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再善良,父母也要教會他「三狠」,不然將來會被當軟柿子捏

2020-08-19 向上呀寶貝

我們知道,父母對孩子教育,是能夠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尤其是父母教給孩子的不同性格和品質,更會決定他們以後的人生走向。在這些品質中,善良尤為重要,它能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充滿希望地前行。

但是,善良不是沒有底線的!就算再要求孩子們善良,父母也別忘了,要教會他們學會這幾」狠「,不然會被別人欺負。

第一狠:學會勇敢說「不」,懂得拒絕他人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對於別人的要求,雖然內心很想要拒絕,但是脫口而出的,還是一個「好」字。

就像是前段時間,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出現了這樣一幕:藍盈盈想要李斯丹妮去教她們組舞蹈,李斯丹妮不好意思拒絕,就同意了。但是,同組的張雨綺直接說:「她現在沒有空。」,給回絕了。

因為畢竟彩排的時間有限,張雨綺她們這組還有很多困難沒解決,根本沒有更多的精力再去幫藍盈盈這組。

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往往做不到像張雨綺這樣,能夠果斷拒絕別人。我們不懂如何去拒絕,更會害怕別人會因此討厭自己,所以總會把自己陷入一個「身心俱疲」的境地。

因此,父母要教會孩子「第一狠」就是:學會勇敢說」不「,懂得拒絕他人!這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孩子學會拒絕,那就要求他們:

1、學會思考,懂得分清事情的主次

生活中,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思考,懂得分清事情的主次。如果是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那麼能幫則幫,但是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而且已經影響到我們做不好自己的事情了,那就要去拒絕。

2、拒絕的時候,要有禮貌

當然,拒絕的時候,一定要有禮貌。可以向別人解釋一下自己的情況,以及不能幫助他的原因,並抱以歉意。

第二狠:面對被欺負,甚至是霸凌時,要勇敢反擊

在孩子的成長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被欺負,甚至是被霸凌的情況。尤其是一些比較弱小、內向的孩子,經常會被別人欺負。畢竟,有些人就是喜歡挑軟柿子捏。而很多家長為了緩和孩子們的關係,會選擇讓自家孩子忍耐,覺得「退一步海闊天空」。但事實是,很多情況下的「退一步」,只會讓別人得寸進尺。

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在面對被欺負,甚至是霸凌時,要勇敢反擊。不過,這種底氣的前提,需要我們:

1、讓孩子多加鍛鍊,增強體質

平常沒事的時候,我們要督促孩子多加鍛鍊,增強體質,提升他們的自保能力。雖然,我們沒辦法時刻保護孩子,但是,我們可以讓他們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2、給予孩子信任,不隨便否定孩子

除了要求孩子有個健康的體質之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多給予孩子信任,不要隨便否定他們。這樣的話,孩子獲得了安全感,即使是受到了欺負,也會勇敢地第一時間告訴你。

第三狠:對於一些「損友」要及時絕交

善良的孩子,往往能交到更多的朋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自家孩子保持一顆善良、真誠的心待人的原因。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益友」,難免會有一些人喜歡過河拆橋、兩面三刀。對於這樣的「損友」,要及時絕交。

要讓孩子明白,和朋友之間的相處,真誠是一定的,但是不要去刻意討好。對於那些忘恩負義、喜歡利用別人的朋友,一定要遠離。

生活會優待善良的人,但是為人太善良了也不行。善良,是建立在保護好自己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這種善良會讓孩子處於被欺負的境地,那麼我們不妨教會他們「心狠」。

相關焦點

  • 不想孩子被當軟柿子捏,家長牢記4點,將來步入社會也不被欺負
    ,但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孩子被欺負後,只會選擇默默人身,長期下去被對方當作軟柿子捏,性格,學習和生活受到很大影響。一次兩次告訴老師,可以暫時不被騷擾,但是將來上小學初中後又遇到了怎麼辦?況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已經受到了影響,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平時我們不能夠欺負別人,這是不好的行為,但是如果有人欺負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事情,那麼你要學會勇敢的反擊。
  • 父母的幾種行為,孩子易被養成"軟柿子",將來在社會上很吃虧
    這類孩子更容易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畢竟"軟柿子"更好捏,長此以往,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並不建議父母把孩子的性格培養得過於軟弱,這樣的軟弱的孩子即使走上社會,也會成為吃虧的那個孩子。這樣的孩子可不會輕易屈服於"惡勢力",他們只會越挫越勇,他們絕不是"軟柿子"。
  • 孩子是"軟柿子"?多半是父母親手"捏"的,被欺負也不奇怪
    有一句古話叫做"柿子挑軟的捏",意思就是說性格軟弱的老好人,容易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很多父母都說,自己孩子的性格很軟,是個"軟柿子",在學校裡總是被欺負,為什麼會這樣?
  • 若不想娃被人當成軟柿子,家長要教會孩子3件事,將來不容易吃虧
    第一件:教會孩子「善良要有底線」有個小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孩子回家後跟爸爸哭訴。結果,爸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遇事別計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忍讓有度」,善良要有底線。雖然說,寬容是美德,但沒底線的善良,只會助長壞人的囂張,更是對孩子的莫大傷害。習慣性寬容壞人的孩子,長大後就可能會成為軟柿子,被人拿捏得死死的,特別吃虧。
  • 教育孩子不能過於善良?遇到兩種情況就該「狠」,不然易吃虧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俗話說人善被人欺,善良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可是過分善良可能會被人當軟柿子捏,長大後很容易吃虧,甚至為人身安全埋下隱患,父母在教育孩子善良的同時,更應該教會孩子理性,不然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
  • 孩子成了「軟柿子」,多半是被家長「捏」的?
    在為人處世方面,有句話到現在為止,一直被人覺得是個真理,那就是「柿子要挑軟的捏,越是懦弱的人越好欺負」。其中尤其是小孩子,由於本身不具備任何威脅性,如果再加上性格懦弱,就會遭到別人的欺負,甚至長期被比自己小的人欺負,相信這是每個家長所不願意看到的。
  • 父母的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將來在社會上很吃虧
    雖然這類人看起來善良且懂事,是人人稱讚的「老好人」,但沒有原則的忍讓和善良,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父母的這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形成的關鍵詞是在3~6歲,對其影響最大的人就是父母家人,軟弱的性格也多半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尤其是以下幾種方式:1、經常強勢打壓孩子
  • 「軟柿子」性格的孩子,多半是父母親手捏出來的,被欺負是常事
    那為什麼有的孩子有了這種「軟柿子」性格呢?要知道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是3-6歲,而這個階段對孩子性格影響最大的人就是家人和父母。若是孩子是「軟柿子」的性格,多半也是父母親手捏出來的,常見以下幾種狀況。易中天曾表示,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沒有出息,他還拿曹操舉例,曹操小時候就是我們口中的熊孩子,而這樣的熊孩子才成了割據一方的霸主。我們作為家長要避免孩子成為「老好人」、「軟柿子」這樣的角色,除了不做前面敘述的兩種家長以外,建議從下面兩方面入手。
  • 這幾種父母養出的孩子,容易被當成軟柿子欺負,不想娃吃虧要注意
    對父母來說,相信誰也不希望自己當成寶各種寵愛的孩子,上學後或者走向社會後會被同齡人當成「軟柿子」各種欺負。畢竟被人欺負的滋味真的很糟糕。那麼對父母而言,不希望自家娃長大後吃虧受氣,從小養育孩子時可要注意。有幾種類型的父母,他們養育出來的孩子,更容易被人當成軟柿子欺負,父母們請自查,希望你不在其中。
  • 不想讓孩子被當「軟柿子」捏,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這3道「鋒芒」
    每個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掌中寶,心尖肉,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寶貝被外人欺負,不過在越來越多元化複雜化的社會環境中,孩子將來總要自己去面對未來的人生之路,應對各式各樣的人,想要讓孩子在集體中,不被當作「軟柿子」捏,就要讓孩子自己強大起來。
  • 父母別給娃灌輸這3種思想,孩子會變得懦弱,還容易被當成軟柿子
    那個男生比我小,如果被他父母知道他欺負女同學,他會被他爸爸媽媽教訓的。梅梅聽完之後非常震驚,雖然自己曾經告訴過她要讓著小的,但是沒有想到女兒用在了這上面,這和她的意願完全相反。同時,梅梅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現了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在家裡非常豪橫,而出了門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非常慫,性格也變得很懦弱。
  • 心理學家:如果你不想被人當軟柿子捏,牢記4句話
    成為一個善良的人,這本沒有錯,這是人性存留的最好模樣,可當這份骨子裡的善意被一些心存歹念的人誤用時,善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 沒有人願意當軟柿子,成為他人手中的玩物。所以,以下四句話便是保護自己的利器,只要堅持好,就能避免成為軟柿子。
  • 李玫瑾認為:養男孩要在這3件事上「狠下心」,不然將來沒出息
    李玫瑾透露:養男孩要在這3件事上「狠下心」,不然將來沒出息。對孩子,尤其是養男孩,父母應該狠下心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生活,學會獨立,將來才能更有出息。狠下心讓孩子經歷挫折,不是一股腦地把所有挫折都倒給孩子,而是讓孩子磨礪出一顆,經歷了挫折後還能拍拍身上的灰站起來,說再來一次的堅強的心。狠下心讓孩子經歷挫折也要「張弛有度」。家長要做到,面對孩子遇到的挫折,不打擊,先分析原因再尋找解決方法。
  • 軟柿子性格對他不利,有個細節也沒做到位
    王俊凱在娛樂圈裡面還挺受長輩歡迎的,有什麼資源都會想著要提攜他,就是因為他看起來可愛乖巧,為人處事情商高,其實王俊凱從小都異常成熟,也是因為和周圍的環境有關吧,王俊凱是TFBOYS的成員,從小就被黑已經是家常便飯了,王俊凱就像一個軟柿子,誰來捏捏都可以。
  • 老老實實做人,也要講原則,不要讓孩子當軟柿子捏被欺負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講原則和底線的,太過「老實」,就容易被欺負,而且孩子被欺負慣了,往往步入社會和職場後也是如此,很難成功。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被欺負,被人當作軟柿子捏,教孩子學會這4招,一生受益。
  • 京片子 | 專挑軟柿子捏
    第514講解釋專挑軟柿子捏,北京土話,這原本是一句老北京的歇後語,叫「挑柿子,專揀軟的捏。」或是「老太太吃柿子,專揀軟柿子捏」因為這柿子硬著時候苦澀沒法吃,只有放軟了才能吃,因此「專挑軟柿子捏」是形容那些欺軟怕硬的人,軟柿子也就是指好欺負的人。比如「那人也沒什麼能耐,就會專挑軟柿子捏。」
  • 孩子被同學當「軟柿子」捏?請告訴孩子:你的善良需要帶點鋒芒
    很多父母在小地時候都告訴孩子,要當一個善良且樂於助人的人,但是一不小心卻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老好人」。這裡的「老好人」可不是褒義詞,誇獎孩子善良勇敢樂於助人,而是說孩子不懂得拒絕不合理的要求,經常被別人當成「軟柿子」捏。
  • 孩子過於善良?家長看清「善良弱化」現象,讓娃既善良又不被欺負
    所以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不要過度善良。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們要及時發現壞人,預知危險,有底線的善良才能更好的保衛我們自己。我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磕著碰著,我們的父母可能當下的行為就會嚇唬肇事者,當然父母的這種做法孩子是看在眼裡的,那麼他長大之後就無法善待對手。
  • 應教會孩子"不用善良",這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不然孩子也會累
    以前有很多家裡的人都會教育孩子一定要善良,好像善良的孩子才能夠跟討論喜歡一樣,但是家長在教會孩子善良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不能夠太過於善良,不然就成為了軟弱。有些孩子在外面被同學欺負的時候,回家告訴家長,有些家長會說打回去也有些家長會說吃一點虧,沒什麼事的,吃虧是福,那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到底怎麼樣的才是正確的呢?
  • 孩子總是被欺負?守住底線是「善良教育」的前提,父母要學會反思
    在他們那裡,孩子自生下來後,父母就需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第二就是培養孩子要有愛心,進行善良教育。為什麼你在行使善良教育時,孩子會成為別人眼中的軟柿子呢?l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軟柿子?1. 善良教育的過度從小教育孩子懂得謙讓,樂於助人是自古以來的教育理念,這樣孩子才能夠獲得更多人的認可,獲得更多人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