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發育有一定的規律,家長在幫助孩子長高進行幹預的時候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
從0到18歲,都用同樣的方式幹預身高顯然是不科學的,孩子的成長按年齡來看分為0~10歲、10~14歲、14~18歲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的身高干預分別要注意什麼呢?
階段一:發育前(0~10歲)
控:嚴控早發育、嚴控發育不良,一經發現發育異常,立刻幹預;
眠:睡眠非常重要,在0-3個月睡眠時間要達到約13-18小時,4-11月齡建議12-16小時/天,1-2歲建議11-14小時/天;3-5歲建議10-13小時/天,5-10歲每天睡眠時間保證在10小時以上;
補:適當補充綜合骨骼營養素,鈣、維生素等,為青春期突增打下基礎。
階段二:發育中(10歲~14歲)
查:這個階段是孩子長身高的關鍵階段,檢查孩子每年漲幅,觀察是否有早熟跡象,身高年平均長幅不到5cm,突增期身高沒有明顯躥個兒,應引起重視;
追:持續補充營養,使其均衡轉化為成長能量,追趕性生長;
養: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這個階段睡眠也非常重要,睡眠保證是生長激素的分泌的前提。
階段三:發育後(14歲~18歲)
動:堅持運動,除了可以保持身體健康以外,縱向跑跳運動非常有利於發育中的孩子長高;
促:營養補充不能停,營養是促進成長因子分泌的關鍵,加速骨細胞分裂,延長孩子生長的時間,保持良好長勢和長幅;
拖:骨細胞分裂拖延成長板閉合時間1年~2年,配合科學運動,可多長几釐米。
這三個階段九個關鍵詞,可以合在一起看,從孩子個體生理特點出發,以現代科學為基礎,在0~18歲進行自然轉化,營養、心理、運動、塑形、生活方式的綜合幹預,引導骨生長方向,自然激發孩子生長潛力,年提升身高長幅2~5cm是可行的,同時對孩子身高、智力、心理、形體等綜合素質均有提升。