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被當軟柿子捏,家長牢記4點,將來步入社會也不被欺負

2020-11-12 小雪媽媽育兒經

文/小雪媽媽

做父母的,從小都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善良」,不能夠欺負別人,但是並非所有的家長都認真負責,培養好孩子行為規範,總有一些熊孩子喜歡欺負別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尤其是孩子上學之後,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叮囑有人欺負了就告訴老師和父母,但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孩子被欺負後,只會選擇默默人身,長期下去被對方當作軟柿子捏,性格,學習和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有些事情靠躲是躲不掉的,家長想要孩子不被欺負,這4點一定要牢記,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性格更加自信,將來步入社會也不被欺負。

第一, 被欺負了,要學會反擊

上幼兒園之前,孩子一直處於家長的保護之中,但是上學之後,進入到小集體當中,孩子難免會遭遇被欺負的情況,一昧地逃避解決不了問題。一次兩次告訴老師,可以暫時不被騷擾,但是將來上小學初中後又遇到了怎麼辦?

況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已經受到了影響,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平時我們不能夠欺負別人,這是不好的行為,但是如果有人欺負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事情,那麼你要學會勇敢的反擊。

打人是不對的,但是前提是別人打我們,那我們出於對自己的保護,反擊也是正當合理的。父母告訴孩子這些並不是教會孩子暴力,而是教會孩子基本的自我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幫助他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第二, 遠離三觀不合的人

我們做父母的,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孩子」適當吃點虧沒啥「,在孩子小的時候,教他分享自己的玩具,教他學會謙讓。但是上學之後,家長還要教會孩子」拒絕「。

誰都有喜歡的朋友,但是也有討厭的人,如果對方經常欺負人,並且有種種不太好的行為,那麼我們的孩子可以學會遠離三觀不合的人。一來是避免被欺負,二來是避免成為同樣的人。

第三, 教會孩子說「不」

總有一些人,喜歡利用別人的善良來滿足自己的私慾。做家長的我們要教會孩子說」不「,對於在學校或者生活中,那些讓我難堪的事情,我們可以大聲地說」不「,而不是委曲求全自己。

例如別人要抄我們的作業,或者考試的時候讓我們傳答案,孩子都可以選擇拒絕。謙卑和禮讓是好的品格,但是不要盲目當好人,不然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孩子。

第四, 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不能這樣說

朋友孩子有次被同學欺負,哭著想回家告訴媽媽,孩子本以為能夠得到媽媽安慰,卻不想被媽媽出言針對:為什麼他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是不是你招惹對方了?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 ,是對孩子安全感最大的破壞。看似是為了孩子好,實際上自己傷害到了孩子。家長不應該在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下意識否定自己的孩子,而是在安慰情緒的基礎上,搞清楚事情前因後果。

孩子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做父母的不僅要呵護孩子長大,也要教會他各種能力,而學會保護自己就是很重要的一環,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茁壯成長,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老老實實做人,也要講原則,不要讓孩子當軟柿子捏被欺負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講原則和底線的,太過「老實」,就容易被欺負,而且孩子被欺負慣了,往往步入社會和職場後也是如此,很難成功。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被欺負,被人當作軟柿子捏,教孩子學會這4招,一生受益。
  • 孩子是"軟柿子"?多半是父母親手"捏"的,被欺負也不奇怪
    有一句古話叫做"柿子挑軟的捏",意思就是說性格軟弱的老好人,容易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很多父母都說,自己孩子的性格很軟,是個"軟柿子",在學校裡總是被欺負,為什麼會這樣?
  • 孩子成了「軟柿子」,多半是被家長「捏」的?
    在為人處世方面,有句話到現在為止,一直被人覺得是個真理,那就是「柿子要挑軟的捏,越是懦弱的人越好欺負」。其中尤其是小孩子,由於本身不具備任何威脅性,如果再加上性格懦弱,就會遭到別人的欺負,甚至長期被比自己小的人欺負,相信這是每個家長所不願意看到的。
  • 父母的幾種行為,孩子易被養成"軟柿子",將來在社會上很吃虧
    這類孩子更容易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畢竟"軟柿子"更好捏,長此以往,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並不建議父母把孩子的性格培養得過於軟弱,這樣的軟弱的孩子即使走上社會,也會成為吃虧的那個孩子。有的家長性格並不強勢,反而顯得比較溫和,他們多愁善感,遇到事情第一時間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們悲觀,自身的習慣就是不給他人添麻煩,永遠在反思自己是否做的不夠好,這類家長的觀念本就是錯誤的。
  • 心理學家:如果你不想被人當軟柿子捏,牢記4句話
    沒有人願意當軟柿子,成為他人手中的玩物。所以,以下四句話便是保護自己的利器,只要堅持好,就能避免成為軟柿子。 因此,大家覺得不想做的事,有劉峰在就行了。
  • 不想讓孩子當「軟柿子」,家長要教給孩子這4招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講原則和底線的,太過「老實」,就容易被欺負,而且孩子被欺負慣了,往往步入社會和職場後也是如此,很難成功。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被欺負,被人當作軟柿子捏,教孩子學會這4招,一生受益。
  • 「軟柿子」性格的孩子,多半是父母親手捏出來的,被欺負是常事
    好聽點說叫做「老好人」,但說白了是「軟柿子」性格。自己還以為是善良,但沒有原則的善良,其實是這是事件最大的「惡」。同時這樣性格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欺負是常事。如果家裡沒錢沒勢,建議別把孩子培養成這種性格。
  • 若不想娃被人當成軟柿子,家長要教會孩子3件事,將來不容易吃虧
    習慣性寬容壞人的孩子,長大後就可能會成為軟柿子,被人拿捏得死死的,特別吃虧。第二件:教會孩子「說不」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小孩子不懂拒絕,特別好說話。但沒想到,老師卻指責他「打人就是不對。」這件事,讓餘歡水很為難。他不知道該順從老師的想法,教育孩子「不要打人」,還是該告訴孩子「別當軟柿子」。
  • 幼兒園也是個「小社會」,不想孩子被欺負,父母要牢記4點
    所以說,父母除了要告訴孩子不欺負別人,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如何能夠不被欺負。4點,把這4件事情儘早教會孩子。,被欺負的時候,就要敢於用堅定的眼神正視對方,並且說「不」這比「打回去」的難度更小,效果也很好。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就要求助,不要硬扛如果孩子不懂得求助,那麼就會助長「施暴者」的威風,反正我打了你,罵了你都不會對我有什麼威脅。而且孩子不懂得求助,一直被欺負,身體和精神上都會受到傷害。
  • 父母的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將來在社會上很吃虧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這類孩子在學校和社會中通常是人們欺負的對象,變得沒有獨立精神,習慣聽從父母的指令行事,將來在校園和工作中,給人的感覺就是膽小怕事、沒有主見、討好型人格,經常容易被當軟柿子捏,受欺負也是常見的事。
  • 孩子再善良,父母也要教會他「三狠」,不然將來會被當軟柿子捏
    尤其是父母教給孩子的不同性格和品質,更會決定他們以後的人生走向。在這些品質中,善良尤為重要,它能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充滿希望地前行。但是,善良不是沒有底線的!就算再要求孩子們善良,父母也別忘了,要教會他們學會這幾」狠「,不然會被別人欺負。
  • 孩子被欺負之後,家長不要說這三句話,以免孩子越來越軟弱
    所以當孩子被欺負時,你第一反應對孩子說的話非常重要。建議家長,孩子被欺負後少說這3句話,以免孩子越來越軟弱,將來可能成為校園霸凌的對象、步入社會被當成「軟柿子」捏。,長期這樣成長性格可能會變得越來越軟弱和膽小,而越是膽小怯懦越容易在青春期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在生活、工作中被當成軟柿子捏,長此以往人的性格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壓抑和極端。
  • 不想讓孩子被當「軟柿子」捏,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這3道「鋒芒」
    每個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掌中寶,心尖肉,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寶貝被外人欺負,不過在越來越多元化複雜化的社會環境中,孩子將來總要自己去面對未來的人生之路,應對各式各樣的人,想要讓孩子在集體中,不被當作「軟柿子」捏,就要讓孩子自己強大起來。
  • 父母幾種錯誤教育方式,可能會讓娃變成軟柿子,上學後容易被欺負
    兒子被欺負了,慧慧當然生氣了,就找老師理論,還告訴孩子要是受欺負了告訴老師。可是只要老師不在的時候,兒子還是會被欺負,因此他也變得越來越內向。為了搞清楚為什麼兒子總是被別的小朋友當成軟柿子捏,慧慧聯繫了老師後躲在教室外面偷偷觀察,發現孩子在小朋友們面前表現得非常老實,手裡正在玩的玩具被搶了也不知道搶回來,又不愛說話。
  • 在職場中,要想不被別人欺負,請牢記這4個忠告,有威嚴讓人忌憚
    其實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是你戰勝不了自己的懦弱,沒有辦法讓自己變得強硬起來,所以才會被別人人善而欺。如果你的心中牢記這幾點的話,壞人就不敢再欺負你。1、學會說不,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職場中有些人欺軟怕硬,專挑軟柿子捏,一味地迎合別人並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別人只會拿你當可有可無的便利貼。
  • 全球每年受到校園霸凌的2.4億學生,你們要當刺蝟,不要當軟柿子了
    據調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有4個高年級學生就開始向受害學生收取保護費,不給就用各種手段欺凌。6月8號,受害學生又因沒交保護費被打的鼻子出血,到7月8號被父親發現,受害學生短短一個月時間共被4個霸凌者使用拳頭、磚頭甚至刀具欺凌8次。而直到被家長發現前,受害學生也沒有主動向老師和家長反映過情況。
  • 當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他的第一反應,決定了是否會被當成軟柿子
    總以為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能鬆口氣了,可現實告訴我們三個字:不可能。拋開入園前後的各種循循善誘,還要面臨接送孩子、孩子生病、陪孩子做手工等事宜,不過和擔心孩子受欺負相比,這些都不算什麼。只要周末有機會,就會帶著小外甥和兒子一塊玩。小外甥性格比較內向,但和我們相處得很好。
  • 別讓自己敗在太老實上,牢記這4點,才能做個聰明的厚道人
    不少熊孩子都活潑愛搗蛋,面對家長的質問和教訓還會耍小聰明,大人們對於這樣的小孩都很頭疼,因此當看到一個不哭不鬧乖乖聽話的孩子時,他們就會滿意地讚嘆道:「這孩子是個老實人!」,但是老實真的就好嗎?老實人都堅信著努力就會有所回報,因此埋頭認真工作,可是職場上需要的不僅僅是工作能力,還有待人接物的能力,太過老實的人往往弱點都很明顯,很容易被人欺負。做人別讓自己敗在太老實上,也不要讓人把你當軟柿子捏,牢記這4點,才能做個聰明的厚道人,你之後也會越來越順。第一點是學會說「不」。
  • 這幾種父母養出的孩子,容易被當成軟柿子欺負,不想娃吃虧要注意
    對父母來說,相信誰也不希望自己當成寶各種寵愛的孩子,上學後或者走向社會後會被同齡人當成「軟柿子」各種欺負。畢竟被人欺負的滋味真的很糟糕。那麼對父母而言,不希望自家娃長大後吃虧受氣,從小養育孩子時可要注意。有幾種類型的父母,他們養育出來的孩子,更容易被人當成軟柿子欺負,父母們請自查,希望你不在其中。
  • 若家裡沒錢沒勢,就儘量別把孩子培養成「軟柿子」,將來會很吃虧
    當家長的,都不想讓孩子變成任人揉搓的"軟柿子",尤其是家裡沒錢沒勢的家庭,儘量不要把孩子培養成"軟柿子",否則孩子將來會很吃虧。在這樣的影響下,孩子也會變得唯唯諾諾,認為出了什麼事都是自己的錯,被欺負了也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