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遞三千裡,江山一卷橫。在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筆下,《富春山居圖》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將浩渺連綿的富春山水展現得淋漓盡致。而正是這一川如畫的富春江,孕育了無數名人雅士——從三國時期的孫氏父子,到唐代著名詩人羅隱,再到現代著名文學家鬱達夫、麥家,傑出的人才是地區發展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更是提升地區綜合能級的核心資源。富陽區作為杭州市推進「擁江發展」戰略的重要陣地,正處於「後峰會、亞運會、現代化」時期,對人才的渴求達到了全新高度。近年來,富陽區積極貫徹「人才強區」戰略,構築完善優質的人才扶持政策、高端產業的人才集聚平臺、精準高效的人才服務體系,不斷推陳出新,育雛引鳳。
行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富陽正逐漸成為各類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的新興熱土,也讓人產生「吾心安處是故鄉」的歸屬感。現如今,富陽區「人才強區」的戰略藍圖正從寫意的山水畫演變為精細的工筆畫,一支飽蘸新政策、新平臺、新服務的畫筆,落在富春江畔千年如一日的畫卷上,變得更加精緻嚴謹、細膩多彩。
完善政策扶持體系 人才門庭若市
真金真情納百川。近年來,富陽圍繞「打造優質完善的人才生態環境」目標,不斷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出臺各項人才政策,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以最具誠意的姿態招徠人才。在形成極具連貫性、體系性和開放性的人才政策格局的同時,富陽還直擊制約人才發展的難點,打通束縛創新的堵點,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的活力。
例如,針對帶項目來富創業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富陽制定實施「5110」計劃,按其項目評級最高給予600萬元的資助;針對落地富陽區的產業化項目,可申請給予最高400萬元的基金投資;針對特別突出的創業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上不封頂」的政策。僅2019年上半年,全區就有17個項目入選,預計資助金額約4400萬元。
此外,根據人才新政「升級版」,對新引進全職來富陽區開展創新創業工作的國內外頂尖人才,給予其項目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並給予人才個人薪酬資助,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來富陽區創業的國家、省、市人才計劃專家,可免評審,直接給予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並根據其後續投資情況,給予最高500萬元的創業扶持。
海納百川,不拒先試先行。今年4月,富陽區全新制定出臺《杭州市富陽區招引高學歷人才來富工作三年計劃》,提出按照引才數量實施分段獎勵的概念,並將建立高校研究生院富陽分院提上日程,實施全面升級大學生創業資助資金方式等多項創新引才機制,為來富就業創業的人才送上誠意滿滿的政策紅利。其中,針對富陽區企業自主引進「雙一流」高校本科生及以上學歷人才的,最高給予每人5萬元獎勵;對來富陽區創業的研究生團隊,最高給予100萬元的項目資助。
好的城市,總是因包容而多元,因多元而包容。人才戰略,同樣要上接「天線」,更要下接「地氣」,注重基礎和實際。以富陽今年創新出臺的《富陽區「育雛引鳳」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1年)》,正是充分考慮到了人才的基礎性和多樣性。
據了解,該計劃將通過3年時間,內引外育各類人才4萬名左右。其中,就包括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企業家、分布各行業的技術骨幹、推進智能製造的能工巧匠、帶動鄉村振興的「土專家」、專業化社會服務工作者、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人才、高水平名醫名師名校長等各類專業人才,為人才興區的包容性增長添磚加瓦。
事實上,隨著全新政策的推出,富陽的人才戰略也愈發完整、清晰和周密。下一步,富陽區還將著力打造更系統化和人性化的人才政策體系,進一步優化改善人才生態環境,吸引海內外人才來富就業創業,築夢圓夢。
優化就業創業環境 人才有枝可依
作為杭州「擁江發展」主平臺,富陽也是之江文化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富陽堅持「破立並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騰退傳統產業,為加快推進高新產業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隱身拼接、紅外光窗、雷射晶體、可攜式雷射雷達哨兵、皮衛星……這些見證富陽科技創新發展的成果,都在今年4月舉行的首屆杭州(富陽)科技成果展覽上重磅亮相,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科技「盛宴」。
據悉,展覽共匯集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牛津大學等30餘家國內外科研院所以及一大批創新創業企業參會,充分展示了富陽近年來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方面取得的成績,搭建了產學研深層次合作的橋梁,也為吸引更多科技創新型企業和人才增添助力。
借著科技成果展覽的東風,僅相隔一個月,富陽區承辦了2019國際VR/AR暨三維顯示技術大會,大會了探討國際VR/AR與三維顯示學術前沿發展趨勢,介紹和推廣優秀VR/AR與三維顯示技術成果,助力高端人才培養,引領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構築高端產業平臺的同時,富陽還以人才為中心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信息鏈融合,提昇平臺能級,形成了「平臺聚人才、人才促發展」的良好態勢。
早在2016年,富陽區已與浙江工業大學合作共建富陽首個校地合作平臺——浙工大銀湖創新創業研究院,定向引導高校人才來富創業就業。截至目前,研究院內已註冊企業61家,項目常駐員工250人,引進院士項目1個,申報及擁有專利50餘項,2018年實現產值3000餘萬元。
與此同時,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建立的富陽研究院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據悉,富陽研究院旨在依託該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優勢,針對集成電路、無線通訊、智能傳感、節能環保、物聯網等領域開展高端人才引進、先進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工作。
放眼全球,著眼未來。今年1月,富陽再度擴容「朋友圈」,與清華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等高校的人才團隊共建富陽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該研究院圍繞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產業,依託上述高校院所的創新資源進行項目孵化、人才引進及為區內傳統產業轉型提供技術支持。截至9月底,研究院已推薦申報評審項目11個,其中有3個項目被確定為資助項目。
不僅是校地合作,富陽區還在現有平臺成功合作的基礎上積極創新,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探索引入更多社會資本力量參與人才共建——今年,富陽區引進兩個半孵化器半研究院性質的創新平臺,旨在依託其投資扶持人才及項目的能力,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運營模式,拓寬對來富就業創業人才的扶持方式,提高項目及人才扶持的精準度,同時也有利於降低政府資金投入的風險。
如今,伴隨著高校、研究院所、高新產業園區等一個個創新創業平臺在富落地生根,富陽也逐漸形成了一條「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產業孵化鏈,日益升級為各類研究院所與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的新興熱土。
創新升級服務體系 人才落地生根
吾心安處是故鄉。近年來,富陽區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民意,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無後顧之憂。
聚焦人才需求。今年來,富陽全面梳理整合人才來本地就業後社保參保接續、戶口檔案遷移、人才補助補貼申請等8部門19項高頻辦事事項,創新推出「人才就業一件事」改革,通過材料精簡、部門聯動、流程重構等舉措,推進人才就業相關事項全流程網上一站式辦理,實現「零次跑」。
自這項直擊痛點、堵點的改革實施推進以來,一方面,富陽已實現年均精簡辦事材料42萬份,減少跑腿8.4萬次,人均辦理周期縮短33個工作日,每年惠及區內500多家用人單位的人才6000人次;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才在富陽找到了貼心服務帶來的歸屬感。
值得一提的是,富陽還同步推出人才政策一站式導航平臺,各類人才只需輸入個人信息,即可與滿足條件的人才政策進行匹配。人才可在手機端、網頁端查詢個人可享受的政策補貼,並通過辦理流程圖以及超連結直接轉至相關部門網頁進行申請辦理,實現精準服務,有效避免人才錯失政策享受機會。
除了「最多跑一次」的高效、「移動辦事之城」的便捷,富陽還為各類人才提供「店小二」式的貼心服務。小到子女入學、醫療保障,大到人才購租房補貼,在方方面面都彰顯和實踐著一個理念——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
首先是各類人才最為關注的購租房政策。富陽將根據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省市級重點人才,「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等不同層次,贈送人才總價不超過500萬元住房一套或給予12萬-500萬元額度的購房補助和800-5000元/月的租房補貼。
其次在生活服務保障中,富陽同樣為各類人才提供了相應保障。在子女入學保障方面,富陽對新引進的國家「雙一流」高校畢業的碩士及以上研究生、評選認定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其子女可自主選擇富陽區公辦或民辦學校就讀。在民辦學校就讀的,給予每人每學期1萬元補助,可享受3年;在醫療保障方面,對杭州市E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在富陽區公辦醫療機構就診,可享受綠色通道和「一對一」聯絡預約服務。
此外,為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輿論氛圍,今年,富陽還隆重舉辦了第二屆全區人才群英大會,公開表彰了「十佳教育名師」「十佳富春名醫」「十佳鄉村振興領頭雁」「十佳金藍領」「十佳社工」「十佳非遺傳承人」「十佳文創人才」等7個「十佳」系列人才與5家「重才單位」、5名「傑出人才」和5名「突出貢獻引進人才」,在全社會引起了熱烈反響,將尊才、重才、愛才的社會氛圍推到了全新高度。(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