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區著力打造優質人才生態

2020-12-16 中國杭州

  迤遞三千裡,江山一卷橫。在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筆下,《富春山居圖》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將浩渺連綿的富春山水展現得淋漓盡致。而正是這一川如畫的富春江,孕育了無數名人雅士——從三國時期的孫氏父子,到唐代著名詩人羅隱,再到現代著名文學家鬱達夫、麥家,傑出的人才是地區發展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更是提升地區綜合能級的核心資源。富陽區作為杭州市推進「擁江發展」戰略的重要陣地,正處於「後峰會、亞運會、現代化」時期,對人才的渴求達到了全新高度。近年來,富陽區積極貫徹「人才強區」戰略,構築完善優質的人才扶持政策、高端產業的人才集聚平臺、精準高效的人才服務體系,不斷推陳出新,育雛引鳳。

  行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富陽正逐漸成為各類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的新興熱土,也讓人產生「吾心安處是故鄉」的歸屬感。現如今,富陽區「人才強區」的戰略藍圖正從寫意的山水畫演變為精細的工筆畫,一支飽蘸新政策、新平臺、新服務的畫筆,落在富春江畔千年如一日的畫卷上,變得更加精緻嚴謹、細膩多彩。

  

  完善政策扶持體系 人才門庭若市

  真金真情納百川。近年來,富陽圍繞「打造優質完善的人才生態環境」目標,不斷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出臺各項人才政策,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以最具誠意的姿態招徠人才。在形成極具連貫性、體系性和開放性的人才政策格局的同時,富陽還直擊制約人才發展的難點,打通束縛創新的堵點,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的活力。

  例如,針對帶項目來富創業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富陽制定實施「5110」計劃,按其項目評級最高給予600萬元的資助;針對落地富陽區的產業化項目,可申請給予最高400萬元的基金投資;針對特別突出的創業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上不封頂」的政策。僅2019年上半年,全區就有17個項目入選,預計資助金額約4400萬元。

  此外,根據人才新政「升級版」,對新引進全職來富陽區開展創新創業工作的國內外頂尖人才,給予其項目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並給予人才個人薪酬資助,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來富陽區創業的國家、省、市人才計劃專家,可免評審,直接給予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並根據其後續投資情況,給予最高500萬元的創業扶持。

  海納百川,不拒先試先行。今年4月,富陽區全新制定出臺《杭州市富陽區招引高學歷人才來富工作三年計劃》,提出按照引才數量實施分段獎勵的概念,並將建立高校研究生院富陽分院提上日程,實施全面升級大學生創業資助資金方式等多項創新引才機制,為來富就業創業的人才送上誠意滿滿的政策紅利。其中,針對富陽區企業自主引進「雙一流」高校本科生及以上學歷人才的,最高給予每人5萬元獎勵;對來富陽區創業的研究生團隊,最高給予100萬元的項目資助。

  好的城市,總是因包容而多元,因多元而包容。人才戰略,同樣要上接「天線」,更要下接「地氣」,注重基礎和實際。以富陽今年創新出臺的《富陽區「育雛引鳳」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1年)》,正是充分考慮到了人才的基礎性和多樣性。

  據了解,該計劃將通過3年時間,內引外育各類人才4萬名左右。其中,就包括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企業家、分布各行業的技術骨幹、推進智能製造的能工巧匠、帶動鄉村振興的「土專家」、專業化社會服務工作者、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人才、高水平名醫名師名校長等各類專業人才,為人才興區的包容性增長添磚加瓦。

  事實上,隨著全新政策的推出,富陽的人才戰略也愈發完整、清晰和周密。下一步,富陽區還將著力打造更系統化和人性化的人才政策體系,進一步優化改善人才生態環境,吸引海內外人才來富就業創業,築夢圓夢。

  

  優化就業創業環境 人才有枝可依

  作為杭州「擁江發展」主平臺,富陽也是之江文化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富陽堅持「破立並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騰退傳統產業,為加快推進高新產業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隱身拼接、紅外光窗、雷射晶體、可攜式雷射雷達哨兵、皮衛星……這些見證富陽科技創新發展的成果,都在今年4月舉行的首屆杭州(富陽)科技成果展覽上重磅亮相,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科技「盛宴」。

  據悉,展覽共匯集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牛津大學等30餘家國內外科研院所以及一大批創新創業企業參會,充分展示了富陽近年來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方面取得的成績,搭建了產學研深層次合作的橋梁,也為吸引更多科技創新型企業和人才增添助力。

  借著科技成果展覽的東風,僅相隔一個月,富陽區承辦了2019國際VR/AR暨三維顯示技術大會,大會了探討國際VR/AR與三維顯示學術前沿發展趨勢,介紹和推廣優秀VR/AR與三維顯示技術成果,助力高端人才培養,引領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構築高端產業平臺的同時,富陽還以人才為中心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信息鏈融合,提昇平臺能級,形成了「平臺聚人才、人才促發展」的良好態勢。

  早在2016年,富陽區已與浙江工業大學合作共建富陽首個校地合作平臺——浙工大銀湖創新創業研究院,定向引導高校人才來富創業就業。截至目前,研究院內已註冊企業61家,項目常駐員工250人,引進院士項目1個,申報及擁有專利50餘項,2018年實現產值3000餘萬元。

  與此同時,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建立的富陽研究院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據悉,富陽研究院旨在依託該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優勢,針對集成電路、無線通訊、智能傳感、節能環保、物聯網等領域開展高端人才引進、先進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工作。

  放眼全球,著眼未來。今年1月,富陽再度擴容「朋友圈」,與清華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等高校的人才團隊共建富陽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該研究院圍繞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產業,依託上述高校院所的創新資源進行項目孵化、人才引進及為區內傳統產業轉型提供技術支持。截至9月底,研究院已推薦申報評審項目11個,其中有3個項目被確定為資助項目。

  不僅是校地合作,富陽區還在現有平臺成功合作的基礎上積極創新,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探索引入更多社會資本力量參與人才共建——今年,富陽區引進兩個半孵化器半研究院性質的創新平臺,旨在依託其投資扶持人才及項目的能力,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運營模式,拓寬對來富就業創業人才的扶持方式,提高項目及人才扶持的精準度,同時也有利於降低政府資金投入的風險。

  如今,伴隨著高校、研究院所、高新產業園區等一個個創新創業平臺在富落地生根,富陽也逐漸形成了一條「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產業孵化鏈,日益升級為各類研究院所與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的新興熱土。

  

  創新升級服務體系 人才落地生根

  吾心安處是故鄉。近年來,富陽區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民意,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無後顧之憂。

  聚焦人才需求。今年來,富陽全面梳理整合人才來本地就業後社保參保接續、戶口檔案遷移、人才補助補貼申請等8部門19項高頻辦事事項,創新推出「人才就業一件事」改革,通過材料精簡、部門聯動、流程重構等舉措,推進人才就業相關事項全流程網上一站式辦理,實現「零次跑」。

  自這項直擊痛點、堵點的改革實施推進以來,一方面,富陽已實現年均精簡辦事材料42萬份,減少跑腿8.4萬次,人均辦理周期縮短33個工作日,每年惠及區內500多家用人單位的人才6000人次;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才在富陽找到了貼心服務帶來的歸屬感。

  值得一提的是,富陽還同步推出人才政策一站式導航平臺,各類人才只需輸入個人信息,即可與滿足條件的人才政策進行匹配。人才可在手機端、網頁端查詢個人可享受的政策補貼,並通過辦理流程圖以及超連結直接轉至相關部門網頁進行申請辦理,實現精準服務,有效避免人才錯失政策享受機會。

  除了「最多跑一次」的高效、「移動辦事之城」的便捷,富陽還為各類人才提供「店小二」式的貼心服務。小到子女入學、醫療保障,大到人才購租房補貼,在方方面面都彰顯和實踐著一個理念——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

  首先是各類人才最為關注的購租房政策。富陽將根據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省市級重點人才,「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等不同層次,贈送人才總價不超過500萬元住房一套或給予12萬-500萬元額度的購房補助和800-5000元/月的租房補貼。

  其次在生活服務保障中,富陽同樣為各類人才提供了相應保障。在子女入學保障方面,富陽對新引進的國家「雙一流」高校畢業的碩士及以上研究生、評選認定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其子女可自主選擇富陽區公辦或民辦學校就讀。在民辦學校就讀的,給予每人每學期1萬元補助,可享受3年;在醫療保障方面,對杭州市E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在富陽區公辦醫療機構就診,可享受綠色通道和「一對一」聯絡預約服務。

  此外,為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輿論氛圍,今年,富陽還隆重舉辦了第二屆全區人才群英大會,公開表彰了「十佳教育名師」「十佳富春名醫」「十佳鄉村振興領頭雁」「十佳金藍領」「十佳社工」「十佳非遺傳承人」「十佳文創人才」等7個「十佳」系列人才與5家「重才單位」、5名「傑出人才」和5名「突出貢獻引進人才」,在全社會引起了熱烈反響,將尊才、重才、愛才的社會氛圍推到了全新高度。(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相關焦點

  • 杭州富陽區發布新時期人才新政 58同城、安居客一站式租購服務打造...
    (原標題:杭州富陽區發布新時期人才新政 58同城、安居客一站式租購服務打造安居新體驗)
  • 力度更大,對象更廣,乾貨更多 富陽區發布新時期人才新政特設F類人才
    9月3日,富陽區新時期人才新政發布會暨2020年人才強區活動月啟動儀式召開,旨在吸引更多人才來富創新創業,在政策上提標擴面以提升人才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近年來,富陽區在優化人才生態系統上不斷努力,不斷完善人才政策。
  • 天津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一方面,堅持留白、留綠、留璞,劃定實施資源利用上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牢牢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空間的佔用,同時,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大力推進清潔生產,發展高端製造、綠色製造。」
  • 五桂山:著力打造生態旅遊森林小鎮
    五桂山辦事處作為中山市唯一全境被劃入生態保護區的鎮區,已於去年成功獲得「廣東省森林小鎮」稱號。秉承「生態優先,民生優先」的發展戰略,五桂山辦事處始終堅持以生態保護為首要,全力保障五桂山山脈生態環境,維護著全市國土安全基礎,同時深入挖掘綠色發展動力,著力建設生態宜居五桂山。
  • 說客英語:抵制網絡惡意行為,著力打造優質課程
    說客團隊精心打造的精品課程一出場就受到廣泛關注甚至遭到惡意哄搶主要由於其優質的師資與富有特色的自編教材等。在教材研發上,說客英語攜手美國出版社合作編寫《Magic Growth魔力成長》,對標美國小學語言等級,研發真正適合中國學生的教材,做到了教育資源上的「因地制宜」。
  • 富陽區招賢納士啦!
    日前,富陽區發布了2020年度高層次專業人才和區屬國有企業緊缺專業人才引進公告。屆時,富陽區將面向全國部分「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國(境)外前百名高校引進一批高層次專業人才和區屬國有企業緊缺專業人才,共計劃引進34名。具體哪些崗位?需要什麼條件?福利待遇如何?一起來看看!
  • 江蘇淮安:石塘鎮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新家園
    近年來,石塘鎮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引領農村環境轉型升級的主抓手,以打造農村宜居環境,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為創建標準,創造性開發鎮域優勢、競爭優勢和品牌優勢,傾力服務民生工程中的各項「幸福指數」,著力打造「宜居石塘、生態石塘、美麗石塘、文明石塘、幸福石塘。
  • 大安著力打造生態旅遊經濟區和區域商貿物流集散區
    大安將以嫩江灣溼地恢復保護為龍頭,加快建設生態旅遊經濟區。以建設「一江環繞、四湖相擁」的城市水係為突破口,加快城市運河工程建設,打造城市溼地景觀帶。加快嫩江灣國家溼地公園外灘、地藏寺、濱江景觀帶等設施建設,力爭把嫩江灣納入全省黃金旅遊線,打響「東賞長白山,西遊嫩江灣」旅遊品牌。
  • 南宮市高標準打造人才生態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一是拓寬渠道,吹響招引人才的「集結號」。實施千名大學生招引計劃,市級領導幹部帶隊組成招才團,積極與高校對接,深化地校合作,全方位引進引育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截至目前,已引進大專以上人才1641名。
  • 富陽實現人才就業「跑0次」,一網可辦「19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蓉 通訊員 汪洋 陳鋒鋒近日,富陽區啟動「人生一件事」改革二期項目,率先推出「人才就業一件事」改革,推進人才就業相關的19件事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跑0次」,著力打造全國最便利人才就業環境
  • 2020杭州富陽區高層次教育人才招聘11名公告
    2020杭州富陽區高層次教育人才招聘11名公告 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0-04-30 18:04 浙江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新區著力涵養人才生態
    全媒體記者 王娜株洲日報訊 今年5月,株洲高新區率先頒布《株洲高新區(天元區)招商引資重點企業高管和「雙創人才」子女入學暫行辦法》(簡稱《辦法》),旨在解決這一群體子女入學需求,為所在產業鏈聚資源、為人才謀發展。政策頒布至今,共有50名(含5名轉學)符合政策的招商引資重點企業高管和「雙創人才」子女入選。
  •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丁小強在全市城市工作暨今冬明春植樹造林工作、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建設動員會議上強調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 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 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減免租金 濟南著力打造精品人才公寓引才聚才
    近年來,濟南為吸引、留住人才著力建設住房保障體系,人才安居網越織越密,構建「購、租、補」一體的人才安居制度體系,實施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政策,為中高層次人才提供過渡性住房支持。引才聚才,保障人才安居,在濟南市委人才辦、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指導下,濟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通過建章立制,多渠道籌措房源,加大租購補貼力度等方式,為在濟人才提供優質的住房條件,助力城市煥發新活力。
  • 北京林業大學:著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培育風景園林精英人才
    2018年10月25日,人民網2018大學校長論壇舉辦期間,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公開發布「著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培育風景園林精英人才」。 依託60餘年園林教育的歷史積澱和學科特色,北京林業大學積極構建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一模式、二體系、三平臺」,著力打造風景園林一流本科教育,積極探索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風景園林精英人才培養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 青島打造一流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集聚生態
    近日,青島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集聚高地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實施十百千萬人才培養、人才生態優化提升等行動,全力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高地
  • 蘇州工業園區啟動「金雞湖合伙人計劃」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7月11日上午,2020年(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蘇州工業園區分會場開幕,蘇州工業園區發布一攬子人才政策和服務「禮包」,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誠摯邀請。為進一步擦亮蘇州工業園區人才服務的「金字招牌」,開幕式現場發布了三項人才服務機制。
  • 武威一中著力打造「智慧校園」
    武威一中著力打造「智慧校園」智慧校園建設是當今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的趨勢,也是提高教育現代技術水平和規模培養信息技術技能人才的緊迫任務。武威一中政教處主任 李永恆我校將以全省智慧校園標杆校創建為契機,著力建立信息化基礎設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