨立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的基本技能,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別人,我小的時候就是沒獨立過,慢慢才練就的獨立,不怪你們笑話我,就是小的時候我性格挺開朗的因此朋友就比較多,但是我上高中的時候快畢業了,我那幾個同學都沒和我考上一樣的,然後就剩我自己了,我就特別難過,因為從小到大沒有自己一個人去過別的地方。
  • 女兒被男同學欺負,霸氣媽媽群裡怒懟熊家長,網友紛紛拍手稱快
    近日,幾張家長群裡的截圖火了,一位媽媽得知自己女兒在學校被男同學欺負後,到家長群要求對方家長道歉,並管教好孩子:這位女兒的家長一開始彬彬有禮從她問老師有沒有和對方溝通的那句話看來,也是希望由老師去處理,而不想引發兩方家長的正面衝突。在發現對方實在不講道理之後,才亮明自己的底線:你不管自家孩子,我會去教訓他!既有分寸,也不讓步,這位媽媽在這件事裡處理得非常好。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當孩子遇到校園霸凌,家長應該如何解決
    在綜藝節目中,提到了秦昊和伊能靜的女兒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秦昊掩面落淚說:「別說這個了。」如果就是惡意的欺負,總是打你,搶你東西,包括起外號侮辱,或者拉攏小朋友孤立他,這樣就算是真正的欺凌或者霸凌了。2.從小樹立安全意識分清是否有惡意的情況下,孩子要學會拒絕,對於沒有惡意的情況,要告訴孩子認真的表示:「我不喜歡你這樣,你不要再這樣了……。」發生了惡意情況要及時,告訴老師,家長,並且如果可以的話,要「打回去」。
  • 不想寶寶受欺負,三歲前就要學會這些技能,不然就是媽媽的失職
    導讀:不想寶寶受欺負,三歲前就要學會這些技能,不然就是媽媽的失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想寶寶受欺負,三歲前就要學會這些技能,不然就是媽媽的失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在校被欺負怎麼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但是這一切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很多父母都反應孩子在學校總是受到小朋友的欺負。有的孩子膽小,即使在外受欺負了也不和家裡說,這讓很多父母都很氣憤,自己捧在手心長大的孩子,在外卻要遭受別人的欺負。
  • 以下類型孩子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不想孩子吃虧,家長早點糾正
    文|秘籍君當孩子到了送幼兒園的年齡,家長最擔心什麼?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遇到不好的老師,孩子受傷害。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排擠,不受其他小朋友歡迎。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孩子在幼兒園碰到了都不會好過。但前者主要看老師個人道德和素質要求,遇到這樣的老師是學校和學生的大不幸。
  • 不想孩子被當軟柿子捏,家長牢記4點,將來步入社會也不被欺負
    文/小雪媽媽做父母的,從小都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善良」,不能夠欺負別人,但是並非所有的家長都認真負責,培養好孩子行為規範,總有一些熊孩子喜歡欺負別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有些事情靠躲是躲不掉的,家長想要孩子不被欺負,這4點一定要牢記,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性格更加自信,將來步入社會也不被欺負。
  • 在幼兒園被欺負的孩子,在家裡多半有以下表現,家長可別傻傻不知
    而那些不善言辭,性格還有些孤僻的孩子,就容易受到「冷落」,甚至還會被一些調皮的孩子欺負。而有些孩子被欺負了,也不敢告訴家長,只是默默受著。就像朋友家的女兒,離婚後跟著爸爸。有次她看到孩子身上有淤青,以為是孩她爸打的。孩她爸也是一臉懵,後來還是問孩子好久,她才說是被幼兒園的小朋友欺負的。在幼兒園被欺負的孩子,本就性格內向,被欺負後害怕被罵,或是其他原因,都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